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20 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专题概述(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余年历史,是一部急速变革,艰难创业和曲折发展的历史。作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共和国的文化事业也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及十年文革,不仅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挫折,对教育,科学等文化事业也造成了极大地破坏。但在新中国初期十几年中,在“双百”方针指导下,文化事业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科学技术也有了可喜的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开始逐步复苏,在“双百”与“双为”方针的共同指导下,新时期文学艺术工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
2、的景象。在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科学与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第 20 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教材分析】“双百方针的提出”一目,采用学生讨论法,教师适当指导。给出几个讨论问题:为什么要提出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是如何提出的?它的提出有何意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结合教材知识,自主解决问题。“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一目,主要阐述了“文革”期间文学艺术遭到了沉重地摧残。教材阐述地非常详细,教师依据课本讲述即可,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准备一些图片、影片和文字资料,增强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感性认识。 “文体育事业的繁荣”一目,主要阐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只需要
3、将教材讲清即可,无需拓展。但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谈谈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育事业方面有哪些发展,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学情分析】从高二学生知识的状况看,学生已经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高二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分析,知觉、兴趣、情感等方面理性不多,多为感性体验,所以根据学生的情感和年龄阶段特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环境中掌握学习的经验与技巧,并形成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课标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三维目标学
4、科素养】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需遵循客观规律;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22、过程与方法:(1)采用 “回顾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对“昨天”的回顾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好历史知识点,以“今天”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明天”的思辩延伸展望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 (2)本节课教学过程
5、以探究、体验和发现为核心,以创设情境为主线,以引导为辅助手段,关注课堂启发性和趣味性,给学生探手可得结论和全面思考和探究的机会。 (3)体现课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等理念。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各个领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用这些成就激励青年学生发奋学习,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课时安排】1 课时【重点难点】重点“双百”方针;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教学设计】第一步:夯实基础(自主学习、
6、突破重点、形成体系)注:1、请同学们阅读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第 12 课;2、请同学们结合导学案思考;3、自主完成导学案夯实基础部分(填空) 。.建国初期( )和十年探索时期( ):(1)政策: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1965 年双百方针( 、 ) 。 (1)成就:电影:上甘岭 、 南征北战 、 、 李双双 、 、 早春二月 ;戏剧: 、 、 、关汉卿 、 文成公主 ;歌剧:洪湖赤卫队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十年文革时期( ):(1)政策:破四旧:旧 、旧 、旧 、旧 ;实行打到文艺黑专线( ) ;(2)成就( ):京剧 、 、 、 、 ;芭蕾舞剧 、 ;交响音乐:
7、。.改革开放时期( ):(1)政策:双百方针( 、 ) ;二为方向(1980 年,为 服务、为 服务) ;(2)成就:鲁迅文学奖(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命名的文学奖项。创立于 1986 年,是为鼓励优秀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和评论作品的创作,鼓励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推动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 ;茅盾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是以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名字设立的长篇小说文学奖。是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文学繁荣而设立的。从 1982 年开始,每四年评选一次。3是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 ;五
8、个一工程(1992 年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或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 ,一部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 ,一首好歌) 。【答案】第二步:难点突破(合作探究、提升素养、深化知识)注:1、小组合作讨论(2 人小组) ;2、相互合作,讨论探究(结合课本、导学案、资料) ;3、小组总结(请同学们把讨论结果记录在导学案上,推选发言人) 。合作探究一:“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合作探究二:“双百”方针提出的意义?合作探究三: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新中国的“双百”方针中“百家争鸣”的异同?【答案】合作探究一:“双百”方针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
9、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只要是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知识分子,便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和建设者。 “双百”方针是团结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情感纽带,是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的政策依据。只要符合繁荣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这一民族的最根本利益,只要有利于促进和体现社会的进步,就应该纳入先进文化的格局范围。合作探究三:4项目 春秋战国时期 新中国背景是社会急剧变化、适应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产物目的 是为发展新兴的封建经济而出现的 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内容各家各派就自己的政治主张进行宣传,他们之间既相互诘难、批判,又相互吸收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不同
10、点结果 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主义科学研究的繁荣,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相同点 都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步:知识迁移(限时训练、学以致用、知识升华)注:1、请同学们独立自主完成训练试题;2、请同学们思考做题方法;3、展示做题方法(抽查) 。【基础达标】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 “百家争鸣”主要针对:A学术领域 B政治领域 C经济领域 D艺术领域2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A “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 “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 “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 “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3当有人报告一位在
11、华讲学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些观点时,毛泽东说:“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如果企图禁止,那是完全错误的。 ”毛泽东的这番话符合:A “一边倒”政策 B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 C “双百”方针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4毛泽东说:“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许多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 ”这一主张:A体现了“双百”方针 B造成学术受政治干扰 C不利于文艺繁荣 D捍卫了社会主义文化520 世纪 50 年代,郭沫若和范文澜这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看法截然
12、不同,有些学者想提请中央宣传部决定,但中央还是认为应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这反映了中央积极贯彻:5A “一枝独秀”的做法 B “百家争鸣”的方针 C “百花齐放”的方针 D压制学术争论的政策【能力提升】 618 世纪中叶,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灿烂的艺术丰碑。此后,对红楼梦的研究不断展开,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 1754 年至 1901 年。第二阶段是 1902年至 1949 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1917 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 ,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
13、思路。1921 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 ,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胡适使用“科学” 、 “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 ,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第三阶段自 1949 年至 1978 年。1954 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建国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自 1978 年至现在,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 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
14、多元化时代。据陈维昭红学通史等(1)明清时期,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迅速。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6 分)(2)蔡元培与胡适关于红学的争论体现了当时北大的什么办学方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胡适“开启现代红学研究”的主要思想文化背景。(6 分)(3)根据材料指出红学研究第三到第四阶段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4 分)(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学术研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 分)【答案】1.【答案】A【解析】 “百花齐放”针对的文学艺术领域, “百家争鸣”主要针对的学术领域,故 A 项正确。2 【答案】D【解析】A、B、C 三项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艺方针,
15、不符合题意。 “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体现了文学、艺术的自由发展。3 【答案】C【解析】依据“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可知,毛泽东认为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可以自由谈论,自由争论,不应该限制,符合“双百”方针,C 项符合题意。4 【答案】B【解析】由“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可知,学术会受到政治干扰,所以选 B 项。5 【答案】B【解析】 1956 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6“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属于学术问题,反映了中央积极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6 【答案】(1)原因:封建专制腐朽没落;理学
16、僵化、文化专制使部分文人将精力发挥在小说创作上;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小说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故事性使其具有广泛的流传性;印刷术的不断进步。(2)方针: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背景:北大宽松的学术氛围;新文化运动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提倡民主和科学);对传统文化和研究方法的批判、反思(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运用西方先进的学术研究方法;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形成。(3)变化:从单一的阶级斗争分析法到研究的多元化。原因: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拨乱反正);兴起思想解放运动;实现改革开放;恢复“双百”方针;重视海外研究成果,国际交流频繁。(4)因素:政治氛围;学术氛围;时代背景;研究者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等。第(3)问,据“用阶级斗争分析法”到“多元化时代”说明变化;从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重新贯彻“双百”方针,实行改革开放的角度分析原因。第(4)问,属于开放性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