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843046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1 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2 有人说:“ 现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时代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落后了。” 请评述这种观点。3 论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以及对教学的启示。4 学习动机的自我价值理论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何启示?5 论述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6 人格7 最近发展区8 有意义学习9 负强化10 上位学习11 心智技能12 组织编码策略13 品德不良14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5 简述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16 简述桑代克的学习理论。17 简述加涅的学习分类。18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区别是什么?19

2、 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0 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如何?21 遗忘的特点是什么?22 简述技能的作用。23 简单评价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意义。24 简述智力三元论。25 简述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划分。26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根据对“道德两难” 问题的回答,科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各包括两个阶段。于是,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1)前习俗水平 (09 岁) 。这个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

3、为准则的。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取向。该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其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第二阶段: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取向。该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偶尔也包括满足他人需要的行动,他们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得益,那么为别人效劳就是对的。(2)习俗水平 (915 岁)。他们能顺从现有的社会秩序,而且有维持这种秩序的内在欲望,规则已被内化,自己感到是正确的。因此,行为价值是根据遵守那些维护社会秩序的规则所达到的程度。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这一阶段的儿童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避免非议以赢得赞赏,重视

4、顺从和做好孩子。第四阶段: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取向。这个阶段的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认为每个人应当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职责。判断某一行为的好坏,要看他是否符合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3)后习俗水平 (15 岁以后) 。这一水平又称“原则水平”,它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由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普遍的道德准则支配,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们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了。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和法律取向。这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他们认为法律是为了使人们能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加以改变,认为反映大多数人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第六阶段: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

5、。他们认为应运用适合各种情况的道德准则和普遍的公正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背离了一个人自选的道德标准或原则就会产生内疚或自我谴责感。【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 【正确答案】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量极为丰富的时代,各种新兴的思想层出不穷,建构主义的兴起是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理论领域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它身上有很多的优秀的、创新的地方,但是由于它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尚未达到完善的境地。而结构主义学习作为长期以来被我们肯定的学习模式,有其独特的长处;尽管时代发展了,对于传统我们还是不能一概否认,应合理地取长补短。要做到这些,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各自的特色:(1)结构

6、主义学习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他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反对以强化为主的程序教学,认为那只能使学生呆读死记,不会在另一种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他倡导发现学习,强调学科结构在学生认知结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学习观。第一,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第二,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第三,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结构教学观。在教学的观点中,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因此,布鲁纳很重视学科结构的教学,把学科的基本

7、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成为教学的中心。可见,布鲁纳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发现学习法。发现就是用自己的头脑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寻找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一,知识观。对知识的意义,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具有客观性;而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不是最终的答案。学生的书本知识就是一种对现实世界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最可靠的解释。第二,学习观。认知主义更多地把教师看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而建构主义则把教师看成学生学习的帮助

8、者、合作者。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或传递,而是在师生共同的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帮助和支持,使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第三,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把他所知道的信息告诉学生,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呈现,而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要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3)比较二者的异同。从上面对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分别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并不是完全相互排斥的,他们的思想有相同之处:都主张学生的

9、主动学习。结构主义虽然强调的是学生学习已有的人类普遍知识,但并不主张灌输、被动接受,而是主张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吸收书本上的知识。结构主义者认为尽管学生学习的内容都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事物,但如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 。构建主义则强调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然而,导致二者不同的是:建构主义教育夸大、发扬了这种学生的主动性,把对这种主动性的要求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不仅要求在学习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动习性,而且在知识的价值、应用、教师的定位、教学的过程等方面都以学生为中心。在知识的价值上,建构主义强调其应用的情境性,认为真理不是永恒的,而是

10、因人、因情境而变的,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在教师的定位上,把教师看成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建构主义强调每个人过去形成的经验系统是不同的,对不同的信息就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即使对于相同的信息每个人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意义建构,对此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能无视学生已经具有的这些知识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教学使学生从这些知识经验中“生长” 出新的知识经验。可见,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分歧在于强调学生主动性的“度” 和“面”,即要把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到什么程度,要把这种主动性渗透到学习过程的哪些方面,而不在于是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4)对二者的

11、评价。根据上面的阐述和比较,我们可以概括出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各自最大的优点和缺陷: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先前经验,反对绝对的“真理” ,强调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对信息意义的理解,而且原有的知识经验由于和新的信息的相互作用,其本身也会产生调整和改变。这样就评判了传统的书本知识至上、“标准答案” 等情况的弊端。并且,建构主义对教师角色的定位非常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然而,由于单纯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夸大学生原有经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探索学习,这就必然会产生一个问题:学生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建构自己的知识、寻找自己的真理,那么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真

12、理就无法得到普遍的认同和肯定,并且在这种模式教学下,学生很难掌握完整的、系统的知识,难保学习的片面或走许多弯路。结构主义则刚好弥补了建构主义的这些问题,以学生主动发现、学习为教学法则,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学习的设计者和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完整、丰富的材料,这样就确保学生学到系统的知识,不用总走前人的老路去寻找已有的真理;然而,结构主义在注重学生先前经验、发挥学生主动性、提倡学生主导方面做得较差,虽然提倡学生主动学习,但学习的内容是外界既定的“真理” ,常常给学生套上固定的解释和领会,不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想法,设定标准答案等,这些都是结构教学带来的弊端。综上所述,对于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孰好孰坏” 的

13、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它们各自都有各自的弊端,而且在很多方面二者应当相互补充、相互磨合。在新兴思想风起云涌的今天,我们不能盲目地求新而把传统的东西一概否定,要认真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合理地把握运用各种理论中有益于我们教育教学发展的观念。【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3 【正确答案】 班杜拉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他的实验是儿童通过观察别人对待充气娃娃的态度而习得行为。(1)班杜拉的实验结论。人类大多数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习得的,这个学习过程受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注意过程:调节着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与知觉;保持过

14、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内部表征,这一过程有赖于表象系统、语言系统,有时还有动作演练;动作再现过程:以内部表征为指导,做出反应;动机过程:决定所习得的行为中哪一种将被表现出来。(2)班杜拉把习得与行为表现相区分,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首先,如果按照榜样行为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这是一种外部强化。其次,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的,即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是受替代强化影响的。自我强化是指人们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

15、。(3)对教学的启示:该理论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有很多启发意义,例如:教师应该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良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适时强化。观察学习理论较多地应用于品德与规范的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选择适当的榜样行为并反复示范榜样行为;给学生提供再现行为的机会,并促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及时表扬良好行为,还要促进自我强化。此外,要重视榜样的作用,消除社会环境中的不良榜样行为。【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4 【正确答案】 科温顿立足于学生的自尊,从实际的角度来解释学生的动机问

16、题,提出了自我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天生就有维护自尊和自我价值感的需要,当一个人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时,他就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保持自我的价值感和能力感。学习同样有这种需要。自我价值理论依托于成就动机理论,同时也做了多方面的扩展。(1)对成就动机、成功的不同界定。该理论认为人类将自我接受作为最优先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价值是与其成就相等同的,在学校中,学生的价值通常来源于他们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成功就是保持积极的、有能力的自我形象,尤其是在遭遇竞争失败时。(2)对动机类型的分类及其原因分析。自我价值理论将动机划分为四种类型,相应地,也将学生划分为四种

17、类型。高趋低避型。这类学生拥有无穷好奇心,对学习有极高的自我卷入水平。他们通过不断刻苦,努力发展自我,通常表现得自信机智。这种类型的学生被称为“乐观主义者 ”。低趋高避型。对这类学生来说,逃避失败要比对成功的期望更加重要。他们并不一定存在学习问题,只是对课程的兴趣不高,此类型的学生被称为“逃避失败者”。高趋高避型。这种学生同时感受到成功的诱惑和失败的恐惧,他们对某一项任务既追求又排斥的矛盾情绪,兼具了前两种类型学生的特点,被称为“过度努力者”。低趋低避型。他们没有对成功自豪的期望,也没有对羞耻感的恐惧,这种类型的学生被称为“ 失败接受者 ”。(3)自我价值论的基本观点。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

18、的内在动力,个体为了体现自己能干,喜欢找高难度的挑战;个人把成功看作是能力的展现,而不是努力的结果;成功如果难以追求,则以逃避失败来维持自我价值;学生对能力与努力的归因随年纪而转移,当年龄渐大后,他们开始意识到努力的重要性,不再偏执于把一切成就归为能力。(4)自我价值论在教育上的意义。自我价值论的意义在于把指导学生认识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学习动机视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自我价值理论对教育过程中的很多现象具有独特的解释能力。如对学生努力的态度,学习动机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学习任务的选择、目标的选择、对考试的抱怨等都能进行合理的解释。这种理论把人的学习动机视为对成功的追求和个人能力的炫耀,看到一部分

19、学生缺乏理性的价值取向,以及忽视自身努力、轻视教师作用的倾向,但现实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这样,所以该理论普遍性、代表性不强。 【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5 【正确答案】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意识和控制。一方面,元认知来自我们过去的认知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形成的元认知又会对他们随后的认知或学习活动产生影响。元认知结构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这三个既互相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元认知知识就是有关认知的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是在认知之前的一种认识。元认知体验是指伴随着认知活动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元认知

20、监控是指在认知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运用自我监控的机制,不断地对认知过程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元认知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和评价策略、指导策略。元认知策略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元认知学习的意识;丰富学生关于元认知的知识和体验;加强对学生元认知操作的指导;给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反馈条件;注意引导学生对非智力因素的调控。元认知训练方法有自我提问法、相互提问法和知识传授法。【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6

21、【正确答案】 在心理学上,人格指的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括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既受先天的影响,也受环境和教育的巨大作用,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旦成型就很难改变,我们尤其要注意家庭及早期经验对个体人格发展的影响。培养儿童的良好个性,更改儿童的不良习惯,为个体提供良好的榜样,以及健康的成长环境,是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7 【正确答案】 最近发展区是由苏联维果斯基提出的关于教学和发展关系的一个论述。主要是指学习主体现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需要在他人帮助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之间的差距。为此

22、,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这两种发展水平,在这个意义上,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创造着” 学生的发展,他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学可以带动发展。【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8 【正确答案】 奥苏伯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是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所谓实质性联系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观念能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表象、概念、命题建立内在联系;非人为联系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表象建立的符合逻辑关系的联系。奥苏伯尔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罗杰斯也提出了自己的有意义学习

23、的概念,他指出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的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罗杰斯强调的是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9 【正确答案】 负强化是指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或减少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即消极强化。比如,当学生表现不好,受到学校或教师的处罚,一旦处罚解除,这时对学生也会产生一种表现不好的刺激,这种刺激就是消极强化。【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学习。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

24、义的学习,也就是当认知结构中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时,再去学习在概括程度、综合程度上更高的新知识,这时便产生了上位学习。例如:先有了苹果,香蕉,葡萄等概念,再学习水果这一概念,便产生了上位学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心智技能指人脑内部借助于内部语言,以简缩的形式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即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心智技能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动作对象的观念性;第二,动作执行的内潜性;第三,动作结构的简缩性。【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编码和组织策略是将分

25、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一种策略。它具体表现为描述策略、表象策略、归类策略等多种形式。【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品德不良指经常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最初的表现是一般的过错行为,这些过错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有达到违法的程度,但是如不及时地加以矫正,就会沉积为严重的道德过错,从而酿成了不良品德,甚至走上违法道路。【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有效促进的机制和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

26、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第一,它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因为教育中包括师生双方的活动,不仅有学生的学,也有教师的教。教育心理学首先要研究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同时又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第二,这里提到研究教与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便于使教育心理学与学科心理学有明确的分野。【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显示了彼此不同的现象,这就是个体差异。(1)能力在发展水平上存在高低的差异。能力在全人口中表现为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智力的高度发展叫智力超常或天才,智力发展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叫智力低下或智力

27、落后,中间分成不同的层次。(2)能力在表现,即充分发挥上存在早晚的差异。有些人的能力表现较早,年轻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这叫“人才早熟” 。还有一种情况叫作 “大器晚成”,这指智力的充分发挥在较晚的年龄才表现出来。(3)结构的差异。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它们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由于能力的不同结合,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4)能力在性别上也表现出差异,不过这种性别差异并未表现在一般智力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智力的因素中。比如在数学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空间能力上就表现出男女差异。【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他认为,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

28、学习规律;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SR 联结被练习和使用得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修改了这一规律,因为他发现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3)效果律: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

29、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据此,桑代克得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奖励就是令人感到愉快的或可能需要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加涅将学习按照学习结果分为 5 类:智力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言语信息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1)侧重点不同:接受学习强调现成知识的掌握;发现学习则强调探究过程。(2)呈现学习材料的方式不同:在授受学习中,教师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在发现学习中,

30、教师只呈现一些提示性的线索。(3)学习的心理过程不同: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只需直接把现在的知识加以内化,纳入认知结构中;在发现学习中,学生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归纳结论,再把结论归纳到认知结构之中。(4)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接受学习中,教师起主导、控制的作用;在发现学习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而不控制具体的学习过程。【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联结主义心理学家用SR 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

31、作用。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与此相应,联结学习理论的中心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断地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某种报偿。因此,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评分、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阿特金森的期望一价值理论中提到了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学习需要是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心理倾向,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

32、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是学习动机的基础;诱因是指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诱因吸引学生进行定向的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从而使需要得到满足。关系:学生的学习行为往往取决于需要和动机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学习的需要就不会通过学习活动去追求一定的学习目标;反过来,没有学习行为的目标或诱因,学生就不会产生某种特定的需要。当学生达到了某种学习目标,满足了相应的需要后,相应的学习动机就会有所削弱。【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遗忘是人们记忆知识时的正常现象。它的主要特点有:(1)保持量的减少。保持量随时间、测量方法、学习程度、材料性质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2)保持量的增加。儿童

33、在学习后的两三天的保持量会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量要多,这种现象叫作记忆的恢复。记忆恢复现象,儿童比成人较普遍,学习较难的材料比学习较易的材料更明显,学习程度较低的比学习纯熟的更容易看到。(3)记忆内容变化。保持在头脑中的图形不是原封不动的,也不只是模糊化,而是进一步被加工并发生变化,故事逐渐被缩短和省略,变得更有连贯性、合理化,更符合习惯与价值观。【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技能就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1)技能作为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可以调节和控制动作的进行。技能不仅可以控制动作的顺序,而且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方式,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变

34、化了的情境。(2)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3)技能是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4)技能还能提高学习效率,使人富于创造性,而且掌握各种技能与个体道德行为、意志、性格的形成具有密切关系。【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人类的心理能力中,至少应该包括以下 8 种不同的智力。即言语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体能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和自然智力。这8 种智力在人体上的不同组合使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因此,很难找到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

35、的聪明程度和智力水平的高低。加德纳的理论和传统智力理论的另一个根本区别是方法学上的不同。传统智力理论从因素分析出发,而加德纳受生物制约观思潮的影响,运用了大量神经生理学证据。他搜索了与智力相关的各门学科的文献(含实验数据),特别是对神童、天才、脑损伤病人、白痴学者等的研究,采用他所谓的“主观因素分析” 的方法,列举了确定上述 8 种智力模块的 8 条标准。虽然强调每一种智力都有它的生物学来源,但加德纳并未否认文化历史的作用。他认为智力的前提是在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的用途和重要性,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代重视不同的智力类型,因此他并不否认教育的作用。他主张开发能够评估所有智力类型的测量手段,尽早对儿童

36、进行多元智力评估,以便发现儿童的各种智力潜能并进行教育开发。评价:加德纳智力理论的创新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智力范畴,提出了多维智力的理念,并相应引发了人们对教育、人才、智力开发、教育评价的思考;另外,既注重神经生理学证据,又不忽略社会文化作用,使得其理论更具说服力。因此,其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极大的影响力。【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4 【正确答案】 智力三元论是由斯腾伯格提出的,试图说明更为广泛的智力行为。斯腾伯格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与经验的关系和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从而提出了智力三元理论。包括:(1)成分子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

37、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是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2)背景子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3)经验子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任务、情境和个体三者间存在相互作用。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也是智力的重要成分,人们在进行复杂任务的操作时,需要运用许多操作的过程。只有许多操作自动化后,复杂任务才容易完成。智力成分亚理论是三元智力理论中最早形成和最为完善的部分,它揭示了智力活动的内部机制。【知识模

38、块】 教育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判断分为三个阶段:(1)前道德判断阶段:皮亚杰认为,道德在 5 岁以前是“无律期” ,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问题,还谈不上道德发展。(2)他律道德阶段:他律期,即接受外部支配的时期,58 岁。该时期的儿童只注重行为规则;注重行为后果,不考虑行为意向和动机。也称为道德现实主义。(3)自律道德阶段:自律期,也就是自主期,大约是小学中年级(8、9 岁以后),道德发展到这个时期,个体不再盲目服从权威,认识道德规范的相对性;既考虑行为结果,又考虑行为动机。也称道德相对主义。 【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能和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有多种指标,而这些指标使心理健康的概念得以具体化。虽然确立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各不相同,但总体来看,可以归纳出六条标准:对现实的有效知觉;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