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古诗鉴赏三技之一读懂诗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918158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古诗鉴赏三技之一读懂诗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古诗鉴赏三技之一读懂诗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古诗鉴赏三技之一读懂诗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古诗鉴赏三技之一读懂诗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古诗鉴赏三技之一读懂诗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诗鉴赏三技之一 读懂诗歌,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是能否读懂诗歌的关键。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重视古诗本身传达给我们的内容,从而解读古诗。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理解诗句的意思,弄清诗歌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和层次来写的。所以,内容和思路是读懂诗歌的关键。,一、标题切入 标题也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是诗歌内容形式等丰富信息的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写作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

2、、事件、主旨等,有的交代了诗歌的题材、体裁。从标题切入,就是要把握住这些丰富信息。,演练体悟1 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 (1)早上五盘岭,答案 诗的中心事件。 作者情感的触发点。,(2)采地黄者,答案 以写人为中心,其人可能是下层百姓,推知可能是表达对其命运的同情。,(3)惜牡丹花,答案 咏物诗。 情态是“惜”。,答案,(4)闺意献张水部(又名“近试上张水部”),答案 写作目的是献给张水部(可能是考官),“闺意”是比喻性说法,其真实目的是看自己的作品是否投合考官的心意。,(5)梦江南,答案 仅有词牌而无标题的词。,答案,二、细读正文 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

3、在。这一环节是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为基础的,不过,在方法上以下两点很关键: (一)懂得古诗的基本特点和章法结构 1.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古人云:作诗无他端,只“情”“景”二字。我们读诗、赏诗也一样,只要抓住了“情”“景”,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是先写景,后抒情。对于近体诗来说,绝句的一、二两句,律诗的一、二两联,词的上片是写景部分;绝句的三、四两句(尤其是末句),律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片是抒情部分。而词,又特别强调上下片之间的过渡(过片)。当然,也有少数诗作是先抒情后写景的。,情景结合不仅要注意其顺序,更要注意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前后内容(即写景与

4、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乐情、哀景哀情。 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明景衬暗情等。,演练体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该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的大意是什么?,答案 分为两层。前两联为一层,写孤舟夜泊河岸的图景;后两联为一层,抒发自伤漂泊之情。,答案,3.下面句子中,情景关系不一致的一项是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5、月。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解析 A项是以乐景写哀情,其他三项是以哀景写哀情。,答案,解析,2.章法结构(近体诗):起承转合 近体诗的写作思路一般为:起承转合。理解了这一特点,可以读懂诗的层次脉络、大体内容,甚至可以帮助做一些试题。 “起承转合”是古人写诗填词所遵循的结构章法。“起”即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拓展,“转”是诗意的跳宕转折,“合”是收束全诗。,试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为例来看它对我们懂诗、解题的帮助。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颔联指出其清

6、新俊逸的风格,为“承”。颈联为“转”,由开始赞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联是“合”,那么作者是怎样收束全诗的?既然天各一方,自然渴望相见,这是一层;渴望相见,见面干什么?对酌、切磋诗艺,又把首、颔两联的内容收在里面,这是又一层。 明白了该诗的“起承转合”过程,自然很容易做“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这一题目了。,演练体悟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答案 先写景,后抒情: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李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恨

7、长来点明春思。(或:先写春天的色彩;次写春天的繁花;接着写不解愁的春风;最后写春日惹恨,点明春思。),答案,解析,解析 该诗首句从草色、柳色写起;次句写桃花、李花,继续从色彩角度写生机盎然的春光;第三句转写诗人的愁恨;第四句以“春日”结景,以“恨长”结情。,3.利用律诗中间两联对仗的特点理解诗意,甚至艺术手法。 对仗,就是对偶,只在律诗中称“对仗”。对仗,从内容角度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正对是指上下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两个时代的角度抒发人事代谢、怀古伤今之情。反对是指上下两句意义上互为对立。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

8、,美人帐下犹歌舞”,把军中战士和将帅的两种生活放置在一起,构成反差,从而抒发忧愤之情。串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上下两句在语意上有承接、因果、假设等各种语法关系的一种对偶形式,亦称“流水对”或“走马对”。,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说的是从四川出三峡然后北上的行程,前后一贯,又有次序。分清对仗种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 另外,根据律诗上下句词性相对、结构相同的形式特点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句的意思。,(二)反复品读关键语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钱钟书用“闪电战”来形容古诗鉴赏。其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而应一个

9、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 当然,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诗句。如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歌主旨。王维山居秋暝最后一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眼句,而“留”则是诗眼,全诗要表达的对山水田园的留恋和对官场的厌恶都通过“留”字表现了出来。,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了作者的情感,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如抓住了这些字,把握思想感情往往既快又准。“情感语言”不单单是诗眼词眼,有时也藏在写景叙事句中。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就是情感语言,它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感;如“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的“独”“闲”就是情感语言,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 还有

10、一些表情态、语气的隐性虚词在表达情感中作用尤其重要,不可忽视。,演练体悟5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清纳兰性德 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 试分析该词所表达的情感。,答案 该词表达了昔盛今衰、朝代更迭、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哀伤。开头写“江南好”“城阙嵯峨”,仿佛美好、威严的景象呼之欲出,但一个“尚”字,一个“惟”字,一个“有”字,将一派衰颓之气道出,瞬时收敛了开篇的高峻之象,转而铺开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慨。最后以“玉树夜深歌”作结,引典入词,更是增添了朝代更迭的哀伤。,答案,三、挖掘暗示信息 诗歌中往往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的信息,如注释和

11、题干等,这些信息也很重要,有的甚至是解题的关键。 1.注释的暗示 高考所选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有时介绍疑难词语、地名,那是在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考生本诗的思想主旨;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考生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考生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大凡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注解的诗,肯定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演练体悟6 请借助注释,理解下面这首诗的写作意图。 赠花卿注 杜 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 花卿:名敬定,成都府尹崔光远的部将,平叛中立过功;后居功自傲,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答案 此诗赠花卿的目的是给花卿以委婉的讽喻:“只应天上有”是说花卿僭用天子音乐,不当受之;“人间能得几回闻”隐含警示之意,意谓这种享受难以长久。,答案,2.题干的暗示 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帮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如: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题干中“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已经把该诗前六句所写的内容告诉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