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初一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28906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初一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初一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初一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初一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初一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初一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伫 立( zh)骊歌九 曲 连环( q)亦复如事 B积 攒 ( zn)阻抑鸡毛 掸 子( dn)人声鼎沸 C 讪 笑( shn)锡泊人迹 罕 至( hn)巾帼英雄 D脑 髓 ( su)炽痛荒草凄 凄 ( q)来势汹汹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九曲连环 ”中的 “曲 ”是个多音字,作为 “弯转,与 直 相对;不公正,不合理;弯曲的地方 ”等意思讲时,读 “q”,如 “九曲连环 ”,作为 “歌的乐调;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 ”等意思讲时,读 “q”,如

2、“曲调 ”。 “ 亦复如事 ”应为 “亦复如是 ”, “是 ”是 “这样 ”的意思,不是 “事情 ”。 C、 “人迹罕至 ”中的 “罕 ”应读 “hn”,不能误读成 “hn”。 D、 “脑髓 ”中的 “髓 ”应读 “su”,不能误读成 “su”。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把握和对汉字的认读能力。 点评:拼音不仅是我们学习汉字、学好普通话的工具,更是我们的一项语言技能。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 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汉字的字形可以根据词语的意思加以区别。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玉龙雪山 扑朔迷离 的

3、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B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 别有用心 ,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C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 恪尽职守 。 D张璐同学在 “文明礼仪伴我成长 ”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 ,难以辨别清楚。B、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含贬义)。 C、恪尽职守:比喻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D、乐此不疲:乐于做某事 ;沉浸其中 ;不觉疲倦。形容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根据成语的意思和具体的语境,本题应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常

4、用成语以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成语为准,新生成语则以当前流行的一些热词为准,试题材料兼顾课内课外,以时事材料为主。解题时务须看清题目要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冷静答题。这里的关键,是要在积累上下工夫,掌握课后常用成语,同时也要了解当下流行的并经国家语委认可 的一些新生成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离岛免税政策实施还不到一个月,就有数十万的消费者蜂拥到三亚免税店抢购各种高档商品。 B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仿佛又看见外面绿树发芽和翻新的泥土气息。 C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多次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上海市物价局近日对其作出 200万元罚款。 D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使

5、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动宾搭配不当。 “看见 ”与 “气息 ”不搭配,可在 “翻新 ”前面加上“嗅到 ”; C项成分残缺。可在 “罚款 ”后面加上 “的决定 ”; D项中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将 “通过 ”和 “使 ”删去其一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修改病句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以改正确、改通顺为原则,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正确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不过更多

6、人认为实行微博实名制后,可以让网民增强责任意识,减少网络谣言的发生。 实名制的推 行让不少网友担心,某些揭露社会问题的人可能会因此而不敢言。 从今年 3月 16日开始,国内几大门户网站的微博全部实名制。 以后未经实名认证的微博将不能发言和转发,只剩下浏览、旁观的权利。 而且个人信息如何安全保护而不被泄露也是一个问题。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中几个分句谈的是 “微博实名制的利与弊 ”。 两句是总说,按逻辑顺序 句在前, 承 句后; 两句谈的是 “微博实名制的弊 ”, 句中的 “而且 ”表意思更进一层,所以 句跟在 句后; 句谈的是 “微博实名制的利 ”,句中 “不过 ”表转折

7、,指下文的意思与前文意思相反,所以 句承 句后。经分析本题应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 点评: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顺序,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对于句意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 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扬州网讯(记者 鲍仁) 4月 20日,由人民文学杂志社、扬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扬州市文联承办的第二届 “朱自清散文奖 ”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贾平凹等 5位作家荣获第二届 “朱自清散文奖 ”。 获第二届 “朱自清散文奖 ”的五位作家及作品分

8、别为:贾平凹的天气,梁鸿的梁庄,李娟的羊道,马伯庸的宛城惊变、风雨 、破案: ,纳兰妙殊的粉墨、欢情。 “朱自清散文奖 ”以朱自清命名,旨在纪念我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逢双年颁发,奖励评奖期内在中国大陆公开出版的散文作品和在散文写作中获得卓越成就的散文家,以及表现了出色老化的散文新人。 A第二届 “朱自清散文奖 ”由人民文学杂志社、扬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B第二届 “朱自清散文奖 ”评选结果揭晓 C五位作家获第二届 “朱自清散文奖 ” D朱自清散文奖奖励散文家及散文新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新闻的第一段介绍了第二届 “朱自清散文奖 ”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贾平凹等 5位作家荣获第二届 “朱自清散

9、文奖 ”;第二段介绍了获第二届 “朱自清散文奖 ”的五位作家及作品;第三段介绍了设立 “朱自清散文奖 ”的宗旨。综合三段文字来看, B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标题的能力。 点评:拟题首先要提取材料的主 要信息,分析材料的具体内容,找出材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事件表现的意义,组合成一句话,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删去不重要的信息即可。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小题。 早秋山居 【唐】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霜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小题 1】诗中所描写的景象不能体现 “早秋 ”之 “秋 ”的一项是 A霜气 B树凋 C

10、果落 D泉清 【小题 2】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调动触觉和视觉来描写早寒和霜晴以传达诗人早秋山居的生活感觉。 B颔联描写了阳光照进窗户,一池安静的秋水的景象。 C第三联用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来体现山居环境的寥落寂静。 D最后一联主要抒发了诗人独居山中百无聊赖的空虚寂寞之情。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 “秋 ”这一季节的特点可知: A、 B、 C都符合 “秋 ”季景象; “泉清 ”中的 “清 ”可以说是诗人想象的 “泉水之清 ”,也可以说是 “泉水在寂静的夜晚发出的清脆的声音 ”,与 “秋 ”无关。所以选择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品析诗

11、歌的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题干要求简单,注意秋天事物的特点,即可解答本题。诗歌文字信息明确,易于判断。本题拟题很好,指导学生学习古诗不能只是被动的背记,还要思考一些问题,学会品析诗歌,理解诗中的妙趣。 【小题 2】试题分析:首联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以 “早寒 ”和 “霜晴 ”写山居早秋的生活感觉。上句 “山近觉寒早 ”,即走进山中,感觉到一股股寒气。诗人山气之 “寒 ”来说明寒秋时节已经来临。次句 “草堂霜气晴 ”,这一句也是写秋天的,诗人通过 “草堂 ”(草屋)来写。在清晨,阳光已经照在的洒满 “白霜 ”的草屋。诗人通过 “寒 ”和 “霜 ”, 从感觉和视觉上,形象地表现出山中

12、 “早秋 ”来临的特征,所以 A项分析不恰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诗、了解诗文的大致内容、主题等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诗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学的相关知识去判断、去衡量。 现代文阅读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感冒吃药有讲究 又到了感冒多发季节。 感冒引起的鼻塞、咽痛、咳嗽等一系列症状着实让人难受,不少市民为了免受这些感冒症状的折磨一有感冒症状就马上吃药或打点滴,甚至身边有人感冒或流感流行时,害怕自己 被传染,也赶紧服用板蓝根等药物,认为这样可以把感冒 “截 ”住。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部主治医师刘红升表示,

13、感冒药的主要功效是缓解症状,让感冒的人感到舒服点,但是并不能让感冒病程缩短。而使用抗生素是非常错误的方法,因为抗生素无法消灭病毒。 “对付感冒病毒最有效的不是药,而是多休息、多喝水,让身体自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普通感冒与流感相混淆。 ”刘红升解释说, “流感与普通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呼吸道引起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 普通感冒 30 50 是由鼻病毒引起的,任何季 节都可以发病,特点是散发性,不引起流行。普通感冒的症状有发热、流涕、打喷嚏、鼻腔干燥、头疼、头晕、恶心等,但不是所有的症状同时出现,根据个体差异症状各异。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特点是具有流行

14、性。流行性感冒多发于冬春季节,大面积群体出现,由病毒引起。流感的症状在有些病人身上表现比较典型,一发病即可能出现高烧,常达 38.5 以上,并伴有寒战、肌肉酸痛、头痛、咽痛、全身乏力;但在有些病人身上表现不典型,通常和普通感冒症状类似,只是在程度上稍重。尽管这些流行性感冒的主要表现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季节性和传染性 较强,一定要引起注意。 “普通感冒不是什么大病,许多人选择了自己买药服用,这种方法不是不可取,但一定要明白如何选药。 ”刘红升表示,普通感冒如果症状轻微,甚至可以不用药,如果症状重,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物抗病毒和减轻症状的西药,比如 “白加黑、泰诺、康泰克 ”等, “但在临床中我们

15、发现一些病人几种药一起吃,这样的做法有害无益。因为这些西药的药物成分大多类似,多种药物一起吃,仅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 流感的处理则要区别对待,如果症状不典型,市民不能分辨自己是患了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处理原则可以参考普通感冒,如果症状迁 延不愈,可以看医生来帮助解决。但对于症状较重的流感,最好发病初即去医院就诊,医院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检查帮助明确是否感染流感病毒,在治疗上会加用治疗流感的药物,目前较为常用的是 “奥司他韦 ”。 选自 2012年 03月 28日科技日报 【小题 1】普通感冒和流感有何异同? 【小题 2】第 段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 3】本文多处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请

16、列举一例简要分析其作用。 【小题 4】结合本文和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怎样预防感冒。 答案: 【小题 1】同:都是由病毒感染呼吸道引起的( 1分) 异:普通感冒 30%50 由鼻病毒引起,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特点是散发性,不易引起流行;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流行性,多发于春冬季节,大面积群体出现( 2分)(意思接近即可) 【小题 2】不能去掉( 1分) “最 ”表程度,用上 “最 ”表明用药消灭感冒病毒是错误做法,多休息、多喝水才是对付感冒病毒的主要方法,去掉 “最 ”,就不能表达上述意思,不能突出喝水、休息对治疗感冒的重要性,加上 “最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分) 【小题 3】 段

17、对普通感冒的病因、特征和症状作了具体解释,给读者一个清晰的认识,使说明通俗易懂( 2分) 【小题 4】 注意保暖; 多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尽量远离感冒患者; 居室要注意通风,定期消毒; 多了解与感冒有关的常识( 2 分,言之成理、答出两点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选文第 段中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部主治医师刘红升的话道出了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共点: “流感与普通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呼吸道引起的 ”; “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 两小节从病源、病发季节、是否流行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普通感冒和流感的不同点,学生做题时只要认真研读这两小节就可以概括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信息

18、提取的能力。 点评:看 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 【小题 2】试题分析:首先回答不能删去。此词出自第 段 “对付感冒病毒最有效的不是药,而是多休息、多喝水,让身体自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中,回答理由时,要把原句与去掉之后的句子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理由自然就显现了。 考点: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点评:分析说明文中的词语准确性,要把它放到语境中,体会出它的意思和用法,并将删掉该词的句子和原句加以比较。回答这类题目,一般采用三步法,即首先回答不能, 然后指出该词在原句中的意思和作用,接着说去掉会变成什么情况

19、,如与实际不符或说法过于绝对等,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掉。 【小题 3】试题分析: “作诠释 “的说明方法是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如第 段对流感的病因、特征和症状作了具体解释,给读者一个清晰的认识,使说明通俗易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 点评:下定义与作诠释是说明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具体的解 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小题 4】试题分析:这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只要了解了感冒的起因、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就能知道如何

20、预防感冒。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感冒的特征提出预防感冒方法的能力。 点评:这道题比较简单。根据文章内容及生活经验,说出几种切实可行的预防感冒的方法即可。 (一)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枫叶礼赞 叶孟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 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

21、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 “萝卜赛梨 ”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 “红到心 ”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 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 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 。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

22、美。 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 “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做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做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是在于枫叶 ;把枫叶之红比做血,这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

23、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 红! (选自名家咏物 100篇,有改动) 【小题 1】从文章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小题 2】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并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 【小题 3】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小题 4】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小题 5】本文是围绕枫叶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 答案: 【小题 1】红得深浓,红得艳丽;耐得住风霜,无畏无惧。 【小题 2】将萝卜与枫叶进行比较,以衬托(或:突出)枫叶红得直接,红得有

24、气魄。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强 调枫叶能抗得住秋天的肃杀之气。 【小题 3】运用拟人的手法,采用整齐的句式,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之情。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抒情色彩。 【小题 4】象征着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 【小题 5】先描写枫叶的外在特征,再赞美其品质,最后揭示其象征意义。 【小题 1】试题分析:通读全文,仔细概括枫叶的特征即可。选文开头直接点明 “我 ”爱枫叶的原因: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我 ”爱枫叶的另一个原因是 “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 ”(选文第五段)。正因为枫叶有 “红得 深浓,红得艳丽;

25、耐得住风霜,无畏无惧 ”的特点,所以 “我 ”才要礼赞枫叶。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 点评:筛选提炼信息要整体把握,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逐段梳理,找出关键词句加以概括。有些关键词句可以直接作为答案:,有的需要概括回答。 【小题 2】试题分析:写 “秋冬之交的萝卜 ”以及 “西厢记 ”主要是运用的是对比衬托的手法,目的是用来突出枫叶的特征。将萝卜与枫叶进行比较,以衬托(或:突出)枫叶红得直接,红得有气魄(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强调枫叶能抗得住秋天的肃杀之气(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

26、做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是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做血,这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写法的能力。 点评:文学作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为了曲 折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要借助于一些写作手法。如本篇文章就是采用的是 “托物言志 ”的写作手法,借助于 “秋冬之交的萝卜 ”的描写来表达对枫叶的赞美之情。 【小题 3】试题分析:赏析词语时的一般方法为:方法 +效果 +情感,但在鉴赏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详细的描写。 “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 。 ”句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 “枫叶 ”以人的思想情感:耐得

27、住风霜,无畏无惧,表达了作者对枫叶的赞美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赏析文中精彩语句的能力。 点评:结合语境,对句 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小题 4】试题分析:本文主要运用 “托物言志 ”的方法,借赞美 “枫叶 ”来赞美“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 ”(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

28、;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 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方法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选文的写作方法很突出。象征,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将自然物的形象赋予人格精神的形象,物与人两者形象间不是外形的相似,而是内在气质的相似,运用象征,靠的是联想,由自然物联想到人,学习中要多加体会并运用这种写作手法。 【小题 5】试题分析:解答 “行文思路 ”这样的题的方法是要了解文章写了几层意思,再用 “先 ”“再 ”“最后 ”等词语即可。如选文 “先描写枫叶的的 外在特征( 1-3段),再赞美其品

29、质( 4-6段),最后揭示其象征意义( 7-8段)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节的把握能力。 点评:解答此类题常用方法有三种:搬(搬用)、拼(拼接)、结(归结)。“搬 ”就是找到原文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原原本本地把它抽出来,按规定直接抄写在答题处就行了。 “拼 ”就是指有些题目在原文中找出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句子太长不够简洁,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应该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结 ”就是将作者 “溶化 ”在文章中的 “要点 ”进行 “提 纯 ”,即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在整体把握选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义的基础上才能悟出

30、答案:,就要用归结、概述的方法。 文言文阅读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进士。燕兵 薄京城。艮与妻子诀曰: “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吾不可复生矣。 ”解缙 、吴溥 与艮、胡靖 比舍居。城陷前一夕,皆集溥舍。缙陈说大义,靖亦奋激慷慨,艮独流涕不言。三人去,溥子与弼尚幼,叹曰: “胡叔能死,是大佳事。 ”溥曰: “不然,独王叔死耳。 ”语未毕,隔墙闻靖呼: “外喧甚,谨视豚 。 ”溥顾与弼曰: “一豚尚 不能舍,肯舍生乎? ”须臾艮舍哭,饮鸩 死矣。 (节选自明史 王艮传) 【注释】 燕兵:明洪武三十一年( 1398年),朱元璋驾崩,其孙朱允 杉次唬 俏 莸郏

31、 旰沤摹乃哪辏 402年),被分封北平的燕王朱棣(朱元璋的第二个儿子),以 “清君侧 ”的名义,兴兵南下,来夺侄子的皇位。 解缙明代第二位内阁首辅,著名学者。 吴溥字德润,崇仁县人,名儒吴与弼之父。 胡靖明朝福建南平人。 豚小猪,亦泛指猪。 鸩传说中的一种毒鸟。把它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杀人。 【小题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 确的一项是 吾不可复生矣 A吾不可 /复生矣 B吾不可复 /生矣 C吾 /不可复生矣 D吾不可复生 /矣 【小题 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 1)三人 去 ( ) ( 2)语未 毕 ( ) 【小题 3】用自己的话说说 “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 ”的意思。 【小题

32、4】这篇短文写王艮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试举例分析。 【小题 5】读罢此文,请你简明扼要地评价一下王艮其人。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1)离开 ( 2)完结、结束 【小题 3】吃了人家俸禄的人,就要为人家效命,面临危险,当为人死,这是大义之事。 【小题 4】文章中有例为证:面对燕兵破城,王艮为主 “饮鸠 ”殉职,此为正面描写;隔壁胡靖却乎: “外喧甚,谨视豚。 ”此为侧面描写,反衬王艮的忠贞。(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各举一例,且表达清楚) 【小题 5】要点:中心侍主;面对死亡,大义凛然,义字当先;刚毅,从容,为人耿直。(意思对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

33、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 “主 谓 -宾 ”,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这里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点评:文言句读常识既考查了学生的文言常识的知识掌握,又考查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对培养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小题 2】试题分析:( 1)去:古今异义字。古义:离开;今义: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

34、;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 “来 ”相对。( 2)毕:在这里是 “完结、结束 ”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除了这个意思外,还有 “完全、究竟,到底 ”等意思,如 “凶相毕露 ”中的 “毕 ”就是 “完全 ”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 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 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 “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 ”中的关键

35、词有 “食(吃) ”、 “者( 的人) ”、 “死(为 而死) ”。最后把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 “信 ”(准确无误)和 “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 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 4】试题分析:选文通过人物的语言: “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吾不可复生矣。 ”从正面写王艮为主殉职的决心,反映他的忠贞;吴溥的话 “不然,独王叔死耳。 ”及胡靖对家人的吩咐 “外喧甚,谨视

36、豚。 ”从侧面描写,反衬王艮面对死亡,义字当先。 考点:考查学生筛选提炼总结文中信息的能力。 点评:初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考查 “筛选文中的信息 ”,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的进一步深化了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要求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到文中搜寻筛选提取信息,找出原句并学会总结和概括, 学生精读文章,初步筛选,看清方向,明确方向,仔细分辨,识别障碍。 【小题 5】试题分析:选文通过王艮与妻子儿女辞别的话 “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吾不可复生矣。 ”可以看出王艮为主殉职的决心,反映他大义凛然;胡靖对家人的吩咐 “外喧甚,谨视豚。 ”及面对燕兵破城,王艮为主 “饮鸠 ”殉职的描写,说明王艮面对死

37、亡,刚毅,从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的人呢物形象,需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根据文章围绕这个人写的那几件事来分析这个人物的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除了直接对该人物进行描写,还可以通过侧面描写 来表现这个人物形象,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这样的人物形象才会丰满。 语言表达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七年级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事先做好如下的工作。 七年级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 阅读目的 汲取文学素养 应付考试 消遣 其它 人数比例 25% 55% 12% 8% 【小题 1】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 【小题 2】对所阅读的名著,你最

38、感兴趣的是哪一部?请简要说明理由。 书名: 理由: 答案: 【小题 1】示例:名著阅读的目的趋于功利化。或:名著阅读现状堪忧。 【小题 2】略 【小题 1】试题分析:从表中观察到七年级学生之所以阅读名著绝大部分是为了应付考试,即七年级学生名著阅读的目的趋于功利化。 考点:这是综合性学习考查 点评:综合性学习考点的题型很多,也很新。有广告词的设计、主持采访、临别留言、情景对话、表格图表分析、漫画解说、新闻评说等,但一般都是以自主探究、自主设计某个具体任务为中心,要求结合具体任务所需要的语境,进行符合交际需要的语言表达练习。主要是考查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的能力,也有考查学生发现

39、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时侧重对语境的分析 和语言得体、流畅等的指导和落实。不要轻易地认为这样的题目全靠学生的临场发挥,或认为这样的题目不管怎么答都能得分。 【小题 2】试题分析:这道题首先要回答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部名著的书名,注意书名号;然后再阐述自己感兴趣的理由。学生答题时只要书名书写正确,理由充分、合理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这道开放性的语言表达题比较简单,答案:不唯一,学生设计的答案:只要符合情理即可。 默写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或按要求填空。 【小题 1】 ,散入春风满洛城。 【小题 2】故园东望路漫漫, 。 【小题 3】峨眉 山月半轮秋, 。 【小题

40、4】 ,弹琴复长啸。 【小题 5】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小题 6】父利其然也, ,不使学。 【小题 7】有诗云: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与之意思相近,同样强调战争悲壮的句子是 , 。 答案: 【小题 1】谁家玉笛暗飞声 【小题 2】双袖龙钟泪不干 【小题 3】影入平羌江水流 【小题 4】独坐幽篁里 【小题 5】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小题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小题 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默写时,除了要注意 “( 1)笛、暗、声;( 2)袖、钟;( 3)影、羌;( 4)幽篁;( 5)忧郁;( 6)扳、仲永、谒、邑;( 7)壮

41、士、归 ”等易错字;( 7)句还要注意句中提示性的语言,同时要使整个默写句子保持准确性。 考点:本题考察学生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是考试常考的题型。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作文 岁月如歌,生活如歌。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动人心弦的乐章,请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节,以 “那是 一首歌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情,不得抄袭; 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地名、人名; 不少于 600字。 答案:略 试题分

42、析:一、审题: 审题时应把握关键词: “歌 ”、 “一首 ”。这里的 “歌 ”,显然是比喻意义的歌,不能实写,要写出情感或美德。文章的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如果需要的话,文章里可以选择一种声音做明线。 “一首 ”,意味着所选的材料不能繁杂,要么写一个材料,要么写多个材料,但必须围绕一个主旨进行整合,否则写出来就可能不是 “一首 ”而是 “多首 ”了。二、立意: “那 ”,表明所选 题材宽泛,给学生留出了自由的空间。情感如歌,细数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撷取朋友之间欢笑与泪水的难忘瞬间;美德如歌,正直、坚强、宽容、忍让、关爱、互助,都是值得歌颂的。历史如歌,吟唱诗词歌赋,追述历史沧桑;当今如歌,

43、尽数风流人物,赞美和谐生活。三、选材:留心生活,避 “俗 ”就新。 就同一题目写作文时,材料极易雷同。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千人一面,缺少新意。因此,选材时要尽量避开那些 “著名的俗事 ”,材料力求新颖独特。其实要想新颖不难,只要留心生活,就能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材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点评: 本题属全命题作文,最难。一定不能擅自改变题目,一字不少,一字不多。建议列出详细提纲,包括开头、结尾、过渡、事件、点题、亮点等意义标出,搭好框架,扣紧主题。这篇作文题蕴含丰富,给人遐想,留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带有一定的思辨色彩,适合七年级学生。虽然该题目贴近生活,使学生都能有话说,但要写得精彩,绝非易事,功夫全在考场之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