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31 练 古代中国的商业1(德州市 2017 届 3 月模考,25)管仲认为:五谷食米,民之司命(决定民众生死)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也。故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这体现了( )A重农抑商的政策 B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C以农促商的理念 D “工商皆本”的主张2(武汉 2017 二月调考,24)管子一书建议把“修道途,便关市”作为“输之以财”的重要方式之一。 孟子记载宋国大夫戴盈之说:“(税率)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 ”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 )A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B区域性统一市场日渐形成C区域间长途贸易不断兴起D加大“关市
2、之征”成为共识3(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2018 第一次联合模拟,25)汉文帝时,晁错提出务农贵粟政策,百姓缴粟 600 石者,就可封爵。但普通五口之农家,所耕之地不过百亩,全年所收不过 100 石,根本无 600 石余粮来换爵,反为富商大贾所乘。这表明在当时( )A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B重农政策使百姓受益有限C农民贫困导致政府遏制商人D纳粟拜爵为选官主要途径4(咸阳 2017 二模,24)秦朝“半两”钱,汉代“五铢”钱,主要以重量为名。621 年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此后历代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3、B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C土地兼并逐渐加剧D税收政策转向以征收货币为主5(大庆市 2017 二模,25)汉至隋五铢钱广泛流通,但钱币实际重量与书文重量脱钩,重2量大约在三铢左右。唐朝废止五铢钱,颁行重约三铢左右的通宝钱,通宝钱遂广泛流通开来。这表明通宝钱的使用( )A开启了以重量命名钱币的时代B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C改变了古代铜铸币的基本样式D使得五铢钱的价值完全丧失6(黄冈 2017 届 3 月质检,25)宋代开封府官员赵孚上奏,认为庄宅买卖中屡屡出现诉讼纠纷缘由在于“衷私妄写文契” ,建议朝廷下令“集庄宅行人,众定割移,典卖文契各一本,立为榜样。违者论如法” 。该建议得到宋太宗的批
4、准。宋徽宗崇宁三年干脆下令“印卖田宅契书,并从官司印卖” 。这表明宋代( )A开始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B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C力图对物业交易进行国家干预D政府出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7(石家庄 2017 年一模)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新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 ,生意兴隆。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都城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B “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C “钞引”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8(滨州 2017 届 3 月模拟
5、,25)宋代海外贸易活跃,仅进出口货物就达 400 多种,对外贸易港口有 20 余处,在广州、泉州等地设市舶司,有的还设有市舶务、市舶场等下属机构,大批海外蕃客来华贸易。这说明宋代( )A突破了朝贡贸易体制 B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C商业是主要财政来源 D抛弃了重农抑商政策9(深圳 2018 年一调,27)明代天下水陆行程记载了以北京、南京为中心的 114 条全国水陆路程,其中苏、杭等地的记载最为繁密,还载有各地山川、市场、物产、旅社、船只、风俗、盗贼等内容。据此推断,作者编写此书旨在( )3A为官府汇总民情奏报 B为藩国安排朝贡路线C为游士介绍旅游资源 D为商贾提供行程指南10(潍坊 2017
6、届高三 3 月模拟,27)长期以来,中国古代“以士为尊,农工商卑” 。而明清之际的江南地区出现了“天下之士多出于商” “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儒商成为商人主体 B社会观念发生转变C拜金逐利风气盛行 D取士制度发生变化11(蚌埠市 2017 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26)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提出一个疑问:“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他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 ”下列最能支撑这一“研究结论”的史实是( )A战国时期私商大量出现B宋代商业突破市
7、坊限制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明清商帮的兴起和发展12(石家庄 2017 届第二次质量检测,25)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这说明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B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C古代农民缺乏商业致富的意识D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4答案精析1B 根据题目中“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也” ,故抑制商业是错误的,故 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主张国家掌握通货,故 B 项正确;题目中并未强调用农业促进商业的理念,故 C 项错误;题目中体现
8、的是在农业与商业中,国家扮演的角色,故 D 项错误。2B 材料中的“便关市” “去关市之征”等内容都说明了各国政要向政府建议,要在本国范围内减少关卡、降低税率使国内贸易更加便利。这些建议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经济思想,顺应当时商业的发展对于国内统一市场的需求,反过来又促进了区域性统一市场的形成,为后来政治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故本题选择 B 项。3B 材料中纳粟封爵仅是汉代富商大贾做官的一种方式,不能体现出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故 A 项错误;材料纳粟封爵的本意为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但从其实施结果,可知农民不是真正的受益者,故 B 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政府遏制商人,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的纳粟
9、封爵仅是汉代做官的一种方式,不能体现其是主要途径,故 D 项错误。4B “开元通宝”的铸造有利于工商业发展,故 A 项错误;据材料中,唐币制改革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土地兼并,故 C 项错误;材料亦未体现税收,故 D 项错误。5B 材料汉至隋“钱币实际重量与书文重量脱钩” ,唐朝“颁行重约三铢左右的通宝钱,通宝钱遂广泛流通开来”反映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币制逐渐规范,通宝钱的使用范围扩大,即表明它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故 B 项正确。6C 开始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从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就已经出现,
10、故 A 项错误;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错误,因为汉代就出现了官方契约,故 B 项错误;“印卖田宅契书,并从官司印卖”表明政府对物业交易进行干预,故 C 项正确;政府出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材料没有涉及,故 D 项错误。7D 材料中心意思是南宋的都城临安,这个南北长、东西窄的都城,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打破了旧的市坊区分规划体制,按照城市发展新形势要求,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不再有坐北朝南的架势,具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即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故 D 项正确。58B 材料“宋代海外贸易活跃” ,与朝贡贸易体制无关,故 A 项错误;据材料“仅进出口货物就达 400 多种,对外贸易港口有 20
11、余处大批海外蕃客来华贸易”可知,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故 B 项正确;材料“宋代海外贸易活跃”与财政来源无关,故 C 项错误;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商业发展的环境较为宽松,但不能说抛弃了重农抑商政策,故 D 项错误。9D 明清时期,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与材料中“全国水陆路程,其中苏、杭等地的记载最为繁密,还载有各地山川、市场、物产、旅社、船只、风俗、盗贼等内容”相符,故 D 项正确。10B 据材料可得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士商相混”的现象,儒商的主体地位在材料无体现,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可得,由于商业的发展,使社会观念发生由农本商末到“重商”的转变,故 B 项正确;据材料可得社会出现“重商”风气,拜金主义风气在材料不涉及,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天下之士多出于商”可得当时商人地位的提高,取士制度仍然是科举制,故 D 项错误。11D 明清商帮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需要依靠从官方取得经营特权,商帮没有摆脱对政府的依赖,故 D 项正确。12B 根据材料“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得出商品经济受制于自然经济的社会主流体制,故 B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