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947054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2014 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宁 静(美)西格德F奥尔森时值拂晓之前,那是众鸟还没有开始啼鸣的一段沉静。湖泊轻轻地喘息着,像是还在睡梦之中,一起一落;依我看,它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将大地上所有的声音都吸了进去。那是宁静的时光没有吹动树叶的风,没有泛起波浪的水,没有兽叫和鸟鸣。然而,我还是一如往常地倾听,绷紧了所有的神经去听我也不知道听什么只是试图捕捉到当黑暗离去时那一瞬间的意义。孤身站在那里,我感到充满活力,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机警敏悟。一声喊叫或一个举动都会打破这短暂的静谧。这是一段宁静的时光,是与古老的节奏和时光的永恒、与湖泊的呼吸、与万

2、物缓慢的生长保持同步的时刻。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宇宙,领悟到人与自然一体的真实含义。我曾经攀登过鲁滨逊山的一座高峰,在那里观看日落,俯瞰山下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的湖泊河流、起伏的山丘和溪谷。当我到达光秃的山顶时,太阳正悬在地平线上,像一个燃烧的火球,准备落入山下的黄昏。山下更遥远的地方,在伸向湖面的一片松林里,是我那个倒写的 V 字形白帐篷。当夜色来临之际,它显得十分渺小。当我观望和倾听时,渐渐地意识到昆虫缓慢沉稳的低鸣,透过虫鸣可以听到白喉带鹀的啼叫和隐身鸫悦耳的歌声。但是站在高山之巅,这一切都显得遥远而模糊,渐渐地它们相互交汇,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温柔的声音环绕于四周,那声音是如此轻柔,仿佛还不

3、及我的呼吸声。眼下,太阳在山脊边颤动。它充满了活力,几近流动,当我望着它落下时,我想我能感到地球在转离它,我真切地感到了地球的旋转。总而言之,那是一种荒野的宁静,是一种人与自然一体的感觉,只有当没有任何视觉和声音的干扰时,只有当我们用内心之耳去听、用内心之眼去看时,当我们用全身心而不仅仅是用感官去感受和领悟时,才能够有这种感觉。我认识到,没有宁静,就不可能领悟;不从外界影响中解脱出来,人就不可能理解精神的意义。 一个寒冬的夜晚,我站在星空下倾听。天气很冷,大约零下二十摄氏度,而我是在荒野中的一个湖泊的岸边。那天夜里,繁星低垂,明亮得像是要燃烧起来似的。银河耀眼夺目,飞溅于苍穹之上。湖畔幽暗的林

4、中传来一只猫头鹰阴森忧郁的叫声,那叫声突显出湖面的幽静。宁静再度降临于此地,令我想到体验宁静的机遇是多么少见,要想达到真正的宁静和随之而来的内心平和又是多么难得,“宁静无价”的说法是多么真实贴切。我们日益意识到宁静之于我们的欢乐有多么重要。在我们的城市里,不停地萦绕于2我们原始感官的那些奇异的声浪将我们驱向精神崩溃的边缘,将我们从曾经体验过宁静的人变成了焦虑不安、喜怒无常的人,陷于摧毁了健全心智和心理平衡的刺耳杂音之中。宁静属于原始的景物。没有它,不变的风景无非是一些岩石、树木和山脉。但有了它,风景便充满含义,意味深长。试想,当一架轰鸣的直升飞机在大峡谷上空盘旋时,它的那片蓝天,它的幽深和永恒

5、的感觉会是什么样子?约翰缪尔曾说:“红杉属于千年的沉静。”那些古老的树,其中有些早在公元前就存在,在新大陆被发现很久以前就已经成熟,具有历经沧海的宁静。从这层含义上而言,它们不仅仅是树:它们的存在使得作为世间匆匆过客的人类清醒镇静。当奎蒂科-苏必利尔湖区的荒原被飞机的轰鸣声和大功率运输工具的声浪所淹没时会是什么情景?划独木舟旅行的魅力就在于它的那份宁静,当你沿着湖畔漂荡时,便与岩石、树木和所有生物融为一体。倘若所有自然之声被发动机和变速器激烈狂暴的喧闹声所取代,情况将会发生怎样急速的变化?在平静的水域中,人们通常都不会高声说话,而是低声细语,因为那时任何噪声都是一种亵渎。当一个人徒步走过一片原

6、野时,他心中是多么惬意!然而,为了享受宁静,一个人其实也不必独处。人们常说,能与他人分享宁静是相互理解、亲善友爱的标志。只有当陌生人聚在一起时,人们才感到必须去寻欢作乐。只要兴趣相投,品味一致,就没有障碍去阻止人们共享宁静。当我孤身一人在宁静的地方时,常常希望有人与我共享那份宁静,从而使这种经历更为丰富完美。我们是多么频繁地谈起荒野广漠的宁静,保持荒野宁静的重要性及在宁静中所能找到的奇妙与安宁。当我想到宁静时,我便看到了北方的河流湖泊、泥炭沼泽地和延伸的冻原以及无路的荒凉之地。我看到了西部的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那高耸起伏的山岭。我想象着西南部的沙漠及其色彩斑斓的全景,还有南部难以穿过的沼泽地。

7、它们总是在那里,它们的美丽不会改变。然而,一旦它们的宁静被打破,就再也不会恢复。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红杉“不仅仅是树”?【参考答案】红 杉 具 有 历 经 沧 海 的 宁 静 , 它 的 存 在 使 人 类 清 醒 镇 静 , 因 此 , 作 者 认 为 红 杉 是 一 种 具有 特 别 含 义 的 树 木 。【试题分析】从原文来看,作者说“从这层含义上而言,它们不仅仅是树” ,这就需要考生首先明确“这层意义”3者认为红杉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树。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说 荷赵文英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早,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

8、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 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得一池清洌洌碧水的荷塘一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荚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了。 早就听说

9、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4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

10、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稚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患居山问,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

11、,表达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思想灵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 “彼泽之彼,有薄与荷” 。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发娉婷玉立在诗人华荚、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

12、谛的诉说?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走进了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选自美文 ,有删改)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13、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 2 段主要用对比(或反衬)的手法,描写焦渴龟裂的土地上荷倔强,生机勃勃,突出荷在恶劣环境中不言屈服的抗争精神5B第 4 段写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拥有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便可奇迹般生长,再次强调荷顽强的生命力,是对第 3 段“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的进一步补充。C第 9 段写古代精神领域的种荷者以和为主题来写诗作文,将荷看成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赞颂荷的高峰亮节,表达自己恪守淡泊的情怀。D文本语言朴实恬淡,不重藻饰,在朴素的叙述中让人领悟生命的真谛:无论环境如何恶劣,都该坚持高风亮节,保持生命的伟力。2本文与荷塘月色选段在对荷的描写时所采用修辞方法有何异同,请结合例句简要说

14、明。3本文盛赞荷的品质,请结合阅读体验,写出三句吟咏荷的古诗句(本文引用的除外,一篇诗文限写一句) ;再写出一位中国历史上如荷一般具有崇高品质的人,并简单评析。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又见荷塘月色吴兆民今儿晚上,我终于来到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就是对故人的怀念吧。昏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漂动着簇簇水草。我的身影则在这水草上滑过。今晚虽不是满月,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年,把眼前的荷塘尽情倾洒。 荷 塘 上

15、 虽 然 不 见 了 荷 花 , 但 让 人 分 明 感 到 是 有 荷 花 的 。 因 为 朱 自 清 已 将 它 牢 牢 根植 于 人 们 的 头 脑 里 : 我 已 从 想 象 中 活 生 生 移 植 其 上 。 看 吧 , 这 满 塘 袅 娜 地 开 着 、 羞 涩 地打 着 朵 儿 的 不 是 荷 花 吗 ? 那 层 层 叠 叠 铺 展 在 那 里 的 不 是 荷 叶 吗 ? 月 光 正 像 当 时 那 样 流 泻在 荷 花 荷 叶 上 。 微 风 在 那 里 吹 拂 , 依 然 将 那 清 新 的 荷 香 弥 散 。前面是石拱桥了。站在桥边向荷塘对面望去,近春园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木

16、蓊蓊郁郁,白杨树最为高大。它的身影连同高处丛生的灌木被月光切割在塘水中,显得黝黑而错6落。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水里的显出一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边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的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不时瞟我一眼。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凉。走过莲桥,拐过小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充满空灵,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叶。前面竖立着一块碑石,记载着近春园的历史。后面小土坡的“荷塘月色”亭,显得有些静穆。月

17、光在静静往这里挥洒,近处的一切都给抹上了清灵灵的光彩,我也被其细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给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样邈远、透亮而圣洁,让人的心胸霎时跟着坦荡起来。极目远望,未见昔日那只有些大意的一带远山,恐是让长高了的树木遮住了吧。那个夜晚,朱自清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一生操守在这里坦白!要清洁,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从;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朴朴素素的人,做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有多少人经受不住磨难变节了,经受不住诱惑苟且了,经受不住清贫颓废了;而你没有。为了民族,为了家庭

18、,也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严。那个夜晚,你一人在这里的默想和表白,说不上庄严,充其量只是几天后以荷塘月色艺术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却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实践。没有哪一个要求你去这样做,也没有哪一个去监督你这样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觉、意志、风范。你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在贫病交加之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援面粉,成了承载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的人。也许有人不屑,也确实有人不屑,但这反而衬托出你的崇高,因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类。这样想着的时候,阵阵清寒和阴森不知从何方向我袭来,又想到这遗址就是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而殃及近春园使之成为“荒岛”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围的清寒和阴森,只好回转到有路灯的荷塘

19、边。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我在荷塘边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绿色聚光在不停旋扫。毕竟是现代文明社会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社会发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融入现代文明,民族还要不要气节?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都作了否定性回答。朱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操节,洁身自好,成为7一代楷模。就是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自我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作为融入现代文明的民族又岂能不固守气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回到人之为人的本性上来: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不断温习、时时记

20、取七十五年前那份富有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的深情告白,是回复我们人的本性的一剂良药。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不断清理着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虽然不见先人踽踽独行的风釆,却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有删改)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从怀着渴望已久的心情来追寻朱自清的足迹写起,紧接着勾勒了荷塘月色,最后联系史实,评价先生高洁傲岸的人格。B第段中,作者描写了眼前所见的月下荷塘的美景:荷花、荷叶和荷香,显得空灵洒脱。C第段主要运用呼告的方法,将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营造

21、向故人直接倾诉的氛围,有利于直抒胸臆。D文末“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一句的意思是说,荷塘、月色依旧,而我的心思既深切怀念故人,又对在险恶环境里变节投降的文人深表遗憾。E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的表达方式,既评价了朱自清的人格,又结合现实,探求了发人深思的“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 。5 请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 根据对全文的理解,分条概括“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的内容。7 作者在第段中说的“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8说这是“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课内阅读1D2相同点:(

22、1)都运用比喻的手法。如荷塘月色中把叶子比作舞女的裙, 说荷中把荷比作“勇士” 、 “舞姬” 、 “旋律” 。(2)都运用拟人的手法。如荷塘月色中写荷花“羞涩地打着朵儿” , 说荷写荷 “临危不惧” 、 “坦然自若” 、 “冷嘲热讽”等。不同点:(1) 荷塘月色选段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如把嗅觉的“清香”转化为听觉的“歌声” ;还运用了博喻的手法,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美人。(2) 说荷采用了引用的手法,如引用诗经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 。【 解 析 】 本题考查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本题不难,只考查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3 (1)莲花过人头(

23、西洲曲 )9(2)莲子清如水(西洲曲 )(3)莲叶何田田(江南 )(4)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中通外直(爱莲说 )(7)不蔓不枝(爱莲说 )(8)香远益清(爱莲说 )(9)亭亭净植(爱莲说 )如:屈原,宁可抱石沉江,也绝不改变忠君爱国的情怀和美政理想,面对小人的陷害和两次流放,依旧发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呐喊,节操不变,初心不改。 【 解 析 】 本题不难,第一问要求写出三句吟咏荷的古诗句,注意:本文引用的除外,一篇诗文限写一句。如(1)莲花过人头(西洲曲 ) ;( 2)莲子清如水(西洲曲 ) ;(

24、3)莲叶何田田(江南 ) ;(4)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5)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6)中通外直(爱莲说 ) ;(7)不蔓不枝(爱莲说 ) ;(8)香远益清(爱莲说 ) ;(9)亭亭净植(爱莲说 ) 。第二问要求写出一位中国历史上如荷一般具有崇高品质的人,并简单评析。荷花的品质有:清白、高洁的象征、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的高尚品质等。如屈原,出身贵族,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谮言而流放至江南,

25、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李白:曾拜官王庭,却不做趋炎附势附庸风雅的御用文人。陶渊明辞弃官职,居住在一个宁静的村庄,因此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独立人格;周敦颐拒绝官场腐败,才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洁身自好;王冕淡泊名利,留下了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佳话。课外拓展4 AC 【 解 析 】 B 项, “眼前所见的”没有荷花;D 项, “深表遗憾”表达错误;E 项,没有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105 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借杨柳表达了作者对朱自清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充满了人情味。【 解 析 】 鉴赏句子的表达效果要从修辞入手,分析其修辞特点,并联系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其作用。6 (1)朱自清以自己的生命实践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 (2)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应该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 (3)融入现代文明社会还需要坚持操守和气节。7 (1)自觉固守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 (2)旧时代的人要面对这一问题,新时代的人同样要面对并回答这一问题。【 解 析 】 解答本题第一问要抓住第段文字中“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中“这”的指代内容;解答第二问,则要解释其中“陈旧”和“永恒”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