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1098630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S-32第卷(选择题 共 48 分)一 、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油条和豆浆是我国传统的早餐食物,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ANaHCO 3 BCa(OH) 2 CNaOH DNaCl2陶弘景对硝酸钾有如下记载:“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硫酸钠)大同小异,朏朏如握

2、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滞,如朴硝,云是真消石(硝酸钾)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朴硝和消石均易溶于水B朴硝和消石加强热都不分解C朴硝和消石都属于电解质D “紫青烟起”是由于消石中的 K+在火焰上灼烧时呈现特殊颜色3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是一种大气污染物B显酸性的雨水称之为酸雨C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 SO2的量D含磷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4对物质进行分类是中学生必须要学会的方法。下列各物质在分类上正确的是A白磷、白糖、白糕属于单质 B纯碱、烧碱、泡花碱属于碱 C盐酸、硝酸、磷酸属于强酸 DKCl、FeSO 4

3、、NaHSO 4属于盐5下列关于金属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金属元素都以化合态存在B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水灭火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很稳定,但红热的铁丝可与水蒸气反应DAl 与 NaOH 溶液的反应中,每转移 3mole-,就生成 1.5molH26下列物质不能由化合反应一步得到的是ACu 2S BFeCl 3 CH 2SiO3 DNO 27下列有色溶液褪色原理相同的是SO 2使品红溶液褪色;Cl 2使品红溶液褪色;Na 2O2加入含酚酞的水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SO 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 B C D8下列关于材料应用及成分表述错误的是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太阳能电池可采用

4、二氧化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温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SiO2;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研磨固体反应物进行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 SiO2A B C D9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2A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不反应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能使蔗糖炭化C浓硫酸可作 H2、NH 3等气体的干燥剂,表现脱水性D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时发生反应,表现酸性和氧化性10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如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中可能是A甲是浓硫酸,乙是浓氨水B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

5、浓氨水11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下列装置中不适用于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是12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 O2、NO 2、Cl 2、NH 3四种气体,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种液体的水槽中,发生反应的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充满 NO2的试管是13下列金属或氧化物可以完全溶解的是A1molZn 与含 1mol HCl 的稀盐酸共热 B1molCu 与含 2mol H2SO4 的浓硫酸共热C1molCu 与含 4mol HNO3 的浓硝酸 D1molMnO 2与含 4molHCl 的浓盐酸共热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可能是阴离子B含有不溶性杂质的粗盐提纯过程中,玻璃棒最多使用两次

6、C饱和 FeCl3滴入沸水并稍微加热,得到的是带正电的氢氧化铁胶体D非金属单质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元素既可能被氧化又可能被还原15下列关于离子检验正确的是A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O32-B向某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说明该溶液中无 NH4+C向某溶液中滴加硫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说明该溶液中有 SO32-D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 CCl4无现象,滴加氯水后 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存在 I-16欲进行下列实验,其方案设计合理的是3A B C D检验装置气密性 制过氧化

7、钠 验证浓 H2SO4的脱水性、强氧化性 比较 NaHCO3和Na2CO3溶解度17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mol/L NaCl 的溶液中含有 NA个钠离子B标准状况下,22.4L SO 3中含有 SO3分子数为 NAC1molFe 与 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 2NAD1molNa 2O2与足量 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 2NA18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c(H +)=0.1mol/L 溶液中:K +、Fe 2+、NO 3-、SO 32-B某无色透明溶液中:Fe 3+、NH 4+、NO 3-、SCN -C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 +、C

8、l -、SiO 32-、NO 3-Dc(OH -)=0.1mol/L 溶液中:HCO 3-、K +、Na +、AlO 2-19已知氧化性强弱顺序:Cl 2Br2Fe3+I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含碘化钾、淀粉的溶液中滴加 FeCl3溶液,溶液变蓝B向 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 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 -+Cl2=Br2+2Cl-C某溶液中含有 Fe2+、Cl -、I -,为了除去 I-而不减少其他离子,可通入过量氯气D向 NaBr 和 Nal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生成的固体,可能得到 NaCl 和 NaI 的固体混合物20下列通过实验观察得到的

9、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结论A AlCl3 溶液中逐滴滴加 NaOH 溶液至过量 Al(OH)3 能溶于强碱溶液B 铝、镁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 NaOH 溶液 铝比镁更活泼C 铝箔用酒精灯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铝单质熔点高D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固体加稀 HCl 溶解,再加 KSCN 溶液,溶液不变红 反应后固体中不含+3 价的铁2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NO 2通入水溶液中:3NO 2+H2O=2H+2NO3-+NO B过量铁粉与稀硝酸溶液反应:3Fe+8H +2NO3-=3Fe2+2NO+4H2OCCa(HCO 3)2 溶液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Ca 2+2HCO3-+2OH-=

10、CaCO3+CO 32-+2H2OD铜与稀硝酸溶液的反应:3Cu+8H +2NO3-=3Cu2+2NO+4H2O22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滴加 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4无色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3)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 Ba(NO3)2溶液至无色沉淀时,再滴加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A一定有 CO32- B一定有 SO42-C不能确定 SO42-是否存在 D不能确定 Cl-是否存在23在标准状况下,将 V L A 气体(摩尔质量为

11、M g/mol)溶于 0.1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cm -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A B C D1000VM(MV+2240)24用 25mL18.4mol/L 的浓硫酸与铜共热一段时间后,冷却,过滤除去多余的铜,将滤液稀释到 100 mL,所得溶液中 SO42-浓度为 3mol/L,则此时溶液中 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5mol/L B1.6 mol/L C1.8 mol/L D3mol/L第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25 (13 分)某化学小组模拟喷泉实验原理并探究 NH3的有关性质。实验过程如下,如图 1 所示,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

12、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 。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打开活塞 f。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现象是 ,本实验得到 NH3的哪些性质_(2)下列可以产生类似现象的组合为 a(干燥气体) b(液体)A NO 水B CO2 4mol/LNaOH 溶液C Cl2 饱和 NaCl 溶液D NH3 1mol/L 盐酸(3)同温同压下,分别充满NO 2NH 3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圆底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或“=” ) (4)实验室制备氨气的装置如图 2 所示,反应方程式为 ,该装置

13、(“能”或“不能” )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来制备纯净的氨气,原因 26 (9 分)A、B、C、D、E 含同一种元素,A 为非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 B 为气体,E 为 A 的氢化物,化合物 D 是重要的工业原料。(1)若 A 为固体,则 D 为 。写出 BC 的化学方程式 ,B 的大量排放可能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为 (2)若 A 为气体单质,则 D 为 。写出 EB 的化学方程式 ,CD 反应过程中5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 27 (15 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水不仅是宝贵的水资源,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I(1)海水中所得粗盐中通常含 Ca2+、Mg 2+、SO 42-等杂质,为了得到精

14、盐,下列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_ABaCl 2Na 2CO3NaOHHCl BNaOHBaCl 2Na 2CO3HClCBaCl 2NaOHNa 2CO3HCl D Na 2CO3NaOHBaCl 2HCl(2)为了检验精盐中是否含有 SO42-,正确的方法是_。II 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所示(1)灼烧过程中,需使用到的(除泥三角外)实验仪器有 A试管 B瓷坩埚 C坩埚钳 D蒸发皿 E酒精灯 F三脚架(2)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名称: (3)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过程氧化剂也可以用H2O2,将等物质的量的 I-转化为 I2,所需 Cl2和 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

15、下列关于海藻提取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碘的有机溶剂呈现紫红色B操作中先放出下层液体,然后再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C操作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伸入液面以下但不能触碰到蒸馏烧瓶的底部28 (15 分)SO 2是常见的硫氧化物,在化工、生活等领域中应用广泛。I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 SO2并验证 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中实验现象为 ,证明 SO2有 性(3)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II 某学生对 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操作 现象取 4g 漂粉精固体,加入 100mL 水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过滤,测漂粉精的 pH pH 试纸先变蓝(约为 12) ,后褪色6

16、i.液面上方出现白雾ii.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iii.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1)pH 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2)向水中持续通入 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 i 的白雾由 HCl 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b用酸化的 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实验 a 的目的是 由实验 a、b 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 HCl,理由是 (3)将 A 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 X向沉淀 X 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 X 中含有的物质是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

17、 iii 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720182019学 年 第 一 学 期 高 一 期 末 考 试 化 学 答 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A B C D D C C B9 10 11 12 13 14 15 16D D A B C D D C17 18 19 20 21 22 23 24C C A A C B C B二、非选择题25(13 分)(1)产生红色喷泉(2 分)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2 分)(2)BD(2 分) (3)=(2 分)(4)2NH 4Cl+Ca(OH)2=CaCl2+2NH3+2H 2O(加热) (2 分)能(1 分)碱石灰可以吸收 CO2、H 2O(2

18、 分)26(9 分)(1)H 2SO4(1 分)2SO 2+O2=2SO3(催化剂,加热,可逆号) (2 分)酸雨(1 分)(2)HNO 3(1 分)4NH 3+5O2=4NO+6H2O(催化剂,加热) (2 分)1:2(2 分)27(15 分)I(1)ABC(2 分)(2)取少量精盐溶于水,先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沉淀,则含有硫酸根离子(2 分)II(1)BCEF(2 分)(2)过滤(1 分)萃取分液(1 分)蒸馏(1 分)(3)Cl 2+2I-=2Cl-+I2(2 分)1:1(2 分)(4)A(2 分)28(15 分)I(1)Na 2SO3+H2SO4=Na2SO4+SO2+H 2O(2 分)(2)有淡黄色沉淀产生(1 分)氧化(1 分)(3)SO 2+2OH-=SO32-+ H2O(2 分)I(1)碱性、漂白性(2 分)(2)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氯气,排除干扰(2 分)白雾中混有 SO2,SO 2可与硝酸银反应(2 分)(3)CaSO 4(1 分)SO 2+Cl2+2H2O=SO42-+2Cl-+4H+(2 分)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ETS 300 186-1993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Three Party (3PTY) Supplementary Service Service Descriptio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三方(3PTY)补充业务 业务描述》.pdf ETSI ETS 300 186-1993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Three Party (3PTY) Supplementary Service Service Descriptio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三方(3PTY)补充业务 业务描述》.pdf
  • ETSI ETS 300 187-1993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Three Party (3PTY) Supplementary Service Functional Capabilities and Information Flows《勘误表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三方(3PTY)补充.pdf ETSI ETS 300 187-1993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Three Party (3PTY) Supplementary Service Functional Capabilities and Information Flows《勘误表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三方(3PTY)补充.pdf
  • ETSI ETS 300 187-1993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Three Party (3PTY) Supplementary Service Functional Capabilities and Information Flows《勘误表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三方(3PTY)补充_1.pdf ETSI ETS 300 187-1993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Three Party (3PTY) Supplementary Service Functional Capabilities and Information Flows《勘误表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三方(3PTY)补充_1.pdf
  • ETSI ETS 300 188-1993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Three-Party (3PTY) Supplementary Service 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One (DSSI) Protocol《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pdf ETSI ETS 300 188-1993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Three-Party (3PTY) Supplementary Service 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One (DSSI) Protocol《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pdf
  • ETSI ETS 300 188-1993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Three-Party (3PTY) Supplementary Service 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One (DSSI) Protocol《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_1.pdf ETSI ETS 300 188-1993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Three-Party (3PTY) Supplementary Service 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One (DSSI) Protocol《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_1.pdf
  • ETSI ETS 300 190-1992 Privat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TN) Signalling at the S-Reference Point Generic Keypad Protocol for the Support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专用通信网(PTN) S-参考点.pdf ETSI ETS 300 190-1992 Privat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TN) Signalling at the S-Reference Point Generic Keypad Protocol for the Support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专用通信网(PTN) S-参考点.pdf
  • ETSI ETS 300 190-1992 Privat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TN) Signalling at the S-Reference Point Generic Keypad Protocol for the Support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专用通信网(PTN) S-参考点_1.pdf ETSI ETS 300 190-1992 Privat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TN) Signalling at the S-Reference Point Generic Keypad Protocol for the Support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专用通信网(PTN) S-参考点_1.pdf
  • ETSI ETS 300 191-1992 Privat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TN) Signalling Protocol at the S-Reference Point Identification Supplementary Services《专用通信网(PTN) S-参考点的信令协议 识别类补充业务》.pdf ETSI ETS 300 191-1992 Privat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TN) Signalling Protocol at the S-Reference Point Identification Supplementary Services《专用通信网(PTN) S-参考点的信令协议 识别类补充业务》.pdf
  • ETSI ETS 300 192-1992 Privat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TN) Signalling Protocol at the S-Reference Point Circuit Mode Basic Services《专用通信网(PTN) S-参考点的信令协议 电路模式基本业务修改件A1》.pdf ETSI ETS 300 192-1992 Privat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TN) Signalling Protocol at the S-Reference Point Circuit Mode Basic Services《专用通信网(PTN) S-参考点的信令协议 电路模式基本业务修改件A1》.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