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1934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5届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5届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5届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5届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 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 )( 3分) A诚 挚 /耸 峙 佝 偻 /抖 擞卷 轴 /卷 土重来 B 赡 养 /潸 然向 隅 /寓 所隐 秘 /秘 而不宣 C 犒 赏 /缟 素 瑰 丽 /鳜 鱼偏 裨 /无 裨 于事 D 札 记 /轧 钢 拮 据 /采 撷稽 首 /无 稽 之谈 答案: C 试题分析: C项, ko/ go; gu/ gu; p/b。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

2、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 不恰当 的一项是 ( )( 3分) 谁见了这种场面也不会 不动声色 ,谁都不能不被这种生命 不计成本 的付出和投资所感动。在它辛劳的飘散中,仿佛听到一种声音在 殷切 地呼唤,那是它在呼唤每一粒种子落入黑乎乎的泥土,绽出一枚嫩绿的新芽,在春天里疯长,散发着生命的芬芳。这是它的心愿。但是这些 成千上万 飘飞着的杨絮,也许只有一颗种子能够遇到一片沃土,助它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浓阴蔽日的参天大树。 A不动

3、声色 B不计成本 C殷切 D成千上万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辨析近义词,必须要从所给词语的词义、词性、轻重程度、适用对象、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等角度考虑,一定要切合语境。A项 “不动声色 ”:指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句中用来指 “种子的转播与生长 ”,使用对象不当,语义也不太符合。应改为 “无动于衷 ”。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不动摇。 B项 “不计成本 ”是不考虑成本的意思 , 不是不计算成本。 C项 “殷切 ”指深厚而迫切。 D项 “成千上万 ”形容数量很多,数不胜数。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

4、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 3分) A只有对核电池的回收、流通和制造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这一具 有广阔前景和美好未来的新能源才能用于现实生活。 B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一季度还能够保持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C业界分析认为,这个新鲜出炉的花都 CBD,无论在区域经济、交通路网、公共服务、绿地配套方面必将为花都房地产业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利好。 D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指出,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 40个城市的 “超级经济区 ”有望带动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辨析

5、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有: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等。此题中, A语序不当, “回收、流通和制造 ”,应为 “制造、流通和回收 ”。 B搭配不当, “措施 ”和 “提高 ”搭配不

6、当。 C成分残缺,在 “公共服务 ”前加上 “还是 ”,在 “必将 ”前加上 “都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认识语文生活的重要性,不仅是政治学、社会学、语言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研究者、语文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没有高质量、高品位的语文生活,就不可能有幸福而和谐的社会生活。 当这一概念被应用于语文教育领域之后,有人可能会把它同语文这个科 目简单地联系起来,以为语文生活就如同语文课堂那样狭窄。 其实不然,只要稍微用心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在教育普及的今天,在语言信息技术广泛介入日常生活的今天,几乎很少找到

7、完全不使用语言文字的场合。 语文生活是一个新概念,十几年前才由国人提出,用于语文教育领域还是近年的事情。 因此可以说,语文生活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社会生活之一。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上下文衔接,即要求语句连贯,可结合语段句子,就 6个小句子,逐一分析,并采用排 除法,逐一排除。 先提出 “语文生活 ”的概念, 引出人们对其错误的理解( “应用于语文教育领域 ”与上句承接), 然后提出对 “语文生活 ”的正确理解( “其实不然 ”承接上句), 在此基础上对 “语文生活 ”下结论( “因此可以说 ”与上句承接), 再从反面说明 “语文生活 ”的作用, 最后总结认识 “语文生活

8、 ”的重要意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 黄炎培 1903 年春,川沙小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黄炎培教育生涯的发端 。作为校长,黄炎培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他还亲自上讲台,每天讲课 3小时。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小学办得如火如荼,人们以自己的孩子能入川沙小学为荣。 1906年,黄炎培创办了浦东中学。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黄炎培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由他把关、拍板。黄炎培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了 “勤、朴、诚 ”人生修养三要点。革命家张闻天、文学家叶君健、物理学家王淦昌、翻

9、译家卞之琳、教育家夏坚白、会计专家潘序伦、历史学家范文澜、导演谢晋以及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都曾就读于浦东中学。该校在当时享有 “北南开,南浦东 ”的盛誉。 辛亥革命后,黄炎培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出了科学、严谨、可行的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全力以赴进行落实 ,使得江苏省很快成为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为教育界树立了楷模。 黄炎培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多方考察。 1914年 2月,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考察教育,历时 95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同年 9月,他又到山东、北京、天津考察教育,历时 36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二

10、集。 1915年,他又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在美国考察了 25个城市 52所学校,历时三个月,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包括总统威尔逊、大发明家爱迪生),尤其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 1917年,他还到日本、菲律宾考察,历时两 个月。黄炎培由此获得了 “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 ”的美誉。 黄炎培考察的重大收获是更加肯定了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大力推行职业教育。 1917年 5月 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黄炎培担任办事部主任。职教社诞生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宏大、有机的体系,它的触角伸展到许多领域,成果之丰硕,实属罕见。光是一个中华职业学校,从 1918年创立到 1952年被轻工业部

11、接管,培养毕业生多达 7000人以上,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社会活动家徐伯昕、经济学家顾准、演员秦怡等等。 在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 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不断地发展、深化着自己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于 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脱离生产的弊病,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这篇文章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理论雏形。 在实用主义基础上,黄炎培进一步提出了 “大职业教育主义 ”,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肓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至此,

1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基本成熟。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散发着浓厚的平民气息。他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 黄炎培崇尚简朴生活。他从不添置家产,卧室就是会客室。国难当头之时,黄炎培要求职教社同志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抗战胜利后,职教社总社迁回上海,由于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黄炎培不得不卖藏书、字画以资生活。杜月笙听说了,送两千大洋资助他,黄炎培却把这笔数目不小的钱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 黄炎培的朋友江恒,曾经用 “侠骨慈肠、锦心绣口 ”一语评价他。对此评价,黄炎培当 之无愧。终其一生,他淡泊从容地面对人

13、世沧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他的心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永远是国家、人民、职业教育。他用一生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诠释了 “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八个字。 (摘编自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主编的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的杰出人物) 【小题 1】如何理解黄炎培是 “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 ”?( 4分) 【小题 2】黄炎培一生完美地诠释了 “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八个字,请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分析他 “责在人先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5分) 【小题 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 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重要的国策。请结合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谈谈你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看法。(

14、6分) 答案:【小题 1】黄炎培从中国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方考察( 2分);不仅如此,他还写了许多考察教育日记,产生了很大影响。( 2分)因此,他被誉为 “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 ”。 【小题 2】黄炎培一生心系国家、人民和职业教育,长期致力于教育实践,做出了重大贡献。( 1分)创办川沙小学、浦东中学;拟出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使得江苏省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广泛考察国内外教育,并写出考察日记;成立了 中华职业教育社,大力推行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 4分) 【小题 3】( 1)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分)( 2)我国发展职业教育应注意

15、如下三点: 职业教育要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实用主义); 必须联络和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育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大职业教育主义); 要重视人民的教育(平民化)。(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需要根据问题,找准答题区间,从文本内容中加以概括分析,多方考察 2 分,写考察日记 2 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 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有关文意的概括题目,要立足全文,找到文中的主要事件,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 “心系国家、人民和职

16、业教育 ”1分;教育实践的贡献 4分,答出一点得 1分,答出四点即得 4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 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需要联系文中 “在实用主义基础上,黄炎培进一步提出了 “大职业教育主义 ”,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肓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至此,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基本成熟 “这一要点,答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2分,黄炎培教育

17、思想答出一点 2分,两点 4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我是落花生的女儿(节选) 许燕吉 爸爸猝 然死在家里了,那是 1941年 8月 4日下午 2点 15分。 暑假期间,爸爸总要到新界青山上的寺院里去住一段时间,安心写他的道教史。这次,他回来已几天了。回来的那晚,他冲了个冷水澡,睡觉又受了风,感冒发烧,躺了一天,已经退烧了,还在家里休养着。这天,妈妈出去给他买东西,袁妈、刘妈正管着我和哥哥吃午饭,爸爸出来到饭厅拿走一沓报纸。袁妈说: “您别看报,还是睡午觉吧。 ”爸爸说

18、: “我不看,我把报纸放在枕头下面才睡得着。 ”他总是爱说笑话。之后他就回卧室去了。我们饭还没吃完,妈妈就回来了,她拿着东西径直去了卧室,忽听到她 大喊一声,叫着: “快来人!怎么啦! ”我们一起奔到她那里,只见爸爸面色发紫,躺在床上没有反应。也不知谁说了句 “快请大夫 ”,哥哥拔腿就跑下楼去,我在后面紧跟着。 跑到院子,哥哥忽然停步,转身对我说: “你去吧,我没穿裤子。 ” 他只穿条内裤,没穿短外裤。我向来就怕去医院,说: “你不去我也不去! ”哥哥 “嗨 ”了一声,转身撒腿就跑,我还跟着。到了胡惠德医院,哥哥就大喊: “我爸爸快死了,你们快去呀! ”护士长原来都很熟悉的,看哥哥急得直跳,慌

19、慌张张拿了药械跟我们跑到家里。那天中午院里没有医生,护士没有权力给人治病。她一手 托着爸爸的上臂,一手拿着注射器,头颈转过来,对身旁的我妈妈连声说:“你负责啊!你负责啊! ”妈妈攥手在胸前点着头,也连说: “我负责,我负责。 ”针打下去,爸爸长哼了一声,就像睡熟一样了。 我和哥哥被领到房门外,过了一会儿,妈妈走了出来,哥哥一下扑上去大哭大喊: “爸爸死了呀!爸爸死了呀! ”妈妈张开胳膊搂着他说: “不要紧,还有我哪! ”事后,妈妈回忆说,爸爸晴天霹雳似的一死,她脑中一片空白,听见哥哥哭喊,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顿时清醒镇定。这一幕,我记得特别清晰,终生不忘。 这时爸爸的朋友开汽车来看望,一见这

20、情况 ,稍定惊魂,马上就去找人办丧。他的车还没出院子,就又来了一辆,两车相对数秒,后来的车掉转方向,两车一块儿疾驰走了。我再到爸爸房里,爸爸已被摆放好,盖上了白床单,一只手露在单子外,指甲都是紫的,我伸手去摁也还是紫的。妈妈躺在床旁的沙发上,连声哭着说: “怎样让你爸爸活过来呀!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按着爸爸的手,木木地站在那里。 不一会儿家里就来了好多人,我被领回自己房间,和哥哥并排坐在他的床沿上。婆婆站在旁边一边哭,一边唱着数落,样子挺滑稽的。我一点儿都笑不出来,心像被重东西坠着。也不知过了多久,袁妈、刘妈 来给我们两个梳头、洗脸,穿戴整齐带到客厅,原来是记者要照相。妈妈还嘱咐我们放自

21、然一点儿,我们都学妈妈那样挺直了背照了。晚饭后,我悄悄溜到妈妈房间,推开房门,见有好几位妇女陪着她,都在数硬币、包硬币,妈的眼哭得很红肿。我没敢进去,退回来,从客厅门外看见爸爸已被移到客厅里了。客厅的沙发搬到了我们房间,人很多,袁妈、刘妈忙得也顾不上管我们,我一夜也没睡着。客厅里的人们通宵在打牌,吵吵嚷嚷的,只有爸爸顶器重的学生金应熙一个人低着头坐在我们房间的沙发上。我想,他的心情和我是一样的。 第二天上午,灵堂已布 好了。宋庆 龄昨天就送来的大花圈放在中间,两旁都是花圈。爸爸还盖着单子,他脚头一侧的地上放了两个垫子,让我和哥哥两人跪上,谁来鞠躬,就给谁磕头回礼。来的人很多,川流不息,有些我们

22、见过、认识,更多的不认识。开始我们还规规矩矩地磕,后来就马马虎虎地磕,再后来我俩就坐在垫子上了,最后,我俩就打起架来。有一个来吊丧的女士看见我们打架,竟泣不成声,吓得我们又老老实实地坐着。 下午,殡仪馆的人来,给爸爸抹身穿衣。我在阳台上隔着门玻璃看的。他们把爸爸拉坐起来,爸爸的背很黄,上面还有一片片的斑,我觉得奇怪,可一点儿都不害怕。第三天中 午盛殓,是西式棺木,板子很薄。妈妈站在靠爸爸头处,哥哥在她旁边,我在哥哥下边。灵堂里站满了人,我扶着棺材沿,看爸爸穿了一身长袍马褂,他平时参加隆重集会也穿的,可现在戴了顶瓜皮帽,看起来怪怪的。知道以后就再看不见爸爸了,专心致志,目不转睛地看着,直到他们盖

23、上棺材板,拧上螺丝。随后,棺材就被抬出了家,我们也跟着去了香港大学的大礼堂。 大礼堂里面、外面挂了许多挽联,一副挨着一副。我转着脖子四面一看,只看懂也只记住了两副,一副是 “赤子之心 ”,一副是 “若是有人喊救救孩子,就请去问问先生 ”。 追悼会上有好些人讲了话 ,我似懂非懂,最后哥哥讲了几句答词。人们又把棺材抬出了礼堂,放进一辆黑色的大汽车里,开始出殡。学生们走在灵车两边,我和哥哥、妈妈在后面坐一辆小汽车,也一步步地慢慢开。那天天很热,我穿了一件现做的黑布长袍,更热,在车里还加上闷,我也一声不吭。好不容易到了坟场,将爸爸放进了挖好的穴里。我们朝上撒了土,听见砸到棺材上的咚咚声,很沉重。 爸爸

24、死了,自始至终我没有号哭,也没有掉眼泪。妈妈说我是没有感情,属无情无义之类! 【注】本文中的 “爸爸 ”指落花生的作者许地山。 【小题 1】阅读第 3、 4自然段,概括人物语言特点, 并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4分) 【小题 2】阅读文中划线句子,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说 “只看懂也只记住了两副 ”?( 5分) 【小题 3】亲人去世一般家人都会嚎啕大哭,但是作者说自己 “自始至终我没有号哭,也没有掉眼泪 ”,因而 “妈妈说我是没有感情,属无情无义之类 ”。结合全文,你认为作者真的是无情无义吗?( 6分) 答案:【小题 1】第 3、 4自然段中人物语言多是重复一个简单的句子。( 2分)这样写既生动

25、地再现了当时父亲去世前后的情景,也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急躁、不安和恐惧。(每点 1分,共 2分) 【小题 2】( 1)这两句挽联字面上非常简单,因为作者当时是小孩,所以只能看懂这两幅。( 2分)( 2)作者之所以记住了这两幅,实际上是对父亲性格特点记忆深刻。 “赤子之心 ”说明许地山是一个拥有赤子之心的人,并且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能够体现作者父亲的性格特点,也是许地山一生的写照。( 3分) 【小题 3】作者虽然没有哭,但绝不是无情无义,反而体现了对父亲的无比怀念。( 2分)作者当时年纪还小,对人去世并不完全了解。就算他看到父亲的遗体一点也不害怕,所以没有号哭,没有掉眼泪。( 2分)但是作者对父亲

26、去世的件件事情包括对父亲后世处理的细节、 父亲的挽联都记得非常清楚,说明作者对父亲一直保持着深深的爱和缅怀。(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分析本题,要注意结合几个句子: “你负责啊!你负责啊! ”、 “我负责,我负责。 ”、 “爸爸死了呀!爸爸死了呀! ”等可以概括出答案:。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分析本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身份特征以及作家许地山的生活背景,同时结合文本中的相关知识,归纳概括出来答案:。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

27、放性的探究题,考生解答时,要从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情节发展等角度分析,一定要注意言之成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让法律成为一种人民信念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 ”对法律的信仰,是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而这种信仰能否生成,则取决于法律是否真正被认真对待。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强调,要坚守司法的人民性, “本着良知和正义运用法律,拉近司法与人民群 众之间的距离 ”。在利益诉求多样、价值取向多元的今天,这样的观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王胜俊院长所言

28、,老百姓到法院打官司,是穷尽其他救济手段后的最后选择。人们之所以愿意在法院门口等几天、几十天,愿意到法院跑几趟、十几趟,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对法院的信任、对法律的信仰。 对法律信仰的呵护,不仅关乎个案公平,更关系整个社会生态。可以想象,如果当事人满怀希望寻求救济,却被 “法律 ”冰冷的面孔拒之门外;如果社会公平正义的 “最后防线 ”就此失守,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无所附着,那会带来怎样的危害。本可在法律框架下化解的矛盾纠纷 ,会因渠道不畅,救济不力,被耽搁、被累积、被激化,最终成为社会不和谐的根源。 在这个意义上,依法治国不仅是我们倡导的价值理念,更是一种重在躬行的社会实践。它不仅要求司法部门,同时

29、也要求权力金字塔的各个层面,认真对待法律,引导人们在法律的框架下解决问题。不要把企图通过法律反映诉求的百姓,当成 “法闹 ”、 “刁民 ”,把维护法律渠道的律师当成对手、敌人。对依法寻求帮助、 “为权利而斗争 ”的人,给予合法救济;对输送法律、寻求公平正义的人,给予宽阔通道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相信通过法律能够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使人们 愿意在法律的框架下理性有序地解决问题;才能如人民法官宋鱼水所言, “让当事人感受到一种法律的觉悟,让社会流传一种法律的文化,最终形成一种法律的生活方式 ”。 在社会大变革和矛盾凸显期,这种信仰尤为重要。一个相信法律能输送正义的人,一定会本分地维护社会稳定

30、。反之,当法律的大门由于种种原因被关闭,人们无法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非法的手段就会被选择。 现实中,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一些非理性方式的表达,往往与当事人没有合法的救济途径有关。当举报、控告、申诉、起诉、上诉等法律渠道屡屡失灵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 “信法不 如信访,信访不如信网 ”, “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 ”,甚至滥用私刑成为一些人解决问题的最后选择。这值得深思。 “一旦法律丧失了力量,一切就都告绝望了;倘若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都不会再有力量。 ”而法律的这种力量,来自司法的善良和公正,来自权力的谦抑和自律,来自由此生成的社会理性和法律信仰。只有当法律成为人

31、们寻求救济的不二选择,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时,社会的稳定和谐才能指日可期,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坚实基础。 【小题 1】和【小题 2】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 “选择题答题区 ”作答。( 12题选对一项 给 2分,选对两项给 5分,多选不给分) 【小题 3】下列说法中 不符合 文意的两项是( )( )( 5分) A坚守司法的人民性,就要本着良知和正义运用法律,拉近司法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B政府各部门认真对待法律,引导人们在法律的框架下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依法治国。 C权力金字塔的各个层面对法律信仰加以呵护,就是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 ”。 D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非理性方式的表达,都与当事

32、人不再相信法律有关。 E到法院打官司应当成为人们寻求救济的唯一选择,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小题 4】下列对 “法律信仰 ”的理解, 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法律信仰生成于司法的善良和公正,来自权力的谦抑和自律。 B百姓通过法律反映诉求,律师维护法律渠道,是 “法律信仰 ”的体现。 C法律信仰能否生成,取决于当事人和律师是否认真对待法律。 D法律信仰的维护,关乎整个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小题 5】法律信仰消亡的危害是什么?请联系本文作简述。( 4分) 【小题 6】你认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从哪些方面加以努力,法律才会真正被民众信仰?( 4分) 答案:【小题 1】 DE 【小题

33、2】 C 【小题 3】( 1)法律形同虚设,人们不再寻求司法解决;( 2)社会矛盾、纠纷被累积、激化;( 3)群体性事件频发,非理性方式的表达增多;( 4)不能实现社会和谐。 【小题 4】( 1)政府要倡导依法治国的价值理念并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躬行;( 2)权力部门要依法办事,认真对待法律,引导人们在法律框架下解决问题;( 3)司法部门要秉公执法,自觉、严格维护法律公正;( 4)对民众进行普法教育,让社会流传一种法律的生活方式;( 5)政府建立高效、及时的法律救济途径并保障其畅通。 【小题 1】 试题分析: D项中 “都 ”绝对化,原文是 “往往 ”。 E项偷换概念, 向法律寻求经济的方式包括举

34、报、控告、申诉、起诉、上诉等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 “当事人和律师 ”不对,应该是 “司法部门 ”和 “权力金字塔的各个层面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回答这一问题,需要结合文中最后一段的重点句子 “倘若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都不会再有力量。 ”而法律的这种力量,来自司法的善良和公正,来自权力的谦抑和自律,来自由此生成的 社会理性和法律信仰。只有当法律成为人们寻求救济的不二选择,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时,社会

35、的稳定和谐才能指日可期,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坚实基础 “等可以归纳概括出来答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答题区间在第 5段到第 8段,第 5段提到 “理念 ”“认真对待法律 ”等信息,注意人民法官宋鱼水的话,里面也蕴含了一个方面:法律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注意,第 8段中的有些话语和第 5段的观点重复,注意整合。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 阅读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伶官传序 欧阳修 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 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 x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

36、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后唐庄宗李存勖(音 x, 885-926),山西应县人,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的建立者。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的长子。沙陀人,本姓朱邪氏,小名 “亚子 ”。 908年继晋国王位,之后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北却契丹、南击朱梁,东灭桀燕(刘守光)使得晋国逐渐强大起来。 923年四月在魏州(河北大名府)称帝,国号 “唐 ”,史称后唐,是为后唐庄宗,并以同年十二月灭后梁。庄宗以勇猛闻名,又长于战略,生前统一大部中国,论五代诸帝皆以庄宗武功最盛。存 运湮淙耍 聪 袈桑 芏惹 娲仕氖祝 亍

37、蹲鹎凹 贰 26年死于兵变。 宠信伶人 至于宠信伶人,李存勖更是花样迭出,本来他从小就喜爱音律,爱看伶人演戏。称帝前,就曾任命伶人做官以致贻误战机。灭梁之后,原被梁军俘获的伶人周匝见到李存勖,向他保 举曾保护他的后梁教坊使陈浚做一郡长官,李存勖见到周匝,异常欢喜,对周匝保举的陈浚连人也不看立即应允。由于李存勖的宠信,伶人们出入宫廷内外,傲视戏弄贵族大臣。众人气愤之余又不敢向李存勖告状,有的甚至反过来巴结伶人,以保求富贵。四处的节度使们也争相重金行贿。伶人中为害最深的就是景进。李存勖想知道宫外之事就问景进。景进由此大进谗言,干预朝政,文武大臣对他都很畏惧。同时伶人与贪官污吏又相互勾结,不但使朝廷

38、日益腐败,还陷害忠臣良将,鱼肉百姓,搜刮民财。李存勖用人不当,直接将自己推上了灭亡之路。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 命,岂非人事哉! 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 其 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 之 将终也, 以 三矢赐庄宗 而 告之曰: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而 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盛以锦囊 负而前驱 及凯旋而纳之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 )三牲全备为 “太牢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

39、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 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 , 函 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 以 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 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 之 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 “满招损,谦受益。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仇雠(仇 |仇 ): chu chu,雠(仇的异形体,与仇同义)仇恨;仇怨;仇敌。仇人、仇敌的

40、正确本字是 “人 ”“敌 ”。】 故方其盛也, 举 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小题 1】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 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 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因 B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 ;组:绳子 C 函 梁君臣之首;函:木匣 D 举 天下豪杰 ;举:用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完全相同 的一项是( )( 3分) A与 其 所以失之者 /何 其 衰也 B 以 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而告 以 成功 C世言晋王 之 将终也 /抑本其成败 之 迹 D以三矢赐庄宗 而 告之

41、曰 /而 皆背晋以归梁 【小题 3】下列断句 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 /盛以锦囊 /负而前驱 /及凯旋而纳之 B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 /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盛以锦囊 /负而前驱 /及凯旋而纳之 C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 /则遣从事 /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盛以锦囊 /负而前驱 /及凯旋而纳之 D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 /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 /盛以锦囊 /负而前驱 /及凯旋而纳之 【小题 4】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 的 项是( )( 3分) A作者以 “呜呼 ”起笔,发出了

42、对伶官误国的感慨。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B第二段以 “三矢 ”贯穿文意。先写庄宗受命,再写庄宗复命,着力描写了庄宗“请矢 ”的恭谨态度,从中看出他是矢志复仇的,这就突出了 “人事 ”的作用。 C第三段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的结论。这就通过对 “盛衰 之理 ”的议论,揭示了所谓 “人事 ”的基本内涵。 D文末紧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得出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借鉴历史,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因而意味深长。 【小题 5】( 10分)( 1)

4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旧时称对方的父亲)之志!( 3分)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4分) ( 2)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作者认为庄宗的 “盛 ”是由于什么原因, “衰 ”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可摘录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 3分)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B 【小题 4】 A 【小题 5】( 1) 译文: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志向! 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哪里仅仅是伶人呢? ( 2)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44、盛 ”“ 忧劳可以兴国 ”;“衰 ”“ 逸豫可以亡身 ”。 【小题 1】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A推究; C用木匣装;D全、普。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 A代词,他;与 “何 ”组成复音词,多么,何等

45、,表感叹。 B介词,把。 C助词,消独;助词,的。 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 折。做此类题目,要着眼 “意义 ”和 “用法 ”两点, “意义 ”是就表意而言的, “用法 ”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 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

46、必苦思。断句、 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本题根据句意,可这样停顿: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 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本题中,文章开篇

47、是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 “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 ”,应为 “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 ”“删 ”“调 ”“换 ”“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 得分点 “与 ”,给

48、; “其 ”,一定;大意 1分; “忽微 ”,细微的事情,细小的事情,微小的事情, 1分; “智勇多困于所溺 ”被动句, 1分; “岂 ”,哪里, 1分;大意 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 2)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第一问,回答文章的观点,要求用原文的话来回答,一般来说,都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处,根据文意把握,应是第一句: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回答第二问,最好用 原文中的两句名句回答较为全面、恰当。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参考译文】 唉 !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 “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