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纯仁 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 ,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 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时旱久不雨,纯仁籍境内贾舟 ,谕之曰:“民将无食,尔所贩五谷,贮之佛寺,候食阙时吾为籴 之。”众贾从命,所蓄十数万斛 。至春,诸县皆饥,独境内民不知也。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或谓:“此严治之犹不能戢 ,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猛而不久,以治凶民,取玩 之道也。”尽
2、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比年大半。(节选自独醒杂志)【注】纯仁:字尧夫,谥忠宣。 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 ”。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宿卫:古时指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的人。劾治:审查治罪,推究、审问。贾舟:商船。贾,商人。籴(d):买进粮食。斛(h):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戢:止,停止。玩:同“顽”,不驯服。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牧地初不隶县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候食阙时吾为籴之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C.取玩之道也 以咨诹善道 D.训使自新,即释去 死即举大名耳2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
3、/即释去/期岁/盗减比年大半。 B.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比年大半。 C.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比年大半。 D.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比年大半。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2)至春,诸县皆饥,独境内民不知也。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范纯仁的人物形象。1.C【解析】A 项中的“隶”,前者意思是“属于”,后者意思是“仆役,奴仆”。B 项中“阙”都通“缺”,前者是“缺少”的意思,后者是“缺口”的意思。C 项中的“道”,都是“方法”的意思。D 项中的“即”,前者的意思是“立即,当即”,后者的
4、意思是“就要,就”。2.A 【解析】在断句时,首先需要理解句子的意思进行划分,这句话的意思是“(范纯仁)将他们全部叫到官府庭前,训诫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就把他们都释放了。等到满了一年,盗窃案件比往年减少了大半。”,根据句意断句选择 A 项。3(1)供养军队的钱物是由田税所出,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而不许追究,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2)到(第二年)春天,各县都受饥,只有襄邑县境内百姓不知道有饥馑这回事。34.执法严明,关心百姓,为政宽缓。写他抓捕卫士及其结果,体现了他的执法严明;他面对“旱久不雨”所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他在法律的框架内对待强盗,体现了他的为政宽缓。【解析】分
5、析人物形象,一定要从事件和人物言行中进行归纳提炼。本文共三段,一共写了范纯仁的三件事,每一件事可以提炼出一个方面,第一段主要写他抓捕卫士及其结果,体现了他的执法严明;第二段主要写他面对“旱久不雨”所采取的措施,主要体现他的仁爱之心(关心人民);第三段主要写他在法律的框架内对待强盗,主要体现他的为政宽缓。【参考译文】范纯仁,字尧夫,出任襄城县知县。县里有一处牧场,卫士在那里牧马,马践踏了百姓的庄稼,范纯仁抓捕了一个卫士处以杖刑。这牧场本来不隶属于县里,管理牧场的官员发怒说:“这是皇帝的宫廷值宿护卫,你一个县令怎敢也如此?”就把这事向皇上汇报,要立即予以审理治罪。范纯仁说:“供养军队的钱物是由田税
6、所出,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而不许追究,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皇上下诏释放了他,并且允许把牧场交由县里管理。当时天旱很久不下雨,范纯仁登记襄邑县境内商船,告诉他们说:“百姓将来没有饭吃,你们所贩五谷,贮藏在佛寺里,等到粮食缺少时,我为你们籴卖。”商人们都服从命令,贮藏的粮食达十余万斛。到(第二年)春天,各县都受饥,只有襄邑县境内百姓不知道有饥馑这回事。调任齐州知州。齐州的民俗凶暴强悍,百姓任意偷盗劫掠。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严厉处置还不能止息,您一概宽以待之,恐怕那里需要整治的违法乱纪事情不能穷尽了。”范纯仁说:“宽容出于人性,如果极力地严惩,就不能持久;严惩而不能持久,以此来管理凶暴的百姓
7、,这是造成刁顽的方法啊。”(范纯仁)将他们全部叫到官府庭前,训诫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就把他们都释放了。等到满了一年,盗窃案件比往年减少了大4半。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赵琰,字叔起,天水人。父温为杨难当司马。初,苻氏乱,琰为乳母携奔寿春, 年十四乃归。 孝心色养,饪熟 之节,必亲调之。皇兴中,京师俭 ,婢简粟粜之 ,琰遇见切责,敕留轻粃。尝送子应冀州娉室 ,从者于路偶得一羊,行三十里而琰知之,令送于本处。又过路傍,主人设羊羹,琰访知盗杀,卒辞不食。遣人买耜刃,得剩六耜,即令送还刃主。刃主高之,义而不受,琰命委之而去。初为兖州司马,转团城镇副将。还京,为淮南王他府长史。时禁制
8、甚严,不听越关葬于旧兆。琰积三十余年,不得葬二亲。及蒸尝 拜献,未曾不婴慕卒事 。每于时节,不受子孙庆贺。年余耳顺,而孝思弥笃。慨岁月推移迁窆 无期乃绝盐粟断诸滋味食麦而已。 (选自魏书,有删改)【注】饪(rn)熟:指烹调。俭:贫乏,歉收。简粟粜(tio)之:碾粟筛出瘪谷。娉室:定亲。通“聘”,订婚。蒸尝:指祭祀。婴慕卒事:想回乡归葬双亲的事。迁窆(bin):迁葬。窆:墓穴,坟茔。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年十四乃归(返回) B.琰遇见切责(责备) C.从者于路偶得一羊(顺从) D.初为兖州司马(刚开始)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慨/岁月推移
9、/迁窆无期乃/绝盐粟断/诸滋味食麦而已。B.慨岁月推移/迁窆无期/乃绝盐粟/断诸滋味/食麦而已。5C.慨岁月推移/迁窆无期乃/绝盐粟断/诸滋味/食麦而已。D.慨/岁月推移迁窆无期/乃/绝盐粟断诸滋味/食麦而已。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孝心色养,饪熟之节,必亲调之。(2)琰访知盗杀,卒辞不食。4.文中主要写了赵琰的哪些事迹?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1.C【解析】C 项“从”的意思是“随从”,而非“顺从”。2.B【解析】此题考查断句。答题时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本句的意思是:他感叹岁月推移,而迁葬无期,于是不吃盐粟,断除众味,只吃麦
10、食。故选 B 项。3.(1)精心奉养父母,烹调之类的食物,必亲自调弄。(2)赵琰查访(后)知道这是偷杀的羊,于是推辞不愿就餐。4.亲自为父母调弄饮食,时刻不忘为父母迁葬之事,体现了他的孝顺;责令婢女留下筛选出的瘪谷,体现出他的节俭;命随从将偶然得到的羊归还原处,将多出来的耜刀送还给刀主,体现了他的正直、诚信;不吃偷来的羊,体现了他坚守节操。【解析】概括文章主要事迹,首先要读懂文章大意,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文中写赵琰四十回家后亲自为父母调弄饮食,因规定不能将父母葬在故乡,因而时刻不忘为父母迁葬之事,体现了他的孝顺。婢女扔掉筛出的瘪谷,而赵琰要求留下,体现了他的节俭。随从在路上偶然得到了一只6
11、羊,要求随从送回去,买耜刀的时候将多出来的耜刀送还买主,体现了他的正直、诚信。不吃偷来的羊,体现了他坚守节操。【参考译文】赵琰,字叔起,天水人。父温为杨难当司马。当初,苻氏叛乱,赵琰被奶妈带着奔逃到寿春,长到十四岁才返回老家。精心奉养父母,烹调之类的食物,必亲自调弄。皇兴年间,京城歉收,婢女碾粟筛出瘪谷,赵琰看见狠狠教训了她一顿,责令她留下瘪谷。曾送儿子赵应到冀州订亲,随从的人在路上偶然得到一只羊,走了三十里后,赵琰知道了,责令仆人送回原处。又在经过的路边,主人准备了羊肉汤,赵琰查知这是偷杀的羊,于是推辞不愿就餐。派人购买耜刀,发现多了六把,立即让人送还主人。刀主被他(这种行为)感动,坚决不接
12、受,赵琰命人放下刀就离开了。刚开始赵琰任兖州司马,转任团城镇的副将。归还京城,任淮南王拓跋他的幕府长史。当时禁制非常严格,不让大臣越关葬在故乡。赵琰不能归葬双亲达三十年之久。到祭祀拜献的时候,总是不能不想归葬双亲的事。每每逢年过节,总不接受子孙的庆贺。随着年纪渐高,孝顺之情越来越深厚。他感叹岁月推移,而迁葬无期,于是不吃盐粟,断除众味,只吃麦食。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 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
13、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 为市官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人歌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迁户部中大夫。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7励精发擿 ,数旬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节选自北史裴侠传)【注】菽:豆类的总称。庸:受雇用。擿(t):揭发。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侠
14、躬履俭素(亲自)B.去职之日(距离)C.奸盗略尽(大概)D.许其自首(允许)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B.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C.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D.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2)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4.文章刻画了裴侠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1.B【解析】B 项“去”在这里的意思是离开。
15、2.D【解析】此题考查断句。答题时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8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本句的意思是:于是把他们全部遣散了。又有士兵三十人,供郡守使用,侠也不让他们为自己做私事,并收这些人做市官马。故选 D 项。3.(1)为了饮食而役使人,是我不做的事。(2)美好的食物不吃,不用士兵,裴公美好的品德,应该是世人的楷模。4.从裴侠七岁后聪明于常人,对父亲的死伤心如成人可以看出他天赋异禀;从他做官从不偏私,严查贪官污吏可以看出他为官清廉;从李贵因占用公物哭泣许其自首可以看出他恪尽职守。【参考译文】裴侠字嵩和,是河东解人。七岁了,还不能说话,后来在洛城看见一群乌鸦遮蔽了天空,
16、抬起手指着乌鸦就会说话了,于是聪慧记忆深刻,不同于平常的儿童。十三岁,父亲去世了,他哀伤得像成年人一样。侠亲自做事平时很节俭,吃的都是普通的饭菜罢了,下人没有不怀念他的。这郡旧的体制,有打鱼狩猎的三十人未供养郡守,侠说:“为了饮食而役使人,是我不做的事。于是把他们全部遣散了。又有士兵三十人,供郡守使用,侠也不让他们为自己做私事,并收这些人做市官马。一年多已经积累成群的马匹。他离开职位的那天,丝毫不取。人们歌颂他说:“美好的食物不吃,不用士兵,裴公美好的品德,应该是世人的楷模。”全国上下都信服他,称他是“独立使君。”升户部大夫。当时有一自私的吏主看守仓库,几年私藏到千万,到侠在此地做官,振作精神
17、想办法揭发,几月之内,奸险偷窃的人大致都尽了。转任工部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在府中悲伤地哭泣,有人问他原因,回答说:“掌管的财物,很多变为自己用,裴公是有名的清正严厉之人,害怕获罪因此哭泣。”侠听说这件事,答应让他自首。李贵自己说藏钱五9百万。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方干,字雄飞,桐庐人。幼有清才,散拙 无营务。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风清月明,携稚子邻叟,轻樟往返,甚惬素心。所住水木閟 ,一草一花,俱能留客。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遂相师友,因授格律。干有赠凝诗,云“把得新诗草里论”。时谓反语为村里老,疑干讥
18、诮,非也。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干旱岁偕计 ,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名竟不入手,递归,无复荣辱之念。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遣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固。”成通末卒。门人相与论德谋迹,谥曰玄英。乐安孙郃等,缀其遗诗三百七十余篇,为十卷。(选自唐才子传卷七)【注】散拙:(为人)散淡粗疏。閟:通“秘”,幽深。偕计:随同计吏。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一见干器之 已持臣守圉之器B.事不果成 尉果笞广C.辄遣主人 饮少辄醉 D.缀其遗诗三百七十余篇 缀行甚远2.对文中
19、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B.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 10C.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D.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时谓反语为村里老,疑干讥诮,非也。(2)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4.阅读全文,概述方干的性格特点。1.C【解析】A 项中“器”前者的意思是器重;后者的意思是器械,武器。B 项“果”前者的意思是实现;后者的意思是果然。C 项“辄”的意思都是就。D 项“缀”前者的意思是汇集
20、;后者的意思是紧跟。2.C【解析】此题考查断句。答题时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本句的意思是:大夫王廉到浙东问政,按照礼节邀请方干到来,赞许他的操守,要推荐他到朝廷,委托吴融草拟奏表。故选 C 项。3.(1)当时的人认为方干反说(徐凝)为村里老人,怀疑方干讥诮徐凝,(其实)不是这样的。(2)过了一段时日,王廉因病逝世,事情最终没有办成。4.散漫粗疏、对功名无所追求,心地纯洁,性格洒脱。【参考译文】方干,字雄飞,桐庐县人。幼年有清俊之才,(为人)散淡粗疏没有做什么事。大中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没有考中,隐居在镜湖中。湖的北面有间茅草屋,湖的西面有个
21、松岛。每当风清月明之时,(他就)带着小儿和邻居老人,撑一只轻便的小船往返于茅屋与松岛之间,使自己11一向淡泊的心非常惬意。他住的地方水泉树木幽深隐蔽,一草一花,都让人流连忘返。他家境贫苦,存有一把古琴,(常)漫步吟诗、醉酒而卧来自娱自乐。徐凝当初有(很高的)诗名,一见方干就很看重他,于是与他互相成为师友,徐凝便教方干作格律诗。方干有赠徐凝的诗,说“把得新诗草里论”。当时的人认为方干反说(徐凝)为村里老人,怀疑方干讥诮徐凝,(其实)不是这样的。大夫王廉到浙东问政,按照礼节邀请方干到来,赞许他的操守,要推荐他到朝廷,委托吴融草拟奏表。过了一段时日,王廉因病逝世,事情最终没有办成。方干早年随同计吏,
22、往来于两京之间,一些热心的达官公卿争相邀请他,(但)功名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方干)于是回去,不再有追求功名的念想。浙中只要有园林名胜,他就拜访主人,题留的诗几乎遍布那些园林。当初李频向方干学习作诗,李频考中进士,诗僧清越向方干祝贺道:“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年(方干)去世。他的门人一起讨论他的德行和事迹,确定谥号为玄英。乐安人孙郃等人汇集他的遗诗三百七十多首,合编成十卷。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贞观元年,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思廉时在洛阳,因寄物三百段,并遗其书曰:“想卿忠节之风,故有斯赠。”初,大业末,思
23、廉为隋代王侑 侍读,及义旗克京城时,代王府僚多骇散,惟思廉侍王,不离其侧。兵士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 举义兵,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稍却,布列阶下。须臾,高祖至,闻而义之,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下,思廉泣拜而去。见者咸叹曰:“忠烈之士,仁者有勇,此之谓乎!”(节选自贞观政要忠义第十四)12【注】代王侑:隋元德太子之子,炀帝十三年南巡,以侑留守长安,李渊攻克长安,立侑为帝。唐公:唐高祖起初的封号。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A.因寄物三百段(于是,就)B.惟思廉侍王(只有)C.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下(赞同)D.见者咸叹曰(全,都)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
24、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明大节 策之不以其道B.想卿忠节之风 属予作文以记之C.不离其侧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思廉泣拜而去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2)众服其言,于是稍却,布列阶下。4. 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结合选文说说姚思廉的“忠烈”表现在哪里。(用原文语句回答)1.C【解析】C 项“许”的意思是答应,而非赞同。2.D【解析】A 项“以”前后均为介词,前者可译为“用来,拿来”,后者可译为“按照”;B 项“之”前者为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后者为助词,相当于“这件事”;C 项“其”前者为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他的”,后者为指示代词,
25、相当于“这,那”;D 项“而”前后均表承接,可译为“就,然后”。3.(1)(即使)拿古人与他相比,也没有什么人能超过他啊!13(2)众人敬服他的言行,就稍稍退却,排列在殿堂的台阶下。4.代王府僚多骇散,惟思廉侍王,不离其侧;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下,思廉泣拜而去。【解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真是忠义刚烈的人啊!人们说仁义的人有勇气,不就是说他吗?”这是人们对姚思廉忠义的评价。根据题干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其“忠烈”的句子,摘抄下来即可。【参考译文】贞观元年,太宗曾经谈论到隋朝灭亡的事情,感慨地说:“姚思廉不顾及生命危亡,用来表明臣子应有的节操,(即使)拿古人与他相比,也没有什么人能超过他啊!”
26、当时姚思廉正在洛阳,于是太宗寄给他三百段丝帛,并写了一封信:“想着你忠孝大节的风骨,因此有这些馈赠。”隋朝末年,姚思廉担任隋代王侑的侍读,到义军攻克京城时,代王府的许多幕僚都逃散了,只有姚思廉侍奉代王,不离左右。兵士要到殿上捉拿代王,思廉严厉地叫道:“唐公举义兵,本意在于匡复王室,你们不应该对代王无礼!”众人敬服他的言行,就稍稍退却,排列在殿堂的台阶下。没过多久,高祖来了,听了别人的讲述后认为他很忠义,答应他扶代王侑到顺阳阁,思廉哭泣着拜谢然后离去。看到这事的人都感叹地说:“真是忠义刚烈的人啊!人们说仁义的人有勇气,不就是说他吗?”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
27、长矣,子姓 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 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 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14下之马也。(选自列子说符)【注】子姓:您的家族。 牝(pn):雌性的鸟、兽。牡(m):雄性的鸟、兽。骊(l)
28、:纯黑色的马。 色物:指马的颜色。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臣之子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何马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牝而黄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子所使求马者 寻向所志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B.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C.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D.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2)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4.请结合你对选
29、文内容的了解,说说选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B【解析】A 项中的“之”均是助词,可译为“的”。B 项中的“何”均是代词,前者相当于“什么”;后者相当于“为什么”。C 项中的“而”15均是连词,表并列,可不译。D 项中的“所”均是代词,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事、东西、地方等)”。2.B【解析】断句需要结合句子意思,本句的意思是:“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观察他所需要观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结合句意选择 B 项。3.(1)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马,什么不是好马呢?(2)领会了它的精华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关注它的内部,
30、而忘记了它的外表。【解析】本题翻译时应注意,(1)句是个倒装句,应该为“又何能知马也”,重点词“弗”(不),“何”(怎么);(2)句中“得”(领会)。4.文章通过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本质。【解析】文章讲了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蕴含的道理可通过“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得出,即看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参考译文】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侄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伯乐回答说:“良马,可以从它的形体、状貌和筋骨上看出来。千里马,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像这样
31、的马奔驰起来,跑得既快,还不扬起尘土,不留下马蹄的痕迹。我的子侄们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有个叫九方皋的人,他观察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本领绝不在我以下,请您接见他。”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好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报告说:“我已经找到好马了,在沙丘。”秦穆公问道:“是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说:“是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派人前去牵马,一看,却是匹纯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对他说:“坏16了!您所推荐的那个找好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马,什么不是好马呢?”伯乐长叹了一声,说道:“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吗? 领会了它的精华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
32、关注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观察他所需要观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等到把马送到,它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好马。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梁储 传十三年七月,帝从江彬 言,将遍游塞上。托言边关多警,命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统六师往征,令内阁草敕 。阁臣不可,帝复集百官左顺门面谕。廷和、冕在告 ,储、纪泣谏,众亦泣,帝意不可回。已而纪亦引疾。储独廷 争累日,帝竟不听秦王请关中闲田为牧地,江彬、钱宁、张忠等皆为之请。 帝排群议许之,命阁臣草制。 廷和、冕引疾,帝怒甚。储度不可争,乃上制草 曰:“太祖高皇帝著令,兹土不畀藩
33、封 。 非吝也,念其土广饶,藩封得之,多蓄士马,富而且骄,奸人诱为不轨,不利宗社。王今得地,宜益谨。毋收聚奸人毋多蓄士马毋听狂人谋不轨震及边方危我社稷,是时虽欲保亲亲不可得已。”帝骇曰:“若是其可虞!”事遂寝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八)【注】梁储:与下文提到的廷和、冕、纪等均为明武宗时的重臣。江彬:取悦武宗,恃宠擅权,后被抄家处死。 草敕:起草诏书。 在告:在休假。廷:在朝廷上。制草:起草诏令。不畀藩封:不给予藩王作为封地。寝:搁置。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帝复集百官左顺门面谕(当面)17B.帝排群议许之 (同意)C.储度不可争 (考虑)D.震及边方 (动摇)2.对文中
34、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毋收聚/奸人毋多蓄/士马毋听狂/人谋不轨震/及边方危我社稷。B.毋收聚奸人/毋多蓄/士马毋听狂人/谋不轨震及边方/危我社稷。C.毋收聚奸人/毋多蓄士马/毋听狂人谋不轨/震及边方/危我社稷。D.毋收聚/奸人毋多蓄士马/毋听狂人/谋不轨/震及边方危我社稷。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储独廷争累日,帝竟不听。 ()帝骇曰:“若是其可虞!”事遂寝。 4.相较第一次的劝谏,梁储的第二次进谏为什么能够成功? 1.【解析】项中“度”的意思是“估量”。2.C【解析】断句需要结合句子意思,本句的意思是“不要收召坏人,不要多养兵马,不要听信狂妄之人的话,图谋不轨
35、,动摇边境,危及我江山社稷。”结合句意选择 C 项。3.(1)梁储一个人在朝廷上争了几天, 武宗最终还是不听。(2)皇帝惊骇地说:“ 如果是这样就值得忧虑了!” 此事就搁置下来。4.梁储在第二次劝谏时能够审时度势,以退为进,以危害统治的角度说明利害,委婉进谏,切中皇帝心理。18【参考译文】正德十三年七月,武宗听了江彬的话,将要到边塞上游玩个遍。就托言边关有很多战争警报,现在要命令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率领天子六师的军队前往征战,让内阁起草诏书。 阁臣不同意,武宗又召集百官到左顺门当面训话。廷和、蒋冕正在休假中,梁储、毛纪流着泪劝谏,大家也落了泪,武宗的决心仍不动摇。过后毛纪也托病告假
36、,梁 储 一 个 人 在 朝 廷 上 争 了 几 天 , 武 宗 最 终 还 是 不 听 秦王请求用关中闲田作为自己的牧场,江彬、钱宁、张忠等人都为他出面请求,皇帝力排群议答应了他,命令内阁大臣起草诏令。 杨廷和、蒋冕托病辞官,皇帝很生气。梁储估计不可抗争,就呈上起草诏令说:“太祖高皇帝写下法令,这些土地不划作藩王疆土。不是吝啬,考虑到那些土地广阔丰饶,藩王得到了,多蓄养马匹,培养士兵,富饶就会骄横,听从奸人的诱导就会不守规矩,不利于宗庙社稷。 秦王如今得到了土地,应该更加谨慎。 不要收召坏人,不要多养兵马,不要听信狂妄之人的话,图谋不轨,动摇边境,危及我江山社稷,这时候即使想保护亲人也不可能
37、了。”皇帝惊骇地说:“如果是这样就值得忧虑了!”此事就搁置下来。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 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 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19七年,代王皀为
38、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治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 ,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选自贞观政要任贤)【注】隐太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追封他为息王,谥号“隐”,史称“隐太子”。雅:一向,向来。中钩:春秋时,齐国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后公子小白获胜,即位,这就是齐桓公,后来他任管仲为相。1.下列语
39、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近徙家相州之内黄 (迁居)B.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屡次、多次)C.又劳之曰 (安慰、抚慰)D.多所弘益 (增加)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B.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C.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D.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2)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204.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太宗具有怎样的品质?1.【解析】项中“益”在这里是“益处、好处”的
40、意思。2.D【解析】断句需要结合句子意思,本句的意思是:“三年间,连续升官到秘书监,参与政事。有着深远的谋略,对治理国家有着很大的益处。”结合句意选择 D 项。3.(1)皇太子如果听从了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2)太宗每次与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4.任人唯贤;有博大宽阔的胸襟。【参考译文】魏征是河北钜鹿人。前不久全家迁居到相州的内黄。武德末年,(官职)为太子洗马。他看到太宗与隐太子李建成暗中相互倾轧争斗,(便)多次劝李建成提早做打算。太宗杀了隐太子后,召见魏征并责备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大家都替魏征担惊受怕。魏征神情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从了我的话,肯
41、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太宗听后变得严肃,更加优厚地对待魏征,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把魏征请进寝室询问治理国家的办法。魏征一向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性情刚正不阿,没有什么阻挠能使他屈服。太宗每次与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魏征欣喜遇到了赏识自己的明君,竭尽全力为太宗效劳。太宗安慰他说:“你前后直言进谏的二百多件事,都合乎我的心意。如果不是你忠心侍奉国家,怎能如此!”三年间,连续升官到秘书监,参与政事。有着深远的谋略,对治理国家有着很大的益处。贞观七年,魏征代替王皀做侍中,加封为郑国公。不久因为生病请求21辞去所任的官职,只做个闲散官职。太宗说:“我把你从仇敌囚虏之中选拔出来,委任你中央枢要之职。
42、你看到我的过错,没有不劝谏的。你难道不知道黄金在矿石中,有什么可贵的呢?经过良匠锤炼成为宝器,就被人当做宝贝。我正把自己比作金子,把你当做好的工匠。你虽然有病,但还算不上衰老,怎能让你就这样辞官呢?”魏征才停止辞官(申请)。太宗曾经对他说:“你的罪比管仲射中齐桓公的衣带钩还要严重,我对你的信任却超过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间融洽相处,难道还有谁能像我这样对你吗?”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游庐山日记徐霞客二十一日别灯 ,从龛后小径直跻汉阳峰。攀茅拉棘,二里,至峰顶。南瞰鄱湖,水天浩荡。东瞻湖口 ,西盼建昌,诸山历历,无不俯首失恃 。惟北面之桃花峰,铮铮比肩 ,然昂霄逼汉 ,此
43、其最矣。下山二里,循旧路,向五老峰。汉阳、五老,俱匡庐南面之山,如两角相向,而犁头尖界于中,退于后,故两峰相望甚近。而路必仍至金竹坪,绕犁头尖后,出其左胁,北转始达五老峰,自汉阳计之,且三十里。余始至岭角,望峰顶坦夷,莫详五老面目。及至峰顶,风高水绝,寂无居者。因遍历五老峰,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凭空下坠者万仞,外无重冈叠嶂之蔽,际目 甚宽。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峰峰各奇不少让,真雄旷之极观也!(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灯:指慧灯和尚。湖口:即今江西湖口县。失恃:无所依仗。铮铮:刚正挺立的样子。比肩:并肩,不相上下。昂霄逼汉:昂然
44、直逼霄汉,即直冲云天的意思。际目:视野。22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此其最矣 而年又最高 B.向五老峰 眈眈相向 C.望峰顶坦夷 南扶夷越 D.及至峰顶 徐公何能及君也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B.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C.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D.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南瞰鄱湖,水天浩荡。(2)峰峰各奇不少让,真雄旷
45、之极观也!4.用自己的话说说“五老峰”为什么被作者赞为“真雄旷之极观也”?(列举三个即可)1.A【解析】A 项“最”的意思都是极。B 项“向”前者的意思是趋向,奔向;后者的意思是朝着,向着。C 项“夷”前者的意思是平,后者的意思是泛指南部各族。D 项“及”前者的意思是到达;后者的意思是比得上。2.A【解析】断句需要结合句子意思,本句的意思是:“然而五座山峰排列一线,互相遮掩,一眼望去,不能把五座山峰尽收眼底,登上一座峰,而峰两旁似乎也看不到底。”结合句意选择 A 项。233.(1)从南面鸟瞰鄱阳湖,浩荡的湖水仿佛与天相连。(2)座座山峰各有奇险景观,一点都不相让,真是雄伟宽广的极致景观!4.方
46、圆三十里;峰顶平坦,有烈风,无水,无人住;从山顶平剖,分成五支,从空中下坠万仞,非常高险。【解析】“真雄旷之极观也” 译为“ 真是雄伟宽广的极致景观!”在文中找出描写“极致景观”的语句,如“风高水绝,寂无居者”“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凭空下坠者万仞,外无重冈叠嶂之蔽,际目甚宽”,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参考译文】二十一日告别慧灯和尚,从小屋后的小路直接攀登汉阳峰。攀缘茅草、手拉荆棘地向上攀登二里路,到达汉阳峰顶。从南面鸟瞰鄱阳湖,浩荡的湖水仿佛与天相连。东面远望湖口县,西面遥看建昌,各座山历历在目,没有(哪一座)不像失去了倚仗一样低头服输。 只有北面的桃花峰,是诸山中刚直挺立的,可(与汉阳
47、峰)并肩,然而它直冲云天,这是它最美的地方了。 向山下走了二里路,沿着旧路,向着五老峰前进。汉阳峰、五老峰,都是庐山南面的山,犹如两只角相对,而犁头尖就介于两者中间,退到(犁头尖)后面,所以两座山峰相望很近。然而路一定会经过金竹坪,绕过犁头尖后面,从它的左侧出来,向北转,才能到达五老峰,从汉阳开始计算路程,已有三十里。我刚到岭角,遥望峰顶很平坦,不熟悉五老峰的面目。 等到到达峰顶,只见风很猛烈,没有流水,空寂而无人居住。于是游历遍五老峰,才知道这山的北面,一座山相互连属;山的南面,则是从山绝顶平剖,分成五支,从空中下坠万仞,非常高险,其外没有重岩叠嶂的遮蔽,视野非常宽广。 然而五座山峰排列一线
48、,互相遮掩,一眼望去,不能把五座山峰尽收眼底,登上一座峰,而峰两旁似乎也看不到底。 座座山峰各有奇险景观,一点都不相让,真是雄伟宽广24的极致景观! 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多矣。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