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3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数据类型属于顺序数据的是(A)智商分数(B)反应时(C)年级(D)数学成绩2 一个人的性别和体重这两个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属于(A)称名数据和等距数据(B)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C)等距数据和等距数据(D)称名数据和比率数据3 下列数据类型属于离散数据的是(A)智商分数(B)反应时(C)班级个数(D)数学成绩4 适合于描述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比重大小的统计图是(A)圆形图(B)线形图(C)条形图(D)散点图5 适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统计分析图是(A)茎叶图(B)箱形图(C)散点图(D)线形图6 关于统计
2、表和统计图标题的描述正确的是(A)统计表的标题位于表的正上方;统计图的标题位于图的正上方(B)统计表的标题位于表的正上方;统计图的标题位于图的正下方(C)统计表的标题位于表的正下方;统计图的标题位于图的正下方(D)统计表的标题位于表的下方,左对齐;统计图的标题位于图的下方,左对齐7 编制分组次数分布表需要计算(A)全距(B)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8 数据 11、11、11、11、14、14、14、17、17 的中位数是(A)140(B) 125(C) 1366(D)13839 数据 11、11、11、11、14、14、14、17、17、18 的中位数是(A)150(B) 155(C) 1
3、383(D)1414010 现有一列数据,它们是 3,3,5,3,5,5。这列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全距依次是(A)4,1,2(B) 4,6,2(C) 4,6,1(D)4,1,111 有一组数据:3,6,2,6,32,4,8,6,5。在进行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之前,剔除了极端值,剔除极端值之后,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9(B) 444(C) 5(D)812 关于平均数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一组数据中离均差的总和等于 0(B)若出现模糊不清的数据时,无法计算平均数(C)容易受到抽样变动的影响(D)一组数据的每一个数都加上常数 C,则所得平均数与原来平均数之差等于 C13 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
4、的那个数的数值是(A)中数(B)范数(C)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14 通常情况下,真值最好的估计值是(A)平均数(B)中数(C)众数(D)百分位数15 在正偏态分布中,下列各数值最大的是(A)平均数(B)中数(C)众数(D)Q 116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200,标准差是 25,这组数据的相对标准差是(A)8(B) 125(C) 8(D)2517 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 25 千克,体重的标准差是 37 千克;平均身高是 110 厘米,标准差为 62 厘米。结论正确的是(A)体重比身高离散程度大(B)身高比体重离散程度大(C)体重和身高的离散程度无法比较(D)身高和体重的离散程度一样大1
5、8 一组数据的数据个数为 100,其离均差的平方和是 100,那么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分别是(A)0,0(B) 032,01(C) 10,100(D)1,119 现有一列数据,它们是 3,3,5,3,5,5,4,4,4。这列数据的平均差和方差依次是(A)4,23(B) 23,23(C) 4,3(D)3,320 某考生在一项测验中得分 85,经换算百分等级为 30,这表明在所有考生中,得分低于该考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A)30(B) 85(C) 15(D)7021 小刚在一次由 90 人参加的英语测验中得了 80 分,排名第 9,其百分等级为(A)10(B) 90(C) 81(D)1922 在一
6、组数据中,Xmax=100,X min=10,P 10=34,P 25=52,P 30=63,P 75=74,P 90=85,该组数据的全距、百分位差、四分位差顺次分别是(A)90,51,22(B) 100,90,22(C) 90,51,11(D)75,51,2223 在某次考试中,小明的语文成绩为 80。已知全班语文平均成绩为 65,语文成绩的标准差为 10。小明语文科目的标准分数是(A)15(B) -15(C) 23(D)1524 关于标准分数描述错误的是(A)一组数据转换得到的 z 分数的平均值为 0(B)一组数据转换得到的 Z 分数的标准差是原始数据的标准差的平方根(C) Z 分数无实
7、际单位,是以标准差为单位的一个相对量(D)标准分数具有可加性的特点25 关于相关系数的描述正确的是(A)相关系数的取值在-100 到+1 00 之间,常用小数形式表示(B)仅从相关系数值的大小来看,相关系数值越大,表示相关程度越密切(C)当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达到 1 时,说明一个变量决定另一变量的大小(D)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值是两个变量共变的比例26 下图是四幅相关散点图,其中相关系数最有可能是-080 的是 (A)A 图(B) B 图(C) C 图(D)D 图27 下列各种情形中能够计算积差相关系数的是(A)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B)学生的智力分数和学生的学习成绩(C)学生的学习方
8、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D)教师的性别和教师的教学水平28 研究者试图考察五位评委对七名选手的排序是否一致,应计算的相关系数的类型是(A)斯皮尔曼等级相关(B)肯德尔 W 系数(C)肯德尔 U 系数(D)二列相关29 两列变量中有一列是等距或等比测量数据,且服从正态分布,另一列变量是二分称名变量,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最恰当的方法是(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二列相关(D)二列相关30 两列变量中有一列是等距或等比测量数据,且服从正态分布,另一列变量是二分称名变量,计算它们相关系数最恰当的公式是 31 某中学参加高考的考生有 500 名,他们都参加了英语考试和数学考试,现知道这两科成绩的分布为
9、正态分布,每科的及格人数,要考察两科成绩的相关程度,应计算的相关系数的类型是(A)四分相关(B) 系数(C)列联表相关(D)多列相关二、多选题32 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是(A)行为(B)无意识(C)社会心理(D)人格33 心理特性包括(A)能力(B)情绪(C)动机(D)人格34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比较心理学(B)动物心理学(C)毕生发展心理学(D)老年心理学35 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渊源是(A)近代哲学(B)实验生理学(C)物理学(D)化学36 工业心理学包括(A)工程心理学(B)管理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心理测量学37 心理学研究的问题包括(A)心理过
10、程与结构(B)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C)心理的脑机制(D)心理与环境的关系38 下列选项中属于构造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是(A)冯特(B)韦特海默(C)柯勒(D)铁钦纳39 不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派有(A)构造主义(B)机能主义(C)精神分析学派(D)行为主义40 关注人格研究的心理学流派包括(A)格式塔心理学(B)人本主义心理学(C)精神分析学派(D)机能心理学41 认知心理学发展的独特的研究方法有(A)反应时记录法(B)口语报告法(C)计算机模拟法(D)电刺激法三、简答题42 简述睡眠的阶段及其特征。43 什么是不随意注意? 举例说明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44 什么是随意注意? 举例说
11、明引起随意注意的原因。45 简述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四、综合题46 阐述标准参照测验和常模参照测验的区别和联系。47 如果现在需要你向一名刚做完某一心理测验的人反馈信息,你在解释测验分数时应注意的原则是什么?48 心理测验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心理测验对你或将来可能对你有何用处。49 阐述标准参照测验和常模参照测验的区别和联系。50 如果现在需要你向一名刚做完某一心理测验的人反馈信息,你在解释测验分数时应注意的原则是什么?51 心理测验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心理测验对你或将来可能对你有何用处。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37
1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数据反映的测量水平,可把数据区分为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称名数据只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属性上的不同或类别上的差异。顺序数据指既无相等单位,也无绝对零点的数据,是按事物某种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个事物加以排列后获得的数据资料。等距数据是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点的数据。比率数据是既表明量的大小,也有相等单位,同时还有绝对零点的数据。本题中,智商分数和数学成绩属于等距数据;反应时属于比率数据;年级属于顺序数据。故本题选 C。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性别有男和女两种类别,男和女只表示属性不同,没有量上和
13、顺序上的差别,因此属于称名数据。体重就是个体身体的重量,重量有绝对零点,也有相等单位,因此属于比率数据。因此本题选 D。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按照数据是否具有连续性,可以把数据分为离散数据和连续数据。离散数据又称为不连续数据,这类数据在任何两个数据点之间所去的数值的个数是有限的。连续数据指任意两个数据点之间都可以细分出无限多个不同的数值。本题中班级个数属于离散数据。智商分数、反应时和数学成绩都属于连续数据。因此本题选 C。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圆形图,又称饼图,主要用于描述间断性资料,可以描述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较。因此本题选 A。5 【正确答
14、案】 D【试题解析】 线形图多用于连续性资料,它适合于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描述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描述一种现象随另一种现象变化的情形。因此本题选 D。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般来说,统计表的标题位于表的正上方;统计图的标题位于图的正下方。因此,本题选 B。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编制分组次数分布表首先要计算全距,然后参考全距确定组距和组数。因此本题选 A。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位数,又称中点数、中数、中值,符号为 Md 或 Mdn。中位数就是按顺序排列排列在一起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一组数据有无重复数据以及数据个数的奇偶影响中位数的求
15、法。一组数据如无重复数据或重复数据出现在非中间的位置时,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显而易见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数;如果数据个数是偶数,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数,也就是中数位于中间两个数的中间。当一组数据的中间的数和它附近的数重复时,要根据重复的个数将其均等地分开。例如,在本题中,14 位于中间,而 14 有三个,此时要将 14 均等的分为三部分,即分别是 1351383(就是 1366);13831416(就是 1399);14161349(就是 1432)。本题中,中位数是第一个 14,因此,该组数据的中位数就是 1366。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和上题的区别在于,该组数据的个数是偶
16、数,中位数位于第一个 14 和第二 14 之间,如上题将 14 均等的分为三部分,即分别是1351383(就是 1366);13831416(就是 1399);14161349(就是 1432) 。在本题中,第一个 14 和第二个 14 的中间就是 1383。因此本题选C。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平均数的公式 ,标准差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平均数为 4,标准差为 1。根据全距的求法(最大值减最小值),该组数据的全距是 2。因此本题选 A。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本题中极值是 32,将它剔除后剩余 8 个数之和为 40,40 除以 8等于 5。回答本题需注意的是,剔除极值
17、后,这组数据的个数发生的变动。因此本题选 C。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离均差是一组数据中的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离均差之和必定等于 0。因为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减去平均数就等于这组数据的和减去平均数的 N 倍(N为这组数据的个数),从平均数的公式 ,可知这两者相等,它们的差为0。因此 A 选项正确。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因此出现模糊数据时,无法计算平均数。因此 B 选项正确。一组数据的每一个数都加上常数 C,那么总和就增加了 NC,所得的平均数就增加了 C。因此 D 选项也正确。和其他的集中量数相比,平均数较少受到抽样变动的影响,观测样本的大小或个体的变化,都对计算平均数
18、影响很小。因此,本题选 C。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是众数,又称范数、密集数、通常数。因此本题选 B。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算术平均数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集中量数。它是真值渐近、最佳的估计值。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加时,算术平均数趋近于真值。因此本题选 A。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正偏态分布中,平均数大于中数,中数大于众数;在负偏态分布中,平均数小于中数,中数小于众数。也就是说,中数始终在中间,正偏态时,平均数与中数之差为正数;负偏态时,平均数与中数之差为负数。在正偏态分布中,第一四分位数(Q 1)显而易见小于平均数。因此本
19、题选 A。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相对标准差,就是变异系数,或称为差异系数,用 CV 表示,等于标准差对平均数的百分比,本题中的值为 125。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可用变异系数对同一团体不同观察值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本题中体重的 CV 值等于 148,而身高的 CV 值等于 564。因此该小学一年级学生体重的离散程度大于身高的离散程度。故本题选 A。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标准差的公式 (其中x2=(XX)2),可以计算出,标准差为 1,那么方差也等于 1。因此本题选 D。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平均差是所有原始数据与平均数绝对离差的平均值,经
20、过计算等于23。本题的方差也等于 23。因此本题选 B。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百分等级是一种相对位置量数,能够表示在一个群体中有多少个数值比该数低。例如,本题中 85 分的百分等级是 30,就意味着有 30的考生的分数比 85 分低。因此本题选 A。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小刚在考生中排名第 9,那么有 81 名的考生的成绩比他差,即有90的考生的成绩比他差,那么他的百分等级是 90。也就是百分等级越高,数值越大,当百分等级是 100时,成绩最高。因此本题选 B。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全距是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用公式表示是:R=X max 一 Xmin,
21、因此本题涉及的这组数据的全距为 90。通常情况下的百分位差的计算方法是 P90P10,因此本题中的百分位差为 51。四分位差的值等于 P25 到 P75 距离的二分之一,因此本题中的四分位差的值为 11。故本题选 C。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标准分数,又称基分数或 Z 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标准分数的公式是 Z=(x 一 )(其中 x为某一具体分数, 为平均数, 为标准差),因此本题中小明的语文科目的标准分数是 15。故本题选 A。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标准分数的公式是 Z=(x 一 )(其中 x 为某一具体分数, 为平
22、均数, 为标准差),根据标准分数的公式和标准差的公式可推出一组数据转换得到的标准分数的平均数等于 0,标准差等于 1。从公式也可看到,Z 分数无实际单位,是以标准差为单位的一个相对量。因此,标准分数是一个不受原始分数单位影响的抽象化数值,能使不同性质的原始分数具有相同的参照点,因此具有可加性的特点。故本题选 B。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相关系数的取值在-100 到+100 之间,它是一个比率,常用小数形式表示。在不考虑样本量的大小、变量之间是否是线性关系等因素的情况下,仅从相关系数值的大小来看,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相关程度越密切。当相关系数是正值时,表示的是正相关,是负值时,
23、表示的是负相关。相关系数的大小仅能表示两个变量的关联程度,不能表明两个变量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相关系数的平方而不是相关系数本身可解释两个变量共变的比例。因此本题选 A。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这四幅相关三点图中,A 图和 B 图的三点呈椭圆状,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其中 A 图中椭圆长轴的倾斜方向为左低右高,表明的是正相关的关系,B 图则表明的是负相关的关系。C 图和 D 图呈现圆形,表明两个变量之间是零相关或弱相关。因此本题选 B。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计算积差相关系数需要满足的条件。计算积差相关系数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要求成对的数据,即若
24、干个体中每个个体都有两种不同的观测值。本题中,选项 A 不符合这个条件,教师和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观测值无法计算积差相关系数。(2)两个相关的变量是连续变量。本题中,教师的性别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非连续变量,因此选项 CD 不符合这个条件。(3)两列变量各自总体的分布都是正态或接近正态分布。这一条件应通过查阅已有资料或进行正态性分布检验进行分析。(4)两列变量之间的关系应是直线性的。这一条件应通过绘制相关散点图或查阅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综合上述分析,本题的选项应是 B。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是等级相关的一种,它适用于只有两列变量,而且是属于等级变量性质的具
25、有线性关系的资料,主要用于解决称名数据和顺序数据的相关问题。肯德尔 W 系数,又称肯德尔和谐系数,是表示多列等级变量相关程度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两列以上的等级变量。肯德尔 U 系数又称一致性系数,适用于对 K 个评价者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它与肯德尔 W 系数所处理的问题相同,但不是要求评价者对评价对象排序,而是要求评价者对评价对象两两比较。二列相关适用的资料是两列数据均属于正态分布,其中一列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变量是人为划分的二分变量。综上分析,本题应选 B。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所谓点二列相关,其中一列数据是点数列(连续变量),另一列数据是二分数列。二列相关与此不
26、同的是,其中一列数据是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变量是人为划分的二分变量。因此本题应选 C。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题意,本题涉及的两列变量的相关是点二列相关,点二列相关使用的公式是 B 选项这个公式 是与二分称名变量的一个值对应的连续变量的平均数, 是与二分称名变量对应的另一个值对应的连续变量的平均数。p 与 q 是二分称名变量两个值各自所占的比率,二者之和等于 1,S t 是连续变量的标准差。A 选项是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的计算公式。其中 N 是等级个数;D 是二列成对变量的等级差数。C 选项是计算二列相关的公式。其中 y 为标准正态曲线中 p 值对应的高度。其他符号的意义与
27、点二列相关中的符号的意义相同。D选项为积差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其中, Sx 是 X 变量的标准差,SY,是 y 变量的标准差,N 为成对数据的数目。因此本题应选 B。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当两列变量都是连续数据,将每一个变量人为地划分为两种类型时,适用的相关类型是品质相关中的四分相关。当两个相互关联着的变量分布都是真正的二分变量时,可计算 系数。两列变量都是类型数据,至少一列数据被分成两个以上类别时,应计算列联表相关系数。多列相关是质与量相关中的一种,适用的情况是两列数据都是正态变量资料,其中一列为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被人为划分为多种类别。因此本题选 A。二、多选题32
28、【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从心理现象是存在于个体内还是个体之间的角度进行划分,可以将心理现象划分为个体心理和团体心理 (或称为社会心理)。个体心理包括认知、动机、情绪、能力、人格等方面。团体心理包括团体需要、团体规范、团体舆论、团体意志、团体目的等方面。从心理现象能否被觉察及自觉调节和控制的角度进行划分,可以将心理现象划分为意识与无意识。另外,由于心理和行为具有密切的联系,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从行为可以预测心理,因此心理学除了研究心理之外,也要研究行为。因此,本题应该选 ABCD。33 【正确答案】 A,
29、D【试题解析】 心理特性是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区分开来的要素。人们彼此区分主要表现在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例如,有人记得慢,有人记得快,这是能力差异的体现。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骄傲自满,这是人格差异的体现。3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人的心理的个体发展的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和毕生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的心理学,它将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进行比较,从比较中确定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因此动物心理学属于比较心理学的范畴。毕生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科学,按照人生的阶段,可以分成婴幼儿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
30、理学、成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因此,本题应选 ABCD。35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学发展简史的了解与掌握。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受近代哲学思潮和实验生理学的影响最大。近代哲学是指 1719 世纪欧洲各国的哲学,其中主要指法国 17 世纪的唯理论和英国 1718 世纪的经验论,近代哲学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则直接来源于实验生理学。19 世纪中叶,生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学的发展,对心理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故本题应选 AB。36 【正确答案】 A,
31、B【试题解析】 工程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现代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属于工业心理学分支。它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匹配,使人能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下从事工作。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相结合统称为工业心理学。故本题选 AB。3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概括起来,心理学要研究的问题包括:(1)心理过程。人的心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展开的,它表现为一定的过
32、程,如认知过程、情绪过程等。(2)心理结构。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成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研究心理结构就是要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3)心理的脑机制。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特别是脑的机能。心理学家不仅要在行为水平上研究心理现象的规律,而且要深入研究心理的脑机制,揭示脑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在生物进化的不同阶段和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心理活动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发展以及它和脑发育之间的关系。(5)心理与环境的关系。人的心理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通过人的行为作用于环境,进而引起新的心理活动。因此,心理学也要探究心理现象
33、和人的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因此,本题应选 ABCD。38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构造主义的创始人是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韦特海默、柯勒和考夫卡属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因此,本题选 AD。39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行为主义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构造主义强调研究意识的构成成分,机能主义强调研究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本题应选 CD。40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关注人格的研究。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受无意欲望驱使,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
34、的需要。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结构,机能心理学研究心理的功能。因此本题选 BC。4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和计算机模拟法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出来的特有的研究方法,电刺激法属于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因此本题选 ABC。三、简答题42 【正确答案】 根据脑电图的研究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第一阶段: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在这个阶段个体处于浅睡状态,身体放松,呼吸缓慢,但容易被外部刺激惊醒。这一阶段约持续 10 分钟。第二阶段:出现频率更低的波,偶尔出现“睡眠锭” 的脑电波,即一种短暂爆发、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身体处于放松状态,个体很难
35、被唤醒。这一阶段大约20 分钟。第三阶段:脑电波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 8 波,有时也会有“睡眠锭” 的脑电波。身体继续放松,血压、心跳、体温下降。该阶段约持续 40 分钟。 第四阶段:大多数的脑电波开始呈现为 6 波。这个阶段被称为深度睡眠。身体各项指标都变慢,梦呓、梦游、尿床等大多发生在这个阶段。个体在此阶段很难被唤醒。前四个阶段的睡眠大约要经过 1 个小时到 90 分钟,上述四个阶段之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快速眼动睡眠: 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身体如清醒状态或恐惧时的反应,肌肉松软,呼吸急促,血压不规则。睡眠者的眼球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栩栩如生的梦境。
36、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一般持续 5 至 10 分钟,大约 90 分钟后,会出现第二次快速眼动睡眠,持续时间通常长于第一次。在这种周期性的循环中,每个周期一般持续90 分钟,每晚会重复几次。随着黎明的接近,第三和第四阶段的睡眠会逐渐消失。最后一次快速眼动睡眠长达 1 小时。【试题解析】 关于睡眠的阶段要明晰的是为什么是四个阶段外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而不是直接划分为五个阶段。这是因为四个阶段的划分依据是脑电波的变化,这四个阶段的脑电波和觉醒状态不一样,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脑电波和觉醒状态的脑电波类似。43 【正确答案】 (1)不随意注意的含义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引起
37、不随意注意的原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刺激物自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等。刺激物的新异性是指刺激物异乎寻常的特性。例如生活在海南岛的人来到北方看到雪花,会引起他们的不随意注意。刺激物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一声巨响属于绝对强度,夜深人静时候的时钟滴答声属于相对强度。另外运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更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如突然飞来的蝴蝶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人本身的状态。需要、兴趣、期待、过去的经验等人自身的状态因素也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如,各种小吃会引起美食家的注意。兴趣是人的认识性的需要,如对昆虫感兴趣的人会对遇到任何
38、昆虫产生不随意注意。期待也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重要条件。如,期待足球比赛的人会对网页中出现的足球字样产生不随意注意。过去的经验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重要原因。例如,数学知识丰富的人会对书店中新展出的数学图书产生不随意注意。【试题解析】 不随意注意是和随意注意完全不同的一种注意类型,它会不自觉发生,不能由主体控制。动物和人都拥有不随意注意这种注意类型。44 【正确答案】 (1)随意注意的含义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引起随意注意的原因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例如,当我们非常看重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复习材料会引起我们的随意注意。对兴趣的依从性。例如,当我们对专业课感兴趣时,上
39、课时我们能认真听课。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例如,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在学习时有利于注意的维持。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例如,我们能读得懂的书容易维持我们的随意注意。对人格的依从性。例如,面对困难的任务时,有坚毅性格特点的人仍能集中注意力,坚持完成任务。【试题解析】 随意的英文是 voluntary,就是“由意志控制的”意思。那么随意注意就是由意志控制的注意。所以,当我们说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时,“随意注意”指的是这个概念的后半句: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而当我们说随意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时,“有意注意”指的是这个概念的前半句: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换句话说,随意中的“意”是“意志
40、”的意思,有意中的“意”是“意图”的意思。45 【正确答案】 (1)认知资源理论把注意看做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注意是一种认知资源,它是有限的。人进行不同的活动时,需要不同的注意资源。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2)该理论还假设,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人们的控制,这样人们就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试题解析】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将注意看做是有限的资源,这种观点不把注意看做是单一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状态,而是将注意看做是给所有其他心理过程提供支持的资源。四
41、、综合题46 【正确答案】 (1)标准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的区别对测验结果解释的参照系不同标准参照测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系是预定的外部标准。这个标准是根据社会对所测特质的要求或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测验实施之前就确定的,是建立在被试团体之外的绝对标准。一般用达标与未达标的临界点(分界分数)来表示。常模参照测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系是常模,即标准化被试团体的平均数。常模产生在测验之后的被试团体之内,是个相对的参照点。对测验结果的解释不同标准参照测验解释测验结果时,只需将个别被试的测验分数与标准(分界分数)相比较,从而对被试是否达到标准直接作出判定,被试之间的测验分数不必作比较,某个被试成绩的优劣不依
42、赖于其他被试的行为表现。常模参照测验对测验结果的解释是用常模组的平均数来说明某个被试的测验成绩在标准化被试团体中的相对地位。对测验成绩的解释完全依赖于常模组,脱离了这个常模组,就失去了对测验分数的解释功能。分数的形式不同标准参照测验进行的是绝对评分,被试所获得的分数是绝对分数,一般用及格与不及格、达标与未达标、录取与未录取、合格与不合格、掌握与未掌握等形式表示。常模参照测验进行的是相对评分,被试获得的是相对分数,一般是用百分等级分数及标准分数来表示。测验的用途不同 标准参照测验主要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毕业证书考试;各行各业招聘、录用考试;任职资格证书考试;从业执照考试;以及平时的各科教学考试等。常
43、模参照测验主要用于选拔及竞赛性考试,以及能力分组等。如大学入学考试。测验的组成不同标准参照测验的测量目标不多,内容不广;范围不大,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在每个测量目标上有足够的测题能准确地测出被试是否达到目标的状况。测题在测验中是按测量目标分组,测题与相应的测量目标相匹配,二者有高度的一致性。测量同一目标的题目既数量充足,又具有高度的同质性。测题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测量目标的需要。测题的区分度对它来说是没什么意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不在于区分被试的个别差异。常模参照检验中的测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大。这样可以使被试测验成绩的分布范围较广,出现最大限度的变异性及离散度,从而增强测题对被试的鉴别能力,以利于对不同
44、水平的被试进行可靠的区分。测题是从十分广泛的范围内抽取出来的,并以孤立和分散的形式分布在测验之中。(2)标准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的联系标准参照测验中有常模的因素在为某种被试团体确定标准时,总要考虑这种被试在所测特质上的一般发展水平,也就是说,标准中含有常模的因素。标准参照测验不否认个体差异的存在标准参照测验虽然强调标准的达成,但它并不抹杀被试问的个别差异。它承认无论在达标者内部,还是在未达标者内部,都存在着掌握百分比的不同。在有些情况下,标准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可结合使用例如有些地区为了减轻工作量将初三毕业考试与高中入学考试合并为一次考试。这是因为这两种考试的内容都受初中各科教学大纲的制约
45、;高中入学考试的淘汰率不高,初中毕业生中的绝大多数人可以升到高中就读。【试题解析】 常模参照测验是以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的,它关注的是受测者之间的相对差异,而标准参照测验则关心的是个体的绝对水平。这种参照点的不同决定了测验获得分数的意义、测验的组成的不同。同时,这两种测验是因为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它们在用途上自然会有差异。47 【正确答案】 (1)主试应充分了解测验的性质与功能;(2)对导致测验结果的原因(遗传、经验、测验情景)的解释要慎重,谨防片面极端;(3)必须充分估计测验的常模和效度的局限性;(4)解释分数应参考其他有关资料(受教育经历、文化背景、面谈内容、习惯、态度、兴趣、动机、健康
46、、言语能力以及其他测验资料);(5)对测验分数应以 “一段分数”来解释,而不应以 “特定的数值”来解释;(6)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试题解析】 测验分数的解释是需要谨慎和小心的,在给受测者报告分数时,应该遵循这些一般的原则。48 【正确答案】 (1)心理测验在实际中的用途主要包括:选材:在教育、企业人事、艺术等领域,心理测验可以用来选拔相应的人才。安置:可以利用心理测验对不同才能的人分配适合的任务,做到因材施教、人尽其才。诊断:可以用心理测验对智力落后、精神疾病和脑功能障碍者进行诊断。评价:利用心理测验评价个体的智力水平、学业成就、人格特点等。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中,利用心理
47、测验提供来访者在能力、人格、临床精神障碍等方面的资料,以帮助来访者改善心理环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2)对自己的未来需要进行分析,比如升学、工作等,并分析心理测验能起何作用。【试题解析】 本题让考生结合自己的实践分析心理测验的用途,旨在考查学生是否能灵活掌握心理测验的用途。49 【正确答案】 (1)标准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的区别对测验结果解释的参照系不同标准参照测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系是预定的外部标准。这个标准是根据社会对所测特质的要求或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测验实施之前就确定的,是建立在被试团体之外的绝对标准。一般用达标与未达标的临界点(分界分数)来表示。常模参照测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系是常模
48、,即标准化被试团体的平均数。常模产生在测验之后的被试团体之内,是个相对的参照点。对测验结果的解释不同标准参照测验解释测验结果时,只需将个别被试的测验分数与标准(分界分数)相比较,从而对被试是否达到标准直接作出判定,被试之间的测验分数不必作比较,某个被试成绩的优劣不依赖于其他被试的行为表现。常模参照测验对测验结果的解释是用常模组的平均数来说明某个被试的测验成绩在标准化被试团体中的相对地位。对测验成绩的解释完全依赖于常模组,脱离了这个常模组,就失去了对测验分数的解释功能。分数的形式不同标准参照测验进行的是绝对评分,被试所获得的分数是绝对分数,一般用及格与不及格、达标与未达标、录取与未录取、合格与不
49、合格、掌握与未掌握等形式表示。常模参照测验进行的是相对评分,被试获得的是相对分数,一般是用百分等级分数及标准分数来表示。测验的用途不同 标准参照测验主要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毕业证书考试;各行各业招聘、录用考试;任职资格证书考试;从业执照考试;以及平时的各科教学考试等。常模参照测验主要用于选拔及竞赛性考试,以及能力分组等。如大学入学考试。测验的组成不同标准参照测验的测量目标不多,内容不广;范围不大,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在每个测量目标上有足够的测题能准确地测出被试是否达到目标的状况。测题在测验中是按测量目标分组,测题与相应的测量目标相匹配,二者有高度的一致性。测量同一目标的题目既数量充足,又具有高度的同质性。测题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测量目标的需要。测题的区分度对它来说是没什么意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不在于区分被试的个别差异。常模参照检验中的测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大。这样可以使被试测验成绩的分布范围较广,出现最大限度的变异性及离散度,从而增强测题对被试的鉴别能力,以利于对不同水平的被试进行可靠的区分。测题是从十分广泛的范围内抽取出来的,并以孤立和分散的形式分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