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必修3.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1129167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_2019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_2019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_2019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_2019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模块综合检测(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1.给健康婴儿接种卡介苗,目的是使婴儿体内产生( )A.浆细胞 B.效应 T 细胞C.记忆细胞 D.抗体答案: C2.下列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病毒感染人体 T 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解析: 病毒侵入机体细胞,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外界温

2、度降低,人体通过冷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将兴奋传导至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然后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流量,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与此同时,皮肤立毛肌收缩,骨骼肌紧张性增强,使产热量增加;有关神经的兴奋还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产热量增加,体温维持稳定。摄入高糖食品使人体血糖含量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水平回落。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于向光侧生长素含量,背光侧细胞生长得快,表现为向光弯曲生长。答案: A3.人体内 B 细胞和 T 细胞的发育场所依次为( )A.胸腺 胸腺 B.胸腺 骨髓C.骨髓 胸腺 D.骨髓 骨髓答案: C

3、4.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 促进肝糖原分解 由胰岛 B 细胞合成、分泌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胰岛素本质和功能以及有机物的鉴定的有关知识。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所以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正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错误。胰岛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合成来降低血糖,错误。胰岛素是由胰岛 B 细胞合成、分泌的,正确。答案: B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3、 2-4等参与 维 持血 浆 相 对稳 定2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

4、液、血浆等解析: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属于细胞内液,不属于血浆成分。免疫调节能识别内环境中“自己”成分,排除内环境中“非己”成分,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血浆中存在 H,对维持 pH 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3/23,2-4/2-4等 缓 冲物 质环境,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淋巴液、血浆等。答案: A6.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是两种仓库害虫,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的实验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的相对数量(%)的变化如下表,这两种拟谷盗的关系属于( )仓库条件高温高湿高温干燥中温高湿中温干燥低温高湿低温干燥赤拟谷盗 100 10 86 13 3 0杂拟谷盗 0 90 14 87

5、 97 100A.种内互助 B.种内竞争C.种间竞争 D.种间互助解析: 把表格数据转化成曲线图,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的相对数量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则这两种拟谷盗的关系属于种间竞争。答案: C7.已知突触小体释放乙酰胆碱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时,电信号会转变成化学信号,刺激突触后膜兴奋时又重新转变成电信号。下列突触结构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兴奋由轴突经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时电信号变化正确顺序的选项是( )A. B.C. D.解析: 未兴奋时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电位都是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兴奋由轴突经突触前膜时,突触前膜的电位从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突触后膜电位不变。兴奋传至突触后膜时,突触前膜电位

6、恢复内负外正,突触后膜的电位从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答案: B8.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3A.甲可表示森林在火灾后进行的演替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C.甲中处的物种组成相同D.人类的活动往往影响到甲、乙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解析: 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为次级演替,可用图中甲曲线表示。乙曲线表示初级演替,次级演替速度比初级演替的速度快、历时短。火灾之后有新的物种迁入,不一定和火灾前物种组成相同。人类的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答案: C9.(2016 全国高考乙理综)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

7、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能量流动是单向且逐级递减的,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 项正确,B 项错误。“退耕还林、还草”体现了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C 项正确。人类对物质的消耗标准要以不破坏生态系统相对稳

8、定为原则,D 项正确。答案: B10.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解析: 培养过程中不能有污染,培养用具和培养液都需要灭菌。本实验是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需要不断输入 O2。酵母菌在培养液中是不均匀分布的,因此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必须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使结果更准确。答案: D11.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有大型杂食性鱼类甲,其食物

9、 1/2 来自浮游植物乙,1/4 来自草食性鱼类丙,1/4 来自以草食性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性鱼类丁。已知能量传递效率为 10%2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和丁存在着竞争关系4B.从理论上计算,甲每增加 1 kg 体重,最少需要乙提供 36 kg 的物质C.若湖泊中受到 DDT 污染,则 DDT 浓度最低的生物是乙D.此食物网中占有 3 个营养级的生物是甲解析: 由于甲、丁均以丙为食,故两者间不仅有捕食关系,还存在着竞争关系。DDT 是通过食物链而富集的,营养级越低,体内 DDT 浓度越低,反之则越高。甲在此食物网中占有二、三、四 3 个营养级。从理论上计算,甲增重 1 kg 至少需要

10、乙的量应按 20%的传递效率计算,则甲增重 1 kg 至少需要乙提供的物质的质量是 1/220%+1/4(20%20%)+1/4(20%20%20%)=40(kg)。答案: B12.以下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神经元在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有离子进出B.要想验证促性腺激素对鸟类繁殖活动的影响,需要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C.根向地生长,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两者的作用是互相对抗的解析: 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影响性腺的形态发育和正常功能,还刺激性激素形成和分泌。去除性腺的鸟失去了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对象,无法体现促性腺激素的功能。

11、答案: B13.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 2、3 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细胞内液C.T 细胞、B 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D.丁液中 O2浓度比甲液中高解析: 据图分析,甲为组织液,乙为血浆,丙为淋巴液,丁为组织细胞内液。当 1、5 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气体的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细胞内液中 O2浓度应该比组织液中低。答案: C14.下图为胰岛 B 细胞对肝细胞代谢的调控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肝细胞上接受激素刺激的受体是一种糖蛋白B.肝细胞接受激素信息后,加速摄取、利用和转化葡萄糖C.与图中激素合成、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

12、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肝细胞不能合成胰岛素,是因为没有胰岛素基因5解析: 肝细胞不能合成胰岛素,是因为胰岛素基因没有表达,而不是没有相应基因。因为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答案: D15.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下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 )解析: 重力能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的影响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而且根对生长素敏感。横放植物后,受重力作用,生长素从主根背地侧向近地侧运输,故主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是逐渐升高的,B 项排除。最终主根表现为向地生长,主要原因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过高

13、,抑制了生长,所以最终浓度应该高于虚线处浓度,D 项排除。在发生向地生长之前,生长素的浓度应该是促进植物生长的,所以 A 项正确,C 项错误。答案: A16.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 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 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 CO2量与各 h 产生的 CO2总量相等B.生产者 i 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C.流向分解者的 k 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解析: 生态系统固定的 CO2量就是进入该生态系统的 CO2量,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产生的CO

14、2量只占生态系统固定的 CO2量的一部分。生产者 i 的量等于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除去粪便量才等于同化量。流向分解者的有机物须经分解者分解才能被生产者利用。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能循环利用,而能量逐级递减不能循环利用。答案: B617.分析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图乙)、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图甲)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中的 D 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B.人体内 O2浓度最高的是图甲中的 BC.人体超敏反应时,图甲中的 A 增加导致组织水肿D.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图乙中的 B 所处的营养级解析: 分析图乙,可以得出 D 是无机环境,A 是生产者,C 是消费者,B 是分解者,生态系统的

15、主要成分是 A,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 C。分析图甲,得出 A 是组织液,B 是淋巴液,C 是血浆,D 是细胞内液,人体内 O2浓度最高的是图甲中的 C。答案: C18.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除哪项外,下列事实都支持这一观点?( )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答案: C19.右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 a 表示生态系统,b 表示群落,c 表示种群,d 表示个体B.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

16、物可用 c 表示C.b 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组成来预测D.d 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解析: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范围是依次增大的,A 项错误。一片鱼塘中的所有动植物既不是种群(有多个物种),也不是群落(缺少微生物),更不是生态系统(没有无机环境等),B 项错误。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D 项错误。答案: C20.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7A.实验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B.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C.实验的生长结果只能证明根具有向地性D.实验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解析

17、: 题中四个装置组合后能证明单侧光和重力引起的向性运动。以或作对照,可证明植物具有向光性;以作对照,可证明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中的青菜叶片由于得不到光照而无法合成叶绿素,所以表现为黄色。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1.(11 分)用某种降血糖物质 X 做以下实验(注:用生理盐水配制 X 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要验证 X 的降血糖作用,进行如下实验:选择一批体重相同的正常小鼠,测定 ,并将小鼠随机等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 ,对照组注射等量的 ;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小鼠的 ,若 ,则表明 X 有降血糖作用。(2)若要验证一定量的 X 能使患糖尿

18、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进行如下实验:用 小鼠作为实验组,用患糖尿病小鼠作为对照组 1,用 小鼠作为对照组 2;实验组注射 ,对照组 1、2 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定时间后若实验组和对照组 的血糖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 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则表明一定量的 X 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 解析: (1)选一批体重相同的正常小鼠,验证 X 对降血糖的作用,分组前应先测血糖浓度以便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要保持单一变量,因此,实验组注射适量的 X 溶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这样只有是否注射 X 溶液这一个变量。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小鼠血糖浓度,和实验

19、前比较,以确定 X 的作用;如果 X 有降血糖的作用,则对照组血糖不变,实验组血糖浓度下降。(2)要验证一定量的 X 能使患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需用 X 处理患糖尿病小鼠,因此用患糖尿病小鼠作为实验组。为了使实验更有说服力,除患糖尿病小鼠作为对照组 1,还应用正常小鼠作对照组 2。实验组注射一定量 X 溶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这样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变量。若 X 溶液能使患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水平,实验结果应该是:实验组和对照组 2 的血糖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对照组 1 由于缺乏 X 而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答案: (1)血糖浓度 X 溶液 生理盐水 血糖浓度 对照

20、组血糖浓度不变,实验组血糖浓度下降(2)患糖尿病 正常 一定量的 X 溶液(或 X 溶液) 2 122.(12 分)下图所示为甲型 H1N1 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8(1)人体免疫系统对侵入到人体内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往往先通过图中 过程(填标号)阻止病毒的散播,再通过图中 过程和靶细胞结合(填标号)予以消灭。(2)图中 b 的作用是 ,c 的作用是 。 (3)注射甲型 H1N1 流感疫苗可预防甲型 H1N1 流感,疫苗作用的原理是 。 对鸡蛋过敏者不宜注射甲型 H1N1 流感疫苗,其原因是 。 (4)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探究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

21、遗传物质是 DNA,还是 RNA。请简述该实验的设计思路: 。 解析: (1)刚侵入人体的病毒,往往先要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阻止病毒入侵,即的过程,来阻止病毒扩散。再通过细胞免疫,即和靶细胞结合予以消灭。(2)图中 b 为抗体,作用是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清除抗原。c 为效应 T 细胞,作用是识别靶细胞后,使靶细胞裂解死亡。(3)接种疫苗可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获得记忆细胞,当甲型 H1N1 病毒再次侵入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 T 细胞和浆细胞,使机体产生抵抗力。由于病毒疫苗的培养一般是在活鸡胚中进行,所以对鸡蛋过敏者也会对该疫苗过敏。(4)要探究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遗传物

22、质是 DNA还是 RNA,应分别标记两者特有的核苷酸,即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答案: (1) (2)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识别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3)接种疫苗可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获得记忆细胞,当甲型 H1N1 病毒再次侵入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 T 细胞和浆细胞,使机体产生抵抗力 疫苗是用在活鸡胚中培养的病毒制成的9(4)用含同位素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分别培养活细胞,再用有上述标记的两种细胞培养该病毒,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子代病毒中是否出现放射性23.(7 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 25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

23、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 K 值为 1 000 头。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 550 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食物链和食物网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1)550 头250 km2=2.2 头km -2,种群数量达到 K/2 时,增长速度最快,即:(1 000

24、头2)250 km 2=2 头km -2。(2)由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分析可知,当丙种动物增多时,其捕食的乙种动物增多,导致乙种动物数量下降,最终使甲种植物数量增多。(3)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答案: (1)2.2 头km -2 2 头km -2(2)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的增加(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大于24.(8 分)-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

25、题。(1)GABA 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 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 释放,并与位于 上的 GABA 受体结合。该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 GABA 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 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上述过程体现出细胞膜具有 功能。如果用电生理微电泳方法将GABA 离子施加到离体神经细胞旁,可引起相同的生理效应,从而进一步证明 GABA 是一种 性的神经递质。 (2)释放的 GABA 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 GABA 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其

26、病情。这是由于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10制剂可 ,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3)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 ,它的嵌入起到了与 GABA 一样的功能,从而可 (填“缩短”或“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解析: (1)突触小泡是贮存神经递质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产生动作电位。但此题表明 GABA 与受体结合后,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也就是加大外正内负的情况,所以阴离子内流。突触上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神经递质分两种: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根据题意,GABA 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2)根据题

27、意,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可以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使 GABA 分解速率降低,含量增加。(3)根据图示,GABA 与突触后膜上的 GABA 受体结合,起到抑制作用,麻醉剂分子也同样与之结合,作用相同,所以是延长了离子通道打开时间。答案: (1)突触小泡 突触后膜 阴 信息交流 抑制(2)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使 GABA 分解速率降低(3)GABA 受体 延长25.(12 分)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做出反应。(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

28、奋以 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 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2)受寒冷刺激后,人体通过下图所示途径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其中激素 A、B 分别是 、 ;过程的调节机制称为 。 (3)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 T 细胞和记忆 B 细胞等。此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 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进行细胞免疫,主要过程是: ,并与宿主细胞结合导致其裂解死亡,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细胞 。 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对于第(2)

29、题要正确分析图示过程。(1)机体受到寒冷刺激,发生骨骼肌战栗所进行的是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在突触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2)图示是一个典型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图。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3)浆细胞是唯一产生抗体的细胞。接种完卡介苗后,当结核杆菌再次侵入时,机体启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记忆 B 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记忆 T 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11T 细胞,效应 T 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结合使其裂解死亡。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答案: (1)脊髓 神经冲动 突触(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负反馈调节(3)浆细胞 记忆 T 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 T 细胞 凋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