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 史 注 意 事 项 :1.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2、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4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48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2018 黑龙江实验中学期考)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A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B青铜礼器被
3、赋予了宗教色彩C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D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2(2018 四川省遂宁市期末)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C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D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3(2018 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期末)西汉初,刘邦把以长安为中心的旧秦国及其附近地区划分为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度,由皇帝任命守、尉、令、丞,以统治地方。对旧燕、赵、齐、魏、楚等地区,采取了分封制,自北而南,封立了燕、代等九个诸侯王国。刘邦此举
4、意在A推动经济恢复B延续传统制度C吸取秦亡教训D加强中央集权4(2018 年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 20 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5(2018 河南省洛阳市期末)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A中央权力
5、逐步加强B国家机构设置合理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中央官制日渐完善6(2019 四川省成都市)公元前 6 世纪初,雅典形成了捐助制度。该制度规定,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特别是资助戏剧演出、修建战舰。此外,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这表明古代雅典A形成了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 B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C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平等的矛盾 D社会阶级对立得到消除7(2018 山东省济南市)罗马法学家尤里安在就罗马法的某项内容做出解释时曾举例说:“没有人怀疑,如果我在我的土地上播种了你的小麦,收获物及出卖收获物的价金将是我的。”这反映了罗马法A法律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备B强调
6、维护土地贵族的权利C私有财产所有权保护不力D物权保护之规定更加完善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8(2018 河南省驻马店市期末)对于美国 1787 年宪法的评价,传统观点认为“这部宪法保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卷着剥削的自由”;后来有学者认为“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又有学者提出对美国宪法不能简单地进行否定和肯定。据此可知,对美国宪法的认识A随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B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C缺少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观察D前期学者研究观点比较可信9(2018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期末)1841 年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议会大选的胜
7、利,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其组阁。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这表明A首相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B内阁集体负责制左右英国政府决策C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D责任内阁制原则影响英国政治生活10(2018 吉林省长春市一五中学期末)1860 年,清廷任命汉族官僚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曾国藩遂举荐大批湘军将领为封疆大吏,并在地方办厘金改田政,以实现军饷自筹。这说明A清廷对地方控制日益加强 B政治形势推动权力格局变化C满汉民族间矛盾得以解决 D地方割据威胁了清政府统治11(2018 山东省聊城市期末)下图是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纲的部
8、分目录。其中,空白处的标题应是A英国的炮舰政策B清的外援与曾军的奋战C西方国家的携手D朝局之变及时势的认识12(2018 重庆市巴蜀中学期末)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之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这一规定A破坏了近代中国司法主权B造成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C便利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D导致了洋货倾销中国内地13(2018 山东省济南市)1948 年 8 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 542 人,其中共产党员 376 人,非党人士 166 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 27 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9、中,民主人士有 8 名。这次会议A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B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C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14(2018 四川省成都市诊断性检测)据文献记载,英国选择福州作为通商口岸,“意在武夷山茶”,但开放近 9 年,福州港茶叶外销量仍然极低。直到 1853 年,福州的茶叶贸易才开始兴盛,到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与上海、武汉合称为中国三大出口茶市,并长期居第一。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机器制茶业兴起 B海关关税的降低C国内政局的变动 D国际茶市的扩大15(2018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期末)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法国巴黎公社的经验与俄国二月革命的教训
10、对无产阶级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两者的共同启示是A工人阶级必须建立工农民主专政B应采取较为严厉的新闻政策C无产阶级可以发动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16(2017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期末)如下图,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3A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条件已成熟B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阶段C工业革命没有增加财富反而加剧矛盾D此时期历史发展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17(2018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期末)1983 年,邓小平说:“要实行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
11、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这表明他A坚持和平统一为唯一方式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C倡导两党间进行对等谈判D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8(2018 山西省康杰中学月考)1954 年宪法确认的民主的主体不仅包括了工农劳动群众,还包括了“可以合作的劳动人民”,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也不是整个资产阶级,而只是官僚资产阶级。由此可见当时A新中国民主具有广泛性 B民族资产阶级仍有革命性C新宪法强化了阶级矛盾 D政治协商制度具有稳定性19(2018 陕西省榆林一中期末)“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
12、、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A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目标B加强联合国在其中的作用C旨在推动经济区域一体化D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20(2019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模拟)1952 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这说明当时的中国A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B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C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D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21(2018 天津市部分区期末)1950 年,法国拒绝承认新中国;1961 年日内
13、瓦会议期间,中法双方都表达了建交愿望;1964 年,中法两国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中法关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中法意识形态分歧消失C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D冷战背景下的现实需要22(2018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期末)“如果世界在 1948 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该观点意在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A朝鲜半岛重要的战略位置B朝鲜缺乏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C北约与华约在亚洲尖锐对立D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23(2019
14、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模拟)冷战结束后,“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材料主要说明了A美国霸权地位已完全丧失B世界局势出现了动荡局面C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24(2018 湖南省常德市期末)“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法国总理白里安于 1929 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上述材料表明A欧洲传统上就有统一的思想愿望B法国与
15、德国在一战后得到了和解C一战后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道路D欧洲合众国实际为欧共体的前身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25、 26、 27 三 个 大 题 , 共 计 52 分 , 考 生 根 据 每 个 题 目 的 要 求 在 答 题 纸 上 作 答 。425(2018 长治中学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材料一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在“对外商战”和“对内振商”的内外夹击下,商人主导了19041911 年间的“收回利权运动”和 1905 年的抵制美货运动。1910 年,日本和美国的实业团主动向中国商会提出访华要求,并经中国商会的邀请来华访问。1915 年,中国实业团开始了近代
16、中国第一次以实业界人士为主、有组织的走出国门的民间经济外交活动。北洋政府认为中国实业团访美“虽系国家交际上应有之酬酢,亦国民外交上难得之遭逢。”在抵制“二十一条”活动中,商人团体上书北京政府,宣布“举国商民誓不承认”。巴黎和会期间,民间经济外交迫使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基于主动参与外交的价值认同,上海成立了“中华民国全国各界联合会”。摘编自于文浩近代中国民间经济外交观念的发展演变及特征研究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封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简称贸促会)于1952 年 5 月应运而生。1956 年 4 月,国际商会亚洲与远东事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会议委员会邀请了台湾商会代表
17、,贸促会副秘书长舒自清向会议提出抗议,并且决定不参加会议。至六十年代中期,中国贸促会已同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以及亚非等国建立和发展了民间贸易联系,同意大利、智利、奥地利的有关组织相互在对方首都都设立了商务代表处。与此同时,中国贸促会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商会或工商会,同已与中国建交各国的贸易团体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商会“继续为国家的外交、外经贸战略服务”。摘编自成亚曼新中国商会外交的特点与成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至民国初年民间经济外交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民国初年的民间经济外交相比,新中国成立后商
18、会外交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10 分)26(2018 保定中学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材料 时间 中国 西方1516 世纪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李时珍著本草纲目,集我国药学成就之大成哥伦布航行抵达美洲;布鲁诺宣扬“日心说”,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1718 世纪徐光启从澳门延请西士,募购西洋火炮;黄宗羲写成明夷待访录;康熙设置南书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洛克发表人类理解论;马嘎尔尼使团访华,赠送英国“君主号”战舰模型等19 世纪 “一口通商”体制;鸦片战争后,签订一系列条约;“中体西用”指导下的洋务运动开始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美国工厂已达数十万家;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方针据世界历
19、史大事年表、中国近代史整理上表是 15 世纪至 19 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27(2018 大连中学期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 分)材料一 1946 年 2 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 8000 字的电报。凯南认为,苏联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的对手,而不是伙伴张建华世界现代史材料二 尼克松主义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尼克松的伙伴关系
20、是要加强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在亚洲要加强同日本的关系以及世界上“自由”国家和独立国家的关系,解决他们共同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对付苏联的扩张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材料三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凯南对美苏关系的认识,分析其提出的原因。(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政府在七十年代的对外政策
21、。(8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8 分)2018-2019 学 年 上 学 期 高 一 年 级 期 末 考 试历 史 答 案第 卷1【解析】根据“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可知,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故 D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无法体现生产力水平是否趋向于平衡,排除 A;B 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答案】D2【解析】“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体现出分封制促进
22、了国家经济文化交流,说明分封制存在大一统的因素,B 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中央集权,A 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 错误;D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答案】B3【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地方控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 D 正确;郡国并行制与经济发展没有关系,排除 A;延续传统制度、吸取秦亡教训不是刘邦的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排除 BC。【答案】D4【解析】古代“雀” “爵” 相通,“猴”“侯”同音,“射爵射侯”就是追求封爵、封侯,因此这类画像石刻体现了人们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即追求显贵地位的价
23、值取向,故 B 项正确;抑制王侯势力是在西汉(推恩令大大削弱了王国势力),东汉时期的王侯势力已经对中央够不成威胁,故 A 项错误;射雀、射猴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相违背,故 C 项错误;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是对画像石的误读,不符合材料关键信息“射爵射侯”的真实含义,故 D 项错误。【答案】B5【解析】材料中说明了皇帝为强化皇权不断地对中央政府的官制进行调整,所以 C 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BD 两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ABD。【答案】C6【解析】根据“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这种制度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24、缓解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城邦秩序,故 C 正确;A 中“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表述夸大其词,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排除 B;在奴隶社会的雅典,社会阶级对立不可能消除,D 表述过于绝对,错误。【答案】C7【解析】土地上的生长物应当属于土地所有人,尤里安的解释实际上是肯定了所有物的权能,因此这一现象反映了罗马法对物权保护的规定更加完善,故答案为 D 项。A 项说法夸大,从这一单独现象不能得出法律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备的结论,排除;这一规定并非只是针对土地贵族,而是保护所有土地所有权人,排除 B 项;材料中的解释表明罗马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更加完善,排除 C 项。【答案】D8
25、【解析】材料对于美国 1787 年宪法分别从积极和消极的不同视角进行评价,评价历史事物不仅要放在当时历史环境还应该随着历史发展变化进行评价,说明对于该宪法评价随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故 A 项正确;评价视角不同导致观点不同,故 B 项说法错误;材料是从不同视角分析评价,并不是说明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观点,故 C 项错误;传统观点属于革命史学观点,并不是全面的观点,故项错误。【答案】A9【解析】根据“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说明首相自行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不准其他阁员“越级行事”,居高临下,全面控制内阁及下属各部,
26、英国资产阶级内阁制有了长足发展,故D 正确;英国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A 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内阁集体负责制”,排除B;C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答案】D10【解析】晚清八旗军队蜕化无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任用汉人军团,曾国藩利用权力任用身边同僚和老乡为官,说明晚清政治形势辩护推动权力格局变化,故 B 项正确;材料说明清朝政府对于地方控制是逐渐减弱,故 A 项错误;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一直存在,并没有因此解决,故 C 项错误;此时地方势力并没有对抗中央,故 D 项错误。【答案】B11【解析】由“英法联军”、“俄国”等信息可以得出,目录中的第四章是指 1850-1860 年间第二次鸦片
27、战争由酝酿到爆发及战争结束的过程,据此来推断,英国的炮舰政策应该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故排除 A;清军的外援与曾军的奋战应是太平天国运动,但是上面目录中都是关于中外之间关系的,而且有俄国,所以不该选 B;西方国家的携手与英法等国对五口通商的结果不满意而提出修约,清政府拒绝,导致英法联手组成联军,故选 C;这一时期还没有涉及到朝局之变,故排除 D。【答案】C12【解析】英国对中国输出的商品,只要交纳完中国和英国商定的关税以后,就可以在中国进行销售,有利于英国对华进行商品输出,故 C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贸易和司法主权无关,排除 A;材料不能直接反映造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排除 B;材料反映的是
28、英国货物在中国销售的条件,直接作用是有利于列强对华进行商品倾销,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列强的侵略势力并没有完全深入中国内地,D 错误。【答案】C13【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人民政府,以及大会代表和政府委员均有一定的民主人士等信息来看,这次会议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即在中国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故答案为 B 项。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排除 A 项;1949 年一届全国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排除 C 项;1954 年宪法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排除 D 项。【答案】B1
29、4【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 世纪 50.60 年代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开始发展到长江流域,破坏了当时的经济发展,让福州的茶叶贸易得以兴盛,故 C 项正确。当时的茶叶制造属于手工生产,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海关关税降低的信息,而是强调国内政局的变动影响了茶叶对外贸易,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际茶市的扩大的信息,而是强调国内政局的变动影响了茶叶对外贸易,D 项错误。【答案】C15【解析】本题需要找到巴黎公社和俄国二月革命的共同点。A 选项错误,巴黎公社中没有工农联合的部分;B 选项错误,巴黎公社就采取严厉的新闻政策,结果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C 选项错误,这不是两者留下来的经验教训;
30、D 选项说法正确,这是非常重要的共同教训。【答案】D16【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后,俄国 l861 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加强的重大事件。1848 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但这一时期的总体特点是: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资产阶级统治不断加强,故选 B 选项。A 选项说法不对,这个时期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期,推翻条件不成熟;C 选项说法错误,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D 选项错误,社会主义革命的黄金时期在 1917 年以后。【答案】B17【解析】从材料“要实行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实行第三次合作”结合所学知
31、识可知,邓小平所说的第三次合作指的是国共第三次合作,即倡导两党间进行对等谈判,故C 正确;材料中邓小平提出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未说明和平统一为唯一方式,故 A 错误;B 材料中并没有关于一国两制相关内容,故 B 错误;D 材料并未反映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故D 错误。【答案】C18【解析】材料中对民主主体的定义上是包含资产阶级的,这说明在当时中国的民主具有很宽广的范围,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B 选项错误,民族资产阶级在此时是被团结的对象;C 选项与事实相悖;D 选项错在本题与政治协商无关。【答案】A19【解析】上海合作组织“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有利于
32、打造新型的国家关系,故 D 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合作组织,并非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目标,排除 A;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合作组织,不涉及联合国,排除 B;上海合作组织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并非经济区域一体化,排除 C。【答案】D20【解析】根据材料“1952 年”“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三类国家”“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建立初期,新中国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政策,不再以单纯的意识形态为依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故 C 项正确。从材料“1952 年”可知时中国仍然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排除 A。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独立自主的必要性,而是强调中国不
33、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排除 B。D 项属于新时期的外交成就,故排除。【答案】C21【解析】1950 年,法国拒绝承认新中国,是因为法国属于北约组织,迎合美国对于社会主义国家遏制的需要,D 正确;A 不符合 20 世纪 60 年代事实;B 中意识形态分歧不符合事实;C 是20 世纪 70 年代。【答案】D22【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两个对立的阵营导致朝鲜问题没有局限在朝鲜范围内,也没有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其原因是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影响了朝鲜问题,故 D 项正确;AC 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依据题干“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知,朝鲜有解决分裂问题的实
34、力,故 B 项错误。【答案】D23【解析】材料信息说明大国支配世界事务的霸权时代已经结束,也就是共同管理世界事务的时代已来临,这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结果,D 项正确。美国的霸权地位虽然已经衰落,但并没有完全丧失,A 项错误;B、C 两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答案】D24【解析】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可知,欧洲传统上就有统一的思想愿望,A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法国与德国在一战后得到了和解,排除 B;1951 年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标志欧洲国家开始走上联合道路,C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
35、除;D 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A第 II 卷25(20 分)【解析】本题考查晚清至民国初年民间经济外交的特点和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商会外交的变化和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1)晚清至民国初年民间经济外交的特点,可以根据对材料中的“1915 年,中国实业团开始了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实业界人士为主、有组织的走出国门的民间经济外交活动。”“巴黎和会期间,民间经济外交迫使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信息的分析概括,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其形成原因应当联系所学,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从政治、经济、美日民间经济外交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2)与民国初年的
36、民间经济外交相比,新中国成立后商会外交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贸促会副秘书长舒自清向会议提出抗议,并且决定不参加会议”“至六十年代中期,中国贸促会已同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以及亚非等国建立和发展了民间贸易联系”“与此同时,中国贸促会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商会或工商会,同已与中国建交各国的贸易团体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意义应当联系所学,从对国家外交的影响、经济文化交流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方面来回答。【答案】(1)特点:由被动逐渐走向主动;组织性增强,活动方式多样,规模日益扩大;民间经济外交与国家政府外交相结合;民间经济外交与救亡图存相结合。(任意 2 点即可)原因:民族危
37、机的加深;民族意识的增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的推动;美日民间经济外交的影响。(任意 3 点即可)(2)变化:外交地位由屈辱抗争到相互尊重,争取共同发展;外交对象由西方国家到整个世界,走向开放包容。意义:国家外交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推动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有利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任意 2 点即可)26(15 分)【解析】首先,要注意阅读表格中的材料,题干提供的是 15 世纪至 19 世纪中外历史事件,所以读后提取论题应该从中外比较的角度或者中外互相影响的角度来提取,才可以准确对应命题立意;提取论题可以就一个阶段进行中外比较也可以从三个阶段综合提炼,可以就某一个
38、视角提炼,也可以综合各个角度总体上提炼;之后就是要进行阐释,阐释首先要结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来论述为何会得出上述论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去论证为何会有上述论题的结论,具体可从当时的中西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的不同史实去分析,一定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题:15 世纪至 19 世纪的中西方科技。阐述: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集大成的科技著作,是中国传统科技衰落的明显体现。这是因为以强调实用和注重经验积累为显著特征的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在明清缺乏进步发展的必要条件。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传统科技发展缺乏足够动力;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
39、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不利于中外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八股取士和严酷的思想文化专制统治使古代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人才与政策支持。而同时期,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勃兴,逐渐超越中国,引领时代潮流。西欧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为哥白尼“日心说”的形成与传播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冲击基督教神学,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不断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示例 仅作参考,也可从“15 世纪以来中西方历史发展趋向不同”,“西方侵略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世界工
40、业文明的扩展及近代中国的应对”等角度着手分析)27(20 分)【解析】(1)认识:根据“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的对手,而不是伙伴”得出苏联是美国的政治对手。原因:联系所学知识,从二战结束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不断增强、两国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等方面分析总结。(2)根据所学可知,七十年代美国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对华关系的正常化;在第三世界实行局部收缩;根据“在亚洲要加强同日本的关系以及世界上自由国家和独立国家的关系”得出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与盟国的“伙伴关系”;根据“以实力为后盾”“特别是对付苏联的扩张”得出以实力为后盾,
41、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3)影响:根据“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得出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根据“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得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根据“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得出为各国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答案】(1)认识:苏联是美国的政治对手。原因:二战结束,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不断增强;两国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2)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实施对华关系的正常化;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与盟国的“伙伴关系”;以实力为后盾,以遏制为手段,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3)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各国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