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 课时 地球的圈层结构【情景激趣】 地心游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李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发现前人曾到地心旅行,决心也做同样的旅行。他和侄子从汉堡出发,到冰岛请一位向导,由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艰险,最后回到了地面。李登布洛克教授在这次“地心旅行”中,会发现地球内部有哪些圈层呢?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知识体系引导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运用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知识清单|阅读教材 P26P27“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填写下列知
2、识。1.地球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2)内部圈层名称 特征 界面地壳 连续圈层,平均厚度约 17 千米莫霍界面地幔 厚度约 2 800 千米,上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主要发源地地核 分外核、内核古登堡界面2.岩石圈:主要由岩石构成,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微思考当某处发生地震时,附近有明显震感的城市中,街道上的行人与湖中船上的人的感觉是否2一样,为什么?提示 不一样。处于街道上的行人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晃动,因为陆地上纵波、横波都能通过,且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处于湖中船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因为水只有纵波能通过。|案例探究|材料 假如你乘坐一辆既能耐高温
3、高压,又能穿透坚硬岩石的微型汽车,正进行一次穿越地心的科学探险活动。下图是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假如汽车上的车载仪表和各种感应器记录下了沿途的见闻,那么:结合材料探究:(1)地壳的组成物质主要是什么?(2)软流层是在上地幔上部还是上地幔底部,为什么有人认为它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3)外核的物质状态是什么?为什么?答案 (1)地壳的组成物质主要是岩石。(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由于该处放射性元素衰变积累的热量可能使岩石处于熔融状态,因此有人认为它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3)外核的物质状态可能为液态,因为此圈层横波不能通过。|方法规律|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32.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与联系地壳位
4、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的外壳。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关系如下图所示: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知识清单|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图 1.27),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
5、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4图 1.27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案例探究|结合材料探究:(1)在图上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圈层名称。(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和_;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_之中;生物圈占有_圈的底部、_圈的全部和_圈的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_、相互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答案 (1)如下图。(2)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3)氮 氧 循环运动 大气 水 岩石 渗透 影响|方法规律|地球的外部圈层的特点比较外部圈层 概念 组
6、成 其他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5部|地理实践力|1.有人用“半熟的鸡蛋”形象地比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请你分析并指出这种比喻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 提示 合理:用“半熟的鸡蛋”来比喻地球的内部圈层,则蛋壳为地壳;蛋白为地幔,由于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流层中的岩浆;蛋黄为地核。不合理:半熟的鸡蛋,蛋黄是内液外固或整个蛋黄都是液态,与
7、内核是固态不相符。|综合思维|2.地理学家认为,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是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共同作用的层面。它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它与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始终保持着物质和能量联系;第二,它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第三,它在不断地变化着。想想要深入认识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把你需要了解的知识列出来,和同学交流、讨论。我需要了解的知识:1.大气运动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2. 3. 4. 5. 提示 水(海水、水循环)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火山、地震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地形是如何改变的?风是怎样形成的?气候是如何分类的?如何预报天气?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8、之间有什么关系?地球是如何演化的?|区域认知|3.暑假期间,小明同学到黄果树瀑布旅游,拍摄了如下景观图,读图,回答(1)(3)题。6(1)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2)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3)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解析 第(1)题,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第(2)题,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第(3)题,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答案 (1)C (2)B (3)C下
9、图是“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 。读图完成 13 题。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只能通过液体传播B.和传到时,波速突然下降C.和在中波速明显减小D.之间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2.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地幔和地壳 B.岩石圈和地壳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幔3.从地壳到地心( )A.压力越来越大 B.温度越来越低C.密度越来越小 D.波速越来越快7解析 第 1 题,从图中看出:是横波能通过固体传播,是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等;横波和纵波在处速度加快,在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第 2题,是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10、第 3 题,从地壳到地心,压力越来越大;波速先变大后变小,其中横波传递不到古登堡界面之下;内核的温度和密度较大。答案 1.D 2.D 3.A读图,完成 46 题。4.b 圈层的主体是( )A.河流 B.湖泊C.冰川 D.海洋5.a、b、c、d 四圈层中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 )A.d B.b C.a D.c6.岩石圈的下界在( )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C.软流层上界 D.下地幔上界解析 由图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 是岩石圈、b 是水圈、c 是生物圈、d 是大气圈。第 4题,水圈的主体是海洋水,约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 96.538%。第 5 题,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中,各种水
11、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第 6 题,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因此岩石圈的下界为软流层上界。答案 4.D 5.B 6.C一、选择题(共 11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 12 题。81.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圈层是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氢B.圈层即岩石圈C.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发源地D.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2.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B.在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C
12、.和之间的圈层即水圈D.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解析 第 1 题,圈层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为地壳,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为外核,为液态物质。第 2 题,圈层是内核,受外核为液态物质的影响,横波无法到达圈层。答案 1.C 2.B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 34 题。3.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4.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9A.C 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
13、石圈B.B 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类型C.A 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D.D 圈层是一般认为的岩浆的发源地解析 第 3 题,读图,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A 正确。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B 正确。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C 正确。地壳属于地球内部圈层,D 错误,故选 D。第 4 题,读图,C 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地壳,A 错误。B 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陆地和海洋景观类型,B 错误。A 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大气圈,C 正确,故选 C。D 圈层是地核部分,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在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D 错。答案 3.D 4.C当地
14、时间 2015 年 4 月 22 日,智利蒙特港,卡尔布科火山口喷发,喷出的浓厚的火山灰和烟尘几公里外都能看见。据此回答 56 题。5.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6.火山灰满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解析 第 5 题,岩
15、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它与地球的外部圈层关系密切。第 6 题,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答案 5.C 6.B10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用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和寻找地下矿藏。读图回答 78题。7.若图中 a 是 d 的一部分,a 和 b 组成 c,则图中 a、b、c 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 )A.外核、内核、地核 B.地壳、地幔、地核C.上地幔顶
16、部、地壳、岩石圈 D.上地幔、下地幔、地幔8.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面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下有石油储存的是( )A. B. C. D.解析 第 7 题,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为岩石圈,所以 a 为上地幔顶部,b 为地壳,c 为岩石圈。第 8 题,由于石油为液态物质,所以横波不能通过,纵波传播速度变慢。读地震波速度随地壳深度变化图可知,符合题意。答案 7.C 8.A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 910 题。9.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圈层 B.圈层C.圈层 D.圈层10.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
17、大B.圈层横波不能通过11C.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解析 第 9 题,结合右图判断出圈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外核与内核,岩浆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第 10 题,地壳厚度海洋比陆地薄;横波自地壳向地幔传播时速度加快;外核可能是液态;内核中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答案 9.B 10.C11.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岩石圈、地壳解析 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上。答案 D二、非选择题(共 3 大题,含 1 道附加题,共 56
18、 分)12.读下图,回答问题。(15 分)(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 和 B 是_,A 和 BC 是_,D 是_,CDE 是_的一部分。(2)不连续界面:F 为_。(3)地震波在经过 F 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4)A 和 B 厚度不均的原因是_。解析 A、B 均位于地表,但厚度不同,分别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ABC 均位于 80 千米处(软流层上界)以上,共同构成岩石圈,D 位于 80400 千米处,应为软流层,CDE属于上地幔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属于地幔。F 为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莫霍界面时,横波、纵波均明显加速。答案 (1)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地幔(2)莫霍界面12(3)地震波(纵波
19、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4)地壳的厚度不均,A 是大陆地壳,B 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13.下图是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 分)(1)要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 0 千米应位于(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2)图中所示地区地壳厚度的分布特点是_。(3)N 地的地壳厚度大于 38 千米,该地的地形可能是_(填字母)。A.山地 B.盆地 C.高原 D.湖泊解析 第(1)题,地壳指的是地表往下到莫霍面的部分;即地壳的厚度是从莫霍面到地表的厚度,所以要绘制地壳剖面图,其 0 千米应位于莫霍面。第(2)题,图中是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地壳
20、等厚度线,等厚度线值越大即地壳越厚,等厚度线值越小即地壳越薄,可得出图中所示地区地壳厚度的分布特点是自西向东逐渐变薄(自东向西逐渐变厚)。第(3)题,地壳厚度越大,说明海拔(地势)越高,结合图中所示信息“N 地的地壳厚度大于 38 千米” ,可知N 地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可判断该地地形可能是山地。答案 (1)C(2)自西向东逐渐变薄(自东向西逐渐变厚)(3)A14.(附加题)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6 分)13(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D.发
21、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2)图中两个不连续面 A 为_,B 为_,地震波通过 B 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DE_,FG_。(4)自己设计图例,并在图中画出岩石圈的范围。(5)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解析 第(1)题,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能量,并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由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可知,陆地上的人先感受到纵波,后感受到横波。第(2)(3)题,结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图示各字母的位置可判断各字母代表的名称,明确 B 界面为古登堡面进而判断地震波通过此界面时的波速变化特征。第(4)题,岩石圈包含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第(5)题,依据纵波和横波的特点分析。答案 (1)A(2)莫霍面 古登堡面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3)地壳 地幔 地核(4)画图略(提示:软流层以上部分)。(5)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由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外核可能为液态或熔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