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部分 专题七 类型六1(2018湖州)高锰酸钾是初中常用的一种试剂,它可以和很多物质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小明和小丽把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H 2C2O4)溶液混合,发现刚开始反应时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后褪色速度突然加快。为了探究反应过程中褪色速度加快的原因,小明查到了如下资料:资料 1:2KMnO 45H 2C2O43H 2SO4=K2SO42MnSO 48H 2O10CO 2资料 2:通常情况下,反应物浓度变大,反应加快;温度升高,反应加快。(1)根据这些资料,小明提出了两个假设。假设一: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物浓度变大引起的;假设二: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过程中温度升
2、高引起的。小明经过分析,否定了假设一,理由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变小。(2)小丽针对假设二进行实验探究后,经过思考,又做了如下实验:把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分为两份,分装 A、B 两试管,同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并置于同一水浴中。迅速向 A 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 MnSO4,发现 A试管中溶液褪色明显快于 B 试管。上述实验中,把两支试管置于同一水浴中的目的是减小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锰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2(2018无锡)碳酸钠广泛用于造纸、纺织、玻璃、洗涤剂、肥皂、制革等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吕布兰、
3、索尔维和侯德榜为碳酸钠的工业化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吕布兰法:1789 年,法国医生吕布兰(N.Leblanc.17421806)以食盐、浓硫酸、木炭和石灰石为原料,开创了规模化工业制取碳酸钠的先河,具体流程如下:(1)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2)在高温条件下,中发生两步反应,其中一步是 Na2SO4和木炭生成 Na2S 和 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44C Na2S4CO。= = = = =高 温 (3)中“水浸”时通常需要搅拌,其目的是加速溶解(或加快溶解速率),使碳酸钠充分溶解在水中。2(4)不断有科学家对吕布兰法进行改进,是因为此法有明显不足,请写出一条不足之处产生有害
4、气体、污染环境、耗能高、原料利用不充分等。.索尔维法:1862 年,比利时工程师索尔维发明氨碱法制碳酸钠,又称索尔维法。原理如下:NaClNH 3CO 2H 2O=NaHCO3NH 4Cl;2NaHCO 3 Na2CO3CO 2H 2O= = = = = 某兴趣小组采用下列装置模拟索尔维法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实验操作如下:关闭 K1,打开 K2通入 NH3,调节气流速率,待其稳定后,打开 K1通入 CO2;待三颈烧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 K2停止通 NH3,一段时间后,关闭 K1停止通CO2;将三颈烧瓶内的反应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并将所得固体置于敞口容器中加热,记录剩余固体
5、质量。加热时间/mint0 t1 t2 t3 t4 t5剩余固体质量/g 未记录 15.3 13.7 11.9 10.6 10.6请回答下列问题:(5)饱和 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CO2中混有的 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 =NaClH 2OCO 2。(6)三颈烧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瓶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 ,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吸收氨气,防止空气污染;关闭K2停止通 NH3后,还要继续通一段时间 CO2,其目的是使氨气充分反应。(7)根据实验记录,计算 t2时 NaHCO3固体的分解率(已分解的 NaHCO3质量
6、与加热前原NaHCO3质量的比),请写出计算过程。解:设加热前 NaHCO3固体的质量为 x。2NaHCO3 Na2CO3H 2OCO 2= = = = = 168 106x 10.6 g3168106 x10.6 g解得: x16.8 g设 t2时已分解的 NaHCO3固体的质量为 y。2NaHCO3 Na2CO3H 2OCO 2 m= = = = = 168 16810662Y 16.8 g13.7 g3.1 g16862 y3.1 g解得: y8.4 g则 t2时 NaHCO3的分解率 100%50%8.4 g16.8 g若加热前 NaHCO3固体中存在少量 NaCl,上述计算结果将偏小
7、 (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8)制碱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持在英、法等西方国家手中,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先生独立摸索出索尔维法并公布于众,又于 1943 年创造性地将制碱与制氨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基本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同时生产出碳酸钠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这就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下列认识或理解正确的是 。科学认识是在曲折的、艰辛的积累过程中不断进步的“科技兴邦、实业救国”是侯德榜先生回国研究的巨大动力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它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理念。3(2018潍坊)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所得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显红色。某同学将镁条放在水中煮沸,趁热
8、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1)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H 2O= Mg(OH)2H 2。(2)查阅资料: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碱性减弱。【提出问题】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是什么?【假设与分析】假设 1:可能是氢氧化镁与 N2或 O2发生了反应。假设 2:可能是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 CO2。假设 3: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由碱的性质可知,假设 1 不成立。【实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取上述红色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在 溶液红色褪去 假设 2 成立4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取上述红色溶液,降低温度
9、,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红色褪去 假设 3 成立【拓展延伸】(3)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时,产生蓝色沉淀。请解释其原因: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4)除上述金属外,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预测钾也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上述现象(举一例即可)。4小玉对镍(Ni)、镉(Cd)、钯(P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产生了兴趣,请你与她一起完成实验探究。【查阅资料】 镍(Ni)、镉(Cd)和钯(Pd)都是银白色金属,在化合物中通常均表现为2 价。它们的氯化物也都能溶于水。其中钯可用于制作项链、戒指等首饰。【实验探究一】小玉根据钯的用途,先做了以
10、下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把钯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银比钯更活泼【实验探究二】同温下,小玉取大小、厚度相同的镍、镉、钯三种金属,表面打磨后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在下表中;Ni Cd Pd与盐酸反应的现象产生气泡较快 产生气泡较慢无气泡产生(或无明显现象)【得出结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NiCdPd;镉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d2HCl= =CdCl2 H2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思维拓展】如果只能三种药品来验证铝、镉、钯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理论上应选用Ni、CdCl 2、Pd(或 NiCl2、Cd、PdCl 2)(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