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管理学分类真题14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1404012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管理学分类真题14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管理学分类真题14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管理学分类真题14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管理学分类真题14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管理学分类真题14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管理学分类真题 1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概念题(总题数:10,分数:30.00)1.创新 (分数:3.00)_2.管理创新 (分数:3.00)_3.技术创新 (分数:3.00)_4.组织创新 (分数:3.00)_5.内企业家 (分数:3.00)_6.流程再造 (分数:3.00)_7.标杆管理 (分数:3.00)_8.知识管理 (分数:3.00)_9.柔性化管理 (分数:3.00)_10.全面质量管理 (分数:3.00)_二、简答题(总题数:13,分数:39.00)11.创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简述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分数:3.00)

2、_12.“创新”被认为是一个组织持续成长的源泉。激发组织创新力的三大类因素分别是什么?请分别举例说明。 (分数:3.00)_13.创新与其说是管理的一项职能,不如说它渗透于管理的其他职能之中,面对不断变化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总在不断地创新。但是,管理又在不停地进行结构化、规范化,这实质上无时不在进行维持。结合管理的四大主要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请你分析管理活动中创新与维持这一对矛盾的关系。 (分数:3.00)_14.创新的来源有哪些? (分数:3.00)_15.2006 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建立创新型社会的战略主张,其核心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

3、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规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请运用管理学理论知识简述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激发创新? (分数:3.00)_16.管理变革的基本方法。 (分数:3.00)_17.阐述卢因的三步骤变革过程。 (分数:3.00)_18.何谓流程再造?流程再造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有效地组织流程再造? (分数:3.00)_19.简述业务流程再造(BPR)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关系。 (分数:3.00)_20.如何实施有效的价值链管理? (分

4、数:3.00)_21.什么是柔性制造系统?它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分数:3.00)_22.列举几项新型生产方式。 (分数:3.00)_23.当代管理思想中的“质量运动”(即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分数:3.00)_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18.00)创新对于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人类的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增长,20 世纪大部分时期的增长率超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这种发展和增长的根源就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创新使物质繁荣的增长更加便利。自主创新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选择之一。 请回答:(分数:9.00)(1).把创新作为管理的职

5、能之一的合理性何在?(分数:3.00)_(2).举例说明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分数:3.00)_(3).用创新管理的技能说明企业如何实现自主创新。(分数:3.00)_24.有人说,“创业精神只适用于企业创立的阶段。”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分数:3.00)_25.如何认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 (分数:3.00)_26.试述知识经济的发展对管理产生的影响。 (分数:3.00)_四、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3.00)27.“十年磨一剑”,青岛海尔总裁张瑞敏在总结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探索出一套OEC 管理法,也称为日清日高管理法。所谓 OEC

6、 中 O 是指 Overall,即全面的,E 是指Everyday,Everything,Everyone,代表每一天、每件事、每个人,C 是指 Control and Clear,即控制和清理。OEC 就是指全方位地对每个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做到“日清日毕,日清日高”,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而且每天的工作质量都有一点(1%)的提高。具体来说,OEC 管理模式意味着企业每天所有的事都有人管,所有的人都有管理、控制内容,并依据工作标准对各自控制的事项,按规定进行执行,每天把实施结果与计划指标相对照、总结、纠偏,达到对事物发展过程日日控制,事事控制的目的,确保事物向预定目标发展。 请

7、问:你从青岛海尔的 OEC 系统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分数:6.50)_28.结合案例,试分析信息技术对管理工作的影响。 例 1:联想电脑公司是联想集团的子公司,它的产品主要有服务器、商用电脑和家用电脑。联想作为中国IT 业的先锋,在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时,采取了积极拥抱互联网的营销策略。首先,实施互联网战略转移。1999 年是联想电脑公司战略全面转向 INTERNET 的第一年,电子商务的开通是其开始转型的第一个重要策略和先行措施,不仅对销售商提供产品,同时也提供高速高效的商务运作服务,并计划协助代理商进行自身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共同改进双方的商务运作。第二,建立互联网时代的经销渠道。联想电脑公

8、司拥有近千家分销商、经销商及代理商,如今也致力于互联网时代分销体系的建设。于 1999 年 6 月正式开通了电子商务系统和专门用于专卖店的信息管理系统。 例 2:2000 年 2 月 8 日到 10 日,黑客在三天的时间里连续袭击了互联网上的包括雅虎、美国有线新闻等在内的五个最热门的网站,并造成这些网站瘫痪长达数小时。技术人员发现,黑客使用了一种叫“拒绝服务”的入侵方式,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同时用连续不断的服务器电子请求来轰炸雅虎网站。面对猛烈的攻击,技术人员只能看着泛滥成灾的电子邮件垃圾死死堵住了用户们上网所需的路由器。 (分数:6.50)_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管理学分类真题 14 答案解析(总

9、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概念题(总题数:10,分数:30.00)1.创新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创新是指在有意义的时空范围内,以非传统、非常规的方式先行性地、有成效地解决社会技术经济问题的过程。该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创新的目的是一项解决实践问题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传统、突破常规;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价值与时间、空间有关,它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领先性才可能具有价值,这种领先可以是世界领先,也可以是地区领先;创新能够在解决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各个方面都发挥作用,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事业;创新以取得的成效为评价尺度,有成效才能被认为是创新

10、。创新根据成效的类型可以分为若干个等级,包括划时代的创新、时尚创新等。2.管理创新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这一概念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管理创新内容:提出一种新发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3.技术创新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技术创新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技术创新继承熊彼特的创新思想,主要指产品创新和工

11、艺创新等;而广义的技术创新,不仅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还包括产品和工艺创新过程中开展的技术改进及其相关的研究与发展活动等。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企业中出现的大量创新活动是有关技术方面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以及产品创新三个方面。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材料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手段创新。4.组织创新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组织创新是指管理的创新职能在企业组织方面的运用过程,组织创新主要包括企业制度创新、企业层级结构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 (1)企业制度创新。企业是通过规范作为类群的参与者在企业活动中权利关系的制度来引导和整合这

12、些成员的行为的。知识经济的到来挑战着传统的企业制度,企业内部的权利关系正朝向知识拥有者方向变化,企业制度结构正从“资本的逻辑”转向“知识逻辑”,这也就要求企业进行制度创新。 (2)企业层级结构创新。层级结构曾是人类组织结构的伟大创新,目前仍是企业的主要特征。作为工业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层级结构曾表现出如下主要特征:直线指挥,分层授权;分工细致,责权明确;标准统一,关系正式。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原来企业“金字塔”型的层级结构逐渐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组织扁平化、网络化、分权化是近年来企业层级结构创新的重要趋势。 (3)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

13、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知识经济将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从而使企业文化带来以下方面的调整:企业文化将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手段,甚至是主要的手段;企业文化将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而不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副产品;企业文化将从记忆型转变为学习型;企业文化将在强调主导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同时,允许异质价值和行为准则的存在。5.内企业家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内企业家又称内部创业者,指那些在现行公司体制内,富有想象力、有胆识、敢冒个人风险来促成新事物出现的管理者。内企业家是现代大公司的产物,处于公司最高管理层与基层的中间结合部,是连接上面与下面的“过渡层”,因而在企业的创新中居于关

14、键部位。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吉福德平肖第三在其著作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中提出。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内企业家的活动局限于已建立的组织内部,其行动受到企业的规则、政策和制度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2)内企业家由于是企业内部的创业者和革新者,他们的行为经常会挑战到现有组织的秩序和稳定性,这很容易在组织内部制造一些摩擦,成为企业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也会因此阻碍内企业家个人能力的施展。 (3)内企业家在企业内部创业获得成功之后得到的报偿是其职业生涯的提升和很少的报酬,因此,相比企业家而讲,内企业家的激励不足。6.流程再造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流程再造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

15、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改善。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迈克哈默教授和钱皮博士提出,流程再造的意义是通过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的重新塑造,包括进行相应的资源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企业将由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新型流程向导型企业,实现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自从哈默博士提出流程再造的概念与定义以来,有许多专家、学者用不同的词来阐述相近的意思。这些不同概述所表示的意义在某些特征方面有所不同,如改变的程度(彻底的还是渐进的)、实施的范围(企业内部或企业外部)、潜在的效益和风险等,但它们的着眼点都是企业的

16、流程,希望通过企业流程的再造或再设计,获得企业绩效的改进,提高顾客的满意度。7.标杆管理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标杆管理(Benchmarking)是指通过学习他人而寻求生产改进和提高的管理方法。20 世纪 70 年代最先由美国施乐公司开始实施,80 年代后期在美国企业中广泛推行。标杆管理的主要内容为:选定一个值得学习的企业,立下一个发展的目标,通过建立学习网络观摩学习,将该企业的长处纳入到自己的行为之中,使组织获得全面革新,最终达到领先的目的。标杆学习的内容涵盖流程、产品、服务以及企业内各个部门的功能发展和协调。标杆学习在空间范围上可分为内部的标杆学习、外部的标杆学习、功能

17、(通用)的标杆学习三种。内部的标杆学习是与组织内表现最好的企业相比较,进行学习改进;外部的标杆学习是对相同产业中最好的企业(往往是直接的竞争对手)的比较与学习;功能的标杆学习是对拥有最先进的产品、服务、流程的企业(可以是产业内的,也可以是产业外的)的比较与学习。8.知识管理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知识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管理目标,运用现代的管理理论和技术,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尤其是隐性知识资源,进行发现、挖掘、整理、整合、存储,并实施科学的管理和维护,将最合理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候提供给最需要的人,以便做出最科学的决策。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决策的质量,关键是实现知识共享

18、。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要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全面和充分的开发以及有效的利用。 21 世纪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知识的质量,利用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对企业来说始终是一个挑战。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原因在于:竞争;顾客导向;工作流动性的挑战;环境的不确定性;全球化的影响。9.柔性化管理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柔性化管理是指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性化管理。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不同,柔性管理,究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

19、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具体地说,它有如下特征: (1)柔性管理的内在驱动性。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权力影响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心理过程,依赖于从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 (2)柔性管理影响的持久性。柔性管理要求员工把外在的规定转变为内心的承诺,并最终转变为自觉的行动,这一转化过程是需要时间的,然而一旦协调一致,便获得相对独立性,对员工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 (3)柔性管理激励的有效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一般

20、说来,柔性管理主要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因而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10.全面质量管理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由质量管理学家戴明(W.EdwardsDeming)和朱兰(Joseph M.Juran)提出的,是指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要点包括:高度关注顾客。这里的顾客不仅包括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外部的个人或机构,还包括企业内部相互提供服务的部门。坚持持

21、续改进。TQM 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承诺,使已经是“非常好”了的还不够,质量总还能改进。关注过程。商品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要求关注工作过程。改进组织各项工作的质量。TQM 采用广泛的质量定义,它不仅涉及最终产品的质量,而且涉及企业如何进行产品运输,如何对顾客抱怨作出迅速回应。精确测量。TQM 采用统计技术度量组织运营的每一个关键变量,并与标准或业界最佳基准进行比较。向雇员授权。TQM 吸收一线工人参与改进过程,团队作为授权的载体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的组织形式被广泛采用。二、简答题(总题数:13,分数:39.00)11.创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简述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分数:3.00)_正确答案

22、:()解析:创新是一种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熊彼特于 1912 年提出了创新的含义,并将创新这个概念纳入经济发展之中,论证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包括: (1)目标创新 企业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的,特定的环境要求企业按照特定的方式提供特定的产品。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的生产方向、经营目标责任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至于企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的经营目标责任,则更需要适时地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加以整合,每一次调整都是一种创新。 (2)

23、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企业中出现的大量创新活动都是有关技术方面的,现代工业企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广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技术水平是反映企业经营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要地位,就必须顺应甚至引导社会技术进步的方向,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由于一定的技术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体现的,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以及产品创新三个方面。 (3)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从社会经济角度来分析企业系统中成员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制度是组织运行方式的原则规定。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产权制度是决

24、定企业其他制度的根本性制度,它规定着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力、利益和责任。不同的时期,企业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中,生产资料是企业生产的首要因素,因此,产权制度主要指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4)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 企业系统的正常运行,既要求具有符合企业及其环境特点的运行制度,又要求具有与之相应的运行载体,即合理的组织形式。因此,企业制度创新必然要求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 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系统是由不同的成员担任的不同职务和岗位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可以从结构和机构这两个层次去考察。机构是指企业在构建组织时,根据一定的标准,将那些类似的

25、或与实现同一目标有密切关系的职务或岗位归并到一起,形成不同的管理部门。而结构则与各管理部门之间、特别是与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有关,它主要涉及管理劳动的纵向分工问题,即所谓的集权和分权问题。(5)环境创新 环境是企业经营的土壤,同时也制约着企业的经营。环境创新不是指企业为适应外界变化而调整内部结构或活动,而是指通过企业积极的创新活动去改造环境,去引导环境朝着有利于企业经营的方向变化。就企业来说,环境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市场创新。 市场创新主要是指通过企业的活动去引导消费、创造需求。新产品的开发往往被认为是企业创造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市场创新的更多内容是通过企业的营销活动来进行的,即在产品的材

26、料、结构、性能不变的前提下,或通过市场的物理转移,或通过揭示产品新的使用价值,来寻找新用户,再或通过广告宣传等促销工作,来赋予产品以一定的心理使用价值,影响人们对某种消费行为的社会评价,从而诱发和强化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增加产品的销售量。12.“创新”被认为是一个组织持续成长的源泉。激发组织创新力的三大类因素分别是什么?请分别举例说明。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从企业组织自身的角度讲,有三类影响因素对于激发组织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即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人才资源等。 (1)组织结构因素 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组织结构因素对创新的作用很显著: 灵活的有机式组织结构对组织创新有着正面的影

27、响。这是因为在有机式组织结构下,其专业化、正规化和集权化程度比较低,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跨职能工作能力,从而更易于发动和实施组织创新。 富足的组织资源是实现组织创新的重要基础。组织资源充裕使管理部门有能力开发创新成果,推行整体性组织创新。 多向的组织沟通有利于克服组织创新的潜在障碍。如委员会、项目任务小组及其他组织机构等,都有利于促进部门间交流,达成共识,采用组织创新的解决方案。 (2)组织文化因素 创新型组织通常具有独特的组织文化,如鼓励试验,赞赏失败,注重奖励等。研究表明,创新型组织的文化以创新导向为核心,通常具有下列特征: 鼓励多样思路。不强调专一性,鼓励多种工作思路,容忍不切实际

28、的想法和主张。 减少组织监控。组织把规章、条例、政策之类的监控减少到最低限度,加大管理的自由度。 鼓励承担风险。鼓励干部员工大胆试验,不用担心可能失败的后果,把可能的错误作为学习的机会。强调开放系统,随时监控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快速反应。 容忍群体冲突。鼓励群体中的不同意见,中等程度的群体冲突有利于调节群体气氛,从而实现更高的经营绩效。 注重结果导向。鼓励设置明确具体的目标,积极探索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途径。注重结果获取与评价,对于给定的问题,需要有若干种正确的解决方法。 (3)人才资源因素 人才资源是组织创新的基本保证。创新型组织积极地对其干部员工开展培训,加快知识与经历的更新。同时,通过职业生涯

29、设计,给员工提供高工作保障,鼓励员工成为创新能手。一旦产生新思想,创新者会主动而热情地将新思想深化提高并克服阻力,以确保组织创新方案得到推行。有研究表明,创新型企业家具有共同的个性特征:自信性、坚持性、精力旺盛、爱冒风险等。另外,他们一般处于拥有相当大决策自主权的职位,这使他们能在组织中引入并推行所提倡的组织创新。 在组织创新中,创新者是最关键的因素。成功的组织创新对创新者提出许多高要求: 创新者对组织创新成果潜在使用者的需求和获取知识的步骤有深刻了解,并拥有对财力、物力进行必要动员和协调的地位及经验。 创新者拥有组织创新研究与开发方面的能力,与负责研究开发、市场销售和生产等诸部门的人员之间有

30、密切联系与协同。 创新群体拥有创新活动所必须的认知能力、个性特征和内在动机,并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和群体凝聚力,在群体沟通模式、群体目标管理程序及群体决策方式等方面,对组织创新具备心理准备。13.创新与其说是管理的一项职能,不如说它渗透于管理的其他职能之中,面对不断变化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总在不断地创新。但是,管理又在不停地进行结构化、规范化,这实质上无时不在进行维持。结合管理的四大主要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请你分析管理活动中创新与维持这一对矛盾的关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管理活动中的创新与维持 创新是指以新的思想为指导,创造出不同于过去

31、的新事物、新方法、新手段,并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对企业而言,则是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市场、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等的实践活动。 维持是指按照既定的构想、长期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去保证组织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组织发展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混乱现象。 任何组织系统的任何管理工作无不包含在“维持”或“创新”中,维持和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有效的管理在于适度的维持与适度的创新的组合。 (2)创新与维持的关系 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维持是创新的逻辑延续;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创新则为更高层次上的维持提供了依托和框架;维持使组织保持稳定性,创新使组织具有适应性,维持和创新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

32、的。然而创新与维持有时也相互矛盾、相互冲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寻求创新和维持的动态平衡和最优组合,是管理者的职责,也是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3)创新与维持在管理职能中的作用 管理过程一般从计划开始,通过组织、指挥、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循环往复,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创新在这一管理过程中处于轴心的地位,它贯穿于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之中,通过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推动着管理向更有效地运用资源的方向前进。而维持则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五项管理职能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稳定的环境,没有安稳的内外环境,组织的各项活动都将无法进行。 任何管理工作都应围绕组织的维持和创新展

33、开。只有创新,没有维持,组织就会陷入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的无序状态;而只有维持,没有创新,组织就会因为缺乏活力,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最终被淘汰。14.创新的来源有哪些?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约瑟夫熊彼特于 1912 年出版了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他在书中首先给出了创新的定义,并将创新这个概念纳入经济发展之中,论证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企业中出现的大量创新活动是有关技术方面的。现代工业企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广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技术水平是反映企业经营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顺应甚

34、至引导社会技术进步的方向,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由于一定的技术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和利用这些载体的方法来体现的,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以及产品创新三个方面。 (2)创新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一系列不同的机会。这些机会可能是企业刻意寻求的,也可能是企业无意中发现、但发现后立即有意识地加以利用的。美国学者德鲁克把诱发企业创新的这些不同因素归纳成七种不同的创新来源:意外的成功或失败、企业内外的不协调、工艺过程的需要、产业和市场的改变、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新知识的产生等。 意外的成功或失败 企业经营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出乎预料的结果:企业苦苦追求基础业务的发展

35、,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结果却是这种业务令人遗憾地不断萎缩;与之相反,另一些业务企业虽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却悄无声息地迅速发展。不论是意外的成功,还是意外的失败,都有可能是向企业预示着某种机会,企业必须对之加以仔细地分析和论证。 意外的成功通常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非常丰富的机会。这些机会的利用要求企业投入的代价以及承担的风险都相对较小。但如果说意外的失败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的话,那么未曾料到的成功则常被企业所忽视。因为这些意外的成功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也通常是领导者所不熟悉的,且大多与组织追求的目标和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和常识相悖。 企业内外的不协调 当企业对外部经营环境或内部经营条件的

36、假设与现实相冲突,或当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与理想状况不相一致时,便出现了不协调的状况。这种不协调既可能是已经发生了的某种变化的结果,亦可能是某种将要发生的变化的征兆。同意外事件一样,不论是已经发生的还是将要发生的变化,都可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一种机会。因此,企业必须仔细观察不协调的存在,分析出现不协调的原因,并以此为契机组织技术创新。 根据产生原因的不同,不协调亦可分成不同的类型。宏观或行业经济景气状况与企业经营绩效的不符是可以经常观察到的一种现象。一方面,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很好,对行业产品的需求逐渐上升,同行业中的其他经济单位也在不断成长,而本企业的销售额却不能增加,市场份额因此不断萎缩。伴随着市场的扩大,企业的销售额可能在短期内不一定有较大的下降,因此不协调对企业发展的长期影响不一定能被企业及时意识到。但是行业发展了,而企业却停步不前,这显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这种不协调反映出企业在产品结构、原料利用、市场营销、成本与价格、产品特色等某个或某些经营方面存在着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之所在,寻找这些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