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针灸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867262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针灸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针灸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针灸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针灸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针灸法)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针灸法)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1 素问离合真邪论之“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 ”,意指(A)行气(B)得气(C)留气(D)候气2 使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的辅助手法为(A)循法(B)弹法(C)刮法(D)摇法3 飞法适用的腧穴部位特点为(A)肌肉丰厚(B)不宜大角度捻转的腧穴(C)斜刺部位(D)浅表部位4 面部腧穴如印堂多用下列哪种进针法(A)提捏进针法(B)爪切进针法(C)夹持进针法(D)舒张进针法5 适用于选取头项、后头、项背部的腧穴的最佳体位是(A)俯卧位(B)侧卧位(C)侧伏坐位(D)俯伏坐位6 取穴在头面、胸腹及四肢的腧穴,应选取的体

2、位是(A)侧卧位(B)俯伏坐位(C)仰靠坐位(D)仰卧位7 提插补泻的泻法为得气后进行(A)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为主(B)先浅后深,轻插重提,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长,以下插为主(C)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短,以下插为主(D)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以上提为主8 艾灸治疗当慎用的病症为(A)久病体虚(B)阴虚阳亢(C)气虚下陷(D)阳气虚脱之急症9 天灸又称为(A)温和灸(B)药物灸(C)灯火灸(D)黄蜡灸10 化脓灸又称为(A)隔物灸(B)瘢痕灸(C)发泡灸(D)天灸11 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灸法是(A)隔姜灸(

3、B)隔蒜灸(C)隔盐灸(D)隔附子饼灸12 不宜使用三棱针的病症有(A)虚证(B)瘀证(C)热证(D)实证13 最适宜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的是(A)灯火灸(B)温灸器灸(C)隔盐灸(D)白芥子灸14 对于针刺引起的血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可先作热敷,再做冷敷(B)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C)仔细检查针具,避开血管针刺(D)出针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14 A弹法 B循法 C刮法 D摇法15 起行气、催气作用的辅助手法为16 使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的辅助手法为16 A温针灸 B温灸器灸 C艾炷灸 D灯火灸17 将纯净细软的艾绒

4、捏在针尾上。点燃后施灸的方法为18 用灯心草浸麻油,点燃后用快速动作对准穴位施灸的方法为18 A进针时徐入,少捻转,速出针 B进针时速入,多捻转,徐出针C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 D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19 开阖补泻的补法操作为20 开阖补泻的泻法操作为20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饼灸21 治疗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症,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的是22 治疗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的是23 行针的基本手法有(A)刮柄法(B)弹柄法(C)捻转法(D)提插法24 一般不宜深刺的部位是(A)四肢(B)胸部(C)腹部(D)面部25 灯火灸可以治疗的疾病有(A)小儿痄腮(B)小儿脐风

5、(C)腹痛(D)胃痛26 对于滞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B)于滞针腧穴附近循按(C)继续向相同方向捻转(D)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27 怀孕期应予禁刺的穴位有(A)三阴交(B)合谷(C)昆仑(D)至阴28 患者在接受针刺治疗时,出现滞针的处理方法中不当的有(A)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B)可强行将针拔出,防止患者出现情绪激动或不满(C)循按滞针腧穴附近,或弹刮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D)因行针不当,或单向捻转所致,可向相同方向继续捻转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针灸法)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候气法是指针刺入腧穴后,留针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

6、。【知识模块】 针灸法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刮法是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知识模块】 针灸法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针后不得气者,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称飞法。本法的作用在于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适用于肌肉丰厚的部位。【知识模块】 针灸法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提捏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知识模块】 针灸法5

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知识模块】 针灸法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知识模块】 针灸法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提插补泻法的操作: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知识模块】 针灸法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艾灸的作用是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所以阴虚阳亢证宜慎用。【知识模块】 针灸法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

8、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犹如灸疮,故名天灸。【知识模块】 针灸法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瘢痕灸,又名化脓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知识模块】 针灸法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隔附子饼灸,能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有温补肾阳等作用。【知识模块】 针灸法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三棱针放血疗法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等作用。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但不适合虚证使用。【知识模块】 针灸法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温灸器灸对于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最适宜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知识模

9、块】 针灸法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血肿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知识模块】 针灸法【知识模块】 针灸法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针灸法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弹法是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本法有催气、行气的作用;刮法是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知识模块】 针灸

10、法【知识模块】 针灸法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针灸法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灯火灸,又名“灯草灸”、“油捻灸”、“十三元宵火”,也称“神灯照”。具有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小儿痄腮、小儿脐风和胃痛、腹痛、痧胀等病证。【知识模块】 针灸法【知识模块】 针灸法1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针灸法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开阖补泻法: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知识模块】 针灸法【知识模块】 针灸法2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11、】 针灸法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隔蒜灸能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症,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隔姜灸能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以及风寒痹痛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知识模块】 针灸法23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行针的基本手法有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知识模块】 针灸法24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知识模块】 针灸法2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灯火灸具有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小儿痄腮、小儿脐风和胃痛、腹痛、痧胀等病证。【知识模块】 针灸法26 【正确答案】 A

12、,B,D【试题解析】 发生滞针后,病人精神紧张而局部肌肉过度收缩,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循按,或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若行针不当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知识模块】 针灸法2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应予禁刺。【知识模块】 针灸法28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时。其原因多为患者精神紧张,以致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或留针时间过长。其症状为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病人痛不可忍。滞针的处理:病人精神紧张而局部肌肉过度收缩,可稍延长留针时间,A 说法正确,不选;切不可强行将针拔出,B 说法错误,故选;或于滞针腧穴附近循按,或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C 说法正确,不选;若行针不当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切不可向相同方向捻转,D 说法错误,故选。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知识模块】 针灸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