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 21%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 N2) 78%,氧气( O2) 21%(氮气比氧气约为 4: 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CO2)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故选 A 考点:空气的成分 氨气( 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 + 3O2 点燃 6H2O + 2N2。该反应属于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反应前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后也
2、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基本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故选 A 考点: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不安全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要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B霉变的大米,要煮熟后食用 C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厨房煤气泄漏要关闭阀门、开窗通风,正确, B、 B霉变的大米会产生黄曲霉素,会使人致癌,在高温时也不容易破坏,所以不能食用, C、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以防炸伤人或引起火灾, 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以免发生触电身亡的事故,故选 B 考点: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氯酸
3、钾( 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3 C 5 D 7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钾元素的化合价为 +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所以 +1+x+(-2)3=0,x=+5,故选 C 考点: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下列物质久置敞口容器中,质量会增加但不会变质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食盐 D浓盐酸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久置敞口容器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质量增加但不会变质,正确, B、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还有二氧化碳,质量会增加但而且变质, C、食盐质量不变,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氯化氢从
4、溶液中挥发出来,使质量减少,故选 A 考点: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盐酸的挥发性,氢氧化钠的性质 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都可生成无色气体(常温下)的一组是 A细铁丝和红磷 B甲烷和红磷 C氢气和木炭粉 D木炭粉和一氧化碳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细铁丝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红磷燃烧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错误, B、甲烷生成无色的二氧化碳气体,但红磷燃烧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错误, C、氢气燃烧生成水,错误, D、木炭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也生成二氧化碳,正确,故选 D 考点:物质的燃烧 下列对教材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
5、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实验说明合金一般比纯金属硬度大 C NaOH溶于水实验说明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 质的同时还放出热量 D向镁、锌、铁、铜中分别加入盐酸的实验得出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正确, B、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结果在铜片上留下了划痕,实验说明合金一般比纯金属硬度大,正确, C、 NaOH溶于水是一个物质变化过程,并不能说明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放出热量,错误, D、向镁、锌、铁、铜中分别加入盐酸的实验,根据镁、锌、铁都能与酸反应,而铜不反应,可得出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正确,故选
6、 C 考点:质量守 恒定律的应用,合金的优良性能,物质溶于水的放热现象,金属与酸反应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除去 NaCl中的NaOH 鉴别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钠三种溶检验 CO中是否有少量 CO2 分离铜粉和碳粉 液 方案 1 滴加适量稀硫酸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点燃 滴加稀硫酸 方案 2 滴加适量稀盐酸 滴加碳酸钠溶液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氧气中加热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除去 NaCl中的 NaOH,滴加适量稀硫酸,发生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引入了新的杂质 Na2SO4,错误, B、鉴
7、别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钠三种溶液,方案 1: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为盐酸,变蓝的为氢氧化钙溶液,不变色的为氯化钠溶液;方案 2: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的为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的为氢氧化钙溶液,无现象的为氯化钠溶液,正确, C、检验 CO中是否有少量 CO2,方案 1:点燃,虽然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但由于二氧化碳是少量,所以一氧化碳仍然会燃烧,检验不出二氧化碳,错误, D、分离铜粉和碳粉,滴加稀硫酸,都不发生反应,分离不了,方案 2:氧气中加热,又都会 反应生成其他的物质,而没有起到分离的目的,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的分离、除杂,鉴别 氢化钙( 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
8、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已知: 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 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氢化钙的化学性质稳定 B 中发生化合反应, 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C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是因为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气 D氢化钙可用于干燥潮湿的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说明氢化钙的化学性质不稳定,错误, B、 中发生化合反应,但 中发生的不是复分解反应,因为生成物中有单质氢气,错误, C、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是因为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气,正确, D、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9、所以氢化钙不可用于干燥潮湿的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正确,故选 C 考点:氢化钙( CaH2)的化学性质 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 40 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 /g 8.4 4 0 18.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 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 D四杯溶液中各加入 20 的 100 g水后,溶液质量相等,且均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从溶解情况可看出,物质丙全部溶解,可能刚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错误, B、
10、物质丁溶液的溶质 =40g-18.4g=21.6g,在四种溶液中,所溶解溶质的质量最小,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错误, C、根据溶解情况, 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但这四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不知道,错误, D、从溶解的情况中可知, 100g说中能溶解的质量甲为 31.6g,乙 36g,丙至少 40g,丁为 21.6g,所以四杯溶液中再各加入 20 的 100 g 水后,所剩的固体一定溶解,所得溶液质量相等,且均为不饱和溶液,正确,故选 D 考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 现有两种金属单质组成的混合物。向 100 g稀盐酸中加入该混合物,加入混合物的质量与生成氢气的
11、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混合物为 Zn和 Cu,则 m大于 0.2 g B若混合物为 Zn和 Fe,则 m可能是 0.2 g C若混合物为 Fe和 Cu,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7.3% D若混合物为 Fe和 Cu, m为 0.1 g,则混合物中 Fe和 Cu的质量比为 1:1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根据锌稀盐酸的反应: Zn + 2HCl= ZnCl2 + H2, Zn与 H2的质量比为 65: 2,假设纯净的锌为 5.6g,生成的氢气小于 0.2g,而铜不与盐酸反应,根据中间取值的原则,所以若混合物为 Zn和 Cu,则 m小于 0.2 g,错误,B、由于 5.6g 锌
12、与盐酸反应生成氢 气的质量小于 0.2g,而根据铁与盐酸的反应:Fe + 2HCl= FeCl2 + H2,假设纯净的铁为 5.6g,生成的氢气等于 0.2g,根据中间取值的原则,若混合物为 Zn和 Fe,则 m小于 0.2 g,错误, C、由于 m的值不确定,混合物中 Fe的质量也不知道,所以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无法计算,错误, D、如果 m为 0.1 g,根据铁与盐酸的反应: Fe + 2HCl= FeCl2 + H2中铁与氢气的质量关系为 28: 1,可知铁的质量为 2.8g,所以若混合物为 Fe 和 Cu,则混合物中 Fe和 Cu的质量比为 2.8g: (5.6g-2.8g)=1:1,
13、正确,故选 D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金属的化学性质 ( 3分)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计算 200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 答案: g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 2H2 + O2 点燃 2H2O 中氢气和水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水的质量 解:设 200 g H2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 x。 2H2 + O2 点 燃 2H2O 4 36 200 g x x =1800 g 答: 200 g H2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 1800 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 B二氧化碳用于制作碳酸饮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于改
14、良酸性土壤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B、二氧化碳用于制作碳酸饮料,是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是化学性质,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是物理性质,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性质,故选C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的气味 B倒入澄清石灰水 C观察气体的颜色 D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答案: D 试题分析:利用氧气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所以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若复燃,则为氧气,故选 D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15、 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冰 B蔗糖 C植物油 D碳酸钙 答案: C 试题分析: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要能形成溶液必须要能溶于水的物质,故选 C 考点:溶液的形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铝 B铁 C氧 D硅 答案: A 试题分析: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前三位:氧、硅、铝,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 A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A 试题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16、故选 A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KCl C SO3 D K2CO3 答案: C 试题分析: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选 C 考点:氧化物的概念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 “铁 ”、 “锌 ”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 “铁 ”、 “锌 ”是指元素,故选 C 考点:元素的分布 走进水果店就能闻到水果香味,人们能够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走进水果店就能闻到
17、水果香味,人们能够闻到香味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 A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 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其俗称是 A火碱 B纯碱 C熟石灰 D小苏打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 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 ,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故选 D 考点:物质的的俗称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用醋 B干冰 C清洁空气 D加碘食盐 答案: A 试题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物质来组成,故选 B 考点:物质的分类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镁 B铜 C锌 D银 答案: A 试题分析: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18、: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故选 A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已知一种铁原子,原子核内有 26个质子和 30个中子,则该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4 B 26 C 30 D 56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电子数,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故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6,故选 B 考点:原子的结构 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 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胆汁( 6.87.4) B唾液( 6.67.1) C血浆( 7.357.45) D胃液( 0.81.5) 答案: D
19、试题分析: PH 7,溶液呈酸性,且 PH越小,酸性越强,所以酸性最强的是胃液 (0.81.5),故选 D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加热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气密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正确, B、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使试管与桌面约成 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错误, D、装置气密性检
20、查:先连接装置,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加热,过一会儿导管中有气泡产生,正确,故选 C 考点: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填空题 ( 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1)仪器 a的名称是 _。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收集装置是 _(填字母序号,下同);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发生装置是 _;用收集满的氧气进行图 E所示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答案:( 1)酒精灯 ( 2)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C ( 3)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B 3Fe + 2O2 点燃
21、Fe3O4 试题分析: (1)常见仪器的识记 (2)实验室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 + H2O + CO2,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生成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故收集装置是 C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 + MnO2 + O2,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由于是固体和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故发生装置是 B,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 + 2O2 点燃 Fe3O4 考点:常见仪器的识记,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
22、置的选择依据 ( 7分)下列用字母表示的物质由 H、 C、 O、 Na、 Cl、 Ca、 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为单质。 ( 1) X与 Y反应能生成 A, A与 B的溶液混合后缓慢放出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B为 ; X与 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 C的溶液与 B的溶液混合后能生成氯化钠。若需借助无色酚酞溶液才能证明发生反应,则 C与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能观察到气泡生成, C中一定含有 元素。 ( 3) D能与水反应,将适量 D加到 E的饱和溶液中,溶液中出现浑浊现象,该浑浊物可能为 。若过滤后,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
23、不变色, D与 E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过滤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在相同温度下,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 “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 1) HCl 3CO + Fe2O3 高温 2Fe + 3CO2 ( 2) HCl+ NaOH = NaCl+ H2O Na、 C、 O ( 3) Ca(OH)2 或 CaCO3 Ca(OH)2 + CO2 = CaCO3+ H2O 等于 试题分析: (1)根据 A与 B的溶液混合后缓慢放出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氢气,说明是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结合给出的元素, B为 HCl, A应该为铁,
24、所以 X与 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 +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 C的溶液与 B的溶液混合后能生成氯化钠。若需借助无色酚酞溶液才能证明发生反应,说明两者反应没有现象,所以 C与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 NaOH = NaCl+ H2O,若能观察到气泡生成,则 C可能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所以 C中一定含有 Na、 C、 O (3)能与水发生反应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或氧化钙,将适量 D 加到 E的饱和溶液中,溶液中出现浑浊现象,若 D为二氧化碳,那么发生反应: Ca(OH)2 + CO2 = CaCO3+ H2O,则浑浊物为 CaCO3,若 D为氧化钙,那则是由
25、于氧化钙与水反应,使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减少,溶质析出变浑浊,并且放热,使温度升高,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溶质析出变浑浊,此时浑浊物为 Ca(OH)2,若过滤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浑浊物为 Ca(OH)2,在相同温度下,都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所以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金属与酸反应,中和反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及化学性质 ( 6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黄金饰品 B铁锅 C铜导线 ( 2)铁生锈的条件是 ;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写出盐酸除去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
26、式 。 ( 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 AgNO3和 Zn(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向乙中滴加盐酸时 (填 “有 ”或 “没有 ”)气泡产生。 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 。 答案:( 1) B ( 2)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Fe2O3+ 6HCl= 2FeCl3 + 3H2O ( 3) 没有 Zn(NO3)2 、 Fe(NO3)2、 Cu(NO3)2 试题分析: (1)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A、黄金饰品是利用金属光泽,B、铁锅利用导热性, C、铜导线利用导电性 (2)铁生锈的条件是:氧气和水,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盐酸除去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 6HCl=
27、 2FeCl3 + 3H2O (3)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 Zn Fe Cu Ag,所以在 AgNO3和 Zn(NO3)2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铁粉,与 Zn(NO3)2不会反应,而与 AgNO3都会反应,但由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是铁反应,然后再是铜与之反应,由于过滤后得到蓝色溶液,说明铁完全被消耗,所以向乙中滴加盐酸时没有气泡产生 此时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 Zn(NO3)2 、 Fe(NO3)2、 Cu(NO3)2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铁生锈的条件金属的活动性 ( 6分)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1)水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物质,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
28、生活中可以用 _区分软水和硬水。 ( 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从微观角度看,水是由 构成的物质。 ( 3)海水 淡化可以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分离膜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从海水到淡水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B该技术还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盐类物质 C膜技术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D该分离方法目的是除去水中的不溶物 (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t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3 ,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
29、 t3 时,将三种物质各 x g分别加入 100 g水中, 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 x的 取值范围是 。 答案:( 1)肥皂水 ( 2)分子 ( 3) BC ( 4) 乙、甲、丙 乙 10x 100 试题分析: (1)区分软水和硬水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2)从微观角度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 (3) A、从海水到淡水的过程中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对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分离膜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故该技术还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盐 类物质,正确, C、膜技术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正确, D、该分离方法目的不仅
30、是除去水中的不溶物,而且还除去水中的盐类物质,使海水淡化,错误,故选 B、 C ( 4) t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3 ,由于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在升温过程中,改变的只是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质量仍然保持在 t1 时的不变,而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在升温过程中有晶体析出,溶液处在 t3 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乙 t3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 100g,乙的溶解度等于 100g,只有丙的溶解度小于100g,所以将三种物质各 x g分别加入
31、 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 x的取值范围是: 10x 100 考点:水的净化,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 6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等。为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 (填一种即可)。 ( 2)石油是人类宝贵的资源,石油经过炼制 ,再通过一系列加工后可以制成有机合成材料。下列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羊毛衫 B陶瓷餐具 C纯棉帽子 D塑料玩具 ( 3) A物质常用于气焊和气割,是因为其燃烧时火焰温度 3000 ,燃烧时反应前后分子
32、变化的微观示意如下图所示。若一定质量的 A在 B中完全燃烧,消耗 40 g B,同时生成 44 g C 和 9 g D。 参加反应的 A物质的质量为 g。 A物质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 4)控制反应的条件可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节约能源。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并不断鼓入空气,其控制的条件是 _。 答案:( 1)天然气 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 2) D ( 3) 13 12:1 ( 4)足够的空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试题分析: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2)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
33、成纤维、合成橡胶, A、羊毛衫属于天然纤维,B、陶瓷餐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纯棉帽子属于天然纤维, D、塑料 玩具属于塑料,故选 D (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 A物质的质量 =44g+9g-40g=13g 根据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物质 B为氧气,物质 C为二氧化碳,故可求 44 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 =44g12/44100%=12g,物质 D为水,可求 9 g水中氢元素质量 =9g2/18100%=1g,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质量不变,所以 A物质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12g: 1g=12: 1 ( 4)控制反应的条件可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节约能源。燃煤发
34、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并不断鼓入空气,其控制的 条件是:足够的空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考点:燃料的燃烧及利用,合成材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5分)碳、氢、氮、氧四种元素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 1)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例如蔗糖( C12H22O11)是食品常用的甜味剂,蔗糖属于 (填字母序号)。 A氧化物 B无机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 ( 2) “每日氢元素 ”是目前世界上抗氧化食品中公认的里程碑式产品,原因是它能与人体内多余的氧元素结合成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 ( 3)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 下列食品富含蛋白质的 是 (填字母序号)。 A鸡蛋 B米饭
35、 C苹果 D西红柿 蛋白质在胃肠内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进入血液循环后一部分被氧化,生成尿素 CO(NH2)2等排出体外。从植物生长所需元素看,尿素属于化肥中的 肥。 甘氨酸( CH2NH2COOH)是人体所需的一种氨基酸,请将甘氨酸在人体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2CH2NH2COOH + 3O2 酶 CO(NH2)2 + 3H2O + 3 。 答案:( 1) C ( 2) H2O ( 3) A 氮 CO2 试题分析: (1)根据蔗糖的化学式( C12H22O1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 C (2)氢元素与氧元素结合成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水 (3) A、鸡蛋富含蛋白质
36、, B、米饭富含糖类, C、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故选 A 尿素 CO(NH2)2,含营养元素 N,属于化肥中的氮肥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可推出化学式为:CO2 考点:有机物,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肥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计算题 ( 3分)硫代硫酸钠( Na2S2O3)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物质。某硫代硫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的硫酸钠。现取 16 g该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 113.6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120 g硫酸钠不饱和溶液。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 + H2SO4= Na2SO4 + H2O + S+ SO2
37、请计算: ( 1)样品中硫代硫酸钠( Na2S2O3)与硫酸钠的质量比。 ( 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 1) 79: 1 ( 2) 12% 试题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生成 S和 SO2的质量和=16g+113.6g-120g=9.6g,再根据化学方程式: Na2S2O3 + H2SO4= Na2SO4 + H2O + S+ SO2中 S和 SO2的质量比 =1: 2,可设 S的质量为 x,则 SO2的质量为 2x,所以 X+2x=9.6g, x=3.2g 解: 设硫代硫酸钠质量为 y,生成的硫酸钠质量为 z Na2S2O3 + H2SO4= Na2SO4 + H
38、2O + S+ SO2 158 142 32 64 y z 3.2 g y=15.8 g z=14.2 g ( 1)样品中硫代硫酸钠与硫酸钠的质量比为: 15.8 g : (16 g - 15.8 g) = 79:1 ( 2)硫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 1)样品中硫代硫酸钠与硫酸钠的质量比为 79:1。 ( 2)硫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2%。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 探究题 ( 6分)某实验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请回答问题。 (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燃烧匙中放入少量的白磷,小烧杯内放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组装好装置。打开弹簧夹,将溶液 A缓慢加入到小烧杯内,溶
39、液 A是 _,一段时间后, _(填写后续实验步骤和现象),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弹簧夹,然后用凸透镜加热白磷,观察到白磷不燃烧,该实验 过程的目的是 _。 ( 2)停止加热,轻轻振荡装置,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再用凸透镜加热白磷,观察到白磷燃烧,白磷燃烧的原因是 _,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答案:( 1)稀盐酸或稀硫酸 将燃着的木条放到 a处,木条熄灭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 2)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溶液 B与 CO2反应使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后空气进入了装置中 Na2CO3+2HCl=2NaCl+H2O+CO2 4P + 5O2 点燃 2P2O5 试题分析:
40、(1)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 1、 与空气(氧气)接触, 2、温度达到着火点,因为最终然后用凸透镜加热白磷,观察到白磷不燃烧,说明装置内没有了空气,应该是溶液 A与碳酸钠粉末反应产生的气体,使空气排出,从而隔绝了氧气,所以溶液 A是稀盐酸或稀硫酸,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到 a处,木条熄灭,说明装置内充满了二氧化碳,此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弹簧夹,然后用凸透镜加热白磷,观察到白磷不燃烧,该实验过程的目的是: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2)停止加热,轻轻振荡装置,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再用凸透镜加热白磷,观察到白磷燃烧,白磷燃烧的原因是:白磷的温度达到 着火点以上,溶液 B与CO2反应使装置内压
41、强减小,打开弹簧夹后空气进入了装置中,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了两个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1、 Na2CO3+2HCl=2NaCl+H2O+CO2, 2、4P + 5O2 点燃 2P2O5 考点:探究燃烧的条件 ( 7分)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 “504双吸剂 ”,其成分为铁粉、生石灰等。实验小组同学对一包使用过的 “504双吸剂 ”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使用后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Fe + 2FeCl3 = 3FeCl2 【进行猜想】固体成分可能含有 Fe、 Fe2O3、 CaO、 Ca(OH)2和 CaCO3。 【进行实验】 甲同学的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
42、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 ,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 试管中固体逐渐减少,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一定含有 , 不含 Fe2O3。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试管底部有不溶物, 。 固体中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实验质疑:你认为甲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 乙同学的实验: 综合上述实验过程和数据回答问题: 加足量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04双吸剂 ”使用后固体的成分是 。 【反思与评价】 依据甲、乙同学的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43、(填字母序号)。 A甲同学实验中得到的浅绿色溶液中溶质一定有 FeCl2、 CaCl2 B乙同学实验过程中共有 3个反应发生 C乙同学实验中得到的黄色溶液中溶质为 FeCl3、 CaCl2 D甲、乙两位同学实验中都有气体产生,但生成的气体成分不同 答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稀盐酸 Fe和 CaCO3 试管壁有热感,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实验质疑: 不正确。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铁,可能会继续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因此不能说明固体中没有 Fe2O3;氧化钙和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钙,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一定会变为红色,因此不能证明固体中有氢氧化钙。 Ca(OH)2 + Na2CO3
44、=CaCO3+ 2NaOH Fe、 Fe2O3、 CaO、 Ca(OH)2 、 CaCO3 【反思与评价】 A D 试题分析: (1) 结合固体成分可能含有 Fe、和 CaCO3,都能与酸反应: Fe + 2HCl= FeCl2 + H2,形成亚铁离子,得到浅绿色溶液,CaCO3+2HCl=CaCl2+H2O+CO2,产生二氧化碳,使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应该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根据现象,实验结论是固体中一定含有 Fe和 CaCO3 Fe和 CaCO3,不含 Fe2O3,因为 Fe2O3会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得到的是黄色的溶液,第二步是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45、并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所以根据结论:固体中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现象应该是:试管壁有热感,溶液由 无色变成红色 实验质疑: 不正确。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铁,可能会继续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因此不能说明固体中没有 Fe2O3;氧化钙和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钙,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一定会变为红色,因此不能证明固体中有氢氧化钙 因为加足量碳酸钠溶液,得到滤渣,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用磁铁吸引,得到 0.4g固体,说明有铁,在 0.95g固体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且溶液为黄色溶液,说明含有 Fe2O3、 CaCO3,再根据
46、化学反应: 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中碳酸钙与 Ca(OH)2的质量关系 =100: 74,而碳酸钙质量为 1g,所以 Ca(OH)2的质量为 0.74g,如果没有CaO,那么 0.74g+0.95g 1.6g,所以说明固体中还含有氧化钙, “504双吸剂 ”使用后固体的成分是: Fe、 Fe2O3、 CaO、 Ca(OH)2 、 CaCO3 【反思与评价】 A、甲同学实验中发生两个反应: Fe + 2HCl= FeCl2 + H2和CaCO3+2HCl=CaCl2+H2O+CO2,所以得到的浅绿色溶液中溶质一定有 FeCl2、CaCl2, B、乙同学实验过程中共发生四个反应: 1、 CaO + H2O = Ca(OH)2, 2、Ca(OH)2+Na2CO3=CaCO3+2NaOH, 3、 CaCO3+2HCl=CaCl2+H2O+CO2, 4、Fe2O3+6HCl=2FeCl3+3H2O, C、乙同学实验中得到的黄色溶液中溶质除了生成FeCl3、 CaCl2,还有 HCl, D甲、乙两位同学实验中都有气体产生,但生成的气体成分不同,甲产生的是氢气,乙同学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故选 A、 D 考点 : Fe、 Fe2O3、 CaO、 Ca(OH)2 、 CaCO3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