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陕西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1 一两遗传胜过万吨黄金。2 第一部蒙学教材是三字经。3 赫尔巴特最先提出教育准备说。4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本质相同。5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6 课程只包含教科书。7 苏湖教法8 最近发展区9 产婆术10 学校教育11 简述教育心理学化。12 简述中庸中的教育过程。13 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14 简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15 教育的基本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16 论述学记的教育学贡献与地位。17 比较杜威和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并说明其对我国不同阶段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影响。18 材料:西
2、班牙狼孩。(1)根据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分析狼孩的故事。(2)提出一些措施帮助他。2018 年陕西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精选)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遗传决定论 ”认为人的身心发展完全取决于人先天良好的禀赋,即遗传素质,否认其他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如教育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但是,人的身心发展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它受到人的遗传因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共同的影响。其中遗传因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环境提供人发展所需的物质和社会条件;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起决定性的
3、作用。因此,遗传因素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它能为人提供便利条件,加速人的发展,但遗传素质也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离开了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教育和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种可能就无法转变为现实。2 【正确答案】 错误。第一部蒙学教材是史籀篇。3 【正确答案】 错误。斯宾塞最先提出教育准备说。4 【正确答案】 正确。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本质确实是相同的,首先都是学习,而且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主动性。其次,都体现建构主义学习观。5 【正确答案】 错误。授人以鱼指的是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授人以渔指的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的方法与过程,我们在学习中既要重视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也要重视学会如何学习
4、。所以知识和能力并重,两者不存在优劣。6 【正确答案】 错误。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教科书只是课程的一种实施文本。7 【正确答案】 苏湖教学法也叫“分斋教学” ,是北宋胡瑗在主持苏州、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在“庆历兴学” 时被用于太学的教学。胡瑗在苏湖两州学任教期间,一反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声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明体达用”,其内容是在学校内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在胡瑗的苏湖教法中,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8 【正确答案】 维果茨基在自己的文化历史发展理
5、论中提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不仅要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要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将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9 【正确答案】 苏格拉底法,又称“问答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
6、盾,无言以对,最终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让他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 。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影响灌输或强加给对方。但也有局限,如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此外,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10 【正确答案】 (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他对学生的思想、学业、身体是全面关心的
7、,他又明确教育的目的,熟悉教育内容,懂得教育这个转化活动的规律和方法,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4)学校教育是制度化、规范化、规律化、专门化的教育,它可以让青少年迅速而有效地掌握各个方面的专业技能,与家庭教育、自学、社会教育的诸多局限性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5)现代社会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而学校是传播和创造知识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这些是一个人踏上社会所必不可少的。(6)当今的劳动和社会分工,无不是以一个人的能力、技能来分配的,而学校就是专门提供这种人才的场所。因而年轻一代接受学校教育,也是他优化职业选择的必由之路。11 【正确答案】 在世界教
8、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他确信存在一种人的基本心理规律,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找到这种规律,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教育科学应该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专制主义、经院主义的弊端就在于不符合儿童的本性,用不合适的灌塞法,应当根除。教育心理学化具体要求是:(1)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基础上。(2)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据此,他提出了要素教育理论。(3)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教学程序和学生的认识过程相互协调,循序渐进。(4)教育者要适应儿童的心理,
9、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对 19 世纪欧洲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12 【正确答案】 中庸将教学过程表述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对求知学习过程的阐述。把学习过程具体概括为学、问、思、辨、行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这一表述概括了知识获得过程的基本环节和顺序,它是对从孔子到荀子学习过程的发展。13 【正确答案】 活动课程以杜威为代表,他反对以书本、教师、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主张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课程。活动课程的特点是具有生活性、实用性、开放性(因为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没有边界,所以课程也
10、没有边界,是开放的)等特点。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是居于课程中心地位的,通过活动,使学生校内外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活动课程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活动课程种类繁多,如探索学习、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户外教育、消费教育、健康教育等。目前,我国新课改中也开始了活动课程的探索。但是活动课程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导致教育质量低下。14 【正确答案】 (1)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在本质上是特殊认识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的过程。教学作为学生的个体认识过程,学生是主体,发挥着主体性。没有学生主体,教学活动既无存在的意义,也
11、不可能现实存在。(2)教学活动也需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存在着复杂的规律性联系,而学生作为培养对象,既不可能自觉实现社会要求,又难以按教学的规律去自主活动。因此,教学活动必须由专门的教师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必须由教师来领导,教师决定教学的方向、方法、内容、形式等。(3)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是不可分割的。教师主导是对学生主体活动的领导,或者说,教师设计、组织的恰恰是学生认识教学内容这一活动。学生主体是教师主导下的主体,或者说,学生是在教师设计、组织的教学认识过程中充当主体,学生成为主体正是教师主导的体现和结果。综上所述,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在师生的社会关系基
12、础上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为教学认识的主体。15 【正确答案】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1)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但是,自学校教育产生以后,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学生的主要影响者和引导者,作为一种意向性活动的教育离不开教育者,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3、,缺少了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3)教育中介系统。这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方式。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教育活动方式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其中,教育者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掌握着教育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实现教育目的,所以说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16 【正确答案】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世界上最早的论述专门教育、教学问
14、题的论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1)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学制与学年。在学制上,学记以托古改制的方法提出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种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对后世兴学影响很大。在学年上,学记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五级、九年。第一、三、五、七学年毕,共四级为一段,七年完成,谓之“小成” ;第九学年毕为第二段,合格后
15、,谓之“ 大成” 。这是古代年级制的萌芽。视学与考试。在视学上,学记十分重视大学开学和入学教育,并把它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开学之日,天子亲率百官参加开学典礼,祭祀“先圣先师” ,还定期视察学宫,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新生入学要重视训诫仪式,明确为从政而学习:在考试上,每隔一年考查一次成绩,考查内容包括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行,不同年级要求不同。“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其中,第一、三、五、七、九年,都有考试,分别是:“视离经辨志”( 阅读方面能否分析章句,品德方面是否确立了高尚的志向
16、);“视敬业乐群”“视博习亲师”“视论学取友”(“小成 ”);“ 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 ”(学术上融会贯通,志向上坚定不移,这是“大成”)。整个考试制度体现了循序渐进、德智并重的特点。(2)教育教学的原则。可归纳为:“ 豫、时、孙、摩 ”“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防性原则:“ 禁于未发之谓豫 ”,要求事先预计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防治措施。及时施教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 ”“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教育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况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原则:“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指学习内容要有先后顺序,要求教师要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和逻辑结
17、构来施教。学习观摩原则:“ 相观而善之谓摩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相互切磋研究,共同提高,既要专心学习,又能融入集体。长善救失原则:“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师应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倾向,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启发诱导原则:“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引导学生,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督促勉励,又不勉强、压抑;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藏息相辅原则:“ 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既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
18、,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劳逸结合。教学相长原则:“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此原则的本意并非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仅指教这一方以教为学,后人引申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3)教育教学方法。学记对一些教学方法也有精当的阐述。讲解法:讲解应当“ 约而达 ”(语言简约而意思通达),“微而臧”( 义理微妙而说得精善),“罕譬而喻”(举少量典型的例证而使道理明白易晓 )。问答法:教师的提问应先易简,后难艰,循着问题的内在逻辑;而答问则应随其所问,有针对性地
19、作答,恰如其分,适可而止,无过与不及。练习法:根据学习的内容,来安排必要的练习,练习需要有规范,并且应逐步地进行。(4)论教师。学记十分强调尊师,要求形成社会普遍的尊师风气。首先,社会上每个人,从君到民都是由教师教出来的,尤其是如果以教育为治术就离不开好老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其次,“ 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 ”,“为师、为长、为君 ”是一个逻辑过程, “为师”实际上成为 “为君”的一种素质、一项使命。学记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如上述种种教学原则与方法,此外还有一条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教学相长” 。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
20、,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17 【正确答案】 不同点:(1)教育目的不同。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可分为两种,即“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这个目的是要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和谐发展。所谓“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即道德,这个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念。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在杜威看来,外在的教育目的是强加的,不能充分考虑儿童的本能与需要;固定的教育目的缺乏灵活性
21、,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终极的教育目的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和假设,因为世界是变动不息的。“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这就是杜威著名的教育目的论。(2)教师与学生地位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是中心,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整个教育过程中要以儿童为中心,要求尊重儿童的天性。(3)课程方面不同。赫尔巴特强调以系统知识为中心,重视学科学习,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从“做中学” 和从经验中学的课程理论。杜威始终反对把成人和专家们事先编好的教材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
22、验为教育的起点。他强调对直接经验进行组织、抽象和概括。(4)教学方法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讲授,而杜威十分推崇从做中学或从经验中学习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必须考虑儿童本性发展的特点,必须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和个别差异,教学必须考虑儿童需要,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5)教学重点不同。赫尔巴特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6)教学过程不同。在教学过程上,赫尔巴特试图根据心理学来阐述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揭示了课堂教学的某些规律性。这一理论对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起了积极作用,也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赫尔
23、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后来被他的学生所发展。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注意运用心理学于教学,重视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加强了课堂教学并使上课规范化,这都使教学得到改进,质量得到提高。而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提出了五个阶段的过程:从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检验来修正假设、获得结论。它被简明地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也有人把它叫做五步教学法。相同点:赫尔巴特与杜威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因此教育思想必然有很多不同之处。教育本身具有历史继承性,因此他们的教育思想也有相同之处。(1)强调教育培养的人为
24、社会发展服务。(2)都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3)强调教学阶段,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赫尔巴特提出三阶段说,杜威提出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对我国的影响:(1)赫尔巴特。尽管赫尔巴特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我们今天看来,并非完全科学的,但比起其先辈们的理论,无疑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大大向前发展了。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强调课堂、书本、教师三中心,其教育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确立时期教育理论发展的水平。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赫尔巴特和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思想曾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改革起支配作用。我国很长时间以来都在以赫尔巴特的三中心论作为教育的基本理论依据,重视书本知
25、识的学习和学科课程的教学,奠定了我国教育的基调。(2)杜威。杜威认识到传统课程的弱点,主张重视儿童的直接经验积累,教材的编写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水平。教材心理学化进一步将教育和心理学相结合,使我们的课程编写更有科学依据。同时,杜威强调的做中学对于传统的静坐学习也有启发性和进步意义,这与我们新课改中所提倡的“综合实践活动” 和 “小组合作学习”的思想具有一致性。但是,杜威将传统的学科课程一概否定,仅仅满足于活动课程和个人的经验,这是不科学的,这种做法最终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落后。因此我们在实际的课程编制上,应该将教材的知识逻辑和心理逻辑相结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学科课程为主,保证学生可以学
26、到系统的、科学的文化知识,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以活动课程作为辅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赫尔巴特的课堂中心理论和杜威的活动中心理论,对教学来说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8 【正确答案】 (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遗传素质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的大小不同,随着个体不断地发展,遗传素质的作用日益减弱。环境在人的身心发
27、展中的作用。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表现为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指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它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人具有能动性,可以去选择环境、适应环境、还可以去创造环境。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一个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环境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夸大环境的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观能动性是决定人的发展的一个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因为知识有认识价值、能力价值、陶冶价值和实践价值。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知识,认识事物特性,也就获得了通过社会实践改造事物的可能性。对于狼孩来说,环境和教育对其影响巨大,使其遗传素质和主观能动性都几乎没有显现。因为成长在狼的环境中,接受狼群的教育,成了“狼孩” 。(2)措施。教授最基础的知识,循序渐进。不主张一定要让狼孩达到正常的水平。在日常生活中教育,使其不断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