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证考试

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B)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C)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D)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4 下列关于教师职业道德与一般道德的说法错误的是( )。(A)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中学教师资格认证考试Tag内容描述:

1、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B)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C)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D)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4 下列关于教师职业道德与一般道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其中,道德是个性,教师职业道德是共性(B)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C)道德作为社会共同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D)道德是随着社会集体的发展而发展的,教师职业道德则更主要的、更具体的还是在教师职业领域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与教师这一行业密切相关的5 ( )是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A)能杏在教师行业中立足(B)能否在教师这一岗位站稳脚跟(C)是否关心班集体的建设(D)能否自觉关注学生6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种观点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 )。
(A)教学相长,相互尊重(B)乐教善教,讲究教法(C)严于律己,为人师表(D)有教无类,教书育人7 师德修。

2、功概率为( )。
(A)25%(B) 50%(C) 75%(D)100%4 官能训练注重训练的( )而不注重内容。
(A)技能(B)形式(C)方法(D)技巧5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B)避免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6 ( )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溉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A)顺应性(B)同化性(C)重组性(D)具体7 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 年 5 月 5 日” 时,联想为 “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 ,这是使用了 ( )。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识策略(D)复述策略8 ( )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
(A)问题(B)问题解决(C)理解问题(D)问题空间9 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B)想象的(C)行为的(D)伦理的1。

3、学方式是最好的,效率最高的2 王老师穿了一套新衣服,课前一进班级,有几个淘气的男同学就凑在一起,用调侃的语调大声喊道:“ 老师,我爱你。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露出羞涩的神情(B)严厉地批评他们(C)微笑着说:“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也爱你们。
”(D)不予理睬,开始上课3 刘老师家庭负担重,老人要看病,孩子要读书,于是用假名在培训机构上课,挣钱补贴生活。
这种行为( )。
(A)可以,不影响正常教学即可(B)可以,刘老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做任何事(C)可以,培训机构聘任刘老师做老师,不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D)不可以,刘老师的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4 刘某担任某县高一数学教师时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各种理由不予批准刘某在职学习。
刘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
(A)当地县教育局(B)当地县人民政府(C)地市教育局(D)省教育厅5 陈亮上语文课时没有完整地背诵完课文,孙老师随口说了句“笨蛋” ,并罚他放学后抄课文 20 遍才能回家。
陈亮只好利用午休和课外活动时间抄写,直到晚上 7 点才抄完。
孙老师的行为侵犯和损害。

4、午。
关于张老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B)关注学生的纪律养成(C)严格恪守教师职责(D)不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3 教师在教授学生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教会学生能够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
这体现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知识素养中的( )。
(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一般性知识(D)实践性知识4 初一(1)班班主任张老师总是教育学生说:“ 作为学生我们不能只做书呆子,死啃书本,我们还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课内课外活动,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张老师的做法说明张老师具有( ) 。
(A)敢于创新的思想(B)素质教育的理念(C)应试教育的理念(D)公平教育的理念5 初一语文课上,李老师正情绪激昂地带领同学们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大家都很投入,这时李老师无意发现王明正对着语文课本傻笑,走到他身边才发现他正在偷偷玩手机,李老师非常生气,当即没收了他的手机,并对王明说:“看你以后还认不认真听讲。
” 该老师的做法 ( )。
(A)正确,有利于维持课堂的正常秩序(B)正确,有利于王明学习知识(C)不正确,侵犯了王明的受。

5、育是以( ) 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A)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提高人的综合素质(C)培养人的完善人格和健康体魄(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 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 )。
(A)提高学生成绩(B)走向素质教育(C)改变教师教育思想(D)加大教育投入5 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B) 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C) 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6 对品行有问题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校不得( )。
(A)管理(B)惩罚(C)开除(D)教育7 以下哪项不属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的义务?( )(A)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B)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C)向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公开学业成绩(D)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8 下列选项中既属于教师的权利又属于义务的是( )。
(A)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B)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6、教室,忽然有人发出“哎哟” 的叫声,老师发现原来有人在班干部的凳子上反钉了几颗钉子。
下列处理方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立即查找肇事者(B)让学生把钉子敲平,开始上课,课后处理(C)幽默带过,开始上课(D)让班干部自我反思3 一次随机调查中,问“ 您热爱学生吗 “,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 。
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 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 ”时,回答 “体会到”的学生仅占这说明( ) 。
(A)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C)教师缺乏信心(D)教师缺乏爱心4 胡老师工作很勤奋,上课的时候总是尽可能地把重点难点讲完,但是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这令他感到很费解,胡老师最该反思的是( )。
(A)教学态度(B)教学方式(C)教学手段(D)教学组织形式5 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
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
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
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

7、到 ( )。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4 素质教育应把( ) 放在首要位置。
(A)智育(B)美育(C)德育(D)体育5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认定,学校对学生安全负有的职责是( )。
(A)教育、教学和监护(B)教育、管理和保护(C)教育、教学和监管(D)教育、监管和救护6 根据有关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 ) 。
(A)单独设班(B)随班就读(C)混合编班(D)均分到班7 下列情形中,教师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不能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C)与同事相处不够融洽的(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8 ( )是国家为公民进入教师行业设置的第一道门槛,只有具备法定条件和专业能力,经认定合格的人方可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
(A)教师资格制度(B)教师职务制度(C)教师聘任制度(D)教师考核制度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下列说法。

8、学为先” 这一重要思想的著作是 ( )(A)论语(B) 理想国(C) 大教学论(D)学记4 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 )(A)场独立(B)自主性(C)场依存(D)沉思型5 研究表明,要获得最佳记忆效果,学习的熟练程度需达到 ( )(A)50(B) 100(C) 150(D)2006 组织策略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A)认知策略(B)情感管理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7 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 ( )(A)态度(B)定势(C)迁移(D)技能8 教师义务的实质是教师的职责 ( )(A)在行为上的体现(B)在意心理上的体现(C)在信念上的体现(D)在意识上的体现9 具体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 ( )(A)依法执教(B)廉洁从教(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10 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属于 ( )(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法律(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规章11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 )(A)国家财政拨款(。

9、A)学生(B)教师(C)学校的观念文化(D)校园设施4 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第一人是 ( )(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夸美纽斯(D)亚里士多德5 中国古代就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6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甲子学制7 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A)大学(B) 中庸(C) 孟子(D)学记8 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这一重要思想的著作是 ( )(A)论语(B) 理想国(C) 大教学论(D)学记9 (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 9 月 10 日为“教师节”。
(A)1984(B) 1985(C) 1986(D)198710 最古老的教学方法是 ( )(A)发现学习(B)启发法(C)研究法(D)讲授法11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 )。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

10、布3 在古代教育体系中,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
(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E)中国4 “以僧为师 ”、“以吏为师”是古代( )的教育特征。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E)雅典5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 )夸美纽斯,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教育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身心发展(B)人是教育的产物(C)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D)教育决定人身心发展的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E)教育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6 人力资本论是由( ) 提出的。
(A)赫尔巴特(B)舒尔茨(C)杜威(D)马克思(E)华勒7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E)斯宾塞8 在教育工作中谨记“ 欲速则不达 ”的道理,即教育工作要遵循人身心发展的 ( )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E)个别差异性9 失明者一般有超乎常人的听觉,这一点可以用人身心发展的( )规律来解释。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E。

11、想的是 (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4 提出人力资本学说的是美国经济学家 ( )(A)马克思(B)舒尔茨(C)凯恩斯(D)威尔逊5 中国古代“ 内发论” 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荀子6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A)选择性(B)预见性(C)目的性(D)创造性7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8 (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9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思想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0 每年的 9 月 10 日被定为“教师节” 的决定始于 ( )(A)1985 年(B) 1989 年(C) 1993 年(D)1995 年11 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 的教育家是 ( )(A)杜威(B)斯塔弗尔比姆(C)泰勒(D)裴斯泰洛齐12。

12、出现(D)中国近代社会3 第一个提出要把教育学变为科学,应该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亚里斯多德(D)杜威4 我国历史上首次规定中小学六三三制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5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属于下列哪一教育思想 【 】(A)课内和课外相结合(B)教学相长(C)启发式教学(D)循序渐进的学习6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 】(A)教学问题(B)教育问题(C)教育学问题(D)教育规律问题7 国家教育理想是通过_来体现的。
【 】(A)教育目的(B)教育学说(C)培养目标(D)课程目标8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是由_来规定的。
【 】(A)国务院(B)国家教育部(C)省教育行政机关(D)地方行政机关9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必须学习的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 【 】(A)教育学和心理学(B)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管理学(C)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科教学法(D)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和各科教学法10 曾比喻为“ 帮助少年起飞 ”阶段的教育是 【 。

13、齐(B)卢梭(C)康德(D)洛克4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 )。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5 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 我国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A)中庸(B)大学(C)论语(D)学记7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8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9 中学高级、一级教师职务聘任由( )聘任。
(A)国家教育部(B)省级教委(C)地市一级教育局(D)县级教育局10 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

14、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缺乏兴趣,在小组中不愿主动承担学习责任,总是希望搭小组的“便车” 。
由此教师决定开展“ 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的研究。
这是运用了教师专业发展方法中的( )。
(A)终身学习(B)教育反思(C)行动研究(D)合作交流3 卢梭说过:“ 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而在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
”这表明教育工作者应当( ) 。
(A)教学从“ 教育者为中心” 转向“学习者为中心”(B)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 教会学生学习”(C)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 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D)教学从“ 关注学科” 转向“关注人”4 “雪化了变成什么 ?”一个学生回答:“变成了春天 !”这个富有想象力,又富有艺术性的答案却被老师判为零分。
该老师的做法忽视的是( )。
(A)学生的独立性(B)学生的创造性(C)学生的完整性(D)学生的发展性5 国培计划又开始了,小张老师非常想去进修培训,但是教导主任却告诉他,现阶段是学校的成长壮大时期,急需张老师这样的教学骨干,让他以学。

15、的方式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当有学生举出带分式、根式的例子时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王老师的做法( )。
(A)注重启发引导(B)注重因材施教(C)注重团结协作(D)注重学生差异3 由于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某位外语老师经常和其他音体美类学科老师提出请求,将课时让给她上外语课,老师们都予以同意。
他们的做法( )。
(A)合理,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B)合理,双方都是同意的,没有强迫(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D)不合理,其他学科老师没有体现爱岗敬业的精神4 刚参加完培训的张老师自费将培训资料复印给同事,并将自己的心得打印出来与同事分享。
对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张老师富有循循善诱的品德(B)张老师富有团结协作的精神(C)张老师很注意业务能力的提高(D)张老师重视专业素养的提升5 王同学为远在他乡的母亲写了一封信,老师无意间发现,未经王同学同意,将信在课堂上给大家大声朗读出来,以此鼓励其他同学向王同学学习。
该老师的举动侵犯了王同学的( ) 。
(A)人格尊严权(B)隐私权(C)名誉权(D)肖像权6 小明因违反了学校管理制度,遭学校开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6、式是最好的,效率最高的2 王老师穿了一套新衣服,课前一进班级,有几个淘气的男同学就凑在一起,用调侃的语调大声喊道:“ 老师,我爱你。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露出羞涩的神情(B)严厉地批评他们(C)微笑着说:“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也爱你们。
”(D)不予理睬,开始上课3 刘老师家庭负担重,老人要看病,孩子要读书,于是用假名在培训机构上课,挣钱补贴生活。
这种行为( )。
(A)可以,不影响正常教学即可(B)可以,刘老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做任何事(C)可以,培训机构聘任刘老师做老师,不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D)不可以,刘老师的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4 刘某担任某县高一数学教师时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各种理由不予批准刘某在职学习。
刘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
(A)当地县教育局(B)当地县人民政府(C)地市教育局(D)省教育厅5 陈亮上语文课时没有完整地背诵完课文,孙老师随口说了句“笨蛋” ,并罚他放学后抄课文 20 遍才能回家。
陈亮只好利用午休和课外活动时间抄写,直到晚上 7 点才抄完。
孙老师的行为侵犯和损害了。

17、意于法则而自合于法则”,真正由教学的 “必然王国”迈人教学的“自由王国 ”。
这体现了教师( )的劳动特点。
(A)复杂性(B)长期性(C)创造性(D)间接性3 针对如何对待自己做过的错题,王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同学们决定分组进行错题整理,每组建立一个学科错题本,组内成员分工进行整理,最后将做起来不顺畅、掌握不牢固的题用黑笔写到笔记本上,完全不会或者做错的题用红笔记到笔记本上。
对王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 )(A)正确,体现了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B)不正确,没有为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提供机会(C)正确,是一种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方式(D)不正确,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 郑老师的学生看了一些课外书后总有些问题跑来问他。
一次有位学生看了关于生物进化的文章,对生命的起源感兴趣,郑老师并没有直接给他讲授相关知识,而是动员他找出有关的资料进行阅读比较研究。
关于郑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看到了学生有自我教育的可能性(B)看到了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C)看到了学生身上巨大的发展潜能(D)看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5 某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吸引更。

18、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 ”,用于奖励每学期末前三名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
(A)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B)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C)正确,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重要依据(D)不正确,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3 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4 根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某中学决定开发一门校本课程,下列做法中恰当的是( )。
(A)根据自身特长和学生兴趣,某老师在班上定期开展 “音乐鉴赏”活动(B)按照当地教育部门要求,利用戏剧文化资源开设“剧欣赏” 课程(C)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优势,发扬学校传统,建设“我爱阅读” 课程(D)按照当地教育部门要求,利用旅游资源开发 “小小导游”课程5 人们常说“ 聪明早慧“ 大器晚成”,这表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B)互补性(C)顺序性(D)差异性6 当地一家报社未经允许私自刊登了小丽的一篇文章,这侵犯了小丽( )的权利。
(A)名誉权(B)专利权(C)。

19、学记【注释】道:动词,是引导的意思, 牵:牵着走。
开:启发。
下列选项对上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句话体现了“ 主体教育” 思想的基本准则(B)这句话强调应给与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鼓励其自主发展(C)从中可知,学生是可以自学成才的(D)注重引导而不牵引,严格要求而不压抑,注重启发而全盘给予3 对学生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 )。
(A)能力(B)学识(C)态度(D)方法4 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 )。
(A)受教育权(B)生命健康权(C)人格尊严权(D)人身自由权5 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 )。
(A)隐私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人身自由权6 关于“师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出于私情之爱(B)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关爱(C)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D)师爱不具有育人的作用7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无差别原则(B)无歧视原则(C)尊重儿童尊严原则(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8。

20、面,同时教师对他们的小动作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
该教师的做法( )。
(A)正确,保证了班级里大多数学生的正常学习环境(B)正确,防止这些爱搞小动作的学生扰乱课堂(C)错误,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D)错误,忽略了纪律不良学生的需求3 美术课考试中。
王老师让同学们画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大部分学生都画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只有小刚画了一个见所未见的奇形怪状的交通工具。
王老师认为小刚没有按照她的要求完成考试任务,因此批评了小刚让他重新画,并承诺按照小刚新画的作品给他成绩。
王老师的做法( )。
(A)正确,说明王老师能够用高标准严格要求学生(B)正确,王老师重新给了小刚一次改正的机会(C)错误,王老师不应该给小刚两次考试的机会,对其他学生不公平(D)错误,王老师没有尊重小刚的创新精神4 语文老师裴老师,每天下课后都会对自己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并记录下来,属于布鲁巴奇反思方法中的( )。
(A)反思日记(B)详细描述(C)交流讨论(D)行动研究5 小波很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
一天,他又没做作业,班主任张老师很生气,放学后让他单独在教室里补作业。
这时,张老师突然想起家里有事要办,看见小波还没。

【中学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相关DOC文档
标签 > 中学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编号:176230]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