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教育的终身化是( ) 教育的特征。(A)文艺复兴时期(B) 16 世纪(C) 19 世纪(D)20 世纪2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和( )。(A)练习法(B)实验法(C)参观法(D)讨论法3 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主要体现了( ) 的教学规律。(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的统一(C)教学过程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4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
2、总体特征,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矛盾,指的是个体发展的( )。(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差异性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1966 年提出的关于教师的地位的建议中把教师工作视为( )。(A)职业(B)专业(C)事业(D)以上三者都是6 我国古代的“ 六艺” 可看作是最早的 (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7 体现教学过程中科学实践观与主体能动性统一的学习方式是( )。(A)选择性学习(B)参与性学习(C)自主性学习(D)合作学习8 用测量知识的题目去测量学生的智力,这样的测验显然缺乏( )。(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9 在社会学习
3、理论中,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 或( )。(A)“行为学习 ”(B) “模仿学习”(C) “道德学习”(D)“强化学习 ”10 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是( )。(A)道德规范(B)道德情感(C)道德认识(D)道德意志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11 潜能12 教学计划13 人力资本三、论述题每题 15 分。14 试述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内涵及意义。四、案例分析题每题 15 分。15 王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每个生字抄 10 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老是不理想。王老师想,肯定是抄得还不够,又让学生每个生字抄 20 遍甚至 30 遍,但学
4、生的听写成绩仍没有提高。王老师逐渐意识到,重复抄写对生字的掌握效果并不明显。经过思考,王老师向学生宣布了自己的新规定:废除生字抄写作业,但要学生保证第二天的听写过关。于是,学生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重复抄写外,有的学生采用口读、手写、心记“三管” 齐下的方法;有的学生将生字做成卡片。随时随地记一下的办法。结果,学生的听写成绩非但没下降,还大有提高。试从学生的本质属性、师生关系、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等教学规律和教育理论来评析“新规定 ”的意义。五、简答题16 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7 建设和发展班级集体的基本目标是什么?18 简述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5、。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终身化的理论是由保罗朗格朗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来的,教育终身化的趋势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将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其他三项的时间不符合题目的要求。因此,答案选 D。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和真实性。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6、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学生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这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的教学规律。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体现了这一规律。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以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点。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
7、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职业。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科课程是分别是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从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它们的顺序、授课时间及期限。我国古代的“六艺”,可看作是最早的学科课程。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的行为,正是作为认识发展的主体主动参与,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科学实践观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测验是针对学生某一方面能力或者成就而进行的测试,学生的智力与知识掌握存在联系,但是两者并不相通,掌握知识越多并不意味着智力越
8、高,用测量知识的题目去测量学生的智力,并没有效果,缺乏效度。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观察学习又称模仿学习或替代性学习。在班图拉看来,由于人有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得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以及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是人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11 【正确答案】 潜能是人的潜在的能力,通常是指一个人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的发展可能性,它具有未显性和可诱发性的特征。根
9、据人的生长规律,由于生命成长的各个阶段以及遗传基因的不同,每个人都具有各种潜能。人的潜能主要包括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两个方面,潜能开发的本质是把人天生的智慧潜能循循诱导出来,激活其已拥有的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人的潜能主要来源于自然进化的浓缩、社会发展的积淀、祖先基因的遗传;但潜能充分实现,必须通过教育、学习才有可能。12 【正确答案】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是教学论中的一个专门术语,不是通常所说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的安排,其基本内容
10、包括:学科设置,开设哪些学科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学科顺序,各个学科要按规定年限、学科内容、各门学科之间衔接、学生的发展水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合理安排;课时分配,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指学年阶段的划分、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它是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13 【正确答案】 人力资本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人力资本,比物质、货币等硬资
11、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特别是在当今后工业时期和知识经济初期,人力资本将有着更大的增值潜力。因为作为“活资本” 的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对GDP 的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三、论述题每题 15 分。14 【正确答案】 教育国际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间相互交流、研讨、协作,解决教育上共同问题的发展趋势,其出现的时代背景、内涵和意义分别为:(1)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教育国际化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主要表现在:经济国际化,全球范围的竞争和合作,推动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国际化,全球科技竞争
12、日益激烈,科技合作日益频繁,经济和科技国际化推动了各领域的国际化;网络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这些都为教育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同时又推动了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加强。(2)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教育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国际性的特点,是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地推动下,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
13、、本土化的要求,还要适应国际间产业分工贸易互补等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或者本质,说到底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想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3)教育国际化的意义教育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具有双重意义,它既为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使其面临冲击和挑战。发展的机遇。教育国际化所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教
14、育的国际化使教育市场开放,这弥补了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的不足。第二,教育国际化使国际教育会议的举行日益频繁,国际间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更加频繁。这样可以增强各国教育和学术的交流,吸取他国教育的先进经验,促进国内教育发展。第三,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科技知识和教育管理方式。第四,教育国际化推动了国内教育的现代化改革。冲击和挑战。教育国际化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形成了冲击和挑战。第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加剧了国际间教育的不平等。第二,国际商业化思潮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第三,教育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会对一些竞争力不强的学校产生一些消极影响。第四,发达国家在政治、文
15、化和价值领域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渗透会扩大。总之,教育国际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它对教育发展具有机遇和冲击双重影响。在此,任何国家都要做好应付它的准备,要对教育国际化形成科学、全面的认识,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作用。四、案例分析题每题 15 分。15 【正确答案】 从案例分析中可以得知王老师的新规定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使得学生背生字的效率提高,教学效果也得到改善。从学生的本质属性、师生关系、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等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如下:(1)从学生本质属性的角度分析学生的本质属性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他们的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16、此外,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虽然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先天的权威性,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只是一个受动者,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学生观在根本上是陈旧的、错误的。教师要巧妙的利用学生的这种依赖性和向师性,但根本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发展,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如果教师不珍惜甚至滥用学生的依赖性和向师性,将影响学生的发展。王老师的新规定认识到了学生的本质属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去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发展的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分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
17、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教育要培养的是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而不是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的下一代,没有个体主动积极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内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存在,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王老师的新规定也体现了现代新型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王老师的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3)从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的角度分析教育使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使得人的个体
18、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任何人生来都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巨大的潜能,人的潜能的充分实现,必须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才能实现。教育者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当具备了某种条件时,人的潜能会得到超常的发挥。充分认识学生潜能存在的事实和价值,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王老师的新规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总之,王老师的新规定正是在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新规定也反映了教与学相统一这样一
19、种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五、简答题16 【正确答案】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挥着主体性、能动性,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这会使学生在选择外部信息的过程中具有能动性和自觉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下,这种能动性会加强。(2)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这些原有的经验、观念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制约作用。学生只有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
20、的知识;同时,这些原有的经验也使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时具有独立性、创造性。(3)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学生对某一课感兴趣,他就会学得比较努力,而且效果也比较好。甚至学生对某一个教师有好感,该教师所教的课他也会认真去学习。如果所学课程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有联系,或者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该课程的价值或对该课程有某种情感,他也会学得很努力,而且能有一定的创造性或创造的火花产生。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教师要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其求知欲、探索性,以提高教学效果。17 【正确答案】 建设和发展班集体的基本目标有以下几
21、点:(1)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应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集体的目标由班主任或全班同学一起讨论确立,分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目标。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推动集体不断向前发展。(2)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在班主任指导下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他们能认真负责,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体会到集体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到集体生活中获得新的知识和友谊,实现自己的某些心愿,从而愿意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对集体有所奉献的一员,在集体中追求个人的发展,因此,集体及其他成员都呈现蓬勃向上的趋势。(3)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班级集体是否形成了健康的舆论,是机体
22、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班级舆论是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现象所作的主导性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它一旦形成,就会对集体成员产生无形的力量。一个班集体是否成熟,关键是看它是否已经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因此,建设和发展班集体的目标之一就是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18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个部分组成。这是一个全面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对人才规格需求的教育结构,五个部分的紧密联系与相互作用为全面人格的形成提供了最佳的运行机制。这是因为这五个部分中的任何一育不仅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功能,而且对其他各育还起着影响、促进的作用。(1)德育
23、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无产阶级政治方向;其他各育则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只有将其寓于各育任务的实施中才有可能。(2)智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成为实施各育不可缺少的手段。(3)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没有健康的身体保证,任何一育的任务都不可能顺利完成。(4)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和实施,正确的审美观点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又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素质状况。(5)劳动技术教育更离不开必需的知识基础和技能,离不开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因此,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整体,从各个方面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