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1、12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213784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1、12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1、12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1、12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1、12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1、12讲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11、12 讲巩固练编者选题表考点 角度 题号鸦片战争的实质 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仍对世界形势缺乏清醒认知 2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国家意识有所提升 3列强纵容日本侵略中国的目的 4甲午中日战争 资本输出加重中国经济的危机 5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6太平天国运动对清廷权力结构的影响 7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对政治变革进程的影响 8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 10辛亥革命的影响 11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制度构建的影响因素 12综合 13、14一、选择题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

2、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D.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解析:D 材料“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说明英国发动的战争不是正义性的,A 项错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英各自的国家立场影响了二者对战争的看法,国家立场不会改变战争的性质,C 项错误;双方都是从各自国家的角度来看待战争,没有点明这场战争发生的实质是一场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双方都抹杀了战争的实

3、质,D 项正确。2.(2018广东汕头一模)1846 年,耆英等人在奏折中称:“各国运往内地通商货物每岁只有此数,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彼有所丰则此有所歉,实为事理之必然。 ”这反映出当时( )A.通商口岸数量已不能满足需要B.统治阶层对世界大势缺乏认知C.不平等条约并未得到全面落实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解析:B 耆英的观点是外国对华商品输出基本上是个定数,输往广州的多,输往上海的就少,这一判断显然是错误的,是对西方世界商品输出能力及世界市场不断发展的形势的无知,B项正确。耆英的观点是通商口岸多与少结果都是一样,没有是否满足需要的信息,A 项错误。C 项与事实不符,错误。D

4、 项虽然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信息无关,错误。3.(2018湖南岳阳质检)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治理。翌年,台湾亦升格为省。嗣后,2清政府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在内蒙古逐次设立州、府、县,盟、旗的地盘渐渐被压缩。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注重军事管辖和边防稳定B.国家意识有所提升C.确立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D.传统治边政策改变解析:B 材料中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改为行省体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国家的统一,台湾升格为省也是为了巩固国防的需要,这说明清朝的国家领土、国家安全意识的提升,B 项正确。不同于将军辖区重军事,行省体制更侧

5、重于民事,A 项错误。中央集权早已确立,C 项错误。D 项就是材料本身的含义,没有回答原因,错误。【新知生成】 清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十八个行省,沿用明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五个将军辖区,侧重于军事管理,主要分布在边疆,因俗而治;两个办事大臣辖区,主要管辖藏族地区。近代以后,清朝出于国防建设的需要,将军辖区改制为行省,台湾提升为行省。4.(2018河北衡水摸底)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尽管欧美列强之间矛盾重重,欧洲已经开始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侵略集团,但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支持或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其主要目的是( )A.压制中国人民革命 B.扩大各自的在华利益C.争取日本参加一战 D.共同来支配瓜分中国解析:B

6、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日本在中国享有的特权,其他欧美列强也同样享有,日本侵华如果取得成功,欧美列强可以坐享其成扩大在华权益,B 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没有爆发革命,A 项错误。当时,一战尚未爆发,C 项错误。D 项瓜分中国局面出现在甲午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5.中国近代有学者称“夫外货舶来品之侵入,关税自主后犹可挽救,独此病入膏肓之洋商工厂,犹如附骨之蛆,不克(不能做到)消除。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外国在华设厂加重中国经济的危机B.领土主权受损影响经济的独立发展C.投资设厂成为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D.丧失关税自主权引发列强开厂热潮解析:A 由材料可以看出把外国的工厂视为不能

7、消除的疾病,反映出允许外国在华开设工厂对中国的危害,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故 A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领土主权受损,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投资设厂成为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故 C 项错误;近代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是在鸦片战争后,而列强在华设厂热潮出现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故 D 项错误。6.17531851 年广西人丁、耕地面积和额定地丁银变化表 时间 人丁(万口) 耕地面积(顷) 额定地丁银(两) 1753 年 197.6 87 401 1820 年 742.9 89 812 393 545 1851 年 782.3 89 620 694 984 据上表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可能是(

8、)A.广西农民生活处境艰难B.广西受到外国侵略加剧C.广西小农经济发展迅速D.广西较早接受国外先进农业技术解析:A 由材料可以看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但“额定地丁银”不断增加,依据所学可知当时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人民的负担实际更为沉重,这说明腐朽的封建统治剥削使阶级矛盾激化,广西农民生活处境艰难,导致金田起义爆发,故 A 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外国侵3略的加剧,故 B 项错误;小农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如亩产量提高、生产工具改进、精耕细作的实现等,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 C 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广西较早接受国外先进农业技术,故 D 项错误。7.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汉族督抚数量增加,

9、满族督抚数量减少,汉族官僚在清政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主要背景是( )A.鸦片战争后国内民族矛盾缓和B.洋务运动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C.八旗军无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D.湘军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神勇解析:C 鸦片战争之后国内民族矛盾日益激化而不是逐渐缓和,故 A 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并没有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大力支持,故B 项错误;满洲八旗军由于长期的腐化堕落而无力镇压这一时期风起云涌的太平天国运动,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汉族官僚地主组织地方团练转而成为抗击农民起义军的主力,迫使清王朝不得不加强对其倚重和任用,故 C 项正确;湘军表现神勇是在镇压太平天国

10、运动中而非在反侵略的对外战争中,故 D 项错误。【新知生成】 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倚重满族官员是清朝后期的既定方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满族官员和八旗军队因腐化堕落丧失了战斗力,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清廷转而鼓励地方办团练,镇压太平军。汉族官员有四五十人被任命为团练大臣。从此,汉族官僚开始掌握武装。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在汉族地主武装中势力最大。他们自招兵将,自筹粮饷,兵归将有,层层效忠,形成独立的军事体系,成为能同太平军对抗的主要力量。8.太平天国运动留给历史的余响是长久的。在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这是用反清来促成革新;辛亥革命时期,

11、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A.搅乱了社会政治制度 B.促进了政治变革进程C.改变了封建生产关系 D.实现了资本主义理想解析:B 材料中康有为用反清来促成革新,孙中山接受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反面教训说明了太平天国运动促进政治变革进程,B 项正确。9.(2018山东日照二模)清末新政期间,关于科举制的改革,原拟用 10 年时间逐步以学堂代科举,仅仅过了一年,不待学堂制成熟,便于 1905 年宣布废除科举;对立宪改革,朝廷原确立预备期 9 年,仅过两年就宣布减为 5 年,而朝野甚至在讨论减为 3 年或立即施行的可能。这表

12、明( )A.清朝统治的政治危机空前加深B.民主革命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C.新政的成效推动改革深入发展D.国内顽固势力已退出政治舞台解析:A 从材料可以看出清末新政有加速推进的趋势,清末新政并非自愿,而是迫于朝野内外的压力,这种压力促使清朝加速改革,A 项正确。民主革命力量是迫使清政府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动摇”之说也有夸大之嫌,B 项错误。新政没有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最终加速了清朝的灭亡,C 项错误。清末新政受到顽固势力的抵制,D 项错误。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

13、、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 。这些规定( )A.使国民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4B.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D.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解析: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随着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并没有发挥维护共和的作用,国民真正获得自由民主与史实不符,故 A 项错误;由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不能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 B 项错误;从材料中“有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 、国民“一律平等”,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带有否定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内容,故 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国民的权利,不能反映出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故 D 项错误。11.(2018安徽合肥一模)“辛亥革命,在政

14、治上含有很大意义,专就民族扩大一方面看来,那价值也真不少,这便是把两千年来的东胡民族,全数融纳进来,变成了中华民族的成分。 ”材料反映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凝聚力B.完全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C.使共和体制取代封建帝制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A 材料分析的是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关系的影响,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凝聚力,A 项正确。B 项的“完全”表述绝对,错误。C、D 两项表述正确,但是并非材料的主旨,不是材料反映的问题。12.(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中华民国建立时,孙中山曾通电全国使用公历。但在整个民国时期,改换公历因与民众的传统文化习惯相悖,引起民间诸多反对

15、。由此可见( )A.政府构建政治权威的努力受挫B.全盘西化在中国是行不通的C.传统文化因素制约制度的构建D.民主共和观念缺乏群众基础解析:C 材料反映的是使用公历“因与民众的传统文化习惯相悖”,遭到民间的反对,C 项正确。威胁政府权威的主要是地方督抚,民间反对只能延缓公历的推行,A 项错误。使用公历是历史的趋势,不能说明中国全盘西化,B 项错误。使用公历与民主共和观念无关,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传统中国只有完善的“户籍”制度而无明确的“国籍”规定但是近代以来,随着出国华商、华工的日益增多和西方势力入侵由于缺失专门处理“国籍”问题的法律

16、,在大一统国家近代转型中,国人逐渐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1907 年,荷兰殖民当局以属地主义的原则制定荷兰新订爪哇殖民籍新律,规定凡生于荷兰属地的华侨皆为荷属殖民地籍,从而引起国内外华人、华侨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要求清政府迅速制定并颁布一部国籍法。清政府别无选择,如果不迅速制定国籍法,不仅通过各种努力所形成的华侨的中国认同会出现危机,而且国内也可能为此丧失对清政府的信心。同时更令清政府担心的是,这可能给汉族民族主义者以借口,最终危及清政府在大一统国家转型中的合法地位。1909 年清政府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 。其中明确规定,“生而父为中国人者”“生于父死以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 “

17、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不论是否生于中国,“均属中国国籍” 。从而以使国家保护海外华人、华侨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加强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缪昌武、陆勇与近代“中国”观念的重塑5(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颁布国籍条例的原因。(2)依据材料概括大清国籍条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清国籍条例颁布的意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由“由于缺失专门处理国籍问题的法律,在大一统国家近代转型中,国人逐渐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得出国人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由“荷兰殖民当局以属地主义的原则制定荷兰新订爪哇殖民籍新律,规定凡生于荷兰属地的华侨皆为荷属

18、殖民地籍,从而引起国内外华人、华侨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要求清政府迅速制定并颁布一部国籍法”得出海外华人、华侨的强烈要求和西方法律的影响;由“更令清政府担心的是,这可能给汉族民族主义者以借口,最终危及清政府在大一统国家转型中的合法地位”得出阻止“反清”革命。第(2)问,第一小问,由“生而父为中国人者” “生于父死以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 “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等信息可以看出体现血统主义原则;由此还可以推论出大清国籍条例体现了将西方法律精神与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相结合。第二小问,大清国籍条例是关于中国人的国籍规定,这首先是有利于保护海外华人、华侨的利益;同时对其国籍的法律认可加强了海

19、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从法律意识层面强化了国人近代国籍观念和法律意识。答案:(1)原因:国人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海外华人、华侨的强烈要求;西方法律的影响;阻止“反清”革命。(2)特点:体现血统主义原则;西方法律精神与中国传统宗法观念相结合。意义:有利于保护海外华人、华侨的利益;加强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强化了国人近代国籍观念和法律意识。14.(2018山东临沂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111912 年部分省的临时约法中华民国鄂州约法中华民国浙江省约法江西省临时约法 广西临时约法 备注1911 年10 月颁布1911 年 12月颁布 1912 年

20、 1 月颁布 1912 年 2 月颁布 第一章总纲第一章总纲第一章总纲第一章总纲规定了约法的目的及期限第二章人民第二章人民第二章都督第二章人民规定了人民的义务和权利第三章都督第三章都督第三章人民第三章都督 规定都督由人民公选并有任期第四章政务委员会第四章邦联制第四章政务委员会第四章政务司 规定了政务委员的产生及职权第五章议会第五章议会第五章议会第五章议会规定了议会的组成及职权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规定了司法机构的组成与审判诉6法司 法院 法司 法院 讼制度第七章补则第七章补则第七章补则第七章补则 规定了约法修改程序依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

21、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在回答时主要寻找四部临时约法的异同点,如共同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从阶级属性上看均属于资产阶级的约法;从内容上来看均涉及国家体制、政府组织、职权分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从特点上来看,均体现出革命性和进步性;从作用上来看,均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进程等。不同点注重四者的差异,如国家的结构形式,人民的地位和作用等。除此之外,还可从四者异同点产生的背景角度考虑。总之,本题论题较多,学生回答时要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论题,做到史论结合。答案:示例 1:论题:四省约法属于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论述:辛亥革命初期,上述独立各省颁布了以“约法”命名的文件。

22、这些文件从内容和体例来看,基本包含了近代宪法的几大要素:一是关于国家体制、政府组织和职权分配;二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三是宪法修正和解释的程序。因此它们属于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示例 2:论题:四省约法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论述:这些法律文件,规定实行议会制,依据三权分立组织政府。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实行人民主权原则。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增强人民的法制观念,推动辛亥革命走向深入,为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供了经验。推动了中国法律的近代化。示例 3:论题:四省约法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论述:材料中部分省的临时约法,揭示了鲜明的近代资产阶级追求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

23、本架构,如议会制、选举制、三权分立制等,这些均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中得以明显体现,如临时约法规定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材料中各省临时约法对地区性封建专制制度的否定也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继承,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就是对君权的否定,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否定。故而从其内容和历史意义上讲,它们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示例 4:论题:四省约法具有鲜明的相似性,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 特征。论述:材料中部分省的约法第五章明确实行议会制,规定了议会的组成及职权。第二章和第三章、第四章明确了人民的义务和权利,规定了政务机构的产生实行选举制和任期制,体现了行政权的独立。第六章的规定体现了司法独立,带有鲜明的分权与制衡原则。而议会制、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等原则,均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特征,部分省约法的制定,推动了法律的近代化建设。示例 5:论题:四省临时约法都体现了革命者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实践,但特点各异。论述:四省颁布的这些临时约法,从其内容来看,是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一次7大规模实践。如规定实行议会制、三权分立等。但同时这些约法又各具特点:中华民国浙江省约法规定实行邦 联制。江西省临时约法在体例上和其他约法有较大区别,将“都督”置于人民之前,相较其他约法是最缺乏民主色彩的一部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