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语言文字运用预测题一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3 题。阳关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因为它曾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阳关与玉门关成犄角之势,就像西域交通线上的一对雄狮,扼踞要地,虎视眈眈。古阳关 。走在去阳关的路上。沿途景色瞬息万变。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偶然)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原是一条林带。车轮飞转,我们汽车驶进林带,就好象突然从沙漠里(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虽然昨日的阳关城早已被历史(淹没/湮没),但它当年的雄姿似乎仍历历在目,使人总有无限的感慨。阳关,原本不过是一道关,
2、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非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他们来说。这里无异于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 。1.文中加粗字的注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关隘(i) 闻名遐迩B.对峙(zh) 犄角之势C.广袤(mo) 虎视眈眈D.戍(sh)守 历历在目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偶尔 驶 淹没B.偶然 闯 淹没C.偶然 驶 湮没D.偶尔 闯 湮没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三面沙丘,沙梁环抱,流沙茫茫,一望无际 像是阳关上那弯清冷而高远的月B.三面沙丘,流沙茫茫,沙梁环抱,一望无
3、际 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远C.三面沙丘,沙梁环抱,流沙茫茫,望无际 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D.三面沙丘,流沙茫茫,沙梁环抱,一望无际 像是阳关上那弯清冷而高远的月。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如今人的“网行”和文的“网行”都是“无人驾驶”般潜行,心下感慨不知不觉换了人间。鄙人虽廉颇老矣,好在尚能饭,弄微信不亦乐乎。2B.春阳和煦,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有机茶基地,头茶终于开摘了。一年尝鲜就在这几天,当我赶到时,相约的老茶友们已经恭候我多时了。C.公司经理给开发部门开会时随:“我们要借重自己在市场上关于投资的专业知识,来发现不问领域的投资方向,以达到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目的。”
4、D.热浪翻滚的酷暑天气,朋友特意做了拿手菜“凤鹅烧冬瓜汤”招待我们,并不断嘱咐:“你家小女最爱吃这道菜了,一定要带孩子来呀!”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通识教育就是我们所说 “专业”或者 “职业” 知识之外的教育,现在国内许多大学都很重视通识教育。只要有通识教育的准备,学生就一定能在毕业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在未来就能完全应对多元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能在任何知识领域取得很好的发展。(1)有了通识教育,学生也不一定能在毕业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2)_。(3)_。4、下面是 2018 年 10 月底在青岛举行的山东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会徽的主体图形,请
5、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整体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75 个字。 答案1:1.B; 2.D; 3.C解析:1.犄角之势一掎角之势。32.偶然,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与“必然”相对;偶尔,间或、有时候,与“经常”相对。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用“闯”字更能突出“我”的惊喜之情。淹没,指大水漫过或盖过;湮没,是埋没的意思,如“湮没无闻”等。3.第处描写应遵循由近及远的顺序,第处强调归乡之梦!“清冷而髙远”的特点。 2:A解析:A.鄙人:谦称自己。正确。B.恭候:用于等待对方。错用。C.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错用。D.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错用。 3:(2
6、)有了通识教育,有些学生也不能完全应对多元世界的变化。(3)有了通识教育,学生也不见得在任何知识领域都取得很好的发展。 4:会徽由体育圣火、数字 10、青岛首字母 Q 和坐着轮椅向前冲刺的残疾运动员形象构成,表现出残疾健儿拼搏的体育精神(自强的精神风貌)。解析:此题考核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徽标的题目,分析徽标常见的题目是写出构图要素和分析寓意,构图要素要概括题干要求的徽标中索要的图案的内容,重点注意徽标中的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或英文的首字母的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分析,如此题注意“圣火”“残疾运动员”的图案,数字 10、青岛首字母 Q。结合徽标名称“青岛举行的山东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会徽”分析,答题时注意答出“表现出残疾健儿拼搏的体育精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