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84863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题1 新闻自律(北京师范大学,2009 年)2 法兰克福学派(复旦大学,2009 年)3 文化工业(南开大学,2008 年)4 传播学批判学派(上海大学,2009 年)5 媒介批评(中国传媒大学,2011 年 MJC 真题)6 邸报(中国人民大学,2009 年;西安交通大学,2008 年)7 急选报(湖南大学,2009 年)8 进奏院状(中国传媒大学,2009 年)9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中国人民大学,2008 年)10 六合丛谈(华中师范大学,2010 年)11 万国公报(复旦大学,2011 年眦真题;中国传媒

2、大学,2012 年 MJC 真题)12 时务体(复旦大学,2009 年)13 王韬(山东大学,2008 年;中国传媒大学,2011 年肌真题)14 苏报案(山东大学,2008 年)15 实际应用新闻学(北京大学,2009 年)16 张季鸾(四川大学,2008 年)二、简答题17 简述记者的职业道德(复旦大学,2012 年 MJC 真题)18 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内容与特点。(中国传媒大学,2009 年)19 倚述宋代“ 小报” 的特点。 (电子科技大学,2008 年)20 略述申报创办初期在新闻业务上的改革。(中国传媒大学,2008 年)21 试述民国初年申报和新闻报如何向企业化大报发展。(厦门

3、大学, 2009 年)22 简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四川大学,2009 年)23 兴中会的革命报刊的评价。(山东大学,2008 年)24 辛亥革命后报业繁荣的状况及原因。(湖南大学,2009 年)三、论述题25 论述新闻植入式营销。(中国人民大学,2010 年)26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西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实践的认识与评价。(中国传媒大学,2009 年)27 论述新闻传播的公信力。(上海大学,2009 年)28 当前违反新闻职业伦理规范的表现。(北京大学,2009 年)29 什么是传播学批判学派?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和传播观上与经验学派有什么分歧?(辽宁大学,2008 年)30 申报早期

4、办报的特点及其对以后的影响。(湖南大学,2009 年)31 试论申报在中国商业性报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电子科技大学, 2008年)32 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特点和评价。(山东大学,2008 年)33 论述维新派报刊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对我国新闻史的意义。(华中师范大学, 2010 年)34 论述 1911 年之前报刊思想上的发展。(中国传媒大学,2008 年)35 试评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中国传媒大学,2009 年)36 中国近代史上曾掀起过数次政论报刊发展的高潮,试论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及意义,并将其与西方政论报刊做一比较。(南京师范大学 2009 年)37 试述中国人第二

5、次办报高潮的特点。(南京大学,2009 年)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题1 【正确答案】 一般来说,对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的约束,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新闻法律、规定(也有人称之为他律);二是新闻从业人员在道德上进行自我约束(即自律 )。新闻自律最基本的含义即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用一定的准则或者规范约束自我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为。【知识模块】 新闻事业传播者和职业道德2 【正确答案】 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 社会研究中心 ”为中心的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

6、所的领导成员在 20 世纪 3040 年代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 M霍克海默、TW阿多诺、H马尔库塞、J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知识模块】 媒介批评3 【正确答案】 文化工业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西奥多.阿多诺及马克斯.霍克海姆等人提出的概念,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及标准化。这个概念是阿多诺的哲学理论的中心,它首次出现于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1948 年)。在这部著作中阿多诺称文化工业是从上向下“有意识地结合其消费者” 。这部著作标志着批判理论早期的结束。【知识模块】 媒介批评4 【正确答案】 传播学批判学派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在西欧一些国家形成的传播学研

7、究学派。批判学派受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影响较大,对现存的资本主义传播制度持批判立场。批判学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学者群体,其内部又分为各种流派。批判学派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美国传播研究的缺点,而且能从另一个角度对复杂的社会传播现象进行全面的考察。但其观点也经常有失偏颇,他们的研究容易走向“头重脚轻 ”的极端。【知识模块】 媒介批评5 【正确答案】 “ 媒介批评 ”的概念是舶来品,是英文 “MediaCriticism”的汉译。作为大众传媒研究的一个专门术语,现在被人们广泛使用着。所谓媒介批评就是通过公开的形式对大众传播媒介内容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的判断和评价。【知识模块】 媒介批评6 【正确答案】 邸

8、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产生于唐朝,兴盛于宋朝,是在封建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发行的官报。邸报完全从官文书中脱离出来,成为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信息量加大,时效性增强,能够定期连续发行,读者不限于少数藩镇长官,也扩大到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形式上没有报头,内容主要包括皇帝的诏旨、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战报和刑罚。邸报的一部分为雕版印刷。【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的报刊事业7 【正确答案】 急选报是保存至今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的原件,也是全世界现存的最早的自称为“ 报” 的印刷品。这份急选报出版于万历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即 1580年 5 月 5 日)。现存于北京国家图书馆。该报是用

9、雕版印刷的,长宽为24614 4 厘米,作“ 小本”状,共 6 页,以黄纸为封面,左上端印有加黑框的包头,内含“急选报 ”三个大字和 “四月份”三个小字。正文部分以 “吏部一本急选官员事、奉圣旨,计开” 打头,以下分 4 栏,逐个刊出被选中的 162 名官员的名单,包括姓名、籍贯和被任命的官职。由于没有注明出版单位和编辑发行人的姓名,估计很可能是民间报房的产物,是民间报房所出的在“邸报” 之外的众多“报”中的一种。有可能单独发行,也有可能作为附件随“邸报” 一并发行。它的发现,说明中国至晚在万历八年就已经有了民办的雕版印刷的报纸了。【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的报刊事业8 【正确答案】 进奏院状是出

10、现于中国唐代的一种原始新闻传播媒介,是目前中国境内有确切证据可考的年代最早的传播媒介,也是全世界范围内 l 出现得最早的报纸的雏形。由于进奏院状的存在,中国目前是世界新闻史学术界公认的最先有报纸的国家。它以传报来自朝廷方面的消息为主,由地方藩镇驻朝廷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它具有官报的性质,但还不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它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正式官报转化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的报纸。【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的报刊事业9 【正确答案】 1833 年 8 月,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于广州,是第一份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中文近代月刊。雕版印刷,中国书式,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知识三方面组成,着重介绍西

11、方实用科技和人文史地,鼓吹中外友好,设新闻言论专栏;1835 年 2 月转由广州外国人联合组织的“对华实用知识传播会” 接办,同年 7 月随该机构迁往新加坡。【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10 【正确答案】 上海第一家中文报刊,属月刊。英国伦敦传教士亚历山大.伟列亚力 1857 年创刊于中国上海,不同于此时之前的其他刊物,本刊物并非纯粹的宣传基督教义的宗教性刊物,而是综合性期刊。亚历山大本意是想将其办成新闻性刊物,但是又想使所有的人都成为自己刊物的读者,遂将宗教宣传、自然科学、商业行情、中外新闻融于一起,于是成为一个大杂烩。发行区域大,但是实际发行量很小,一年后停刊。【知识模块】

12、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11 【正确答案】 万国公报是 1868 年 9 月 5 日在上海由林乐知等传教士创办的一份刊物。同时也是一份对中国近代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刊物之一。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之后不久,也创办了一份报纸名为 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自1895 年 8 月 17 日开始正式刊行,为双日刊,每册有编号,无出版年月。由 46 期开始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12 【正确答案】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报刊政治家继承王韬报刊政论的传统,在政论写作中不断突破框框进行革新,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报章文体。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最为

13、典型,故被称为“时务文体” ,又称“新文体”“报章体”,是一种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比较通俗浅显的文体。这种文体特征为:半文半白、平易畅达、语言丰富、笔调自由、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知识模块】 国人办报历史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13 【正确答案】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1849 年应英国传教士麦都士之邀,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1862 年因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被发现,清廷下令逮捕,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亡香港。应邀协助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将十三经译为英文。1867年冬至 1868 年春漫游法、英等国,对西方现代文明了解更深。1874 年在香港集资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提倡维新变法,影响很大。18

14、79 年,王韬应日本文人邀请,前往日本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考察。王韬考察了东京、大阪、神户、横滨等城市,写成扶桑记游。王韬一生在哲学、教育、新闻、史学、文学等许多领域都作出杰出成就,著有韬园文录外编韬园尺牍西学原始考淞滨琐话漫游随录图记淞隐漫录等四十余种。【知识模块】 国人办报历史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14 【正确答案】 清政府为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而罗织的文字狱,是辛亥革命前的著名反清政治案件。1903 年,邹容、章太炎分别写出轰动全国的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苏报连续发表读(革命军)序(革命军)介绍(革命军 ) 等文章,大骂皇帝和清政府,高呼革命为神圣“宝物” ,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中华

15、共和国 ”,推荐 革命军为国民必读的第一教科书。同时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为此清政府照会上海租界当局,以“劝动天下造反”“大逆不道”罪名将章太炎等逮捕。当年 12 月 24 日,判决章太炎、邹容永远监禁。由于受当事人和时人的坚决反对,1904 年 5 月改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两年,苏报永远停刊。至此,这场以清廷为原告的诉讼方告结束,史称“苏报案” 。“苏报案”的发生,打击和削弱了清政府对新闻舆论的控制力量,革命派报刊声望大增。【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15 【正确答案】 它是由邵振青(飘萍)著,京报馆 1923 年 9 月出版。本书为中国人自撰的第一部论述新闻采访学的专著,又

16、名新闻材料采集法,是作者总结其十余年记者生涯的实践经验,参考美、日有关新闻学专著,并根据其教授新闻学的讲稿,综合编写而成。书中有很多作者采访实例分析,在当时的新闻界影响较大。【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16 【正确答案】 张季鸾(1888 一 1942),名炽章,中国新闻家、政论家。1908 年回国在于右任主办的上海民立报任记者。辛亥革命后,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负责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等重要文件,并且发出了中国近代报业史上第一份新闻专电。在上海先后任大共和日报编译和民信日报总编辑。1916 年任上海新闻报驻北京记者。19161924 年任北京、上海两地的中华新报总编辑。1926 年

17、与吴鼎昌、胡政之合作,成立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要负责评论工作。张季鸾在主持大公报笔政后,提出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四不主义办报方针。【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二、简答题17 【正确答案】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新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满腔热情地做好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重视群众来稿,妥善处理有关建议、批评、申诉和检举的来信、来访,开展多种多样为群众服务的活动。(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

18、导向。新闻报道不得宣传色情、凶杀、暴力、愚昧、迷信及其他格调低劣、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3)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宣传纪律。坚定地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4)维护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报实情、讲真话,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采写和发表新闻要客观公正,工作要认真负责,避免报道失实。如有失实,应主动承担责任,及时更正。(5)保

19、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清正廉洁的作风,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坚决反对“有偿新闻” 等不正之风,树立行业新风。坚持廉洁自律,提倡勤俭作风,记者不得向被采访地区或单位提出工作以外的个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要自觉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严禁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6)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一大优势。新闻界同行之间应建立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提倡互相学习,相互支持,开展正当的业务竞争。尊重同行和其他作者的著作权,反对抄袭、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同国外新闻界交往中,要维护祖国的尊严,维护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尊严。【知识

20、模块】 新闻事业传播者和职业道德18 【正确答案】 我国的古代报纸,分为官报和民报两种。其中官报指的是“邸报” ,它有很多名称,比如“ 状”“邸吏状”“进奏院状报”“ 朝报 ”“邸钞” 等,“邸报”是一个约定俗成的通称。民报又包括两种,一种是产生于宋代的非法的小报,另一种是出现于清朝的合法的京报。它们突破了官方的信息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民众的意见和需求,和邸报比起来,形式和内容都更为先进,具有更多的社会进步性。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不论是官方的“邸报” ,还是民间的小报和京报,都只能是古代报纸。它们共同的具有古代报纸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什么呢?是通过与现代报纸相比较,而得出的一些不同之处:首先

21、,它的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也没有任何言论。其次,它的形式也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只是一个材料又一个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也没有标题,更没有消息、通讯、评论等不同新闻体裁的区分。它没有四开或对开的版面,而是抄印在单张的纸上,或者装订成小册子的形式。【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的报刊事业19 【正确答案】 (1)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一种以刊载新闻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民间报纸。(2)“小报”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北宋以前是“别录单状”,没有专业化;后成为独立的职业。(3)“小报”的发行人包

22、括邸吏、使臣和“书肆之家”;信息来源于“ 内探”“ 省探”“衙探”等。(4)“小报”的内容是:“近日某人被召”等朝廷动态报道;官吏任免消息: “朝廷大臣之奏议,台谏之章疏,内外之封事”等时政性政治材料;其特点是信息比较灵通,新闻时效性较强;所发表的是官报未曾报道的“朝廷机事” ,内容有真有假,是“邸报”的重要补充。(5)“小报”有手写的,也有印刷的;读者范围广。【知识模块】 中国古代的报刊事业20 【正确答案】 (1)申报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1872 年英商美查创办,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执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2)申报 对新闻业务进行的改革一是发

23、表政论文章。报纸的言论要“有系乎国计民生” ,要“上关皇朝经济,下知小民稼穑之苦” 。二是改革新闻报道。重视新闻的真实性,日本侵略台湾,美查为了了解事实真相,派人去台湾采访,这是上海中文报纸中军事通讯的开端,也是申报重视新闻真实性的反映。其次是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连续三年报道“杨乃武冤案” ,这是当时中文报刊中最早最长的连续报道,最后披露了冤案的真相。三是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四是经营副业。创办文艺杂志; 出版白话新闻报, 1876 年申报创办了通俗易懂的白话小说民报,这是我国最早的白话报刊;编印画报,1877 年申报出版了瀛寰画报;印书。此外,申报馆还开办了江苏药水厂,肥皂厂等,并由此在 1

24、889 年组成“美查有限公司”,总资产达白银 30 万两,超过创刊基金 180 多倍,实现了美查的“ 赢利”目的。【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21 【正确答案】 报纸的企业化是民国初年中国新闻事业职业化的一个重要现象。申报新闻报等资产阶级商业性大报,率先向现代企业化报业方向迈进。申报1912 年由史量才接班,他加强经营管理、推行企业化方针。申报在企业化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大力开展广告业务;二是加强报纸发行;三是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新闻报与申报并驾齐驱,也向着企业化经营的方向努力发展。汪汉溪任总经理后,精于经营管理,首先,他摸索出一条加快资金周转的生财之道,即“借

25、款还债再借再还”。其次,1922 年,他在国内报界率先在报馆内设置无线电收报台,直接抄收外国通讯社电讯。最后,加强开拓广告、发行和更新技术设备。申报新闻报等商业性报纸实行企业化经营方针,突出赢利目的,报纸的编辑方针、新闻业务、经营管理等一切均以赢利为目标,虽然如戈公振所指出的那样“商业色彩渐浓,日渐失去舆论指导精神” ,但是,它们在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改革方面的经验,却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22 【正确答案】 梁启超是中国资产阶级早期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我国新闻思想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一是提出报纸

26、的“ 两大天职 ”:一日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日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二是提出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三是提倡健全舆论的主张;四是提出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知识模块】 国人办报历史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23 【正确答案】 三大贡献:(1)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理论上的准备。(2)对当时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作了初步批判,使一些原来支持保皇派的人转而支持革命派。(3)宣传了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观念,批判了“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三个缺点:(1)缺乏统一指挥;各唱各的调。(2) 过

27、分强调了汉满民族间的矛盾,不利于民族团结。(3)宣传内容没有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脱离了劳动群众。【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24 【正确答案】 辛亥革命后,新闻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有人把武昌起义后的半年称为“ 报界的黄金时代 ”。具体表现有: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的报纸由 100 多家猛增至 500 家,总销量达到 4200 万份。这两个数字,都超过了历史最高纪录。北京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新创办的报纸最多,有 50 家,其次是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报纸的急剧增加,反映了在社会大变动期间人们对新闻的渴求。有的报纸为了抢时间,多发稿,还增出午刊、晚

28、刊,有的接电报后立即印发号外。原因: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是新闻事业繁荣发展的极大推动力。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立即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以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一是将言论出版自由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中;二是颁布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法令,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三是废除清政府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旧法规,颁布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法令。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上述法律、法令,确立了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新闻法制原则,标志着自由新闻体制在中国的建成,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繁荣发展。【知识模块】 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三、论

29、述题25 【正确答案】 基本观点:新闻要坚持真实、客观的本质属性。新闻植入式营销是违背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一种行为,是不可取的。论述题如果是让你论述一个问题或者现象,基本上可以按以下的思路去答题与思考:(1)是什么?比如这道题你就可以按自己的理解和在媒体上看到的现象,简单先说一下什么是新闻植入式营销,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2)为什么或者是怎么样? 这一部分,你可以分析这个问题或者现象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以及这个现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个影响可以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3)怎么办?这一般是针对负面现象或者已有问题,提出你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可以是问题解决方案,也可以是对策战略等。【知识模块

30、】 新闻事业传播者和职业道德26 【正确答案】 (1)西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西方道德伦理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对西方新闻实践的总结,概括出来的有关新闻从业人员履行新闻职守的行为准则。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西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是围绕“自由”“责任”,也就是“权利”“义务”这两大主题而制定的。从新闻实践的角度来看,西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在报纸的商业化倾向日趋严重、黄色新闻泛滥,竞争和垄断日渐加速的背景下产生的。西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内容:新闻自由; 社会责任;真实准确; 客观公正; 廉洁诚实;遵守法制; 作风正派;保护消息来源;更正和答辩。(2)对西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实践的

31、评价西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西方几百年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已经逐步形成了体系和具备相对稳定的内容,它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其优秀的、进步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其糟粕、虚伪的东西应予以剔除和批判。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阶段后,资本主义的商业道德在新闻职业中的具体表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法制和规范化后,与之相适应的规范商业竞争行为的各种职业道德应运而生,新闻职业道德也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20 世纪初,由于报纸的商品化趋势愈来愈明显,为争夺读者市场,给报纸的老板带来更大利润,报纸行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迎合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

32、一些报纸大量描写色情、暴力,甚至捏造消息欺骗读者。这引起了大多数读者的不满,也妨碍了社会的安定。一些新闻界人士提出了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问题,并提出应制定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以便抑制黄色新闻的泛滥,避免使用不正当竞争手段给报纸带来相互残杀的恶果。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资产阶级价值观,“ 人权”理论等在新闻领域的反映。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将“自由”“平等”“博爱”载入了它们的国家宪法中,并以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提出的“天赋人权” 理论作为根据,为资产阶级个人自由、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提供理论依据。政治上实行民主选举、三权分立,并把舆论监督作为制约立法、行政、司法的第四种权力看待。资产阶级的这些

33、意识形态特征,必然会反映在新闻伦理道德方面。其具体表现就是以抽象的“民主”“独立”“自由”“超阶级”“无党派” 的概念来表述新闻职业道德准则。资产阶级新闻事业本质上的牟利性与新闻职业道德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反映在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条文上,表现为概念含糊、抽象、自相矛盾、不容易操作。比如说,美国报纸主编协会新闻准则有这么一条:“报纸不得侵犯私人权利或感情,除非确有把握认为这样做是公众的权利,而不是为了满足公众的好奇心。”这一条规定就是前后矛盾的,难道公众的权利不包括公民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吗?在这里,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强调尊重公民隐私权,但在资本主义社会,报纸、广播、电视为争夺受众市场,满足部分

34、人的低级趣味,常常靠揭人隐私来制造轰动效应,赢得更多的广告商,最终获得利润。如果用非常明确的表述来禁止侵犯隐私,这无疑会断了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新闻传媒的财路。所以在上述条款中才会留下一条退路。【知识模块】 新闻事业传播者和职业道德27 【正确答案】 媒体公信力的实质是受众和新闻媒介机构在新闻传播的活动中所履行社会契约和承担社会责任而展现的信任力和责任力。它一方面反映了受众对一个媒体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另一方面反映了此媒体在受众中的吸引力、影响力、号召力、引导力,是媒体的社会外化表现,是媒体竞争的关键。同时更是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中所追求的目标。公信力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内容真实、导向正确、形式亲和四

35、个方面。在这其中,以人为本是媒体社会角色的期待,也是提高新闻传播公信力的本质要求。媒体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站在社会大众的立场,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提供各种信息传播服务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发展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持内容真实是媒体提高公信力的根本要求。坚持导向意识是媒体提高公信力的内在要求。坚持形式的亲和是媒体提高公信力的必然选择。可以说,只有拥有了被广泛认可的公信力,在新闻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才能拥有更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新闻传播中责任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其公信力的高低。只有把责任意识体现在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去,才能孕育出被社会公众所信赖认可的良好公信力,从而在新

36、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点上来看,“责任” 就是公信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在当代社会,由于市场化运作的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些报道失真,一些新闻从业者违背职业道德。这就使得虚假报道、低俗新闻、有偿新闻和虚假广告等有损新闻传播公信力的现象时常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媒体行业的激烈竞争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在激烈的竞争下,使得一些法律意识淡薄、职业道德低下的新闻从业者和新闻媒体,不惜用这样的手段来提高关注度,赚取发行量、收视(听)率以及广告量等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另外,网络媒介的兴起,在新闻传播速度的强化下,以及一些新闻来源难于核实、肆意转载、传播也成了虚假报道滋生的温床。我国的新闻媒体在新闻

37、传播中要重塑公信力,提高公信力,得到社会和受众的广泛信任,加强自律建设和杜绝一切虚假广告是一条必由之路。通过责任的内化来更有力地建设公信力。只有责任内化到新闻从业者的心中,成为内心崇高的法则,才能保证新闻作品的公信力以及正确的舆论导向性。最终公信力的构建与增强,应落脚在法制和行业制度的建设上。首先是完善宪法以及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制度的建设,利用强制性的手段达到公信力的提高。其次是伦理道德的制约,这里更多的是要从新闻从业人员和媒体自身的道德修养上反省以求得主动的提高。同时并重的是社会以及公众的强有力监督,帮助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以及相关经营中成功构建和增强公信力。【知识模块】 新闻事业传

38、播者和职业道德28 【正确答案】 (此类题型无固定答案,考生可根据下面的核心知识点结合当前的社会现象进行适当的展开。)(1)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这个问题是现在所有违反职业规范表现的渊源;(2)广告版与新闻版混淆;(3)新闻栏目拉企业赞助;(4)受贿无闻,就是拿人家的钱替人家遮掩,闭嘴不说话。这种现象从 2003 年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以后,就成为我国传媒界的特有现象;(5)假新闻;(6)制造“传媒假事件”,“假事件”是由传媒制造或推动了事实的发展,然后再加以报道,事实被媒体制造出来,成了实际存在的一件事儿;(7)接受被采访方的各种好处;(8)侵犯隐私权、侵犯著作权;(9)媒介审判;(10)介入式隐

39、性采访和偷拍偷录。【知识模块】 新闻事业传播者和职业道德29 【正确答案】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是现代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学派之一,无论在方法论还是在学术立场上都与经验学派有着很大的区别。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批判学者认为“ 批判研究 ”与经验学派不同,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而是为了研究现代社会的一般趋势以及人的基本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在研究方法上,批判理论整体地、历史地研究社会。他们把对象放到资本主义商品交换的经济结构下加以研究;把研究对象放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下加以批判,而不是追求永恒不变的结论。【知识模块】

40、 媒介批评30 【正确答案】 申报是由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于 1872 年 4 月 30 日创办的二份中文商业报纸。美查创办申报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赚钱,因而十分重视办报质量。申报创刊后,美查将编辑大权交予蒋芷湘、钱昕伯等中国文人,希望为中国读者所欢迎。申报创刊方针宣称:“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在新闻业务上,该报将新闻报道工作放在首位。至 1875 年 7 月,该报已在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武昌、汉口、宁波、扬州等城市聘用特约记者,以报道当地新闻。对新闻的真实性问题,申报有正确的认识。为了取得可靠资料,该

41、报经常派记者去实地采访,坚持报道真实信息,为自己赢得了声誉。为了提高新闻的时效性,申报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申报还在国内报纸中最早发布号外。申报还不断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申报还最早刊登国际旅行通讯;申报还加强报纸言论工作,广开言路,大量发表读者来信。 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也是申报、在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性举措。该报公开征集竹枝词等文艺类作品,并在版面上特辟文艺类作品的版面,以满足当时主要读者群旧时文人的兴趣与爱好。1876 年后,申报开始使用新闻图片。申报的办报方针和理念对后来我国报纸的发展影响很大。申报的众多业务改革为后世报纸所模仿,如新闻图片的使用、注重新闻的真

42、实性和时效性等。在各大城市设置特约记者至今仍为我国各大报纸所采用。此外,申报作为一份商业性报纸,除了注重新闻业务外,还重视报纸的经营管理,经营出版事业、廉价营销、向读者招刊广告等措施开创了商业性报纸新式经营的先河,为后来商业性报纸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借鉴。【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31 【正确答案】 (1)1872 年创刊的申报是第一家由中国人主笔的商业性报纸。(2)在新闻业务上, 申报将新闻报道放在首位,向读者购买新闻,使用电报传送新闻,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大量报道社会新闻。(3)加强言论,重视副刊,使用新闻图片。(4)开展多种经营,一是出版发行各类期刊;二是兼营书籍出版业务。在发

43、行、广告等报业经营业务上具有成功经验。(5)申报 的创办和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是中国商业性报纸的成功典范。【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32 【正确答案】 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开始集中于东南沿海,后来随着中国被列强侵犯,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而逐渐扩展到中原腹地,且以商业类报纸为主。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应从正反两方面来看。首先,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表现如下:(1)他们先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后来又披着商业的外衣在中国办报,实际上是在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和维护这些国家的在华利益摇旗呐喊。(2)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大多数是中国通,他们的中文都很

44、好,有的还能讲流利的粤、闽、沪等方言,有的能翻译中国的古文和古典小说,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风土人情都非常熟悉,这些都为他们办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有些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直接参与了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过程,有的干预中国维新运动,有的出面干涉租界的诉讼等。(4)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他们所办的报纸大多聘请中国人当主笔或编辑工作,按照中国读者的习惯编订书册或直行排字,尽量使报刊中国化,在宣传上大唱古俭经,标榜“替中国人讲话 ”,以博得中国读者的好感。但是,不可否认,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实际上外报所宣传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大大超

45、过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它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而且,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通过外报的办报实践,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新闻事业的管理方法和发行、广告等技术也陆续为中国人所掌握。西方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外报也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新闻工作者。【知识模块】 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33 【正确答案】 维新派报刊的历史作用:(1)对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教育。19 世纪 70 年代以来,王韬、康有为、梁启超等作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 ,陆续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通过他们所办的报刊介绍到中

46、国来。(2)对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在传播新知识的同时,维新派报刊用大量篇幅向读者陈述了中华民族面临的严重危机,谴责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从而唤醒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中。(3)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在维新派报刊的大力宣传下,变法、维新成了不可抗拒的社会潮流。维新派报刊对新闻事业的贡献:(1)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严禁。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和一些维新派大臣纷纷上书皇帝要求允许设立报馆,广开言路,终于促使光绪帝颁布了准许官绅士民办报的诏书,并要求政府给办报者以免税的奖励。这是维新派多年来争取报刊出版自由的重大胜利,

47、也是他们对中国新闻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2)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维新变法的领袖,是思想敏锐、学识渊博、笔锋犀利的政治活动家,他们出来办报,一扫落魄文人的陈腐习气,开我国政治家办报的先河,从而使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3)创造了报章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所谓“ 报章文体” ,是指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这种文体首先是王韬在循环日报上的运用,但没有形成气候。这种新文体出现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 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知识模块】 国人办报历史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34

48、【正确答案】 (1)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思想中国资产阶级的诞生和在部分具有资产阶级观点的知识分子中开展起来的政治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报纸作用的认识(论述了报的多种功能,提出办报目的是“立言”,强调报纸对社会的变革作用,提出言论自由要求,要求国人自由办报),他们的办报思想和早期的舆论活动。从 19 世纪 70 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早期的维新派的办报思想主要来自于王韬、郑观应、陈炽等人,他们的报刊思想包括:力荐西式报纸,盛赞其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影响巨大;认为报纸可帮助统治者“ 博采舆情”,了解下情、通达帝命等;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是中把报纸作用概括为“去塞求通” ,即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

49、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庞载政治学艺要书。还将其比作人的耳目、喉舌;谭嗣同提出报纸就是民史民口,更有民主民权和言论自由的色彩。谴责外国人在华报纸的抑中扬外、颠倒黑白、蛊惑人心;指出应自办报纸加强宣传;郑观应提出报纸的社会教育和社会公益作用,多办报有利于国家安全和社会团结等。(2)戊戌变法时期改良派报刊思想 维新派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开展变法运动而进行的舆论准备。创办了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1896)等一系列政论报刊。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报刊思想。梁启超在海外办报,新闻思想有所转变,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 ,即“监督政府”“向导作用”。报刊对于国家的积极作用,概括为“ 通”:第一,维新派极力阐述并努力实践报刊的“通西情 ”特别是“通外情”的功能。重视报刊传播信息和稳定国家统治秩序的作用。第二,强调并利用了报刊的开通民智的功能,因而始终把开民智作为报纸的主要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