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是( )心理学。(A)构造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D)精神分析2 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称为( )。(A)思维(B)感觉(C)知觉(D)观察3 看到天上的白云,将它们想像成草原上的羊群,这属于( )想像。(A)有意(B)再造(C)创造(D)无意4 “鱼和熊掌,两者不可兼得” ,这种矛盾心态是动机冲突形式中的 ( )冲突。(A)双避(B)趋避(C)双趋(D)单趋5 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是( )
2、。(A)信度(B)常模(C)效度(D)标准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6 同化7 想像8 心境9 场依存型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10 根据图示简述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11 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12 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基本观点。四、论述题每题 15 分。13 根据图示论述阿诺德关于情绪的认识评估学说。14 联系实际分析影响学生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理学的不同流派所主张的观点不同。精神分析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因此
3、 D 项是正确的。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并把意识分为感觉和感情两个基本元素。行为主义则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外显的行为,不应该研究意识。认知心理学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信息处理系统。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四个选项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反映。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把天上的白云,想像成羊群,这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进行的想像。它是当人们的意志
4、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像某种事物的过程,这是一种无意想像。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动机冲突从形式上大致可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三类。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像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常模是指某一标准化样组在某一测验上的平均分数。常模的功用,是给测验分数提供比较的标准,从而对测验分数加以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说,常模就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信度和效度两项指标主要是衡量心理测验的好坏;标准是某年级学生在理想上应当达到的程度。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2 分。6 【正确答案】 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的过程。同化是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皮亚杰认为,在同化过程中,虽然主体对自身的认知结构并未进行任何调整和改善,但也不能将这个过程看成是一个完全被动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对外界信息所做的不仅仅是感觉登记,还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和转换,以使其与当前的认知结构相匹配,便于被接纳。7 【正确答案】 想像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人脑不仅能形成关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或者回忆过去感知过的想像,还能想像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
6、象。人脑中新的形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丰富的感知觉与记忆表象的基础上,通过人脑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想像作为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与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想像不仅是人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等创造性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也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像活动的基本特点。想像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处理图形的信息,即以直观形式呈现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而不是词或者符号。想像与思维有密切联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他们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8 【正确答案】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染上某种
7、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例如,心情愉快时,神采奕奕;悲观失望时,提不起精神。心境有三方面特点:第一,缓和而微弱;第二,持续时间较长;第三,它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即具有感染性。心境产生的原因往往是生活中的一般事件,但最主要原因是人的主观世界,人生观、世界观、理想、信念等。心境有消极和积极之分。良好的心境有助于活动积极性的发挥,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不良心境会使人沉闷,妨碍工作和学习,影响身心健康。9 【正确答案】 场依存型是以认识对象所处的客观场合为参照系统的性格类型。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相对,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等人在知觉研究中发现,可用棒框测验、镶嵌图形测验、倾斜小屋倾斜
8、椅子测验来鉴别。场依存型的人比较容易受当时环境中的其他事物(包括知觉者本身的状况)的影响,很难离析出知觉单元;易受外界暗示,较注重他人提供的社会信息,对朋友和群体的依赖性强,喜与人交往,其行为是社会定向的。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10 【正确答案】 (1)丘脑情绪理论是美国生理学家凯农在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的。此图表明情绪发生时,关键在于大脑皮层与丘脑之间神经冲动的往返传导。情绪往往伴随着一定的身体变化,如血液循环、肌肉、呼吸、腺体分泌的变化。关于情绪的中枢机制,有人重视皮层下中枢,如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网状结构等的作用;有人则重视大脑皮层的作用。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美
9、国生理学家凯农首先对詹姆士一朗格理论提出了如下质疑:机体的生理变化在发生上相对缓慢,不足以说明情绪迅速发生、瞬息变化的事实;同样的内脏器官活动变化可以在极不相同的情绪状态中发生,因此,根据生理变化难以分辨各种不同的情绪;切断动物内脏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的身体变化,却并不产生真正的情绪体验。根据这些事实,凯农认为,情绪并非是外周变化的必然结果。带着这些质疑,凯农提出了丘脑是情绪中枢的看法。(2)图中,感受器 (R)接受外周刺激后发生的兴奋,沿着神经通道 1 到达丘脑(Th),再通过 1 到达大脑皮层(C),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从而形成人们对外界对象的知觉。然后皮层的兴奋经过通路 3,使经常处于
10、抑制状态的丘脑中心获得释放,引起一种情绪模式(P)。丘脑的神经冲动经过通路 2 引起内脏 (V)和横纹肌(SKM)的活动,从内脏和横纹肌系统来的内部感觉回到丘脑,并经过通路 4 再回到大脑皮层,在皮层上和最初发生的知觉相结合,就使人们关于外界对象的知觉获得情绪色彩。11 【正确答案】 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的努力而自发产生的注意。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主要有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1)客观条件 (刺激物自身的特点)刺激物的新异性。新颖的、与众不同的事物比千篇一律的、多次重复的陈旧事物更容易引人注意。新异是指刺激物的异乎寻常的特性。例如,从小生活在南方没有看见过雪花的人偶然在北方看见漫天大
11、雪,自然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刺激的强度。环境中出现的强烈的刺激也容易引起无意注意。如巨大的声响、强烈的光线、浓郁的气味等,都会使人不由自主地加以注意。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对无意注意来说,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刺激的绝对强度,而是刺激的相对强度,即刺激强度与周围物体强度的对比。刺激物如果在形状、大小、颜色、持续时间及活动和静止等方面的对比关系特别明显,对象与背景的差异显著就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 、“鹤立鸡群”等。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活动和变化着的刺激物比相对静止的刺激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如夜空中的流星、一闪一灭或不停转动着的彩灯等,都容易成为无意注意对象。(2)主观条件
12、 (人自身的特点)无意注意与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经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相同的外界刺激影响下,由于人自身的状态不同,无意注意的情况也不同。需要既是人们主动地探索环境的内部原因,也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条件。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无论是与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还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事物,都会首先吸引人的注意。期待也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条件。根据双耳分听实验表明,由于意义性的作用,某些在物理强度上异常微弱的刺激,也能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直接兴趣。如专业兴趣,即热爱自己工作的人,对与其工作有关的一切事物都会感兴趣,这些事物都能引起他的注意。一般兴趣,即凡是与个
13、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特长或性格特点相联系的,以及能增进一个人新知识的事物,也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情绪和精神状态。人在心情愉快、精神饱满的时候,容易关心留意周围的事物。而在情绪烦闷、抑郁寡欢时,平时容易引起他注意的事物,此时也会漠然视之,不容易引起他的注意。还有,一个人对某人或某事有着特殊的情绪和情感,那么凡是与之有关的事物,哪怕是一些微小的变化也会引起他的无意注意。人在过度疲劳、精神倦怠的状态下,常常不能觉察到那些在精神饱满时容易引起注意的事物。人在精神饱满时最容易对新鲜事物发生注意,注意也能集中和持久。12 【正确答案】 华生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立场出发,提出了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他在
14、儿童教育方面的主张有:(1)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华生认为,在教育儿童时,方法应该多样,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确定教学方法(2)反对体罚儿童。华生认为,父母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具有与团体行为准则一样的行为,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不应有“体罚” 一词。(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华生认为儿童有三种习惯系统:一是内脏或情绪习惯;二是喉头或发音习惯;三是身体技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4)对幼儿养护的要求。华生从行为主义观点出发,提出要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成为一个快乐、自由、独立、有毅力、诚恳、有创造力、没有怯懦和自卑心理的人。(5)提
15、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如何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华生主张:儿童出生后,家长要注意不让孩子的生殖器接受不良的刺激;要让儿童青少年懂得性器官及其功能;克服儿童青少年的手淫习惯,要用言语进行开导和矫正;指导男女儿童青少年直接正常交往,不要只让他们局限于同性交往;要在学校里,特别是大学里,开设性教育课程,使他们正确对待恋爱、结婚和性问题。四、论述题每题 15 分。13 【正确答案】 (1)美国女心理学家阿诺德于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认知评估说”,强调情绪的来源是大脑皮层对刺激情境的评估。刺激情境并不能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的模式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境,
16、人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例如,在森林中看到熊会产生恐惧,而在动物园里看到关在笼子里的熊却不会产生恐惧。情绪的产生取决于人对情境的认知和估价,通过评价来确定刺激情景对人的意义。 (2)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产生最重要的条件。情绪产生的具体模式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传至丘脑,进而传至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刺激情景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如恐惧及逃避、愤怒和攻击等),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并进而将冲动下行传至血管和内脏组织,引起血管和内脏反应。血管和内脏的反
17、应进一步反馈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进行再次评估,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成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3)图中 C 代表大脑皮层,R 代表感受器,感受器接受到刺激,通过丘脑的转换站(SR)传到皮层,E v 是对情境的评估,即用大脑皮层里原来储存的信息和现在新输入的信息比较,从而产生情绪。F 代表恐惧,A 代表愤怒。 情绪产生后,通过下行箭头 2 和 2,经过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转换站(SNS 和 PNS),到达血管和内脏组织 (BIV)。然后把这些器官的变化,通过上行箭头 3 返回大脑皮层,产生关于内脏变化的感觉。 这些反馈回来的信息也要受到储存信息的评估,最后使原有的情绪(F 或 A)附加点感觉材料
18、S(情绪的另一部分)。14 【正确答案】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实践的经验以及个人主观的努力等因素,都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同作用。(1)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的各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所具有的,只有一定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其中高级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特点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是能力发展的直接物质基础。在心理学上,把这些造成人们之间天生差异的解剖、生理特点,称为素质。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决定着能力发展的潜力。它是能力发展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不能发展相应的能力。如果缺乏某一方面的素质,就难以发展某一方面的能力。例如
19、,轻度脑发育不全的儿童,不可能发展计算能力;一个色盲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但是素质本身不是能力,即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它仅仅提供能力发展的某种可能性。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才能使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例如,手指长可能发展打字的能力,也可能发展成为钢琴家,向哪一方向发展,则取决于环境,取决于教育和实践活动,取决于社会需要。在能力的培养上,虽然先天素质很重要,但如果没有得到培养、训练,能力也不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所以不能夸大或否认遗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2)环境和教育环境指客观现实,即人的生活条件和社会条件。环境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产前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对人们能
20、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是早期环境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更有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都证明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一般地说,大多数儿童的素质是相差不大的,其智力发展所以有差别,则南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所造成。在环境因素中,学校教育对能力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系统性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教育在能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过程中,能力也不断得到发展。尤其是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发展能力是与系统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分不开的。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早期教育对智力发展的重要性。早期是儿童言语、感知和想像等多种能
21、力发展的关键期,早期教育要特别关注发展儿童的这些能力。早期教育不仅影响儿童当前的智力水平,而且影响他们以后的智力发展。父母和托幼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研究表明,只有在充满爱和温暖的环境里,儿童的智力才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家庭、托儿所和幼儿园应该给婴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空间,使他们在玩耍和游戏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学校教育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系统性的。(3)主观能动性个人自身是能力的载体。一个人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他的主观努力。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远大,付出的努力越多,经历的范围越广、程度越深,他的能力也就相应地获得越大、越多、越广和越深的发
22、展。一个把夺取冠军作为跑步目标的人,其赛跑能力一定比仅仅把跑步作为其健身目的的人有更大的发展;而一个刻苦训练的人也一定比不参加训练的人有更大的发展。(4)实践活动个体的实践活动也对能力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掌握知识对于能力发展是重要的,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识到,个人直接经验的积累在人的能力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在多大范围内和多深程度上经历和掌握事物,也就在多大范围内和多深程度上形成应对事物的能力,人的最终能力的不同,归根结底是由于实践的性质、广度与深度不同造成的。这正如一个推销员的销售能力往往比一个农民更强,而一个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又比一个推销员更强。人们是在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的,故有“勤能补拙”一说。例如,对于英语的学习,学生可能会学到许多词汇、语法、句式,但是不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多听多说是没有真正学会英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