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 T 1820-2023 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1544983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6 T 1820-2023 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36 T 1820-2023 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36 T 1820-2023 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36 T 1820-2023 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36 T 1820-2023 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CCS B 30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18202023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he substitute of Auricularia heimuer cultivation2023-08-09 发布2024-02-01 实施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6/T 18202023I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栽培场地环境.15 栽培技术.16 病虫害防治.37 采收、晾晒.48 档案管理.4附录 A(资料性)黑木耳代料栽培档案.5DB36/T 18202023

2、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本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本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本文本主要起草人:孙鹏、魏云辉、戴丹、胡佳、陈绪涛、彭新红。DB36/T 182020231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黑木耳栽培的场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晾晒和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和露地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

3、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192 黑木耳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2728食用菌术语GB 19169黑木耳菌种NY/T 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 12728和GB 19169界定的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栽培场地环境栽培场地应符合文件NY/T 2375规定的要求。5栽培技术5.1栽培季节江西地区秋季栽培为宜,赣北丘陵山区7月下旬制袋,10月上旬下地,赣南平原地区9月上旬制袋,11月下旬下地,第二年5月上旬结束出耳,可采收3茬5茬。5.2菌种选择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

4、件,产量高、抗性好、商品性状优良的菌种,在省级及以上相关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具有品种编号的品种。5.3栽培配方配方一:杂木屑78%、麦麸20%、生石灰1%、石膏1%。配方二:杂木屑48%、玉米芯30%、麦麸20%、生石灰1%、石膏1%。DB36/T 1820202325.4制包流程5.4.1预湿和拌料晚上对配料进行预湿,使含水量至55%左右。第二天早上加入麦麸搅拌均匀,并加入少量水,调整含水量至55%。5.4.2装袋采用17 cm35 cm或15cm55cm规格的菌袋,使用装袋机进行装料,保证每个料袋规格一致。5.4.3灭菌根据灭菌设备选择不同的灭菌方式,高压蒸汽灭菌使用聚丙烯袋,

5、121,0.1 MP环境下灭菌 2 h;常压蒸汽灭菌使用聚乙烯袋,常压100 环境下灭菌12 h15 h。冷却结束后,将料袋移入冷库等待接种。5.4.4接种待料袋冷却至30 以下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5.4.5菌包培养5.4.5.1短棒培养接种后的短棒菌包放入干净、卫生、通风、干燥、避光的培养室中进行培养,层架式摆放,温度保持在 25 30,环境湿度控制在 65%70%。培养期间及时通风,保持培养室空气清新,每周检查菌包污染情况,及时清理污染菌包。5.4.5.2长棒培养接种后的长棒菌包放入干净、卫生、通风、干燥、避光的培养室中进行培养,墙式堆叠摆放,不超过 8 层,堆间距 40 cm50

6、cm。接种口菌丝圈直径达 6cm 时进行翻堆,及时清理污染的菌袋;翻堆后菌袋按“井”字型摆放,接种口之间错开,层高不超过 6 层。培养期间及时通风,保持培养室空气清新,每周检查菌包污染情况,及时清理污染菌包。5.5刺孔菌丝长满菌袋继续培养1 周2 周开始刺孔,菌包污染极少(污染率小于0.5%),菌包可不消毒。反之,菌包则必须进行消毒,可用0.1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拭菌包消毒。使用刺孔器进行刺孔,一个菌包刺孔200 个220 个深度0.3 cm0.5 cm的小孔。5.6催芽菌包刺孔后,露地栽培出耳可集中摆在事先准备好的畦床上,覆盖遮阳率90%遮阳网遮阳。环境温度控制在 26 以下,每天通风两次

7、,早晚各一次,每次5 min,直至刺孔部位长满菌丝。长满后,每天保持光照12 h以上,促进刺孔部位耳芽形成。期间向畦面喷水增湿降温,空气湿度控制在80%85%,温度控制在 5 25 之间。吊袋栽培出耳可集中在出耳棚内纵卧式码垛催芽,最高不超过4层,覆盖遮阳率90%遮阳网遮阳,温度湿度控制和露地栽培条件一致。5.7栽培方式5.7.1大田栽培DB36/T 1820202335.7.1.1短棒栽培在菌包刺孔前清除杂草,整理场地并用生石灰消毒。开沟作畦,沟宽40 cm50 cm,沟深10cm左右,畦面宽度1.2 m1.5 m,长度不限;在做好的畦床上覆盖农用黑色地膜或者稻草,随后在畦床上摆好菌包,菌包

8、间距10 cm左右,根据畦床宽度,每行可摆4 个5 个菌包,中间铺设喷灌管带,每667 m2可摆6400 个10000 个菌包。5.7.1.2长棒栽培用铁丝或竹竿搭建高20 cm30 cm,行间距15 cm20 cm的耳床。将菌包均匀交叉斜靠在耳床上摆放,菌包间距10 cm左右。5.7.2设施栽培5.7.2.1吊袋栽培三根尼龙绳一组,跨过横梁并固定,另一端打结。菌包从底部打结处开始放置,菌包口统一朝下,每放置一个菌包,套一个三角挂钩并用力朝下压紧,随后再放置下一个菌包和三角挂钩,依次挂7 包8 包串成一串。菌包串之间间距30 cm左右,底部菌包距离地面30 cm40 cm根据场地和大棚承重确定

9、数量。5.7.2.2作畦栽培栽培方法同大田栽培。5.8出耳管理5.8.1原基分化期菌包在原基分化时期,耳芽大量形成,使用雾状水一天喷洒2 次,早晚各一次,每次15 min20 min,雨天停止喷水。5.8.2幼耳期幼耳时期,耳片长至2 cm3 cm阶段,加大喷水量,每次延长雾状水喷洒时间至30 min,维持一周左右。此外,设施吊袋栽培还应每天通风2 次,早晚各一次,一次30 min。5.8.3成耳期耳片开始分化形成片状,延长雾状水喷洒的时间,间歇性喷洒加湿,每1h加湿10 min,重复6 次8 次,日均温度超过30 不喷水。此外,设施内在加湿后需要通风,温度高时增加通风次数和时长,防止高温高湿

10、。6病虫害防治6.1防治原则以预防为主,通过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要的综合防治手段,严禁使用任何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使用标准应符合GB/T 8321 的规定。6.2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DB36/T 1820202346.2.1主要病害在生产过程中主要的病害多为竞争性杂菌,有木霉菌、绿霉菌、链孢霉等,以及高温高湿引起的流耳病。6.2.2防治方法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杂菌污染的菌包,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避免高温高湿。杂菌发生时及时清除污染菌包,使用 1%浓度石灰水喷洒污染菌包和周边地面。6.3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6.3.1主要虫害生产过程中主要虫害有菌蚊、菇蝇、菇蛆、跳虫、线虫等。6.3.2防治

11、方法场地四周安装防虫网、诱虫灯、粘虫板等防治害虫。7采收、晾晒7.1采收耳片完全展开后,耳片边缘开始变薄,耳片基部开始紧缩,耳片腹部开始弹射白色粉末状孢子,此时黑木耳完全成熟。采收前一天停止喷灌加湿,采收时,用手轻握耳片基部,旋转拧下,采摘后应将菌包上黑木耳残渣清理干净防止污染。7.2晾晒采收后的木耳,放在晾晒网进行晾晒,晾晒厚度不超过5 cm,半天翻一次面。木耳晒干后应及时储存,储存要求应符合 GB/T 6192 的规定。8档案管理详细记录黑木耳代料栽培生长过程,建立档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档案,见附录A。DB36/T 182020235AA附录A(资料性)黑木耳代料栽培档案表 A.1黑木耳代料栽培生产记录日期工作内容工作完成情况操作人复核人备注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