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犯罪概说、犯罪未完成形态)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王某欠赵某 50 万元货款,王某一直借故不还。赵某无奈之下,打听到王某隔日将会携带大量现金到 A 地进行买卖交易。第二天,赵某喊了几个朋友一起在王某去 A 地的路上将王某拦截,强行夺走王某随身携带的现金并现场清点共 45 万元。接着赵某等人逼王某写下大致内容为王某已还赵某货款 45 万元。尚欠赵某 5 万元的欠款字据,之后赵某和朋友拿着钱走了。事后王某到派出所报案,经医院鉴定王某仅受轻微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
2、确的?( )(A)赵某不构成犯罪(B)赵某构成抢劫罪(C)赵某构成故意伤害罪(D)赵某构成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2 关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罪过形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只能是故意(B)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C)只能是间接故意(D)只能是过失3 吴某没有固定工作,后经人介绍与外国人威尔逊联系,吴某答应以获取 20 万元人民币为报酬,帮威尔逊收集、刺探并提供我国的军事秘密。对吴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投敌叛变罪(B)间谍罪(C)资敌罪(D)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4 甲系某厂司机,某日深夜驾车返回厂里,倒车入库时将偷偷溜进车库过夜的乞丐乙某轧死
3、,后查明乙当时睡在车库麻袋中取暖。对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D)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间接故意5 甲预谋前往乙处杀害乙,但到达后。发现乙处有人,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不可罚的不能犯6 甲潜入一住宅内,想要撬开保险柜实施盗窃,但撬了许久也未打开。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盗窃罪的未遂犯(B)盗窃罪的既遂犯(C)盗窃罪的中止犯(D)盗窃罪的预备犯
4、7 甲夜间潜入室内实施盗窃,结果发现是本单位同事家,于是放弃了盗窃的念头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既遂(D)犯罪未遂8 甲为报复乙将毒药放入乙的饭菜中,后看乙中毒痛苦的样子于心不忍,赶快将乙送入医院,但乙仍死亡。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预备9 甲将乙打晕后拖入水中,以为乙必死无疑,但适逢过路人丙将乙救活。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应作为犯罪处理10 甲为杀死乙,举枪向乙射击,第一枪未中,在能够继
5、续向乙开枪的情况下,甲不再开枪,停业了射击。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未遂(B)犯罪既遂(C)犯罪中止(D)犯罪预备11 因乙移情别恋,甲将硫酸倒入水杯带到学校欲报复乙,课间甲、乙争吵激烈,甲欲泼乙,但情急之下甲未能拧开杯盖,后甲追乙离开教室。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未遂(B)犯罪预备(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12 甲给乙 5 万元让乙“ 教训 ”丙。乙收钱后找到丁给其 2 万元让丁“教训”丙。后甲又反悔便告知乙取消行动。乙说:“知道了” ,但未转告丁。丁仍按照原计划将丙打成重伤。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6、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13 甲系乙雇佣的保姆。某日,甲趁家内无人,盗窃李家人民币现金 179 万元及价值 4327 元的金首饰,后将钱物藏匿于其所睡的沙发床下,准备一有机会就带回家中。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盗窃预备(B)盗窃既遂(C)盗窃未遂(D)盗窃中止14 张某与婆婆王某素来不和,于是,意图毒死王某。一日,张某听到一个偏方,将味精放入茶里,长期饮用,会导致人中毒,于是照着这样做,结果被人发现。关于甲犯罪形态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属于不可罚的不能犯,不应追究刑事责任(B)构成犯罪未遂(C)构成犯罪中止(D)构成
7、犯罪既遂二、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5 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行为构成犯罪?( )(A)甲见有人掉入深井,找来绳子救人,在人即将救出时发现是仇人乙,遂松手使乙再次坠入深井。造成乙受伤,后无人救助而死(B)甲带朋友的儿子乙外出钓鱼,当其忙于整理渔具时。看到朋友的儿子乙(8 周岁)正掐住丙 (3 周岁)的脖子,未予理会。等整理好后,发现丙已窒息死亡(C)甲将他人遗弃的女婴乙抱回家中抚养,后因发现乙有残疾,甲即将乙置之不理,后乙因天气寒冷而死(D)小偷人院行窃被护院的藏獒围攻,主人甲认为小偷活该,放任
8、藏獒将小偷咬死16 刘某某的女朋友魏某某意外怀孕,刘某某便找到他的好友,某著名医科大学就读研究生的王某为其女朋友做堕胎手术。但手术过程中魏某某突然大出血,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王某手无所措,由于挽救不及时,致使魏某某因流血过多而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医疗事故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非法行医罪(D)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17 关于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未完成形态存在于故意犯罪中,过失犯罪中不存在(B)预备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C)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
9、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18 关于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意欲杀乙,于是向乙连开数枪,这时甲后悔了,于是停止了射击,甲的行为成立犯罪中止(B)张某为了盗窃,去某仓库“踩点”,查看情况完毕后从仓库出来被公安部门抓获,该行为是盗窃未遂(C)妻子甲欲杀害自己的丈夫乙,结果误把白砂糖当作毒药放入丈夫乙的食物中,乙吃后没事。妻子甲的行为构成犯罪未遂(D)赵某欲抢劫钱某,将钱某绑在路边的树上,结果赵某的同伴打电话来告知说钱某的身上并没有现金,现金在钱某叔叔身上,于是赵某放弃抢劫,其实,钱某身上带有大量现金,赵某的行为构成犯罪未遂19 甲欲与其妻乙离婚,乙不同
10、意,某日,甲将毒药拌人菜中意图杀乙,因久等未归且惧怕法律制裁,甲打消杀乙念头,将菜倒掉。关于甲的犯罪未完成形态,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成立犯罪预备(B)成立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C)已经投毒,成立犯罪未遂(D)已经着手,成立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20 甲意图杀害乙,用车将乙撞倒,甲以为乙已经死亡,将乙带到一山上抛弃,结果乙当时并未死亡。乙醒来迷迷糊糊地爬行,结果不慎掉人悬崖被摔死。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故意杀人罪(B)构成故意伤害罪(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21 不考虑情节,下列哪些行为成立犯罪预备?( )(A)为了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B)拟
11、定犯罪计划(C)尾随目标的行为(D)纠集、拉拢其他犯罪人的行为22 关于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论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犯罪未完成形态只能存在于故意犯罪中(B)间接故意犯罪没有既遂与未遂的问题(C)犯罪预备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D)迷信犯成立犯罪未遂23 乙购买了一块昂贵的劳力士表后,到处炫耀。甲对此十分嫉妒。于是骗乙说要请他吃饭,在吃饭的时候将乙灌醉。等乙回家走到一僻静的路段时,甲迅速将乙的手表捋下拿走。甲的行为触犯的罪名有:( )(A)诈骗罪(B)抢劫罪(C)盗窃罪(D)侵占罪24 关于特殊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罪的组织者,属于特殊主体的身份
12、(B)境外黑社会组织成员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C)特殊主体的犯罪意味着没有该特殊主体身份的人不可能构成该罪的实行犯,但是可以构成帮助犯或者教唆犯(D)贪污罪的主体与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各自利用了本人的职务上的便利,共同侵吞国有财产的,根据主犯的身份认定犯罪的性质25 甲因其妻难产而死怨恨其儿子乙,使其挨饿受冻,并经常打骂。后在一次打骂过程中导致乙左眼失明。关于本案,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A)已经构成虐待罪(B)甲未尽到抚养义务,但不构成犯罪,不属于刑法的调整范围(C)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D)只能由乙告诉才处理26 张某对社会极度不满,积极煽动工某等人颠覆国家政权,但王某等人并
13、未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关于张某的犯罪停止形态,下列选项错误的有:( )(A)王某等人尚未着手犯罪,张某构成犯罪预备(B)王某等人并未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张某属于教唆未遂(C)张某虽实施扇动行为,但王某等人并未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张某成立犯罪未遂(D)张某煽动王某等人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已实施完毕,成立犯罪既遂27 关于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张某到商场盗窃,窃得戒指等物,出商场后被保洁员发现,张某害怕,于是将盗出的东西偷偷放回,张某的行为构成犯罪中止(B)甲男欲行强奸而翻入一女职工宿舍,扑上床,结果发现是熟人,于是放弃作案,甲构成犯罪中止(C)李某意图陷害
14、赵某,于是捏造赵某受贿的事实,向检察院举报。检察院将赵某取保候审,后发现受贿事实并不存在。李某的意图未能得逞,李某的行为构成犯罪未遂(D)甲男意欲奸淫乙女,因乙女正值经期,于是放弃强奸行为,甲属于犯罪未遂28 甲从欧洲旅游归来,送给多年好友乙一块名表。乙生性多疑,仔细比对,认为该表与国内销售的同款名表在外观上有极为细小的差别,不是真表,便花言巧语欺骗第三人丙,将该表以名表的价格(2 万元)卖给丙。事后鉴定,该表是货真价实的名表。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构成诈骗罪既遂(B)构成诈骗罪未遂(C)属于不可罚的不能犯,不构成犯罪(D)属于民事欺诈行为29 关于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
15、下列选项错误的有:( )(A)张三欲杀死李四,用刀捅了其一刀,后感到后悔,又返回原处,将倒在血泊中的李四送往医院,李四得以脱险,张三成立犯罪中止(B)王五为抢劫赵六而尾随赵六,结果被发现,王五的行为属于抢劫未遂(C)周某欲前往公司盗窃珠宝,但半路上,周某放弃了犯罪,事后得知,当时珠宝刚被公司运走。周某构成犯罪未遂(D)吴某欲杀郑某,在郑某的食物中下毒,郑某中毒倒地,吴某后悔,将郑某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郑某死亡。吴某构成犯罪既遂30 2012 年 9 月,某市郊区农民张某给当地有名的商户王某写了一封匿名信,信内称要王某借 10 万元钱给自己做生意,让王某在 9 月 22 日上午 9 点独自一人
16、到某公园假山边等着,如不带钱或带来他人,将对其女儿不利。9 月 22 日,张某按自己定的时间来到某公园,远远看到假山旁有一人提包在等人,张某试图接近该人,但觉得公园内游人较多,且假山旁经常有人出现,于是,他在公园内转了几个小时后,终未接近该人,最终放弃,走到公园门口处,被公安机关抓获。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张某的行为属于自动放弃实施犯罪的行为,因为他可以接近或接触被害人,却基于自己的意志,终于放弃,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中止的规定,所以张某的行为是犯罪中止。请结合犯罪形态理论分析本案,并针对张某的行为谈谈自己的看法。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犯罪概说、犯罪未完成形态)模拟试
17、卷 1 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的理解。赵某没有非法占有王某钱财的目的。因此,赵某不构成抢劫罪。构成故意伤害罪,需要受到轻伤以上的伤害,因比,赵某等人也不构成故意伤害罪。【知识模块】 犯罪概说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理解。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知识模块】 犯罪概说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间谍罪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等相关犯罪的理解
18、。吴某并不知道威尔逊是否是外国间谍,因此,接受威尔逊的任务并不构成间谍罪。吴某仅仅为了钱财,答应为外国人收集、刺探我国军事情报,符合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犯罪构成。因此,答案为 D。【知识模块】 犯罪概说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意外事件与过失的区分。因为难以预想到会有人睡在车库麻袋中取暖,故甲的行为造成乙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知识模块】 犯罪概说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区别。甲只是为杀人行为做准备,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
19、题考查犯罪未遂的成立条件。甲已经着手实施盗窃行为。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中止,什么是主动放弃犯罪。甲因为是同事家而自动放弃了犯罪。【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既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甲虽然主观上具有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意图,但是,已经发生行为人原本所追求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犯罪结果,犯罪已经既遂,已不存在中止的可能。【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未遂。本题中甲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甲认为应当实行的行为实行终了,但意外情况阻止了结果的发生
20、,即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得逞,因此属于犯罪未遂。【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刑法意义上的侵害行为,可以是人体的单个举动或动作,也可以是由几个连续举动或动作组成的一个整体行为。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是自动的,行为人在还能够把犯罪进行下去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意图。不再实行侵害,有效地阻止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应视为犯罪中止。【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甲欲泼乙,但情急之下未能拧开杯盖,说明行为已经着手实施,完全具有既遂的可能性,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既遂,因此只能认定为犯罪未遂。【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12 【正确答案
21、】 D【试题解析】 甲虽然反悔并告知乙取消行动,但未满足犯罪中止需要的条件有效性。不论哪种中止,都必须具有有效性,即没有发生行为人原本所追求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犯罪结果,要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案中,甲已经将他人财物转移占有,脱离了所有人的控制,已经构成盗窃罪既遂。【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界限问题。将味精放入茶里长期饮用会导致人中毒,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张某的行为属于迷信犯,故不存在成立犯罪的问题。【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二、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
22、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是否构成犯罪的理解。A 项中甲将乙摔入深坑的行为有伤害的故意,构成故意伤害罪。B 项中乙不能承担刑事责任,而甲基于法律行为对其负有监督、监护义务,对其危险行为有予以阻止的义务。C 项甲某基于自愿将他人遗弃的女婴抱回家中而产生保护义务,已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D 项藏獒围攻小偷是合法的,是正当防卫。但是在小偷被吓住后,甲并无权利杀死小偷,甲的行为已不是防卫过当,而是独立的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知识模块】 犯罪概说16 【正确答案】
23、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和非法行医罪等相关犯罪的理解。刑法第 336 条第 2 款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因此,本案王某应该是构成了此罪。非法行医罪要求未取得医生资格的人员将行医作为一种业务活动来实施,本案王某只是为朋友帮忙,因此不构成此罪。我国刑法第 233 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但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王某致魏某某死亡一案,是刑法另有规定的情况,因此不能对王某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医疗事故罪要求行为人有医生执业资格,本案中王某未
24、取得医生执业资格,因此,也不构成此罪。注意:医疗事故罪和非法行医罪的区别。两罪虽然都违反了相关行政法规,且都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其健康,但前者的主体必须为医疗人员,后者主体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员。【知识模块】 犯罪概说17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理解和我国刑法对相关未完成形态的处罚规定。A 项中犯罪未完成形态只存在直接故意犯罪中,过失犯罪中都不存在。B 项中根据 刑法第 22 条的规定,是“可以”而非“应当”,故错误。C 项和 D 项参见刑法第 23 条、第 24 条原文。【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18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25、】 本题考查对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成立条件的理解。A 项中甲的行为属于自动放弃可以重复侵害的行为,按犯罪中止处理;B 项中张某“踩点”后被抓,属于犯罪预备;C 项中妻子甲因为手段错误而未毒死自己的丈夫乙,按照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妻子甲属于犯罪未遂。D 项中赵某的行为属于 “欲达目的而不能”。因其听信同伙的话而不得不放弃犯罪,属于犯罪未遂。【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1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案中甲已将毒药拌入菜中,因此不再是犯意表示,而是进入了犯罪预备阶段。因为饭菜还在甲的控制之下,是否端给乙吃还不一定,未对乙的生命造成“现实、紧迫的危险”,所以属于犯罪预备,而不属于“着手”
26、的实行行为。此时,因为久等其妻未归且惧怕法律制裁而停止犯罪,是主动停止,故构成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20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的主观方面对犯罪形态的影响。甲基于故意杀害的故意,实施了故意杀害的行为,故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乙的死亡并非由甲撞倒所致,故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的未遂。【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犯罪预备行为的理解。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ABCD 四项均是制造犯罪条件的行为,故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22 【正确答案】 A,B,C【
27、试题解析】 迷信犯的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导致危害结果发生,因此迷信犯不成立犯罪。【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抢劫罪等相关犯罪的理解。本题选答案时比较容易被盗窃罪迷惑。甲将乙灌醉是为了最终抢劫乙的名贵手表。如果乙的醉酒不是甲造成的。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知识模块】 犯罪概说24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犯罪特殊主体的理解。特殊主体没有法律条文,仅是理论上的说法。但理论说法与实际操作是有关系的。A 是错的,“黑社会老大”是一般主体。特殊主体的身份是犯罪之前获得的一种社会上的身份,如果仅仅因为是犯罪获得的地位和身份不能算是身
28、份犯。C 是说法问题,无特殊主体的身份就不能构成犯罪指的是实行犯,而不包括共犯的情况,即不包括帮助犯和教唆犯。无特殊身份的人单独是不能构成犯罪的,一个女人单独不能构成强奸罪的实行犯,尤其是不可能构成强奸罪的既遂,但是女人帮助或者教唆一个男人强奸妇女的时候,她可以因此而构成强奸罪。所以,我们说强奸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D 是正确的,对此有专门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中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关于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共同犯罪的,我们说内外勾结共同贪污的,以贪污罪论;内外勾结共同侵占的,以职务侵占论。因为一个有身份、一个无身份,根据身份来定,但是当两者都有身份而且身份
29、不同时,甲是贪污罪的主体而乙是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两者勾结贪污或受贿、挪用,这时两人都利用了自己的职务之便,应以主犯的身份定。如果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董事长)起到了主导作用,那么全案定职务侵占罪:如果贪污罪的主体(国家委派到股份制公司里经管国有资产的人员)起主导作用,那么全案定贪污罪。【知识模块】 犯罪概说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亲告罪与非亲告罪间的辨别。甲打骂致乙失明,不是亲告罪中的虐待罪,已满足了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知识模块】 犯罪概说2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既遂的成立标准问题。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属行为犯。张某煽动王某等人颠覆国家政权的行
30、为已经实施完毕,已经齐备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犯罪构成,故成立犯罪既遂。对于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成立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正犯(实行犯) ,不构成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教唆犯,B 项错误。【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和犯罪既遂的成立标准。A 项中张某将偷盗的物品放回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B 项中甲男主动放弃本可以完成的犯罪,属犯罪中止。C 项涉及诬告陷害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判断,行为人的诬告陷害行为如果导致被害人作为刑事侦查的对象,即可认定为既遂。D 项中,乙女正值经期,并不足以制止甲男实施强奸行为,甲放弃强奸应认定为犯罪中止。
31、【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2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种情形在理论上被称为不可罚的不能犯,不构成犯罪,当然也没有即遂和未遂之分。【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29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A 项中,张三通过自己的努力,防止了危害结果发生,构成行为实施终了的犯罪中止;B 项中王五尚未着手实施犯罪行为,故成立犯罪预备,而非犯罪未遂;C 项中甲放弃了“自认为”可以完成的犯罪,虽然在客观上不能完成,但仍成立犯罪中止。D 项中是行为实施终了的补救行为,由于吴某没有制止犯罪结果发生,所以,成立犯罪既遂。【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30 【正确答案】
32、 根据刑法第 24 条规定,所谓犯罪中止就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构成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以下要件:首先是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即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预备和犯罪实行之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的过程之中。换言之,只有在犯罪预备至犯罪既遂之前的过程中停止犯罪的。才可能成立犯罪中止。其次是必须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所谓自动中止犯罪就是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停止本可以进行下去的活动。最后是必须彻底地停止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所谓彻底地停止犯罪。就是行为人打消了完成该种犯罪的念头而不实施该种犯罪。由此可以看出,犯罪中止也是主观和客观的统
33、一:主观上自动放弃了意图。客观上中止了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从以上分析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来看此案,我们认为,张某的行为不符合犯罪中止的成立要件,而只符合犯罪未遂的的基本特征。因为被告人张某因作案现场的不利情形放弃了犯罪行为,是基于客观上的不利因素不得已被迫放弃的,而不是出于被告自己的内在意志停止可能进行下去的活动。被告人发现公园内游人较多,且经常有人在假山附近出现,被告人因此受阻或感到恐惧认为自己不可能完成犯罪而停止了犯罪的行为,这不属于犯罪中止,而是犯罪未遂,故法院的判决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犯罪未完成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