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南康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大考物 理 试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7 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8-10 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在 物 理 学 的 发 展 历 程 中 , 下 面 的 哪 位 科 学 家 首 先 建 立 了 平 均 速 度 、 瞬 时 速 度 和 加 速 度 等 概念 用 来 描 述 物 体 的 运 动 , 并 首 先 采 用 了 实 验 检 验 、 猜 想 和 假 设 的 科 学 方 法 ,
2、 把 实 验 和 逻 辑推 理 和 谐 地 结 合 起 来 , 从 而 有 力 地 推 进 了 人 类 科 学 的 发 展 ( )A 亚 里 士 多 德 B 伽 利 略 C牛 顿 D 爱 因 斯 坦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D在地球表面上各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3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物体重力的大小总是等于它对竖直弹簧测力计的拉力B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C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一物
3、体自 t=0 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 确的是( )A在 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 30mB在 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 40mC在 06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5m/sD在 46s 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发生了改变5一个质点沿一条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在前 100m 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6 m/s,在紧接着的 100m 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10 m/s,则质点在这 200m 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 2 -A6 m/s B7.5 m/s C8 m/s D 12 m/s6物体受共点力 F1、F 2、F 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三个力的大小可能是( )A
4、3N、6N、4N B15N、5N、6N C1N、2N、10N D1N、6N、3N7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 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 L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m住此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 L,重力加速度为 g,斜面倾角为 ,如图所示,30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A等于零 B大小为 m21,方向沿斜面向下C大小为 ,方向沿斜面向上 D大小为 ,方向沿斜面向下mg23g8如图所示,把一个光滑圆球放在两块挡板 AB 和 AC 之间,AB 竖直,AB 与 AC 之间的夹角为 30现将 AC 板固定,而使 AB 板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 90,则在此过程中( )A球对 AB 板的压力逐渐减小 B球对
5、 AB 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C球对 AC 板的压力逐渐减小 D球对 AC 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 A 处于静止状态, ,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210/gms总质量为 0.7kg,弹簧秤读数为 3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全部取走盘及盘中的砝码以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读数不变BA 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不变CA 可能向左运动DA 对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3N10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 a、b、c、d 到达 最高点 e已知ab = bd = 6 m,bc = 1 m,小球从 a 到 c 和从 c 到 d 所用的时间都是 2 s,设小球经b、
6、c 时的速度分别为 vb、v c,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 vc = 3 m/ssv/0C. de = 3 m D. 从 d 到 e 所用时间为 4 sabcd- 3 -二、填空题(本题共 2 个小题,每空 2 分,共 14 分)11 (8 分)小明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物块放在木板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右端,所用电源频率为 50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实验中,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1)在本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多选、少选
7、或错选均不得分)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直流电源B打点前,物块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物块C打出的纸带,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然后再选取计数点(2)图(b)为 小 明 同 学 在 实 验 中 打 出 的 一 条 纸 带 , 由 图 中 的 数 据 可 求 得 ( 结 果 保 留 两 位有 效 数 字 )打纸带上计数点 C 时该物块的速度为 m/s;该物块的加速度为 m/s 2;打纸带上计数点 E 时该物块的速度为 m/s。12 (6 分)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 1 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 l1,如图
8、甲所示,图乙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 1 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 l1= 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 2 个、3 个、4 个、5 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 l2、 l3、 l4、 l5。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 50g,挂 2 个钩码时,弹簧弹力 F2 N(当地重力加速度 g9.8m/s 2) 。要得到弹簧伸长量 x,还需要测量的是 。三、计算题(本题共 4 个小 题,第 13 题 10 分,第 14、15、16 每小题 12 分,共 46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13 (10 分)如图所示,物体放在水平面上,重 200N,用 40N
9、 的力 F 水平向右拉物体,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求l1图甲 图乙- 4 -(1)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2)用 50N 的水平拉力拉物体时,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4 (12 分)从离地 20m 高的地方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 g=10 m/s2,求:(1)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和下落的时间;(2)如果小球落地后以 8m/s 的速度上弹,设小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为 0.4s,求小球与地面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平均加速度。15(12 分)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静止的斜面体上,斜面体上表面(斜面)光滑,设小球质量 ,斜面倾角 ,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k
10、gm330,斜面体的质量 ,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体下表面与水平面间的动30M摩擦因数为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5. 2/1sm求: (1)悬线对小球拉力大小;- 5 -(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6 (12 分)甲、乙两辆车在相邻的两条平行直轨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为 v116 m/s,乙车的速度为 v212m/s,乙车在甲车的前面。当两车相距 L6 m 时,两车同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此时开始计时(计为 0 时刻) ,甲车以 a12m/s 2的加速度刹车,7s 后立即改做匀速运动;乙车刹车的加速度为 a21 m/s 2。求:(1)两车经过多长时间速度第一
11、次相等?(2)两车一共相遇几次?在哪些时刻相遇?- 6 -南康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大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7 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8-10 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A D B B A D BC AD ABD二、填空题(本题共 2 个小题,每空 2 分,共 14 分)11 (1)BC (2) 1.1 4.0 1.91225.8425.86 均得分; 0.98
12、; 弹簧处于竖直状态时的原长(或答“弹簧的原长” )三、计算题(本题共 4 个小题,第 13 题 10 分,第 14、15、16 每小题 12 分,共 46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13解:(1)因为物体此时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140fFN(2)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由 可得NFf25.0FfN14解: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1)由公式 可得:axv20smghv /20/1小球下落的时间为: smgt/1021(2)落地和反弹的速度分别为 , t=0.4s,smvs/8,/20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7 -2 /704.0/2
13、/8smsmtva其中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所选正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15解:(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答图 1 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 30sinsiNTmgco解得 1(2)以小球和斜面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答图 2 所示由于系统静止,合力为零,则有:方向水平向左NTf560cos(也可以单独对斜面体分析)16解:(1)0-7s 内: tav1甲2乙甲 乙解得 t=4s (2) 0-7s 内, 21tavx甲22t乙+L 甲x乙解得 =2s, =6s,即两车在 2s 和 6s 时各相遇一次 126s 时: =4m/s; =6m/stav6甲 tav26乙6-7s 内: =3m;2x甲甲=5.5m,261tav乙乙得 m5.x7s 末: =2m/s; =5m/s t17甲 tav27乙- 8 -7s 之后:乙刹车时间: 设乙车停止后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s527avt乙=12.5m 271tvx乙乙t甲甲 7乙甲 x-解得 +7s=14.5s12s 甲乙 73vt假设成立,即两车在 14.5s 时再次相遇,此后不再相 遇综上,两车一共相遇 3 次,在 2s、6s 和 14.5s 时各相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