1、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71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心情愉快,则感到 “光阴似箭 ”;心情抑郁,则感到 “度日如年 ”。这表明 ( 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 (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 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2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物理事件或物理过程进行时、空度量,所得的结果可能不一样。在认识论上来说是 ( A)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所造成的 ( B)现象 和本质的矛盾所造成的 (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变化所造成的 ( D)由于主观认识
2、的错觉所造成的 3 “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 ”, “因果规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当中产生的 ”,这种观点是 ( A)否认因果区别的诡辩论 ( 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 D)唯物主义决定论 4 “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首自然 ”。这一论断说明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B)理性认 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 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5 “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
3、必然不是财富的尺度 ”, “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就会崩溃 ”。这句话 ( A)说明科技的发展使劳动不再是价值的源泉 ( B)说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直接劳动不再是财富的主要源泉,商品经济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 C)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 D)说明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单位劳动能推动更多的生产劳动,从而直接劳动的作用在逐步消 失 6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A)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 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 C)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 ( D)土地距离市场远近不同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就其性质来说是 ( A)与三资企业性质一样的经济 ( B)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
4、不剥削他人的私有制经济 ( C)社会主义性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D)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资本主义性质经济 8 某肉食加工厂与某养猪大户签订合同,约定以现行市场价格加上一定的价格预期涨幅购买该养猪大户饲养的优良种猪,并于一年后结付 所有款项。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 B)流通手段 ( C)支付手段 ( 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 A)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 ( B)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种种特权 ( C)打倒军阀统治,实现祖国统一 ( D)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10 标
5、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是 ( A) 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B)建国后恢复国民经济任务的基本完成 ( C)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建立 ( D)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11 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 A)维护世界和平 ( B)反对霸权主义 ( C)和平共处 ( D)独立自主 12 标志着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的是 ( A) 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 ( B)党的十二大 (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1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是 (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
6、结构 ( C)发展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 ( D)我国社会的社 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14 由于我国跨越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邓小平指出: “现在我们虽说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这说明 ( A)我们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 B)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 C)我们的生产力不发达,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 D)我国不可能搞真正的社会主义 15 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是 ( A)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 ( B)改善人民生活 (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D)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6 京都议定书已于 2005年 2月
7、 16日正式生效。拒绝签署这一文件的国家是 ( A)英国 ( B)美国 ( C)法国 ( D)德国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把哲学唯心主义看作是生长在 “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这种观点说明唯心主义哲学 ( A)同人类认识伴随始终 ( B)在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 ( C)产生和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阶段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 D)在总体上是 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 18 “在石头和植物中,可以找到同样的生命的主要原则,和在人类机体中所找到的一样;一切差别是在于
8、这些形态的组合,在于各种器官的数量、比例、排列和形状 ”。这一思想认为 ( A)一切变化都是纯粹的量变 ( B)生物和非生物、植物和动物、动物和人之间没有质的差别 ( C)事物没有发展的可能 ( D)有机界的变化是由于突然性的灾变所引起的 19 科学家发现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 ( A)不是粹纯的生物过程 ( B)是社会的产物 ( C)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 ( D)人类意识和个人意识的形成过程都离不开社会 20 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千差万别,大部分国家以摇头表示否定,以点头表示肯定,而阿尔巴尼亚人则以摇头表示肯定,以点头表示否定。绝大部分行握手礼的国家都伸出右手,但印度却
9、相反,如果要握手必须用左手。许多非洲国家有的以啃咬来宾的右耳垂来表示热烈欢迎,甚至少数国家还有以箭毒涂在来宾的手背上来表示欢迎的礼仪。这些都说明 ( A)文化的多样性以统一性为基础 ( B)文化的统一性以多样性为前提 ( C)文化多样性本质上是人们风俗习惯多样化 ( D)文化统一性在于它具有客观 性、可解释性和可转换性 2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 (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 D)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22
10、资本的技术构成是 ( A)从物质形态考察的资本构成 ( B)反映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资本构成 ( C)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表现的资本构成 ( D)能够反映资本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构成 23 劳动生 产率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因此,为了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我们要尽量降低劳动生产率。这一观点 ( A)混淆了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 B)承认了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衡量标准 ( C)否认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 D)正确地理解了商品生
11、产者之间的竞争 24 2000年,国内某大型 IT企业为扩大规模、增强实力采取了以下措施: 1月,宣布兼并国内第 二大 PC销售商,实现产销一体化; 4月,宣布将上年利润中的 50%用于扩大再生产; 8月,宣布耗巨资购进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实现生产流程全自动化。则该 IT企业在 2000年实现了 ( A)资本积累 ( B)资本集中 ( C)资本积聚 (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25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构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一个创造性的科学概括。这一概括 ( A)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脉相承的思路,科学地反映了毛泽
12、东思想的本质与特征 ( B)使长期以 来党和毛泽东强调的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立场、观点、方法,有了完整、统一、清晰、明确的表述 ( C)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贡献 ( D)是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内容 26 抗日战争时期的 “三三制 ”政权 ( A)是敌后抗战的最好政权形式 ( B)既保证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工农联盟为基础,又团结了广大的中间力量和一切赞成抗日民主的人士,孤立了顽固派 ( C)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有利于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D)是以工人、农民为主,包括小资产阶级在内的工农民主政权 27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策是 ( A)坚持和完善工人阶
13、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28 按劳分配与其他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是 ( A)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相联系的,其他多种分配方式是与多种经济成分相联系的 (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 C)按劳分配不受市场经济影响,其他多种分 配方式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D)按劳分配和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共同构成初级阶段的多元化的个人收入分配结构 29 公平正义是我们所要建设的社
14、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其涵义是 ( A)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 B)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 C)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 D)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30 2005年 2月 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我 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应该是 (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 C)安定有序 (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1 2005年 3月 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
15、告中指出,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在工作指导和部署上,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 A)着力搞好宏观调控 ( B)着力推进改革开放 ( C)着力建设和谐社会 ( D)着力维护世界和平 32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成立 60周年首脑会议圆桌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 在讲话中就联合国改革问题提出的几点看法有 ( A)要着眼大局,坚持原则 ( B)要发扬民主,广泛协商 ( C)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 ( D)要把握重点,全面推进 33 2005年八国集团领导人会议期间伦敦发生恐怖事件,会议结束时就反恐问题声明 ( A)将进一步加强在反恐领域的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 B)决心共同推动尽
16、早达成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的国际公约 ( C)要加强联合国在反恐问题上的核心作用 ( D)反恐联盟要继续加大力度在全球追捕恐怖分子 三、分析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34 阅读以下有关科技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组材料: 材料 1 由于人们在原子、分子水平上对物质控制能力的提高,纳米科技发展的进程正在逐步加快。 2000年 10月,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将新材料和纳米科学的进展作为“十五 ”规划中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任务,这为中国 21世纪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近年来,中国的纳米材料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引起了国际上的
17、关注,使中国的基础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应用开发研究也出现了新局面。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中国定会为纳米科技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纳米科学将极大地改变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推动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数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发展。 摘自:科学 材料 2 生态方面:人类的繁衍,使地球不堪重负,破坏性的开采使地球有限的资源几近枯竭。由于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在 2001年被迫全民移居新西兰。人类的种种行为,已经违背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人类社会的发 展前景已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全人类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摘自金鑫:世
18、界问题报告 材料 3 爱因斯坦说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 摘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材料 4 克里要做美国 “环保总统 ”。克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张同布什大相径庭。去年10月 20日,克里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发表演讲时公开宣称: “今天我郑重承诺,我将成为一名 真正的保护环境的总统 。我们将恢复美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贫困和疾病传播方面的领导作用。地球是一个小小的星球,这里的风和水、污染和公害都没有边界。 ” 摘自:中国环保网 材料 5 只有实行高技术产业
19、化,才能节省资源、能源,才能开发新资源、能源,才能以新资源和能源,以及开发 出的新的可再生资源和能源代替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只有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才能解决社会发展中的提高劳动人口素质问题,才能解决在经济管理的效率问题。 摘自:可持续发展小词 请回答: (1)阅读材料 1,分析为什么 “纳米科学将极大地改变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 ”? (2)结合材料 2和材料 3,请判断 “环境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这个观点。 (3)综合以上材料,阐述我们应该如何解决环境问题 ? 35 试述如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6 试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37 试述如何实现增
20、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四、选做题 本题满分 10分。请在 I、 II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38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 、 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 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 : 阅读材料: 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不断取得新进展,在短短的十几年 时间里,连续上了三个台阶,令世人瞩目。 第一步:全面友好合作关系 (20世纪 90年代初 1997年 12月 ) 这一时期,双方政治关系全面改善,中国与东盟所有成员国均建立了外交关系或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1991
21、年 7月,中国作为东盟外长会议东道国的贵宾出席了东盟外长会议,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组织之间建立了正式联系。 第二步: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1997年 12月 2003年 10月 ) 在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一步发展。 1997年 8月,时任总理的李鹏应邀访问马来西亚和新加 坡时,全面阐述了发展面向 21世纪的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五点看法,即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要加强对话、密切磋商,要互利互惠、共同发展,要相互支持、扩大合作,要着眼大局、求同存异。 12月 16日,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在吉隆坡首次举行了 “9+ 1”首脑非正式会晤,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明确了
22、今后双方合作的准则、内容、机制、性质和目标。双方一致同意: “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将发展彼此之间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作为中国与东盟在 21世纪关系的重要政策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联合声明,人民日 报 1997年 12月 17日 )在这种新型关系中,睦邻是前提,互信是核心,合作是途径,共同发展是目标。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2年 11月,在第六次中国 东盟“10+1”会议上,朱镕基与东盟 10国领导人在金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 2010年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双方领导人还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
23、,启动了双方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全面合作。双方外长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这是中国与东盟签署的第一份有关南海问题的政治文件,对 增进双方互信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第三步: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2003年 10月至今 ) 2003年 10月,温家宝总理在出席第七次中国 东盟 “10+1”领导人会议期间,提出了中国与邻国发展关系的三项政策主张: “睦邻 ”、 “安邻 ”、 “富邻 ”,强调和平、安全、合作、繁荣是中国亚洲政策的目标。双方领导人签署了联合宣言,宣布建立 “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宣言指出,双方发展这一关系的目的是:通过在 21世纪全面深化和拓展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
24、培育睦邻友好,加强互利合作,为本地区的长期和平、发 展与合作做出更大贡献。 请回答: (1)简述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持续发展的原因。 (2)简述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新特点。 选做题 : 下面是关于中日关系的材料 材料 1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的历史。两国人民切望结束迄今存在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战争状态的结束,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两国人民这种愿望的实现,将揭开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 府提出的 “复交三原则 ”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
25、面对此表示欢迎。 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 1972年 9月 29日 材料 2 双方重申恪守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和一九七八年八月十二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所阐述的各项原则,确认上述文件今后仍将是两国关系最为重要的基础。 双方一致认为,中日两国有着两个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和共同的文化背景,弘扬奉好传统,进一步发展互利合作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双方认为,
26、正视过去以及正确认识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基础。日方表示,遵守 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和 1995年 8月 15日内阁总理大臣的谈话,痛感由于过去对 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害的责任,对此表示深刻反省。中方希望日本汲取历史教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两国发展长久友好关系。 摘自中日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1998年 11月 26日 材料 3 我们在这里想起 10年前的以历史为教训坚定和平决心的决议,对我国过去一个时期的行为给亚洲等其他 国家国民造成的深重苦难深深反省,再次向所有牺牲者献上追悼的诚意。 政府应在日本国宪法倡导的永久和平的理念
27、之下,作为唯一的被 (原子弹 )轰炸国,与世界所有人们携手,通过探索销毁核武器、避免所有战争、实现世界联邦之路等途径,为开拓可持续的人类共生之路而尽最大努力。 摘自日本众议院决议 “战后 60周年决议 ”2005年 8月 2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分析材料 1、 2与材料 3在历史问题认识上有何差别。 (2)结合材料 1、 2、 3分析目前中日关系的现状以及如何正 确处理中日关系。 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71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
28、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特性的具体性、可变性。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通常人们的心情愉快,就会感到时间过得很快,而当心情有抑郁时,则感到时间过得很慢,这正表明了 “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D项 )这一原理。 2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爱因斯坦的这段话是说,主体在反映客体时,由于参照系的不同,对同一反映对象所得到的反映结果不尽相同。这在哲学认识论上来说,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相对的、可变的。所以爱因斯坦相对论所讲的情况,不是由于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所造成的 (A项 )或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所造成的 (B项 ),更不是由于主观认识的错觉所造成的 (D项 )。此题的
29、难点在于理解爱因斯坦的论述上。只要抓住题干中的主词 “主体 ”,然后用排除法将 A、 B、 D三个不含 “主体 ”概念的选项排除,只有剩下的 C项的内容含有 “主体 ”概念,一定是正确选项。 3 【正确答案】 C 4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理性认识特点的理解和把握。题干是马克思的一段话。主要是说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B项 )。由于马克思这段话理论指向不明显,考生选择此题有一定困难。聪明的考生就应该首先读懂题干的意思是什么,然后再去分析选项。题干中所说的 “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 ,一切科学的抽象 ”就是指 “理性认识 ”,接着往
30、下理解, “一切科学的抽象 ”,即理性认识 “都更深刻,更正确地反映着自然 ”,就是说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理解了题干的意思之后,再去分 析题中所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 C项 (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明显是错误的选项,因为,抽象的东西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这样将 C项排除。 A、 B、 D三项都是正确的观点,但作为单项选择,只能选一,根据已经理解的题意,只有 B项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5 【正确答案】 B 6 【正确答案】 B 7 【正确答案】 D 8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货币有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题干中货币
31、主要执行了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货币的价值尺度职 能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发生赊购赊销,即用延期支付的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 9 【正确答案】 D 10 【正确答案】 D 11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我国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正确选项是 D。 12 【正确答案】 C 13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正确选项是 D,出自中共十五大报告。 14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在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已经结束。我国是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因此生
32、产力不发达。但现阶段绝不是补资本主义的课,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 【正确答案】 A 16 【正确答案】 B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正确答案】 B, C, D 18 【正确答案】 A, B, C 19 【正确答案】 A, B, D 【试题解析】 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起源 。狼孩没有人的意识这一事实说明,作为人的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有了人才有了人的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 “不是纯粹的生物学过程 ”(A项 ),它是 “社会的产物 ”
33、(B项 ),无论是人类意识还是个人意识的形成都离不开社会 (D项 ),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无所谓意识。所以 A、 B、 D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考生回答此题的错误点在 C项上,该项有极大的迷惑性和干扰性,最容易被误选为正确选项。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精神现象,而不是物质现象,所以 C项是错误的。 20 【正确答案】 A, B, D 【试 题解析】 文化的统一性首先在于它的本质即人化,即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以人化形式的特殊活动,是人类所创造的 “人工世界 ”及其人化的形式;文化的统一性还在于它的社会性质,即文化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往
34、中存在和发展的,它不依赖于人类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各种中介形式,如物质工具形式、语言符号形式、社会关系形式等,因此,文化具有客观性,具有可解释性和可转换性,因此, D项是正确的。文化的多样性本质上是历史的、具体的,而人们风俗习惯的多样化只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之一,风俗习惯多样化 不能反映文化多样性的本质,所以排除 C项。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文化多样性以统一性为基础,而文化的统一性又以多样性为前提,因而 A、 B也是正确的。 21 【正确答案】 A, C, D 22 【正确答案】 A, B, C 23 【正确答案】 A, B 【试题解析】 题干的观点似是而非,关于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的关
35、系的分析是正确的,但得出的结论却让人啼笑皆非,其错误的要害就在于混淆了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认为生产者降低自身的劳动生产率就能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实质上,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 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价值量既定的情况下,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获胜,通常会想尽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不是相反。题干的观点承认了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衡量标准 (只不过混淆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 ),因此,选项 B也是正确的。题干的观点并没有否认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而只是误解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这种竞争关系,因此, C、 D都是错误的。
36、24 【正确答案】 A, B, C, D 【试题解析】 本题以具体实例考查了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资本 有机构成等概念。 1月份兼并销售商,属于资本集中; 4月宣布扩大再生产,一方面属于资本积累,另一方面则是资本积聚的过程; 8月实现生产流程全自动化,则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25 【正确答案】 A, B, C 26 【正确答案】 A, B, C 27 【正确答案】 A, B, C, D 28 【正确答案】 A, B, D 【试题解析】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按劳分配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的贯彻,表现出与计划经济下不同的特点,选项 C是干扰项。 29 【正确答案】 A, B, C 3
37、0 【正确答案】 A, B, C, D 31 【正确答案】 A, B, C 32 【正确答案】 A, B, C, D 33 【正确答案】 A, B 三、分析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34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1)材料 1指出了科学技术是进步的力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并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而各国都很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将新材料和纳米科学的进展作为 “十五 ”规划中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任务 的原因。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全球问题 ”(人口问题
38、,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土壤过分流失,土地荒漠化扩展,森林面积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等等 )突出,但不能将这些问题看做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结果。 “全球问题 ”是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失调以及人和自然的冲突,它体现了科学和价值之间的矛盾,科学技术能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完全取决于人类自己。 (3)要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有美国 “环保总统 ”克里那样的意识,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问题,它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应树立整体观念和全球意识,加强国际间的合 作和对话。其次,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把人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最后,要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实现科技产业化,实现资源的
39、可持续利用。 35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要有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必须: (1)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2)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以信息 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3)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
40、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4)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产业,要强化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 、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36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1)我国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或者说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即政体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主要是: 第一,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1、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第三,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并向它负责,接受它的监督。 第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对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37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1)内涵 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 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 式。
42、(2)核心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核心是要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提出的必然要求,具体表现在: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客观要求。 (4)经济效益的涵义 经济活动中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率,即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5)速度、结构、效益、质量 的关系: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辩证的统一,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经济效益要以经济发展速度为条件。 经济发展速度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 结构是速度和效益
43、的基础。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发展中各部门、各地区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结构合理,是保证高速度和高效益发展的基本条件。其次,结构和效益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质量是速度、结构和效益的最终反映。发展速度、合理的结构、良好的效益,最终是通过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采体现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结构合理是手段,效益是保证,质量是体现。 四、选做题 本题满分 10分。请在 I、 II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38 【正确答案】 选做题 : 答案要点 (1)原因 国际与地区形势的变化为双方关系的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 共同利益的增强为双方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4、。 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地位的上升为双方关系的改善注入了动力。 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为双方关系的改善铺平了道路。 第一,柬埔寨问题的解决不仅促进了东盟与印支国家关系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与 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发展。 第二,冷战后,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减弱。中国及时地调整了对外政策,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而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第三,长期以来,中国反复向东盟国家重申中国政府对华人的政策。 1992年 7月,时任中国外长的钱其琛在文莱郑重宣告: “中国重申,在同东盟国家发展关系时,不利用华人来为中国的利益服务,不会利用华人、华侨干涉
45、任何国家的内政,希望这些华人与当地人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所在国的经济,并成为这些国家与中国关系的纽 带。 ”中国的立场逐渐为东盟国家所理解,它们不断减少对华人、对与中国发展关系的疑虑。 中国重视周边的睦邻友好外交对双方关系的改善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2)新特点 从发展进程看,双方关系呈加速发展态势。 2003年 10月,双方宣布建立 “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这是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新定位,标志着双方关系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从交往内容看,双方关系得到全方位发展。 双边贸易额逐年上升, 2001年达 416.15亿美元,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 六大贸易伙伴。 从交
46、往层次看,双方关系在中国与东盟组织之间和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两个层面展开。 从发展阶段看,双方关系进入了制度化的新阶段。经过多年的努力,双方合作机制不断建立和完善,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框架。表现在:第一,中国一东盟国家领导人 (10+1)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迄今已举行了 7次。第二,定期举行部长级会议。第三,建立了六个合作机制:中国 东盟高官磋商、中国 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中国 东盟经贸联委会、中国 东盟科技联委会、东盟北京委员会、中国 东盟商务理事会 (民间 )。第四,双方签 署了一系列协议、协定、条约、联合声明。特别是中国在 2003年 10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为双边关系的健康、稳
47、定、快速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了法律基础,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证。 选做题 : 答案要点 (1)材料 1、 2诚恳地承认了日本对过去在中国的侵略行为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表示深刻反省。但是,材料 3在谈到对历史的认识时,不仅根本没有提及 “殖民地统治 ”“侵略行为 ”等字眼,相反却提出向概念模糊的 “所有牺牲者 ”追悼的说法。因此该决议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很不严肃,对这样的认错态度非常不诚恳的决议,日本众 议院仍然给予通过,这的确是在 “开历史倒车 ”。 (2)2005年是中日关系出现 “政冷经热 ”的局面:在政治上,日本首相连续 5年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教科书影响扩大,日本涉足台海问题,中日在钓鱼岛、东
48、海油气田问题上争端激烈,中国发生反日游行示威,中国反对日本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与此同时,在经济上,中日两国之间贸易额却继续增长。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采取切实措施,尽快扭转目前中日关系面临的困难局面,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处理目前中日关系的正确指针是:第一,要严格遵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 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以实际行动致力于发展面向 21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第二,要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台湾问题。第四,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积极探讨解决分歧的办法,避免中日友好大局受到新的干扰和冲击。第五,要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加强民间友好往来,以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同利益,使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