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1404097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2,分数:4.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2.文学文本的意蕴层次中最主要的意蕴是( )。(首都师范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6.00)3.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分数:2.00)_4.“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 )的名言。(南开大学 1999 年)(分数:2.00)A.梅洛庞蒂B.萨特C.海德格尔D.维特根斯坦5.称典型

2、人物为“熟悉的陌生人”的是( )。(南京大学 2002 年)(分数:2.00)A.恩格斯B.别林斯基C.巴尔扎克D.高尔基三、简答题(总题数:17,分数:34.00)6.举例说明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分数:2.00)_7.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之。(分数:2.00)_8.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分数:2.00)_9.什么是形象?什么是典型?两者的关系怎样?(分数:2.00)_10.恩格斯关于“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论述。向文学创作提出了哪些重要的要求?其意义何在?(分数:2.00)_11.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分数:2.00)_

3、12.本书所讲的“审美意象”与一般的意象有何不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分数:2.00)_13.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有什么区别?(分数:2.00)_14.简论艺术形象。(复旦大学 1995 年)(分数:2.00)_15.在文学文本中,语言有哪些审美功能?(华中师范大学 2000 年) 文学语言层的美学功能。(华中师范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16.“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厦门大学 2000 年)(分数:2.00)_17.列出你说知道的几种文学文本层次理论。指出你认为相对合理的方式。并作具体阐述和论证。(北京师范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18.试描述俄国形式主义

4、的基本理论,并作简要评论。(北京师范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19.谈谈你对文学形象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的认识。(苏州大学 2003 年)(分数:2.00)_20.文学典型的特征性。(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分数:2.00)_21.文学意境?文学意境的基本表现?对今天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前人对意象的几种见解?谈自己的认识?(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分数:2.00)_22.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北京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四、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1,分数:22.00)典型_24.特征化(分数:2.00)_意境_意象_文本_28.文学言语层面(分数:2.

5、00)_29.文学形象层面(分数:2.00)_30.文学意蕴层面(分数:2.00)_31.文学语言。(首都师范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32.审美意象。(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33.典型。(北大 2005 年) 典型人物。(华中师范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9,分数:18.00)34.论意境与典型的共同点和区别。(南开大学 2000 年)(分数:2.00)_35.结合“意境”的内涵谈谈为什么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会长期存在着分歧?(首都师范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36.以具体的作品为例,阐明文学形象与文学意象的

6、差异。(四川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37.结合具体作品实例分析文学作品各文本层次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分数:2.00)_38.结合作品,论述文学意境及其特征。(兰州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39.结合作品。论述文学典型及其特征。(兰州大学 2004 年) 典型性格是什么?有什么特征?(社会科学院2005 年)(分数:2.00)_40.试述文学语言的根本特征以及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北京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41.谈谈你对文学形象“合情合理”的理解。(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42.文学审美性与以丑为表

7、现对象是否矛盾,为什么?(华中师范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2,分数:4.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解析:2.文学文本的意蕴层次中最主要的意蕴是( )。(首都师范大学 2001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审美意蕴)解析: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6.00)3.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分数:2.00)_解析:4.“语言是存在的

8、家园”是( )的名言。(南开大学 1999 年)(分数:2.00)A.梅洛庞蒂B.萨特C.海德格尔 D.维特根斯坦解析:5.称典型人物为“熟悉的陌生人”的是( )。(南京大学 2002 年)(分数:2.00)A.恩格斯B.别林斯基 C.巴尔扎克D.高尔基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17,分数:34.00)6.举例说明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普通言语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它必须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并且必须遵守各种形式逻辑的原则。文学言语则是指向本文中的艺术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

9、辑而要求与整个艺术世界氛围相统一。例如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和“月是故乡明”,明显地违反客观现实,但它指向诗中特定的情境,因此只要符合艺术世界的诗意的逻辑就行了,不必经过现实生活的检验。(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与表现功能。普通言语侧重于它的指称功能,而文学言语则把它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文学言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文学言语中的词语,虽然表面上与普通言语一样,实际上已被赋予不同寻常的心理内涵。雪莱在西风颂中写道:“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里的“冬天”,“春天”都已被诗人

10、那种希望、神往、憧憬的情绪浸泡过,与普通言语中的意义大不相同,更富于心理蕴含性了。(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这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来的,指的是对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后达到的效果,它针对的是“自动化”语言,即那些过分熟悉的不再能引起人注意的言语。比如用“弹指间”来表示时间过得快,一开始显得很生动形象,但在被大量重复使用后,人们只把它当作一个干巴巴的符号,而不再有新鲜感。文学言语就是要力避这种言语的“自动化”现象,设法把普通言语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言语。这种言语可能不合语法,打破了人们理解的常规,甚至不易被人理解,但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在延长感知时间,增加感知难度的情况下,反

11、而增强了它的审美效果,形成了文学言语的一大特色。如“表盘上的数字涂上了一种在黑夜闪光的绿色物质”,这种物质显然是荧光粉。但阻拒性言语不能使用得过滥、过多,要用得恰到好处。)解析:7.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鲁迅笔下的阿 Q 形象原型据说是来自于他家原来的长工阿桂。阿桂有着贫雇农的生活特点,靠给人打短工过活。但是我们很明显地看到在阿 Q 身上有着更多的国民性的特点。鲁迅先生在塑造这个人物时已经对他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注入到阿 Q 身上,使他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上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此外,

12、在聊斋志异中的狐仙鬼怪之类的形象也只不过是将人类的形象加以简单加工,将脖子拉长一些或是多加一只眼,是在客观生活基础上的主观想象。(2)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文学形象,一方面是假定的,不是生活本身,有的甚至与生活本身的逻辑也不一致;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能使人联想起生活,使人感到比生活还真。因此在文学作品中,但丁可以目睹地狱之苦,孙悟空可以大闹三界,草木虫鱼可以说话。这就是文学形象假定性与真实性相统一的特征,这中间虚拟性和假定性是文学形象的前提性条件,那么,怎样使它与真实性统一起来呢?这就要假定得合情合理。所谓“合理”,是指文学形象真实性的客观规定性,也就是指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不管读者面

13、对着多么荒诞虚妄的文学形象,他都可以用自己生活中体验到的“理”加以衡量,如读者觉得合理,就是真实,否则就是不真实。当然,“合理”有时也意味着合乎理想,凡是合乎读者理想的形象,读者也会认可。所谓“合情“,是指文学形象必须反映人们的真实感受和真挚感情。而合理与合情相比,“合情”的因素往往比“合理“更有能动性:一是可以把看来不真实的细节升华为艺术真实,如李白写道:“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二是当客观真理与主观情感发生矛盾时,艺术的原则是牵理就情。总之,文学形象是在“合情合理“的尺度上实现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3)文学形象是一般和个别的统一。文学形象总是具有“以少总多”,“万取一收”的艺术

14、效果,又称文学形象的概括性。马致远天净沙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落魄天涯的失意文人的形象,但它却概括了整个时代千千万万个知识分子前途茫茫,归宿不定的痛苦,充分显示了文学的概括性。(4)文学形象是确定与不确定的统一。由于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的形象不是直观的而是想象的,它形成可感的艺术形象主要靠读者的想象来完成。因此,作品首先要为这种想象提供一种限制性要素,使想象在一定范围,按一定的性质和方向去发展,这就形成了文学形象确定性的一面;同时,在上述前提条件的制导下,文学作品还必须为读者的想象提供一种可发挥性要素,这就形成了文学形象不确定性的一面。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作者通过对她的描写,告诉了我们许多仅属于

15、她的特征。她的身份,她的美丽都是确定的;但她具体怎样美丽,具有怎样的相貌,怎样的气质神韵,作者的描写又是不确定的,只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留待自己去补充。)解析:8.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典型有两大审美特征:鲜明的特征性和富于艺术魅力。鲜明的特征性主要指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其鲜明性来自两个层面:其一是具有一种别人不具备唯他才有的、能贯串其全部活动和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凡是世人公认的典型,无不具备这个总特征。如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便是别人所不具备的特征。其二是反映和形成总特征的局部特

16、征,如特征性的人物语言、特征性的生活细节、特征性的场景等等。陆游的示儿临终的一句遗言,契诃夫笔下“打喷嚏”的一个细节,杜甫的兵车行的一个场景,都由于特征化而成为了传世之作。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艺术魅力的表现,即一个典型所表现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这是来自性格显示的一种生命的魅力。这种生命的魅力具体表现为人物性格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是艺术魅力的实质,即一个典型所具有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这就是黑格尔提出的“灵魂的深度”。首先,要看文学典型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其次是要看所显现的历史真实的程度。最后是要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

17、乎理想。此外,在人物的身上还折射出作家人格的真诚。作家的至诚至真与人物的形象交织在一起,汇为一种摄魂夺魄的真实性与深刻性,从而使得人物形象辐射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关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所谓环境,就是那种形成人物性格、并促成他们行动的客观条件。人物性格往往是环绕着他的典型环境的产物,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在一定的关系条件下形成其思想、情感、行为和作风,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环境影响人的一般表述。因此,孤立于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是不存在

18、的。其二,典型人物在环境面前也并非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其三,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又是一个互相依存的关系,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离开了典型环境,就无从产生典型人物;而没有典型人物,也无所谓典型环境;此典型人物就是彼典型人物的环境。)解析:9.什么是形象?什么是典型?两者的关系怎样?(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形象是文学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是作家艺术家审美认识的结果,是他们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体验、认识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而又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情境。典型是指那

19、些既有鲜明的独创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表现了历史发展的某些必然规律,有较高真实性的形象。形象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典型则是优秀的、进步的文学艺术的标志。任何典型都必定是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而形象却未必都具有典型性。所以,典型与形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解析:10.恩格斯关于“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论述。向文学创作提出了哪些重要的要求?其意义何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恩格斯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科学地揭示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环绕着她的典型环境的产物。她

20、自小多读诗书,才思聪慧使她善于思考;幼年丧母少了礼教束缚,有了个性自由的空间,但寄居贾府,客观环境与她自由的个性形成强烈冲突,造成了她与这个环境的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典型人物在一定条件下对环境发生反作用。这种现象在无产阶级英雄典型那里表现得尤为充分,通过人物的努力,法庭可以变成讲台(高尔基的母亲),监狱可以变成战场(如红岩)。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典型人物的刻画离不开典型环境,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失去了典型人物便失去了中心,环境便成了一盘散沙,失去了存在

21、的意义和形成的可能。恩格斯的这个论断指出:文学创作不但要注意作品中人物及其相互关系的统一,而且还必须考虑到人物、人物关系和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的联系,求得三者的统一。只有作品中的人物及其相互关系艺术地再现了它所反映的时代的本质或本质的若干方面,才会具有典型性。实现恩格斯的这个要求,我们的文学创作就能在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准上达到新的高度。)解析:11.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学意境有三个特征:其一,情景交融。南宋范唏文首先发现了意境的这一特征。他说:“情景交融而莫分也。“意思是说意境中有两大元素。情和景是交融在一起分不开的。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也说过“景中生情,

22、情中含景”。这是意境的表现方法特征。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看起来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但从那烟花三月、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中已透露出对友人的祝福,而在写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时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表面上这首诗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其二,虚实相生。是说意境一般是由虚境和实境构成,实境是指逼真存在、文本中直接描写了的景、形、境,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在意境结构中处于灵魂和统帅的地位。但虚境不能凭空产生,还必须靠实境的具体描绘来体现,实境是艺术表达的重心。由于虚境要通过

23、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形成了意境的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一诗描写诗人游一座花园,但园中无人,在怅惘之际,忽见一枝红杏怒放,伸出墙外,这是实境。但诗人不得进门的遗憾,由一枝红杏引起的怦然心动的愉悦,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满园春色的推测与联想则是由实境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便是虚境。其三,韵味无穷。所谓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多层次和文学本文意蕴的多侧面,其中包含有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共同形成了意境的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不但有象中象,韵中韵,味中味,而且还有层出不穷的“象外之象”,“味外之味”和“韵外之韵“,让你咀嚼不尽。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2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个独立苍茫的诗人,一座兀然耸立的高台。同时我们又可以体会到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天才末路的痛苦。在这之外,对宇宙对人生的苍凉感更是扑面而来,让我们回味无穷。意境的这三种基本特征集中地表达了中华民族抒情文学的审美理想,从而使它具有与典型、意象不同的相对独立性,成为二者不可代替的人类审美理想的表现形态之一。)解析:12.本书所讲的“审美意象”与一般的意象有何不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般的意象主要有:心理意象、内心意象、泛化意象、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其中,泛

25、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术形象或语象的泛称,基本上相当于“艺术形象”或“形象“这个概念。本书所讲的“审美意象”则指的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它不仅是观念意象的高级形态,也与典型、意境一样,属于艺术至境的高级形象形态之一。审美意象有如下基本特征:其一,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中国古代把意象看成是表达“至理“的手段,20 世纪现代派文学艺术也把表达哲理和观念看作是意象创造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这就决定意象从本质上讲,就是“表意之象“。反之,也就不能称之为意象,更不能

26、称为审美意象了。其二,审美意象的表现手法特征,往往在于象征性。这里所说的象征是一种狭义的象征。也就是说,意象实际上已成为某种“意义”的载体。这种形象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于是象征也成了一种判定一个形象是否为审美意象的尺度。其三,意象的形象特征往往具有荒诞性。中外文论都已揭示了审美意象往往是一种有悖常规的形象,它的外在形态的荒诞奇怪和内在事理的有悖常理构成了“荒诞“的双重内涵。审美意象一般都是通过形象上的“愈出愈奇“和事理上的“不可思议”引起人们的思考。即使有的意象不具有外在的荒诞性,也必然含有某种内在的荒诞性,如等待戈多等。所以,“荒诞”是审美意象

27、很普遍的特征。其四,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是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由于意象在本质上是以表达哲理为目的的“表意之象”,所以它的创作思维过程是从抽象到具象的。如艾略特所说的那样:要为思想寻找“客观对应物”。而物象的选择和形象的设计是受抽象思维即“意“的制约的。其五,审美意象的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由于在创造意象时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便使意象鉴赏思维的特点变成了审美“求解”的过程。即从对具体形象的揣摩、思考达到对哲理观念的领悟,人们的审美心理也变成了猜测的过程。但是好的象征意象,又往往使人始终也难得出最为确切的结论,好象有无数个“解”。这是因为一方面作家有意隐藏自己的立意,以求神秘含蓄;另一方面是作

28、家选择的象征物,对于作家来说虽是他为思想创造的“对应物”,但是读者并不了解作者的思路,而只能凭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去“猜想”,这样,不同的读者便会“猜”出不同的意义来,有的甚至南辕北辙。这便是审美意象多义性的原因。)解析:13.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有什么区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首先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这类人物在小说中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这类人物的特点是性格有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扁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性格缺少变化或性格特征突出而单一的人物。这类人物的特点是性格没有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其次,圆形人物基本特征是:圆形人物的塑造打破了好的全好、坏的

29、全坏的简单分类方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刻画人物形象,更真实、更深入地揭示人性的复杂、丰富,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给读者一种多侧面、立体可感的印象,往往能够带来心灵的震动。而扁形人物基本特征是:为一般而寻找特殊,共性对个性占有优势,直接以纯净的性格形态出现,能够比较明确、直接、集中地反映人物地典型化。其艺术特征明显体现为单一性、稳定性和和谐性。)解析:14.简论艺术形象。(复旦大学 1995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艺术形象是具体的感性的现象形态,是文学作品中用文学言语构造的具有审美倾向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或情景。它是作家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是客观生活审

30、美的再现、主观情意的审美表现与审美的艺术形式的三元结构的有机统一。客观生活现象经过创作主体选择和过滤后融入艺术形象。作家将审美意识灌注其中,具有审美倾向性,并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把前两者体现出来。(2)艺术形象具有真实性:一方面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源于客观生活的真实,主观情感的真诚。(3)文学形象的审美特征具体表现为:具体可感性,审美倾向性和艺术概括性。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是体现于想象之中的。读者阅读文字时调动记忆贮存中与之相应的表象,通过想象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的感受。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都是具体可感的。审美倾向性是指作家灌注于具体形象身上的审美的主观情意(也可说是

31、文学形象身上融进的作者的审美理想、情趣与对生活的审美评价)。它是艺术形象与非艺术形象的分水岭。任何文学形象都具有审美倾向性,能令读者产生审美情感反应。有些文学形象的审美倾向是多元的、复杂的。文学形象既是具体的,又是概括的;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形象的艺术概括性来源于作家审美意识,包括艺术形象的内涵、艺术形象的外观形式与塑造形象的文学语言的概括性。通过欣赏文学形象能使人直接感受实际生活的感性形态,在审美观照中把握自然与社会;文学形象还是作品艺术价值的直接体现,是文学欣赏与批评的具体起点。)解析:15.在文学文本中,语言有哪些审美功能?(华中师范大学 2000 年) 文学语言

32、层的美学功能。(华中师范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文学文本中,语言具有如下审美功能:(1)传达审美信息。语言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媒介,不同文本传达不同的信息,文学文本的语言所传达的是审美信息。由于要传达审美信息,文学文本要运用多种修辞方式以使审美信息的传达更加圆满、完美。为了达到给人新鲜的审美感受,常常需要在艺术上创新。而“陌生化“正是推陈出新的重要手段。(2)造型性。文本语言层对审美意蕴的传达,是通过文学形象的创造来实现的,但仅仅用语言来呈现形象美的每一个细部,以求达到绘画美的逼真,这并不是文学语言之长。因此,文学语言的造型性主要表现为通过诱发读者的审美想象

33、,来帮助读者建构审美意象。在伊里亚特中,荷马并不直接写海伦的美,只写为这个女人所引起的长达十年的战争结束后,当海伦出现在特洛亚长老们面前时所引起的惊赞,通过美所产生的暗示来激发读者的审美想象,从而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创造。(3)对独具特色的不同言语风格的显示。对于一个独具创作特色的作家来讲,对言语的独创性、个性化的追求使得他的作品必然体现出鲜明的语言风格。而正是不同的语言风格,使不同的作家、作品得以相互区别,从而获得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解析:16.“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厦门大学 2000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关于意境的分类方法。所谓“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如杜甫的春望,道出了作者历经战乱,特别是目睹安史之乱后京城的破败景象的痛苦心情,花草与鸟儿因人的心情而有了泪与惊,这就是“有我之境”;所谓“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作者自己虽出现在画面中,但他的情感却藏而不露,一切让读者自己从画面中去体会。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只是就表面境象而言,并不是没有情感和倾向。)解析:17.列出你说知道的几种文学文本层次理论。指出你认为相对合理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