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管理学(控制的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844445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管理学(控制的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管理学(控制的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管理学(控制的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管理学(控制的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管理学(控制的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管理学(控制的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1 管理审计(中山大学 2009 年)2 预算控制(山东大学 2009 年)3 投资回报率(首都师范大学 2009 年)3 灭顶之灾,祸起人为襄汾“9-8”,特大尾矿库溃坝事故全记录。到 2008 年 9月 13 日 9 时,山西襄汾“9-8”,特大尾矿库溃坝事故已造成 254 人死亡、34 人受伤,为 2008 年中国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安全生产事故。9 月 14 日,孟学农辞去山西省省长职务,副省长张建民被免职。2008 年 9 月 8 日上午 7 时 50 分左右,违法生产的山西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尾矿库突然溃坝。约 20 万立方米混

2、杂着矿渣的泥水从 10 多米的半山腰狂泻而下,顷刻间吞没了 15 千米长、数百米宽的地带,其中包括新塔矿业公司办公楼、部分民居和一个乡村集市。事发后,中共中央胡锦涛同志和国务院温家宝同志指示,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伤员救治,认真负责地做好善后工作,彻底查明事故原因,依法追究责任。受温家宝同志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率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赶到溃坝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和善后工作。国务院还成立调查组,彻查此次溃坝事故。调查组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这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新塔矿业公司长期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导致溃坝。“只讲生产、不讲安全,只讲效益、不讲安全,只讲赚钱、

3、不讲安全。” 时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王君用了 24 个字形容这家铁矿企业。他同时指出,监管部门对企业的违法生产行为没有严厉打击,最终酿成大祸。发生事故的新塔矿区 980 平铜尾矿库建于 20 世纪 80 年代,1992 年停止使用。2005 年新塔矿业公司通过拍卖购买了铁矿产权。陶寺乡 42 岁的农民秦耀说:“矿老板开矿利润高,对矿工们的安全却不顾,一下子丢了这么多人命。” 据调查,该公司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2006 年被山西省安监局吊销,采矿许可证于 2007 年 8 月到期,但直到 2008 年 9 月 8 日早上发生事故,公司没有停止生产。矿方本应修建新尾矿库,却擅自在旧库上挖库排尾,选矿挑

4、出来的泥沙和矿洞里的水都汇集于此,终至溃坝。在事故抢险现场回答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询问时,襄汾县安监局局长张新如表示,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已被吊销却仍在非法生产这一情况他是知道的。他称:“我们下过整改令,但企业不听。” 在回答“为什么不向政府申请把矿炸掉”,的问题时,张新如说:“ 当时这家公司的采矿许可证还没有到期。” 但事实上,该公司的采矿许可证 2007 年 8 月就到期了。当地安全生产监管软弱乏力,而民间声音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当地人说,这座尾矿库的安全隐患,连一个普通村民都能看得出来。云合村五组 60 多岁的孔照华说,老坝很危险,但老板为了省钱,不舍得建新坝。村委会多次向矿上提出赶

5、快采取措施,“但他们就是置之不理。”有专家认为,一些地方以 GDP 为政绩导向,某些地方官员愿意 “亲商”而不愿“ 亲民”;自下而上的呼声引不起重视,自上而下的监督也就自然失之乏力。而且在一起起事故的责任人受到处理后,总有官员宁愿失职后接受责任追究,也不愿得罪违法企业,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其原因就在于,事后受追究的损失远比严格执法得罪企业的损失要小,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因此,彻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职务犯罪,必须作为建立安全防控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新华社山西襄汾 9 月 14 日电)(中山大学 2009 年)问题:4 造成本次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5 为了避免发生类

6、似惨案,应当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6 某公司形成了很强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有一套完整的仪式来调节和引导员工的行为。从控制的角度来看,这属于( )。(浙江大学 2008 年)(A)反馈控制(B)市场控制(C)小集团控制(D)官僚控制7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反馈控制行为,下面哪种情况中,更为贴近这里的“ 羊” 与“牢”的对应关系?( )( 东北财经大学 2008 年)(A)企业规模与企业利润(B)产品合格率与质量保证体系(C)降雨量与因洪水造成的损失(D)医疗保障与死亡率8 企业的预算按照不同的内容,可以分为经营预算

7、、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其中经营预算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是( )。(浙江工商大学 2010 年)(A)销售预算(B)生产预算(C)直接人工预算(D)制造费用预算9 ( )最大的缺点是每年对各部门提出的预算计划逐一进行审查所耗费的人力、时间和物力极其可观。(递增科技大学 2011/2009 年 )(A)零基预算(B)弹性预算(C)项目预算(D)固定预算10 “模拟市场,成本否决” 是( )的核心。( )。(电子科技大学 2009)(A)成本企划模式(B)作业成本管理模式(C)邯钢模式(D)宝钢模式11 管理控制工作的一般程序是(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年)(A)建立控制标准分析差异产生原因采

8、取矫正措施(B)采取矫正措施分析差异产生原因建立控制标准(C)建立控制标准采取矫正措施分析差异产生原因(D)分析差异产生原因采取矫正措施建立控制标准12 控制环节不包括( ) 。(中央财经大学 2010 年)(A)制定控制标准(B)用标准衡量绩效(C)采取矫正措施(D)控制能力的培养13 管理控制通过( ) ,可以发现管理活动中的不足之处。(电子科技大学2011、2009 年)(A)确定标准(B)衡量绩效(C)纠正偏差(D)衡量标准14 控制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以下各项中哪一个不属于控制的基本环节( )。(北京工商大学 2010 年)(A)确立标准(B)衡量绩效(C)纠正偏差(D)完善管理四

9、、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15 属于控制工作原理的有( )。(华中科技大学 2009 年)(A)反映计划要求的原理(B)组织适宜性原理(C)控制关键点原理(D)例外情况原理(E)直接控制原理16 按照目标对象,控制一般分为:( )。(同济大学 2011 年)(A)生产作业控制(B)质量控制(C)成本控制(D)资金控制1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中央财经大学 2011 年)(A)控制关键点的原则强调的是要认识到观察的关键点(B)例外控制原则强调的是要观察偏差的大小(C)按控制主体分类,控制可以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D)计划和控

10、制是两个独立的管理职能,所以计划不需要控制来调整和修正(E)组织建立控制标准的一般方法有:统计方法、工程方法和经验估计法18 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的管理者都应充分重视控制职能;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的时效性愈短,控制的定量化程度愈高。( )(电子科技大学 2009 年)(A)正确(B)错误19 控制职能贯彻管理的全过程。( )(南京林业大学 2007 年)(A)正确(B)错误20 预算是组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预期取得的收入和计划花费的支出的清单。( )(西南财经大学 2005 年)(A)正确(B)错误21 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现场控制相比有什么优势?为什么?( 东北财经大学 2010年)22 在

11、控制过程中,控制被划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试以交通安全管理为例,讨论交通管理部门应该怎样加强交通安全控制以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中山大学 2009 年 )23 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东北财经大学 2009 年)24 信息系统的要素有哪些?(中山大学 2010 年)25 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中山大学 2010 年)26 简述标杆控制的内涵与实施步骤。(北京科技大学 2010 年)27 简述计划与控制的联系。(北京交通大学 2007 年;北京师范大学 2007 年)28 请简要说明有效控制应具备的基础条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9 年)

12、29 什么是控制? 为什么要进行控制 ?有效控制的特征是什么 ?(上海岈经夫学 2007 年)30 从控制的时点来看,控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试从控制的时点角度,谈谈计划与控制的关系。(南京大学 20007 年)31 结合企业实际论述企业管理控制中的“预算控制” 。(广东商学院 2008 年)32 试述平衡计分卡和标杆比较在组织绩效的监控和衡量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2010 年)考研管理学(控制的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管理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种新的审计类别,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

13、并深入剖析的一种活动。它的目的是使被审计单位的资源配置更加富有效率。从管理审计的辅助手段上来说,它是相对于财务审计的一个概念,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外延来看,管理审计又是相对于经营审计的一种认知。对企业而言,经营讲的是市场,管理讲的是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审计又可以称之为效率审计。【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2 【正确答案】 预算控制是指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费用支出进行严格有效的约束,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能够充分地利用的过程。预算控制必须借助基本的技术要素,才能发挥控制作用,产生控制效应。有效的预

14、算控制应当是一个全流程、全方位的多维控制系统,是一个点面结合、主副结合、自始至终的动态控制系统。【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3 【正确答案】 投资回报率是指通过投资而应返回的价值,即企业从一项投资性的商业活动的投资中得到的经济回报。它涵盖了企业的获利目标。利润和投入的经营所必备的财产相关,因为管理人员必须通过投资和现有财产才能获得利润。【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4 【正确答案】 造成本次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直接原因是新塔矿业公司长期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导致溃坝。间接原因有监管部门对企业的违法生产行为没有进行严厉打击,且群众监督没有引起重视。【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5 【

15、正确答案】 为了避免发生类似惨案,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生产安全前馈控制。定期检查生产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及早排除险情;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加强作业安全同期控制。对生产过程予以实时监督,及时排除危险隐患。加强安全生产及监督制度建设并加以落实。做好安全生产的监督意见的采集、反馈工作。改变以 GDP 为政绩导向的错误理念。【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小集团控制是指员工的行为靠共同的价值观、规范、传统、仪式、信念及其他组织文化方面来调节的控制。A 项,反馈控制是在行动结束后进行的控

16、制;B 项,市场控制是一种强调使用外在市场机制,如价格竞争和相对市场份额,在系统中建立使用标准来达到控制的方法;D 项,官僚控制强调组织的权威,依靠的是管理规章、制度、过程及政策。【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直译为:丢了羊,就把羊圈修好,不算迟。其寓意是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仍然为明智之举。B 项,若产品合格率下降,把质量保证体系完整以后,可以防止继续遭受损失,与“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构成对应关系。【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销售活动是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和关键,因此销售预算是经营预算

17、中最基本和关键的部分。【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因此这种方法会耗费较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成本企划模式的核心是“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选项 A 的表述是正确的控制工作流程。【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12 【正确答案】

18、D【试题解析】 控制环节包括建立控制标准、衡量绩效指标和采取矫正措施,D 不包括在其中。【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把实际绩效与事先制定的控制标准进行对照,可以发现管理中的不足之处。【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控制环节包括建立控制标准,衡量绩效指标和采取矫正措施,D 不包括在其中。【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四、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15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控制工作的原理有反映计划要求的原理、组织适宜性原理、控制关键点的原理、例外情况的原理和直

19、接控制的原理。【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1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四个选项均属于控制按照目标对象的分类。【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17 【正确答案】 A,B,C,E【试题解析】 控制和计划在管理活动中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因此 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前半句表述正确,后半句表述错误。【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控制职能必须是贯穿整个管理过程中的,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目标的有效达成。【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预算是一种计划,是组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预期取得的收入和计划花费

20、的支出的清单。【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21 【正确答案】 (1)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控制划分为三类:事前控制。事前控制是人们在工作之前就已经知道如何做,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控制。现场控制。现场控制是一种同步的、适时的控制,即通过对计划执行过程的直接检查和监督,随时检查和纠正实际与计划的偏差。事后控制。事后控制是在计划执行后的控制,也就是从组织活动进行后的信息反馈中发现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从而起到控制的作用,其日的是防止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偏差今后再度发生或扩大。(2)与事后控制、现场控制相比,事前控制具有及时性的特点,避免了事后控制和现场控制的时滞性的缺点,具体体现

21、在:由于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防患于未然,避免了事后控制对已经铸成的差错的无能为力的弊端。在工作开始之前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进行控制,不是针对具体人员,因而不易造成对立面的冲突,易于被职工接收并付诸实施。适用范围广泛。【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22 【正确答案】 控制是指对各项活动的监视,从而保证各项行动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显著偏差的过程。控制可以划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以交通安全管理为例,分析交通管理部门应该采取下列交通安全控制以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1)从事前控制方面来说,交通管理部 门应该制定好全面而严格的交通法则,对于可能出现的交通事故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对于处

22、罚的措施要明确的规定,通过严厉的惩罚来规范司机的行为。(2)从事中控制方面来说,在交通运行中,交通管理部门应该认真指挥,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积极疏导各种问题存在的隐患,尽最大的能力处理可能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发现问题时要及时纠正,虽然在实际行动与管理者作出反应之间肯定会有一段延迟时间,但这种延迟是非常小的。(3)从事后控制方面来说,一旦发生了交通事故,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及时处理,并且全面地分析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对于违章的行为按照相应的规则制定进行严厉的惩罚。如果出现新的交通事故类型,应给及高度地重视,并且备好案,写进相应的规则制定中。另外,做好事后教育与宣传工作,及时地告诫市民,做好以后的防范

23、工作。【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23 【正确答案】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信息技术对组织有很大的影响,造成了组织内部巨大的变革。(1)信息技术带来管理决策的变革。信息技术对管理决策的影响是围绕着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和决策效率展开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管理信息技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帮助中、高层决策者进行决策活动,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

24、的数据、信息和资料,帮助决策者明确决策目标和对问题的认识,建立和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进行优化、分析、比较和判断,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信息技术带来管理组织的变革。传统的管理组织形式是金字塔式,自上而下。其严格的等级体系,明确的责权统一和完备的规章制度,保证了用人工方法采集、加工和运输信息的有效性和效率,庞大的中间管理层起“ 上通下达 ”信息的作用。信息技术为各层组织的革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现有组织结构的再造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现有组织结构再造和创新新型的网络组织结构式管理组织提供了重要途径。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削弱以致取消中间管理层,

25、加强操作执行层与高层决策的沟通,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避免信息的严重失真;二是管理幅度增宽,管理者和其下属可以随时了解对方的态度和意图,从而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三是组织规模减小且呈扁平状;四是创建全新的网络结构组织。(3)信息技术带来管理方法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管理方法的创新,其表现为:一是改善现有管理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手段,从而使管理系统发挥更大的功效;二是改变管理对象的特征,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维持均衡生产的庞大的库存占用被无库存或少库存方式替代,相应地建立了基于准时供货的管理方法;三是创立全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远距离控制、动态网络计划、虚拟企业等成为可能;四

26、是企业管理更注重职工的培训和学习,以协调职工的整体行动。(4)信息技术带来企业文化的变革。企业文化是通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因素,在企业组织结构及物质实体诸方面实施协调与指导作用。企业文化是通过管理信息化贯彻执行的,它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体现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对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设备引进更新和适销选择等重大决策产生影响;企业管理信息化重构企业新的价值要素,拓展与深化企业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通过其中储存的、反映不同企业普遍适用的对价值要素与关系的认识、经验进行活化和实用化,进而达到企业观念的深化,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27、。【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24 【正确答案】 企业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五个基本要素:企业的组织结构、流程、数据、商务规则与功能(性能)。其中从用户的角度主要关注流程,以流程为核心将其他几个要素贯穿起来,需求分析人员也应该从这个角度来和用户沟通;从开发者的角度主要关注企业的数据、商务规则与功能,以便于系统的实现;从实施者的角度主要关注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以便于系统的发布与实施。【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25 【正确答案】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信息管理是指在

28、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信息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仍然是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只不过信息管理的基本职能更有针对性。信息管理是一种社会规模的活动,它反映了信息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社会性。它是涉及广泛的社会个体、群体、国家参与的普遍性的信息获取、控制和利用活动。微观的信息产品管理指信息采集、整序、分析、信息产品的流通;中观的信息系统管理指设计、实施与评价、安全管理、信息资源配置等;宏观的信息产业管理指产业结构和测试、信息服务业的机制与管理模式、产业政策和信息立法、

29、社会信息化。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信息收集就是对原始信息的获取;信息传输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因为信息只有及时、准确地送到需要者的手中才能发挥作用;信息加工包括信息形式的变换和信息内容的处理,信息的形式变换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通过变换载体,使信息准确地传输给接收者,信息的内容处理是指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深入揭示信息的内容,经过信息内容的处理,输入的信息才能变成所需要的信息,才能被适时、有效地利用,信息管理在烽火猎头这样的猎头公司也同样重要;信息送到使用者手中,有的并非使用完后就无用了,有的还需留做事后的参考和保留,这就是信息储存,通过信息的储存可

30、以从中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也可以重复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企业和组织要求信息处理的数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为了让管理者及时掌握准确、可靠的信息,以及执行之后构成真实的反馈,必须建立一个功能齐全和高效率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技术设备,通过自动化通信网络,与各种信息终端相连接,利用完善的通信网,沟通各方面的联系,以保证迅速、准确、及时地收集情况和下达命令。【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26 【正确答案】 (1)标杆控制的含义:标杆控制是以在某一项指标或某一方面实践上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或行业中的领先

31、企业或组织内某部门作为基准,将本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措施或相关实践的实际状况与这些基准进行定量化的评价、比较,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改进的策略和方法,并持续不断反复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2)标杆控制的主要实施步骤:确定标杆控制的项目。标杆控制的项目一般是对企业竞争力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的薄弱环节。若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高于竞争对手,那么它可以选择成本管理作为标杆管理的项目;若一个企业的新产品研制速度低于竞争对手,那么它就可以选择研发能力作为对象。一般来说,项目应在对自己状况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确定标杆控制的对象和对比点。这个对象应当是在同组织、同行业、同部门业绩最佳、效率

32、最高的少数有代表性的对象。标杆控制的对比点应当在标杆控制项目范围内决定,通常为业绩的作业流程、管理实践或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确立测量指标作为控制的依据。组成工作小组,确定工作计划。企业层次标杆控制活动的组成人员通常由能够识别专业流程优劣的人士参加,他们大多来自企业的核心部门。资料收集和调查。首先收集相关项目、相关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方面已有的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或相关信息,在研究这些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拟定实地调查提纲和调查问卷。在实地调查之前,要在内部对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法进行检验,确定调查问卷和方法的有效性。分析比较,找出差距,确定最佳纠偏方法。在对调查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必要的进一

33、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对象之间以及调查数据与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的比较研究,确定出各个调查对象所存在的差异,明确差距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并确定出最佳方法。明确改进方向,制定实施方案。在明确最佳方法的基础上,找出弥补自己和最佳目标之间差距的具体途径或改进机会,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进行实施方案的经济效益分析。实施方案要明确实施的重点和难点,预测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偏差,确定对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考核标准。沟通与修正方案。利用各种途径,将拟定的方案、所要达到的目标前景同全体成员进行反复交流与沟通,征询意见,争取全体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并根据成员建议,修正和完善方案,以统一成员思想,使全体成员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目

34、标一致、行动一致。实施与监督。将方案付诸实施,并将实施情况不断与最佳目标进行比较,监督偏差的出现并采取有效的校正措施,以努力达到最佳实践水平,努力超过标杆对象。总结经验。在完成了首次标杆控制活动之后,必须对实施效果进行合理的评判,并及时总结经验,对新的情况、新的发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进行再标杆循环。针对环境的新变化或新的管理需求,确定下一次标杆的项目和对象。【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27 【正确答案】 控制是监视组织各方面的活动、保证组织实际运行状况与组织计划要求保持动态适应的一项管理职能。要全面理解控制职能的含义,需要把控制与计划职能联系起来。(1)计划和控制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有

35、目标和计划而没有控制,人们可能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但无法知道自己干得怎么样,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一方面,有控制而没有目标和计划,人们将不会知道要控制什么,也不会知道怎么控制。计划和控制二者密不可分。事实上,计划越是明确、全面和完整,控制的效果也就越好;控制工作越是科学、有效,计划也就越容易得到实施。控制好比是汽车驾驶员的方向盘,它把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指挥职能与计划设定的目标连接在一起,在必要时,它能随时启动新的计划方案,使组织运行的目标更加符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和适应组织环境的变化。(2)一般来说,不能完全用计划来代替标准进行控制。在一个组织中,各部门或单位要对其成员及全部工作编制计

36、划(有些计划可能并未落实到文字上),各层次管理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控制。(3)通常,人们是在一个完整的计划程序中选出众多关键点,把处于关键点的工作预期成果作为控制标准。为确保控制工作的效果,控制标准的数量要适度:一方面,控制工作不能依赖单一的控制标准,不管这一标准所反映出的目标有多重要;另一方面,控制标准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创新并加大控制工作的成本。(4)现实中,组织的运行往往是“ 非零”起步的,这样,上一阶段控制的结果就可能导致组织确立新的目标、提出新的计划,并在组织结构、人员配备和领导等方面作出相应的改变。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控制职能也可以说足下一阶段管理工作过程的起点。至于管理教科书中概括的以

37、计划职能为起点的“汁划一组织一领导一控制”模式,很明显地是以组织的运行由“零” 起步作为假设。在管理工作的实际过程中,很难区分出计划与控制究竟哪个是开始、哪个是结束。控制可以说既是一个管理工作过程的终结,又是一个新的管理工作过程的开始。而且,计划与控制工作的内容还常常相互交织地联系在一起。管理工作本质上就是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有机地联系而构成的一个循环的过程。【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28 【正确答案】 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有:(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不同组织、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

38、工作、不同对象,控制的目的都不一样,但良好的控制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这是一样的。(2)要易于理解。无论哪种控制,必须易于应用并被管理者和员工所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控制得到好的效果。(3)要精确和客观。控制系统应力求精确,避免模棱两可;控制系统还应力求客观,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4)要及时。控制系统应能及时发现偏差;并及时纠正偏差,尽量减少发现偏差与纠正偏差之间的时滞。(5)要有灵活性。控制系统应具有适应变化的灵活性,即使面临计划的变动,出现了未预见到的情况或者计划全盘错误的情况,也能发挥它的作用。(6)要有指示性。控制系统不仅应能发现偏差,还应该能指出偏差的确切原因以及其发生的位置,从而便

39、于纠正偏差。(7)要有经济性。是否进行控制、控制到什么程度,都应该考虑到费用问题,费用要同控制结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比较,比较结果有利时才实行控制。(8)要具备全局观念。进行控制时,要从组织的整体利益出发,但同时要考虑到各部门或各个局部的利益,把整体利益与各个局部利益协调一致,这样才能使控制得以顺利进行。【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29 【正确答案】 (1)控制是指监督各项活动,以保证 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从这个概念中可以清楚地得到如下三点:控 制有很强目的性,即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中的 各项活动按计划进行。控制是通过 “监督”和“纠偏”来实现的。控制是一个过程。在实践中几乎所有的

40、管理者都必须完成控制的 职能,因为要保证组织的活动按照计划进行, 控制是必不可少的。(2)进行控制的原因:控制是完成计划的重要保障。在变化着的内外环境中,通过控制工作,随时将计划的执行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若发现有超过计划容许范围的偏差时,则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使系统的活动趋于相对稳定,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没有控制就很难保证每个计划的顺利执行,而如果各个计划都不能顺利执行,那组织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没有控制,计划目标就得不到保障。控制是提高组织效率的有效手段。控制工作提供授予了权力的下属工作绩效的信息和反馈,因此管理者应该授权,同时管理者对下属的决策负有最终的责任。管理者通过授权,可以充

41、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机制来了解目标进行的状态,以此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那些重大决策,从而极大地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使组织的结构也调整得非常有效。控制是使组织适应环境的重要保障。在组织制定目标到目标实现这一时间段中,组织内部和周围环境会时不时地发生一些变化,如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政府的新法规的颁布实施,组织内部人员的变动等。这些不仅会阻止目标的实现,甚至可能要视情况的变化对目标本身进行修改。控制系统帮助管理者预测和确定这些变化,并对由此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做出反应,从而使组织能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控制是管理创新的催化剂。在某些情况下,变化的内外环境会对组织提出新的要

42、求。主管人员对现状不满,要改革、要创新、要开拓新局面。此时就势必要打破现状,即修改已定的计划,确定新的现实目标和管理控制标准,使之更先进、更合理,并且在其过程中对管理的手段、方式等进行创新 6 从这个意义上讲,控制是管理创新的催化剂。(3)有效控制的特征:目的性。针对不同组织、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工作、不同对象,控制的。目的都不一样,但良好的控制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这是一样的。易于理解。无论哪种控制,必须易于应用并被管理者和员工所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控制得到好的效果。精确和客观。控制系统应力求精确,避免模棱两可,控制系统还应力求客观,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及时性。控制系统应能及时发现偏差,并

43、及时纠正偏差,尽量减少发现偏差与纠正偏差之间的时滞。灵活性。控制系统应具有适应变化的灵活性,即使面临计划的变动,出现了未预见到的情况或者计划全盘错误的情况,也能发挥它的作用。指示性。控制系统不仅应能发现偏差,还应该指出偏差的确切原因以及其发生的位置,从而便于纠正偏差。经济性。是否进行控制,控制到什么程度,都应该考虑到成本问题,成本要同控制结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比较,比较结果有利时才实行控制。全局观念。进行控制时,要从组织的整体利益出发,但同时要考虑到各部门或个别局部的利益,把整体利益与各个局部利益协调一致,这样才能使控制得以顺利进行。【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30 【正确答案】 根据控制时机的不同

44、,可以将控制划分为三类: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从控制的时点角度来看,计划与控制的关系如下:(1)前馈控制是在工作开始之前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进行控制,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前馈控制因素与计划工作的关系。(2)同期控制是按照计划的要求而进行的控制。也就是说,计划为同期控制提供了现实的标准和依据,使控制者知道要控制什么以及怎样控制。(3)反馈控制为管理者提供了关于计划的效果究竟如何的真实信息。并且,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一阶段的控制结果很可能导致组织确立新的目标,提出新的计划,并在组织结构、人员配备和领导等方面作出相应的改变,在这种意义上,这一阶段的反馈控制的信

45、息也可以说是下一阶段计划的基础。【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31 【正确答案】 (1)预算控制就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的利用,从而使费用的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2)为了有效地从预期收入和费用两个方面对企业经营全面控制,不仅需要对各个部门、各项活动制定分预算,而且要对企业整体编制全面预算。全面预算必须用统一的货币单位来衡量,而分预算则不一定用货币单位计量。分预算是按照部门和项目来编制的,全面预算则是在对所有部门或项目分预算进行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3)预算控制的作用有以下几方

46、面:使得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效果和不同部门的经营绩效具有可比性。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方向和组织中的优势部门与问题部门,从而为调整企业活动指明了方向。为协调企业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企业的各项活动确立财务标准。大大方便了控制过程中的绩效衡量工作,也使之更加客观可靠。(4)预算的缺点有:不能促使企业对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活力的改善予以足够的重视。编制预算时通常参照上期的预算项目和标准,从而会忽视本期活动的实际需要。预算可能会过度束缚决策者的行动,使企业经营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对费用的精打细算可能会忽视部门活动的本来目的。预算很可能被无形地放大。【知识模块】 控制的基础32 【正确答案】

47、组织绩效就是组织的产出与结果,是组织的行为,是组织的一种能力。管理者衡量控制组织的绩效,是因为它能带来更好的资产管理,能给顾客价值提供能力的增长,能带来组织知识衡量能力的提高。此外,组织绩效对组织声誉也有影响。管理者需要合适的工具来监控和衡量组织绩效。常用的工具有四类:财务控制、信息控制、平衡计分卡和标杆比较。其中财务控制有传统的财务控制衡量,如比率分析和预算分析。除了传统的财务工具,管理者还使用了如经济附加值(EVA)和市场附加值(MVA)等工具。信息是监控和衡量组织绩效的重要手段,通过管理信息系统(MIS),管理者可以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评价和控制。以下重点论述平衡计分卡方法和标杆比较

48、。(1)平衡计分卡作为衡量绩效和战略管理的工具将企业的战略转化为一套全面的目标和指标,这些目标和指标分为四个部分: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每一部分各包括目标(objective) 、指标(measure)、目标值(target)和行动方案(initiative)。平衡计分卡为实现四个方面的目标和指标间的平衡提供一种机制,利用它可帮助企业实现这些平衡,但它自身无法实现目标和指标间的平衡。平衡计分卡的成功实施是实现平衡的前提,平衡计分卡成功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我认为并非是那些已提供的分析性和结构性的解释,而是高级经理人员的领导风格。平衡计分卡项目的领导者应该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具有重视

49、构想、交流、参与以及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管理风格的领导者,对平衡记分卡的成功实施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平衡计分卡最为有效的时候是用于交流构想和战略的时候,而非用于控制下级行动的时候。只有企业做出了从愿景到行动的关键转换,才算实现了平衡计分卡的真正价值。而要实现这一步的跨越,一来管理者必须通过沟通、教育使企业上下对战略有一个明确而一致的认识;二来企业战略目标和指标必须与令人目标挂钩,把战略转化为每个人的工作,使每个人承担相应的责任。总之,平衡计分卡保留了传统的财务目标,同时增加了作为财务目标的业绩驱动因素的非财务指标。管理层通过平衡计分卡观察企业运行是否良好,随时发现在战略执行过程中哪一方面失衡、哪一方面亮起红灯,及时调整,持续改进,实现动态平衡。(2)标杆比较也称基准管理,产生于美国学习日本企业的运动,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并称为 20 世纪 90 年代三大管理方法。其核心是“标杆瞄准” ,即将本企业的产品、服务或流程瞄准强大竞争对手或行业领导者,通过比较寻找差距,模仿并创新,迅速提高管理水平和组织绩效,成为强中之强。要点是对比、分析和改进、提高效率,即“ 比学赶超” 。标杆比较是一种模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