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12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教育心理学是( )。(分数:2.00)A.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B.研究家庭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C.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变化规律的学科D.研究社会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规律的学科3.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 )完成的。(分数:2.00)A
2、.桑代克B.卡普捷列夫C.乌申斯基D.赫尔巴特4.( )的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分数:2.00)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一般用智商(IQ)表示智力,智商等于( )。(分数:2.00)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6.联结论是由( )提出的(分数:2.00)A.桑代克B.斯金纳C.班杜拉D.杜威7.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分数:2.00)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
3、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8.映像性表征阶段大致相当于皮亚杰的( )。(分数:2.00)A.前运算阶段早期B.前运算阶段后期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9.根据乔纳森提出的知识获得三阶段模式,高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何种方式?( )(分数:2.00)A.练习B.反馈C.学徒关系D.经验10.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 )。(分数:2.00)A.比较难的任务B.非常难的任务C.非常容易的任务D.难度适中的任务11.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知识属于( )。(分数:2.00)A.描述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条件性知识12
4、.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 )。(分数:2.00)A.操作的定向阶段B.操作的模仿阶段C.操作的整合阶段D.操作的熟练阶段13.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尽可能避免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干扰,这种学习策略是( )。(分数:2.00)A.编码与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14.吉尔福特认为( )是指运用操作所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按单元计算,也可以分类处理,也可以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分数:2.00)A.内容B.操作C.产品D.言语15.将目标划分成许多子目标,将问题划分成许多子问题,寻找解决
5、每一个子问题的方法称为( )。(分数:2.00)A.爬山法B.逆向反推法C.类比思维D.手段目的分析法16.个体的道德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矛盾和冲突是促进进道德发展的( )。(分数:2.00)A.外在动力B.阻力C.根本原因D.直接动力17.教育方法不得当属于品德不良的成因中的( )。(分数:2.00)A.学生的内部心理原因B.家庭的不良影响C.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D.社会方面的原因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18.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9.过度学习就是不断重复的机械学习。(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16.0
6、0)2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分数:2.00)_2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分数:2.00)_22.斯金纳如何用强化理论解释儿童的发展,他如何将强化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分数:2.00)_23.说明讲授式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分数:2.00)_24.维纳得出的归因的基本结论有哪些?(分数:2.00)_25.什么是知识?知识有哪些类型?(分数:2.00)_26.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数:2.00)_27.怎样矫正学生不良的品德?(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28.必答题(分数:2.00)_29.分析说明布鲁纳的认知表征理论。(分
7、数:2.00)_30.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分数:2.00)_五、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6.00)31.桑代克的学习律主要包括( )。(分数:2.00)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频因律32.下列属于非互动式的支架的是( )。(分数:2.00)A.教师示范B.书面或口头的提示与暗示C.提出问题D.改变教材3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 )。(分数:2.00)A.直接经验B.替代经验C.言语说服D.情绪的唤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12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
8、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教育心理学是( )。(分数:2.00)A.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B.研究家庭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C.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变化规律的学科D.研究社会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规律的学科解析:3.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 )完成的。(分数:2.00)A.桑代克B.卡普捷列夫 C.乌申斯基D.赫尔巴特解析:4.( )的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
9、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分数:2.00)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解析:5.一般用智商(IQ)表示智力,智商等于( )。(分数:2.00)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解析:6.联结论是由( )提出的(分数:2.00)A.桑代克 B.斯金纳C.班杜拉D.杜威解析:7.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分数:2.00)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解析:8.映像性表征阶段大致相当于皮亚杰的( )。(分数:2.00)A.前运算阶段早期 B.前运
10、算阶段后期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解析:9.根据乔纳森提出的知识获得三阶段模式,高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何种方式?( )(分数:2.00)A.练习B.反馈C.学徒关系 D.经验解析:10.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 )。(分数:2.00)A.比较难的任务B.非常难的任务C.非常容易的任务D.难度适中的任务 解析:11.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知识属于( )。(分数:2.00)A.描述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 D.条件性知识解析:12.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
11、化,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 )。(分数:2.00)A.操作的定向阶段B.操作的模仿阶段C.操作的整合阶段D.操作的熟练阶段 解析:13.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尽可能避免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干扰,这种学习策略是( )。(分数:2.00)A.编码与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解析:14.吉尔福特认为( )是指运用操作所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按单元计算,也可以分类处理,也可以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分数:2.00)A.内容B.操作C.产品 D.言语解析:15.将目标划分成许多子目标,将问题划分成许多子问题,寻找解决每一个子问题的方法称为( )。(分数:2.00)A.爬山法B
12、.逆向反推法C.类比思维D.手段目的分析法 解析:16.个体的道德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矛盾和冲突是促进进道德发展的( )。(分数:2.00)A.外在动力B.阻力C.根本原因D.直接动力 解析:17.教育方法不得当属于品德不良的成因中的( )。(分数:2.00)A.学生的内部心理原因B.家庭的不良影响C.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 D.社会方面的原因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18.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19.过度学习就是不断重复的机械学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过度学习是当学习材料达到识记以后,再继续
13、进行额外的或附加的学习。当过度学习量刚能达到背诵的学习量增加 50100时,学习效果最佳。)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16.00)2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 (5)研究实际情景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解析:2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
14、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的质的不同阶段,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从出生到 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一般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其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而且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客体永恒性是后来认知活动的基础。本阶段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 岁):运算是指内部化
15、的智力或操作。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在这一阶段已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具有了符号功能,表象日益丰富,其认知活动已经不只局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
16、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因此,皮亚杰认为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应多做事实性的技能性的训练。此外,本阶段儿童已经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本阶段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对这一阶段的儿童,教师
17、和家长不宜采用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的教育,而应鼓励和指导他们自己做决定,同时对他们考虑不全面的地方提出建议和改进。)解析:22.斯金纳如何用强化理论解释儿童的发展,他如何将强化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有两个缺陷,一个是个别差异得不到兼顾,二是不能有效使用强化。因此,他将操作性发射原理用于学校的学习,设计了教学机器,将学习的内容编成“程序”安装在机器上。在学生练习后,很快就告诉其结果,无论对错,学生都很快得到反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
18、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解析:23.说明讲授式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优点: 教师能很经济地同时向许多人传授知识。 能用学生易懂的形式有效地概括学科的内容。 讲授法比其他教学法更容易掌握,而且安全可靠。 (2)缺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逐渐下降(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解析:24.维纳得出的归因的基本结论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维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关于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 (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
19、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感则较少。而归因=f 努力相对归因于能力,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会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奖励。 (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 (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却不努力的人则受到最低评价。因此,维纳总是强调内部的、稳定的和可控的维度。)解析:25.什么是知识?知识有哪些类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知识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是指人类知识,该类知识经常以书籍、计算机或其他载体
20、来储存,构成人类所具有的信息总和。二是个体知识,是某个体的头脑中所具有的信息总和。两种知识实质上都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都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对于这一定义,可以从知识的产生基础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来理解。 知识的种类众多,但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安德森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形式把知识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原理等的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认为,知识往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将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也包含其中,泛指人们所获得的经验。狭义的知识仅指个体
21、获得的各种主观表征,不包括技能和策略等调控经验。至于狭义的知识,依据知识的不同反映深度,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根据知识的不同抽象程度,可以分为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各种知识分类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布卢姆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提出的知识分类。他把知识分为三个大的类别:具体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以及学科领域中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解析:26.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1)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确定问题到底是什么,这意味着首先找出相关信
22、息而忽略无关的细节。表征问题的第二个任务是集中问题的所有信息达成对整个问题的准确理解。对于许多问题,图形表征可能是更为有效的方法。 (2)寻求解答阶段:在寻求解答时,可能存在这样两种一般的途径:算法式和启发式。算法式要求对能实现问题解决的全部可能性一一加以检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但能保证问题的最终解决。启发式策略,以一定的以往经验为基础,采用选择方式探索解决问题。它能帮助问题解决者找到问题解决的捷径。在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常常采用这种策略。启发式方法包括: 手段目的分析法:将目标划分成许多子目标,将问题划分成许多子问题,寻找解决每一个子问题的手段。 逆向反推法:即从目标状态出发,考虑如何达到初
23、始状态的问题解决方法。 爬山法:爬山法的基本思想是设立一个目标,然后选取与起始点邻近的未被访问的任一节点,向目标方向运动,逐步逼近目标。 类比思维:当面对某种问题情境时,可以运用类比思维,先寻求与此有些相似的情境的解答,是将先前解决问题的经验运用到理解新问题上的策略。 (3)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当表征某个问题并选好某种解决方案后,下一步就要执行计划、尝试解答。执行计划时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策略运用的熟练性和灵活性上,其根本原因是不同个体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元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 (4)评价结果阶段:当个体选择并完成某个解决方案后,还应该对结果进行评价,对获得结果的整个思考过程进
24、行检查,检验推理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确,从该问题解决活动中可得到那些值得以后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进行评价反思的有效方法有:指出该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和关键,弄清楚自己是如何寻找思路的;对解决方法重新评价,以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思考该问题解决中有哪些技巧可以在以后的场合中使用;弄清楚该问题解决值得吸取的教训是什么;概括出该类型问题的一般结构特点及所用的方法的条件范围。)解析:27.怎样矫正学生不良的品德?(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要纠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学生要有充分的信任与爱,从而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 (2)改变外界环境。通过集体教育、集体活
25、动改变原有环境和伙伴,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使外部的环境内化为心理因素,从而逐渐改变其原有的消极的心理结构。(3)通过集体进行教育时,特别要着眼于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是非观念与是非感。 (4)要培养学生与诱因作斗争的能力,增强道德意志,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5)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教育。)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28.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29.分析说明布鲁纳的认知表征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布鲁纳把认知生长与智慧生长视作同义词,他认为探讨知觉和思维的目的是为了帮助
26、和促进学生的智慧生长,并把它们看作是形成表征系统(representation systems)的过程。布鲁纳认为,智慧生长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借以可以解决生活中一切问题的认识现实世界的模式,这个模式涉及储存信息的内部系统。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 他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 动作性表征,有人称其为表演式再现表象,与皮亚杰称之谓儿童感觉运动阶段相当,这一阶段,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学习表征事物,例如,怎样爬,玩玩具,用身体影响周围环境,用合适的动作反应再现过去的事物; 映象性表征,又称肖像式再现表象,与皮亚杰称之谓前运算阶段早期相当,儿童用图象或
27、表象去表现他们自己世界中发生的事,能记住过去发生的事,但是以映像性表象再现,并以此进行想象,这些表象很象所知觉事物的照片,与现实非常贴近; 符号性表征,又称象征性再现表象,相当于皮亚杰称之谓前运算阶段以后认识发展阶段。儿童可以符号再现他们的世界,这里最重要的是语言。儿童能用语言这种符号去表征世界,使这种表征更具有抽象性、间接性和任意性,并能够进行假设。 在布鲁纳看来,人类的智慧发展是沿这三个表征系统顺序发展的。三种表征系统可以对编码系统的不同层次类别进行表征。然而,三个系统虽然在发展时间上有顺序,但却不能相互取代。也就是说,人们有三种显然不同的方式表征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思维。了解这一点,可以根据
28、儿童三个表征系统发展顺序实施教学,对设计教学是很有好处的。布鲁纳就强调这种“教学的最佳顺序”。)解析:30.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 心智活动是实践活动的反映,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必须确定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或操作活动程序,即确定心智技能的“原型”。自 20世纪 60年代以来,随着控制论功能模拟思想向心理学的渗透,人们发现了可用来确立心智技能操作原型的“心理模拟法”。 控制论认为,在分析研究某系统的结构时,应先建立模型,利用模型与原型之间存在着形状、特性等的相似性,通过对模型进行试验来研究原型,这就是模拟。根据模型与原型之间的
29、关系特点,模拟可分为数学模拟、物理模拟与功能模拟。所谓功能模拟,是指如果两个系统能够显示出功能上的平行(在关键性的特征上能够产生一一对应),那么一个系统就是另一个系统的模拟。在研究心理现象时常采用功能模拟,即利用模型与原型之间功能上的相似性,用模型来代替原型或模拟原型的工作过程。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对智力活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学说。这一理论认为,智力技能的形成是由外部物质活动向内部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即“内化”的过程。这一内化过程是分阶段进行的,具体来说,要经历以下五个主要阶段: 定向活动阶段; 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出声言语活动阶段; 无
30、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主张心智技能的形成三阶段说,即: 原型定向阶段,与加里培林的第一阶段相同。 原型操作阶段。与加里培林的第二阶段相同。 原型内化阶段,包括加里培林的后三个阶段。在他看来,加里培林的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是活动的三种内化水平。 (三)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 (1)形成条件化知识。心智技能形成的关键是把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知识,即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如果那么”的产生式。但还要注意知识适用的条件。 (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产生式知识必须经过练习达到十分熟练程度,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才能变成一种心智技能。 (3)加强学生
31、的言语表达训练。言语表达有利于避免学生思维的盲目性,帮助学生寻找新的更佳思路,引发执行的控制过程,使注意集中于问题的突出方面或关键因素,促使问题解决成功率更高。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注意为学生创造民主、宽松、融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喜欢、愿意和敢于言语表达。 (4)科学地进行练习。心智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反复练习,为了提高练习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明确练习目的; 习题要有变式; 提供反馈; 指导练习方法; 练习量要适当。)解析:五、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6.00)31.桑代克的学习律主要包括( )。(分数:2.00)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频因律解析:32.下列属于非互动式的支架的是( )。(分数:2.00)A.教师示范B.书面或口头的提示与暗示 C.提出问题D.改变教材 解析:3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 )。(分数:2.00)A.直接经验 B.替代经验 C.言语说服 D.情绪的唤起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