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31854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上学期 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一琴一鹤 、边走边看的徒步旅游是一种灵活自由、老少咸宜的旅游方式。它把锻炼身体与观光游览有机地结合起来,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B为了救出被埋在井下的矿工,连续几天他都在指挥救人,吃不上饭,睡不好觉,一刻不得休息,他感到自己已经 心劳日拙 ,疲惫不堪。 C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情况 不瘟不火 ,价格继续僵持,在平淡中迎来了年内最后一个销售的关键期。 D面对紧张的第一第一轮复习,我们一定要有计划,有安排,

2、决不能 朝不虑夕 ,率性而为。 答案: A 试题分析:一琴一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B 心劳:费尽心机;日:逐日;拙:笨拙。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此处褒贬失当。 C 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此处对象误用。 D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此处望文生义。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将下列句子填入语段的划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3 月 14 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温家宝说

3、,我担任总理已经九年了,这些年过得不易,也不平凡。但我总觉得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许多事情没有办好,有不少遗憾。 我将坚守这个做人的原则,并把希望留给后人。 在最后一年,我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 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好。 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 努力以新的成绩弥补我工作上的缺憾,以得 到人民的谅解和宽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前后文之间传递的信息。 句是总说 , 是对 句的解说 , 中的 “这个原则 ”指 ,故 相连 , 必须放在最后 ,故答案:为 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

4、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随着西安首条轻轨线路 “大唐新干线 ”曲江观光轻轨已经竣工,市民年底可空中观看大雁塔。 B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农业产后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利益保障,是解决我国 “三农 ”问题的当务之急。 C俄罗斯富商议员克里莫夫以 260公里 /小时的时速在大道上行驶,结果与一棵大树亲密接触,险些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D 10月 22日中午,子午路十字西北角小寨西路上,路北一家单位的广告门头突然跌落,刚好砸中一名过路的带小孩女子,导致该女孩受伤。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句式杂糅 “随着 ”“已经 ”删除一个。 C、重复累赘改 “时速 ”为 “速度

5、”D、偷换概念 “该女孩 ”为 “该女子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青年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人也是如此。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

6、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 金耀基尝言,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大学之独立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相当脆弱的。咄咄逼人的权力是它的敌人,巧言令色的功 利是它的对手,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胁。蔡元培深刻认识此点,故说: “思想自由之通则,正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 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来加强前者。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致力通识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关于通识教育, l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是: “其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

7、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 ” 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 1945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 柏拉图的话。前者说: “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 ”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后者说: “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受那些成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 ”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与分歧。通识教育正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它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思想和个性化生活,又要使他们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 实际上,通识教育已部分包含了第三种大学精神,

8、那就是培育人的德性。但在高速前行又变动不居的现代多元社会,德性很难被界定,也很少被 珍视。 真正的德性在于培育,而非教育;在于自省,而非灌输。钱穆说,中国的学问传统有三个系统:人统、事统、学统。置于首位的 “人统 ”,就是尊德性。他解释说: “人统,其中心是人。中国人说: 学者,所以学做人也。 一切学问,主要用意在学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理想有价值的人。 ”遗憾的是,钱穆这种话,如今大多数人不喜欢听,他们更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 “成功人士 ,而不喜欢去照看什么德性。 中国的大学,自有其悠久的历史。但就现状而言,却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相去甚远。而何时大学能成为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从教师到学生,都

9、尽 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在其间,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才能够说大学精神的建立与养成。而大学也因之焕发永久的生命力,站在批评的最前沿,站在创新的最前沿,成为国家社会当之无愧的 “轴心组织 ”。 (选自 2012年 6月看历史) 【小题 1】与 “大学精神 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 A大学的独立自由相当脆弱,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咄咄逼人的权力、巧言令色的功利和匍匐在地的庸俗。 B通识教育既要解决人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也要解决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和分 歧。要是在教育中不重视通识,就会摧毁自由独立的生命。 C在现代多元社会里,大多

10、数人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 “成功人士 ”,这冲击着大学精神之德性培育和自省。 D大学精神的建立和养成是指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 【小题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文章一至三自然段,从青年来到大学的目的入手,论述大学的要义是让青年掌握一定的思维方式,并概括了大学的三种精神。 B文章四至八自然段,从大学精神的自由、通识及德性三个方面,通过引证具体论述了 它们的内涵,及对于大学的重要作用。 C文章第九自然段,指出中国的大学现状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甚远,并呼吁早日建立和养成大学精神,让大学成为国家社会的 “轴心组织 ”。 D全文

11、首先阐述了大学的历史意义,再旁征博引论证了大学的三种精神,最后针对现实呼吁建成真正的大学。 【小题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一个人读大学,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在适合的大学环境中,训练自己的思维。 B大学的要义是让学生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C金耀基曾强调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就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 D大学里的师生都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所以大学成为了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原文 “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来加强前

12、者。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 ”,所以题中 “不重视 ”错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一至三自然段阐述的不是 “大学的历史意义 ”,而是 “大学的功能 ”。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B原文 “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 ”是选择关系。 C主宾倒置,原文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 ”。 D强加因果和把未然说成已然。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25分) 林巧稚: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黄

13、薇 李响 20世纪上半叶,职业女性崭露头角,却仍备受歧视。协和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了女性,也为她们设置了一道不近人情的门坎:担任住院医生的女性,一旦结婚自动解聘,女护士如果结婚必须辞职。老协和的管理者坚信,一个女人不可能同时扮演贤妻良母和职业女性两种角色。 也许,这既是门坎,也是考验。坚定的理想和虔诚的信仰,支撑老协和女医护人员以殉道者的姿态,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牺牲。她们大多终身未婚,将自己嫁给了医疗事业,她们是中国医疗史上的特蕾莎修女。 “万婴之母 ”林巧稚,就是这样一个代表。 林巧稚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一是因为她医术高明、医德 高尚,二是因为她亲手接生了 5 万多婴儿,虽然她自己从未有过孩子。每

14、一个林巧稚亲手接生的孩子,出生证上都有她秀丽的英文签名:林巧稚的孩子。林巧稚说过: “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 ” 林巧稚对待病人极为温柔耐心,难怪很多妇女千里迢迢赶到协和找林大夫。原协和医院副院长黄人健回忆说,她曾看到林大夫掏出几十块钱给一个流产的贫穷妇女,让她买营养品。 “那时林大夫的工资是 300块,像这样资助病人的情况太常见了。 ” 1921 年协和医学院落成,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的林巧稚正是在这一年考入协和。1929年,林巧稚 毕业,入学时有 5个女生, 3人坚持到最后。林巧稚学业优异并热心公益,得以留校任职,她是协和第一个毕业留院的中国女生,也因此与协和医院签下

15、了不近人情的聘书。林巧稚怀着矛盾的心情接下这张光荣的聘书,也接下一纸枷锁。曾有说法认为林巧稚有过一段朦胧的恋爱,但随着她在医院表现出色,协和派她赴欧美考察深造,恋情也不了了之。林巧稚去美国进修时,也婉拒了芝加哥大学妇产科的挽留。 1940 年林巧稚回国,不久升任妇产科主任,她又创了个纪录:协和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 直到晚年病重、身体极为衰弱,林巧稚还坚持工作。家人和学生劝她休息, 她说: “上帝如果让我继续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那么,我存在的场所便是在医院病房,我存在的价值便是治病救人。 ”她虽然早已不是住院医师,但她要求值班医生和护士,只要病人出现问题,即使是半夜也要马上通知她,否则她会生气批评

16、。林巧稚曾说过, “我的惟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 ” 协和纯净如真空的环境,养成林巧稚单纯倔强的个性,她对政治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 1949年,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北平城防总司令傅作义的夫人给林巧稚送来一张傅将军亲笔签名的机票,可以搭乘任何一次航班去任何一个城市,傅太太特别说: “这是多少人用金条换 不来的。 ”林巧稚谢绝了好意。她就要在协和守着她的病人。 随着协和 “收归国有 ”,一场轰轰烈烈的 “改造 ”运动展开,老协和知识分子首当其冲。林巧稚的社会威望和她的政治积极性反差强烈,理所当然是 “重点改造对象 ”。工作组派她的学生给她讲形势、谈理论,劝导她 “揭发美国人的文化侵略 ”。

17、林巧稚想不通, “美国人办医学院帮我们培养人才,我的医术就是人家教的 ” 与共产党女干部的接触,让林巧稚对共产党人有了更多好感。有一天,一个穿灰色列宁服的妇女来协和挂号找林巧稚看病,林在问诊中了解到,这名患者1927年生过孩子,因为躲避国民 党抓捕不能在大医院就诊,孩子夭折,自己也不能再生育,长征中又落下许多病根 后来她才知道,这位患者是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林对她更增添了同情和敬佩。北京市委书记彭真的夫人张洁清来协和生孩子的时候,林巧稚经常和她聊天,但并不知道张的身份。 林巧稚与周恩来夫妇、彭真全家的交往,使她对共产党人和新政府有了新的看法。她的 “思想动态 ”被工作组敏锐地捕捉到,北京市副市

18、长吴晗来到协和,亲自给林巧稚写了 100多页学习体会和思想小结。林巧稚在协和大会上代表教授发言,没有采用吴晗写的报告,她回顾自己在协和不问世事一心从医教书 30 年,现在她愿意 “打开协和的窗子看祖国 ”。言辞朴实恳切,在场许多老协和人流下眼泪。 20世纪 50年代中后期,一些著名知识分子纷纷加入共产党。林巧稚对周恩来说,一个诚实的人不能欺骗组织,也不能欺骗自己。她是虔诚的基督徒,入党恐怕不便。周恩来宽慰她不必介意这个问题,在党外一样可以工作。 “文革 ”中,林巧稚推着四轮车给病人打针送药,清洗便盆,倒痰盂 这些工作她都做得一丝不苟,毕竟,她还没有离开协和,她说这已经是再幸运不过。“文革 ”结

19、束后,林巧稚已近 80岁,体质逐渐衰弱。 1983年春,林巧稚病情恶化,陷入昏迷,她总 是断断续续地喊: “快!快!拿产钳来!产钳 ” 4 月 22日,林巧稚在协和的病床上走向人生终点。遗嘱中,她将个人毕生积蓄 3万元人民币捐给医院托儿所,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的大海中。 (节选自 2012年文汇报)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协和医院能接纳女性医护工作者,在 20世纪上半叶已算是开明之举,所以它对住院女医生和女护士提出的工作就不许结婚的特殊要求虽不合情也是合理的。 B像林巧稚这样的老协和女医护人员凭借着对工作的坚定信念和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大都终身

20、未婚, 像特蕾莎修女一样以爱心坚持工作。 C从厦门女子师范毕业后,林巧稚又考入协和医学院,在学习八年后留校任职。林巧稚在协和医院成功地创造了两个第一:第一个毕业留院的中国女生,第一个中国籍女主任。 D文中写道林巧稚与邓颖超、张洁清有意的交往后,自己对共产党人有了好感,说明在被改造的过程中她的思想有了一些转变。 E文革期间,林巧稚在协和医院里仍然一丝不苟地做着医护工作,说明她对医院和患者的感情没有因政治运动而改变。 【小题 2】林巧稚热爱自己的工作,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说明三条。 (6分 ) 【小题 3】单纯倔 强的个性使得林巧稚对政治一无所知又毫无兴趣,从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 (6分 ) 【

21、小题 4】林巧稚对政治毫无兴趣,可她却曾拒绝过美国芝加哥大学妇产科的挽留,这是否矛盾?请结合传记谈谈你对林巧稚的理解和评价。 (8分 ) 答案: 【小题 1】 B, 3分; D, 2分; A, 1分 【小题 2】 从厦门女子师范毕业后坚持考入协和医学院并能够坚持到毕业; 毕业后接受特殊的聘书条件献身医护工作; 在医院接生 5万多名婴儿(被誉为 “万婴之母 ”); 认真、耐心、富有爱心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在留学深造过程中曾拒绝外国医院的挽留; 不管个人遭遇到什么打击都与协和医院不离不弃(也可以答 “捐出存款给医院托儿所 ”) 【小题 3】 北平解放之际,林巧稚拒绝了傅作义夫人送与机票的好意; 协

22、和医院被收归国有后,林巧稚成了重点改造对象,她想不通; 在协和医院大会上发言时她没有采用北京市副市长给自己写好的发言稿; 很多著名知识分子入党时,她曾对周恩来总理说自己是基督徒不便入党。 【小题 4】不矛盾。( 1分)她留学深造为了提高医疗水平,拒绝美 国芝加哥大学妇产科的挽留,是出自林巧稚对中国医疗事业的热爱;( 2分)对国家政局的变化和后来的政治运动以及政界人物,她的确不感兴趣,只是关心自己的医疗事业。( 3分)从传记中我们看到的林巧稚就是一位嫁给了协和医院的万婴之母。 【小题 1】 试题分析: B“对工作的坚定信念和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牵强附会,原文并没有谈到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D原文

23、“林巧稚与周恩来夫妇、彭真全家的交往,使她对共产党人和新政府有了新的看法。 ”由此可见, “有意的交往 ”错误; A原文“老协和的管理者坚信,一个女人不可能同时扮演贤妻良母和职业女性两 种角色 ”由此可见,所谓的 “合理 ”仅指合乎当时协和医院的要求和协和管理者的个人观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和归纳概括题,首先要将文章划分层次,然后归纳大意。 “林巧稚这个名字家喻户晓 她就要在协和守着她的病人 ”这部分内容即写其认真工作的。这些内容分别写了以下几个事件:她是 “万婴之母 ”,林巧稚对待病人极为温柔耐心,与协和医院

24、签下了不近人情的聘书,直到晚年病重、身体极为衰弱,林巧稚还坚持工作,她对政治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 考点:筛选并整 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也是一道信息筛选和归纳概括题,答题的区间为 “协和纯净如真空的环境 在党外一样可以工作 ”。主要事件有:北平城防总司令傅作义的夫人给林巧稚送来一张傅将军亲笔签名的机票, 林巧稚谢绝了好意。她就要在协和守着她的病人林巧稚的社会威望和她的政治积极性反差强烈,理所当然是“重点改造对象 ”。林巧稚在协和大会上代表教授发言,没有采用吴晗写的报告,她回顾自己在协和不问世事一心从医教书 30年,现在她愿意 “打开协和的窗子看祖国

25、 ”。林巧稚对周恩来说,一个诚实的人不能 欺骗组织,也不能欺骗自己。她是虔诚的基督徒,入党恐怕不便。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 第一问,回答的关键在于:政治与爱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她谢绝美国的拘留,是其爱国的表现。第二问对林巧稚的理解评价,其实就是对她 “只嫁给协和 ”“只谈事业,不关心政治 ”这种态度的理解和评价。理解了答题的方向,回答问题并不难。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一篇现代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25分) 马 语 莫 言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

26、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羽毛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一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样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弯曲的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 ,我仰脸望着它 亲密的朋友 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 “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

27、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马。 “马,原来是你啊 !”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我心潮起伏,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 ”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体就轻如鸿毛般地脱离了地面,然后就跌坐在麦草垛边,伸手就可触摸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 触摸那些牛。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

28、默默肃立,犹如一堵墙。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炫耀它,编造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我多少次向村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 样瞎的,没人告诉我。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亲爱的马,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 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 是老鹰啄瞎的 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 “我现在回答你。 ”马说。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的。这样的

29、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悚,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认真听讲。 马说: “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 ,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自毁了双目。你们村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点瞎了双目。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当然,你最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瞎了眼睛 ” 马沉吟着,这个话题勾起了它无限辛酸的往事 马说: “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他不仅相

30、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有一天,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骑在我的背上。我 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掀了下来。军官用皮鞭抽打我,骂我 你这匹瞎马 ! 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 ” “原来你是装瞎 !”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 “不,我瞎了 ” 马说着,掉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黑暗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 【小题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本文以 “我 ”与马的重逢为线索,主要描写了两个场面:一是久别重逢时的情景,一是重逢后马的自述。 B小说以马开口向人倾诉这一荒诞手法写 “我 ”和马重

31、逢,写人与马的情感交流, 蕴含着深刻哲理,给人以启示。 C小说通过写马对主人 “一往情深 ”而主人却因女人被摔而打马、骂马,谴责了那些背信弃义不顾友情的人。 D小说巧设悬念,反复渲染 “我 ”“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 ”,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 E马是装瞎的,可文章结尾说 “不,我瞎了 ” ,这里写出了马因一件小事败坏了自己之后的沉痛懊悔。 【小题 2】请从外部形象和内在品格两个方面简要概括作品中 “马 ”的形象特征。( 6分) 【小题 3】马在诉说自己 “为什么瞎了眼睛 ”之前,为什么要讲述琴女春琴、俄狄浦斯、马文才等三个故 事?( 6分) 【小题 4】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

32、骂,就自己后半生 “装瞎 ”。你认为它这样做值得吗 请依据文本加以探究。( 8分) 答案: 【小题 1】 C、 E 【小题 2】外部形象: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的双目。( 3 分)内在品格:力大无穷、任劳任怨;有尊严,有傲骨,坚持自我。( 3分) 【小题 3】( 6分) 意在说明 “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 ”( 2分) 为其自叙经历埋伏笔( 2分)隐含着 “以马喻人 ”的写作意图。( 2分) 【小 题 4】( 8分)( 1)答 “值得 ”的,参考要点: 突出了命运对它的不公,维护了自己的

33、尊严; 这样一种悲剧性的结局对主题(怀才不遇)的表达显得更深沉有力; 即使不在战场上驰骋,也可以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活出自己的尊严,这同样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2)答 “不值得 ”的,参考要点: 它可以继续为军官服务,用出色的表现证明自己没 “瞎 ”; 它可以跑到别的部队,继续驰骋疆场; 没必要后半生 “装瞎 ”,它可以睁大眼睛堂堂正正地驾辕出力,体现自身价值。(说明:要有观点,有分析。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有理就可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C、理解上偏离了主题。小说是马通过自己被打骂一事说明自己看错了人,而不是为了谴责什么样的人,且背信弃义的说法也无文本依据。 E、“因一件

34、懊悔 ”错。自己为主人出生入死,而主人却为 “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 ”骂自己 “瞎马 ”,是对自己投错了主人、是 “睁眼瞎 ”的沉痛的悔恨。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 ”这一段话直接描绘了马的外部形 象。从 “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 “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马 ”介绍中可以提炼出 “任劳任怨 ”的品质。另外从其“不再睁开眼

35、 ”这一情节,可以看出它的有尊严、有傲骨、坚持自我。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 小说的情节一般有以下方面的作用:设置悬念,引人注意(引起读者关注),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在情节的发展上宕开一笔,使情节曲折起伏有波澜,耐人寻味;为下文的内容作 铺垫等。结合本文来看,设置悬念和铺垫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另外,每一个情节的都要为主旨服务。本文的主旨是以马喻人,批评那些不识真朋友的人,也表达了像马一样看错了朋友的人的悔恨之情。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探究题,探索究

36、题要结合文本来谈,不能毫无根据。本题探究的核心其是 “装瞎 ”这种行为的利与弊。也可以将这个话题转化一下,即 “当朋友误解你时,你是继续把他当朋友,还是从此绝交呢? ”然后结合现实来谈,本题就不难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 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张亢,字公寿,少豪迈有奇节。为应天府推官,治白沙、石梁二渠,民无水患。通判镇戎军,上言: “元昊喜诛杀,势必难制,宜亟防边。 ”因论西北攻守之计,仁宗欲用之,会丁母忧。元昊反,为泾原路兵马钤辖,累迁知廓州。初,亢请乘驿入对,诏令手疏上之,后多施用。会元昊益炽,以兵围河外,纵游骑钞麟、

37、府间,二州闭壁不出。民乏饮,黄金一两易水一杯。徙亢管勾麟、府军马事。单骑叩城,出所授敕示城上,门启。既入,即纵民出采薪刍汲涧谷。然夏人犹时出钞掠,亢为筑堡置兵 守之。其时禁兵皆败北,无斗志,乃募役兵敢战者,夜伏隘道,邀击夏人游骑。比明,有持首级来献者,亢以锦袍赐之,禁兵始惭奋日: “我顾不若彼乎? ”咸愿一战。亢知可用,始谋击琉璃堡,夜引兵袭击,大破之。战于兔毛川,亢自抗以大阵,而使骁将伏短兵强弩数千于山后。亢以万胜军皆京师新募市井无赖子弟,罢软不能战,敌目曰 “东军 ”,素易之,而怯虎翼军勇悍。亢阴易其旗以误敌,敌果趣 “东军 ”,而值虎翼卒。搏战良久,伏发,敌大溃,斩首二千级。范仲淹宣抚河

38、东,复奏亢前所增广堡砦,宜使就总其事。诏既下,明镐以为不可,屡牒止之。亢日: “受诏置 堡砦,岂可得经略牒而止耶?坐违节度,死所甘心,堡砦必为也。 ”每得牒,置案上,督役愈急。及堡成,乃发封自劾,朝廷置不问。蕃汉归者数千户,岁减戍兵万人,河外遂为并、汾屏蔽。亢好施轻财,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至遣人贸易助其费,犹不足。以此人乐为之用。驭军严明,所至有风迹,民图像祠之。 (节选自宋史 张亢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徙亢管勾麟、府军马事徙:调任。 B夜伏隘道,邀击夏人游骑邀:堵截。 C敌目曰 “东军 ”,素易之易:轻率。 D及堡成,乃发封自劾发:打开。

39、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亢有智谋的一组是( 3分) 治白沙、石梁二渠,民无水患 势必难制,宜亟防边 有持首级来献者,亢以锦袍赐之 夜引兵袭击,大破之 使骁将伏短兵强弩数千于山后 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亢有政治远见。他预见到元昊反叛,及时提出西北攻守策略;元昊反叛后,他手写奏章,建议大多被仁宗采纳。 B张亢胆魄过人。他单骑入城,解 除州民忧患;后来为增建堡砦,搁置停修公文,朝廷问罪也不惧怕。 C张亢善于用兵。琉璃堡之战,他先赏赐勇士,激起禁兵斗志后夜袭破敌;兔毛川之战,他巧诱敌军,最终取得了

40、胜利。 D张亢政绩突出。在他守边期间,蕃汉回归的人很多,戍边士兵人数大为减少,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劳,百姓非常爱戴他。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会元昊益炽,以兵围河外,纵游骑钞麟、府间,二州闭壁不出。 ( 2)亢阴易其旗以误敌,敌果趣 “东军 ”,而值虎翼卒。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1)( 5分)适逢元昊势力更加强盛,用军队围攻河外,放任流动骑兵在麟州、府州之间掠夺,二州闭门不出。 ( 2)( 5分)张亢暗中更换了他们的旗帜来误导敌人,敌人果然奔向 “东军 ”,却遇到虎翼军士兵。 【小题 1】 试题

41、分析:易:轻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治白沙、石梁二渠,民无水患 ”是政绩; “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 ”是慷慨好施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原文 “每得牒,置案上,督役愈急。及堡成,乃发封自劾,朝廷置不问 ”,由此可见 “朝廷问罪也不惧怕 ”于原文无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 1)会:适逢。炽:强盛。纵:放任。钞:掠夺。( 2)阴:暗中。易:更换。趣:奔向。值:遇到。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

42、理解 B。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杂诗(沈 缙冢 br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 【注】 汉家营:借汉指唐,这里指唐的兵营。 龙城:匈奴祭天的地方,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这里借指敌方的要塞。 【小题 1】请赏析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的妙处。( 5 分) 【小题 2】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6分) 答案: 【小题 1】( 1)写法别致,借物抒情,诗人借月亮表达了闺妇和征夫每当月夜,却不能共赏,只能异地相思相忆之苦;( 3分)( 2) “可怜 ”既形象地再现了征夫思妇的凄清孤寂的处

43、境,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2分)(只要分析出此联妙处,就酌情给分。另有赏析如:诗人别出心裁,写了思妇在 闺,征人在营,同在月华照耀之下,却不能同赏;闺中营中,仰头同望一轮明月,大有今昔不同之慨;过去,月光射入闺房,夫妻团聚,情笃意厚,花好月圆,那团 的明月就成为他们美满生活的象征。而今呢 不论月亮是高悬边关。还是低窥闺户,都失去了昔日的光彩而显得愁容惨淡。在思妇看来,丈夫远征,月色被带到军营里去了。在征夫心里,月亮越是载着昔年夫妻赏月的美好回忆照临上空。越是感到屯戍边域,凄清难熬两句十字,组成一幅流水对,读来不觉其为对联,而颇有对比效果,以欢会之忆衬托离别之苦,自有感人力量。)

44、【小题 2】本诗通过描写闺中 怨情(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 2分)揭露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 1分)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1 分)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无能,表达了反对战争,渴求过和平安宁生活的心愿。( 2 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颔联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是借月抒怀。说今夜闺中和营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对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在征夫眼里,这个昔日和妻子在闺中共同赏玩的明月,不断地到营里照着他,好像怀着无限深情;而在闺中思妇眼里,似乎这眼前明月,再不如往昔美好,因为那象征着昔日夫 妻美好生活的圆月,早已离开深闺,随着良人远

45、去汉家营了。这一联明明是写情,却偏要处处说月;字字是写月,却又笔笔见人。短短十个字,内涵极为丰富,既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也触及到了夫妇团聚的过去;既轮廓鲜明地画出了异地同视一轮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图,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时的月下双照的动人景象。通过暗寓着对比的画面,诗人不露声色地写出闺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绵邈深情。见月怀人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而这里只写月不写人,意象反而更丰富生动。这 “闺里月 ”既是思妇的眼中月,又是征人的眼中月,既有千里共婵娟之意,又有思妇 心神飞度,想见征人之意。诗意双关,征夫、思妇相思之情之景俱在其中,显得清新别致。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46、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自汉魏以来,诗人常以 “杂诗 ”为题写诗,类似 “无题 ”诗,内容多是慨叹人生或离别相思的。沈 缙谛从小对邮 住罚 夹垂胫性骨椋 髀冻雒飨缘姆凑角樾鳌臼 小捌的瓴唤獗 ?闪 肜镌拢 诤杭矣 本秃苊魅返谋泶锪朔凑角樾鳌 br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语言表达 仔细阅读莫言获奖的理由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中的一段 话,在空缺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6分 ) 我们知道,诺贝尔奖的各项评奖原则都是针对创新和创造的,( 1),这一点在诺贝尔遗嘱和诺贝尔基金会章程里说得很清楚:一份应授

47、予在文学领域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之人士。因此,此次中国文学家莫言的获奖条件也应该符合这样的精神,即一是莫言的作品表现出理想倾向,( 2)。那么,莫言的作品是否如此呢?我们不妨从瑞典文学院发布的莫言作品获奖理由分析。 “通过幻想与现实、历史视角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结合威廉福克纳与加夫列尔加西亚 马尔克斯作品中的因素,创造了一种世界性怀旧,与此同时,也找到了旧式中国文学与语言传统的新出发点。 ”瑞典文学院评委会称,他的作品在 “幻觉现实主义中融合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 ”。这就是莫言获奖的理由。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样的理由呢?有人可能会按照中国应试教育的方式,拿出一些条条框框发

48、表议论,只相信标准答案:就是获奖理由,只要把获奖理由照抄一下就得了,何须费劲去分析。岂不知,( 3),正是评论家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否则,评论就会跑偏,就难以令人信服。 答案:( 1)诺贝尔文学奖也不例外 ( 2)二是莫言的作品是最杰 出的 ( 3)分析获奖理由。 试题分析: ( 1)由前文 “诺贝尔奖的各项评奖原则 ”可知本文是陈述的顺序是由普遍到个例,因此第一空是指出个例也不例外。( 2) “一份应授予在文学领域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之人士。 ”这是获奖的条件,只要读懂了这一句,该空很简单。( 3)结合上文 “只要把获奖理由照抄一下就得了,何须费劲去分析。岂不知 ”可知,该空应与上文是相对的。 考点: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四个短句,可以调整语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