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32925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果你在厨房不小心将花生油与凉开水混在一起,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进行分离 ( )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答案: C 试题分析:花生油不溶于水,分液即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点评: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叫提纯,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而得到相应组分的各纯净物叫分离。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具体如下: 分离提纯物是固体 (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 :加热 (灼烧、升华、热分解 ),溶解,过滤 (洗涤沉淀 ),蒸发,结晶 (重结晶

2、 ); 分离提纯物是液体 (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 :分液,萃取,蒸馏; 分离提纯物是胶体 :盐析或渗析; 分离提纯物是气体:洗气。 1.92 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 672 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 ( ) A 504 mL B 168 mL C 224 mL D 336 mL 答案: D 试 题分析: 1.92g铜的物质的量是 0.03mol,失去 0.06mol电子。电子倍硝酸得到生成 NO2或 NO,然后通入氧气又转化为硝酸,所以氧气所得电子相当于是铜所

3、失去的电子,因此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0.06mol4 0.01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336ml,答案:选 D。 考点:考查金属和硝酸反应的有关计算 点评: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电子的得失守恒,需要掌握其原理,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 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 4组气体: NO2 NO、 NO2 O2、 HCl N2、 Cl2 SO2. 现将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中并立即倒立在足量水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 h1、 h2、 h3、 h4,则高度关系是 ( ) A h4h2h3h1 B h4h3h2h1 C h2h3h1h4 D h3h2h1h4 答案: A

4、试题分析:设试管的高度都是 h,则根据 3NO2 H2O=2HNO3 NO、 4NO2 O2 2H2O=4HNO3、 Cl2 SO2 2H2O=2HCl H2SO4可知, 中水的高度是 h/3、 中是 5h/8、 水充满试管,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而氮气不溶于水,所以水的高度是 h/2,则答案:选 A。 考点:考查 NO2等气体溶于水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的关键是根据物质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逐一带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 标准状况下 V L氨气溶解在 1 L水中 (水的密度近似为 1 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mL,质量分数为 w,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则下列

5、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 A c 1 000V/(17V 22 400) B w 17c/(1 000) C w 17V/(17V 22 400) D (17V 22 400)/(22.4 22.4 V) 答案: D 试题分析:氨气的物质的量是 V/22.4mol,质量是 17 V/22.4g,所以溶液的质量是( 17 V/22.4 1000) g,而溶液的体积是( 17 V/22.4 1000) /ml,因此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w 17V/(17V 22 400), C正确;又因为 ,所以选项A和 B都是正确的, D不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点评:在

6、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除了根据定义式外,还可以利用质量分数计算,即需要熟练掌握关系式 。 将 a mol H2、 Cl2混合气体(体积比为 1:2)经光照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恰好使溶液中 b mol NaOH 完全转变为盐,则 a、 b 的关系为( ) A a=b B 2a=b C 4a=3b D 2a=3b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条件可知,氯气过量 1体积,生成 2体积的氯化氢。所以根据方程式 HCl NaOH=NaCl H2O、 Cl2 2NaOH=NaCl NaClO H2O 并依据氯原子守恒可知, 2a/32 b,即 4a=3b,答案:选 C。 考点:考查氯气的性质和有关计算 点评:

7、该题也可以通过反应过程,逐步计算,但这样过程复杂,所以利用守恒可以简化计算。 在甲乙两个坩埚中分别盛等质量的碳酸氢钠:将甲充分加热,之后冷却至室温;乙不加热。分别向甲、乙两坩埚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后甲、乙两坩埚中实际消耗的 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2: 1 B 1: 1 C 1: 2 D无法确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最终都是生成了 CO2、水和氯化钠,所以消耗的盐酸是相等的,答案:选 B。 考 点:考查碳酸氢钠的性质 点评: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原子守恒,以简化过程。但应用守恒法是基于对反应过程的熟练程度,所以打好基础是是最重要的。 已知: 向 K

8、MnO4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向 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 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取少量实验 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 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 KMnO4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 生成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只有变红的现象 D实验 证明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所以根据反应的现象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是 KMnO4Cl2Fe3+I2, A正确; B不正确,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氯气溶于水还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

9、性,因此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不正确;实验 只能证明 Fe2+有还原性, D不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和应用 点评:该题容易错选 C。这是由于忽略了次氯酸的漂白性导致的,所以既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但更重要的 是灵活运用知识。 下列各组物质依次表示为 a、 b、 c、 d,图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 A Na Na2O2 NaOH Na2CO3 B S SO2 H2SO3 NaHSO3 C Cu CuO Cu(OH)2 CuSO4 D Si SiO2 H2SiO3 Na2SiO3 答案: B 试题分析:碳酸钠、氢氧

10、化钠都不可能转化为过氧化钠, A不正确;氧化铜不溶于水,不可能直接生成氢氧化铜, C不正确;同样二氧化硅不可能直接转化为硅酸, D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有关转化等 点评:高营常见物质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需要熟练记住,并能灵活运用。该题基础性强,难度不大。 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 A、 B、 C、 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OH -+HCl = H2O+Cl- B.Ca(OH)2+Cu2+ = Ca2+Cu(OH)2 C.Fe+Cu2+

11、 = Cu+Fe2+ D.Fe+2H+ = Fe3+H2 答案: C 试题分析:盐酸是强酸,用离子符合表示, A不正确;澄清的石灰水应该用离子符合表示, B不正确;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和氢气, D不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点评: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是:( 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 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 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 淀生成的一组是( ) A H+、

12、 NH4+、 Fe2+、 NO3- B H 、 K 、 SiO32 、 NO3 C K 、 Ba2+、 HCO3 、 Cl- D Mg2+、 NH4+、 SO42-、 K+ 答案: D 试题分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 A中硝酸能氧化亚铁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B中能生成硅酸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C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会产生气体,不正确; D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另外还生成氨气,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 点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是:( 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即生成沉淀,气体,水、弱酸、弱碱等难电离物质);(

13、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如: Ca2+和 SO42-; Ag+和 SO42-);( 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 、 H+、 NO3-; S2-、 ClO-; S2-、 Fe3+等);( 4)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 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 OH-;( 2)溶液的 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 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 “氧化还原反应 ”、 “加入铝粉产生氢气 ”;( 4)是 “可能

14、 ”共存,还是 “一定 ”共存等。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分解反应 B离子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发生电子的转移,而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 C。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 点评: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是: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可以进行有关判断。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 23 g NO2含有 NA个氧原子 B 1 L 0.1 mol L-1氨水

15、含有 0.1 NA个 OH- C常温常压下, 22.4 L CCl4含有 NA个 CCl4分子 D 1 mol Fe2 与足量的 H2O2溶液反应,转移 2NA个电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 23gNO2的物质的量是 23g46g/mol 0.5mol,含有 1mol氧原子,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氨水是弱碱,部分电离,即 .1 L 0.1 mol L-1氨水含有 OH-个数小于 0.1 NA;常温常压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 C不正确; D不正确,反应中亚铁离子失去 1个电子,答案:选 A。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 点评: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 “热

16、点 ”问题,因为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 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答案: D 试题分析:胶体也是电中性的

17、, A不正确; B不正确,胶体中分散质离子也是向两极移动; C不正确,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也是没有规律的,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考查溶液和胶体的有关判断 点评:溶液和胶体都属于分散系,二者的实质区别是分散质离子直径大小不同。二者的鉴别常用丁达尔效应。 下表中对于相关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编号 纯净物 混合物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明矾 蔗糖 NaHCO3 CO2 B 漂白粉 石膏 SO2 C2H5OH C 王水 冰 H2SiO3 Cl2 D 胆矾 玻璃 H2CO3 NH3 答案: D 试题分析:蔗糖是纯净物、碳酸氢钠是强电解质, A 不正确;漂白粉是混合物,石膏数纯净物。

18、SO2是非电解质, B不正确;王水是混合物,冰是纯净物,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C不正确,因此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 点评: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概念的理解、物质的组成以及如何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性强,难度不大。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 CO2中混有的 HCl: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 B除去 NO2中混有的 NO:用水洗气 C除去 FeCl2溶液中混有的 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 Cu粉中混有的 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不正确,因为碳酸钠也能吸收 CO2,应该用碳酸氢

19、钠; B 不正确,NO2溶于水生成 NO和硝酸;氯化铁能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C正确; D不正确,因为硝酸也能溶解单质铜,应该用盐酸,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点评: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叫提纯,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而得到相应组分的各纯净物叫分离。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 ,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 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 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同温同压下

20、,质量忽略不计的两气球 A和 B,分别充入 X气体和 Y气体,且充气后两气球的体积相同若相同条件下, A气球放在 CO中静止不动, B气球放在 O2中上浮下列叙述或表示正确的是 ( ) A X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Y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B X可能是 N2, Y可能是 CH4 C X气体的密度小 于 Y气体的密度 D充气后 A气球质量比 B气球质量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气球放在 CO 中静止不动,说明 A 的相对分子质量和 CO 的相当。B气球放在 O2中上浮,说明 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氧气的,所以 A不正确, B正确;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是相应的摩尔质量之比, C不正确;二者

21、的物质的量相等,但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无法判断二者的质量大小, D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有关应用 点评:在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时,需要注意的是该定律只能适用于气体体系(包括混合气),其次还需要注意条件,因为气体体积和温度、压强有关系。 如下图所示,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横坐标表示所加溶液的量,以下各组反应,符合该图的是( ) A Ba(OH)2溶液中滴加稀 H2SO4 B NaOH溶液中滴加稀 HCl C CH3COOH溶液中滴加 KOH溶液 D Cu(OH)2悬浊液中滴加 HNO3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可知,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小,然后在

22、逐渐增强。 A中生成硫酸钡和水,符合图像; B中生成氯化 钠和水,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 C中生成醋酸钾,溶液导电能力增强,不正确; D中生成硝酸铜,溶液导电能力增强,因此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判断 点评:溶液的导电能力和电解质的强弱无关系,只与溶液中离子的难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系,难度越大,电荷数越多,导电性越强,据此可以判断。 实验题 ( 20分)现有某铁碳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并探究浓硫酸的某些性质,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夹持仪器已省略),请你参与此项活动并回答相应问题 (由实验装置引起的实验误差 忽略不计 )。 I

23、. 探究浓硫酸的某些性质 (1)按图示的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 E的质量 ; (2)将 m g铁碳合金样品放入 A中,再加入适量的浓硫酸 ; (3)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 A、 B中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 写出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任写一个 ); B中的现象是_,由此可得到浓硫酸具有_性 ;C 中足量的酸性 KMnO4溶液所起的作用是_; D中盛放的试剂是 _。 (4)随着反应的进行, A中还可能发生某些离子反应。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_(任写一个 )。 .测定铁的质量分数 (5)待 A中不再逸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拆下 E并称重, E增重 b g,则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24、 :_(写表达式) ; 某同学认为:依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可能会偏低,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 (6)经过大家的讨论,决定采用下列装置和其他常用实验仪器测定某些数据即可,为了快速和准确地计算出铁的质量分数,最简便的实验操作是 _(填写代号)。 用排水法测定 H2的体积 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残渣的质量 测定反应前后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 答案 : 2Fe 6H2SO4(浓) Fe2(SO4)3 3SO2 6H2O(或 C 2H2SO4(浓) CO2 2SO2 2H2O) (2分 ); 品红溶液逐渐褪色 (2分 ); 强氧化 (2分 ); 除去 CO2中混有的 SO2

25、(2分 );浓硫酸 (2分 ); 2Fe3 Fe=3Fe2 (或 Fe 2H =Fe2 H2, SO2+2Fe3+2H2O=2Fe2+SO42-+4H+)(2分 ); (或 (3分 )) ; 空气中 CO2、 H2O 进入 E管使 b增大 (2分 ) (3分 ) 试题分析:( 3)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和铁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Fe 6H2SO4(浓) Fe2(SO4)3 3SO2 6H2O、 C 2H2SO4(浓) CO2 2SO2 2H2O。 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B中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逐渐褪色,这说明浓硫酸被还原生成了 SO2,因此说明浓硫酸具

26、有强氧化性。由于 SO2 也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干扰 CO2 的检验,所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CO2中混有的 SO2。由于碱石灰也能吸收水蒸气,所以 D装置的作用是干燥 CO2气体,所以盛放的试剂是浓 硫酸。 ( 4)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稀硫酸的浓度会逐渐降低,所以有可能生成氢气。另外如果铁过量,则氯化铁还可能氧化剩余的单质铁,同时也可能氧化生成的SO2气体,因此可能的离子方程式是 2Fe3 Fe=3Fe2 (或 Fe 2H =Fe2 H2,SO2+2Fe3+2H2O=2Fe2+SO42-+4H+)。 ( 5) E装置增加的质量就是 CO2的质量,所以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碳的质量是

27、,则则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 。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 CO2,也会加入 E装置中,导致 b偏大,所以测定结果偏低。 ( 6)由于气体的体积测量往往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不易测量, 不正确, 态复杂。在反应中碳和稀硫酸不反应,只有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所以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常用实验 。 考点:考查浓硫酸的性质、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检验、质量分数的计算等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有化学实验即科学探究之说法。这些探究性和制备性实验的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

28、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 的结论。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思路是: 1.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 2.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如何实现这个目的 -实验原理; 3.结合实验材料,初步确定设计对策 -实验方案。 填空题 ( 4分)用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g cm-3的浓硫酸配制 100mL 1.84mol L-1的稀硫酸,若实验仪器有: A 100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 50mL容量瓶; E 10mL量筒, F胶头滴管; G 50mL烧杯; H 100mL容量瓶 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_。 答案: EFGCHF (4分 ) 试题分析:需要浓硫酸的体积是

29、,所以需要 10ml量筒,量取时还需要胶头滴管。浓硫酸的稀释需要烧杯玻璃棒,转移到 100ml容量瓶中,而定容时还需要胶头滴管,所以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 EFGCHF。 考点: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点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所以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 15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H+、 Na+、 NH4+、 Mg2+、 Fe3+、 Al3+、 SO4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 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 由此可知,( 1)该

30、溶液中肯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_,且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肯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 _;检验可能含有的某种阳离子的常用实验方法是 ; ( 2)分别写出 BC、 CD段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并写出 BC 段参加反应的阳离子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检验其存在的方法:BC:_; 检验: _; CD:_. 答案: H+、 Al3+、 NH4+(2分 ); 2 1 3(2分 ); Mg2+、 Fe3+(2分 );焰色反应 (2分 )。 NH4+OH- NH3 H2O(或 NH4+OH- =NH3+H2O)(2分 ); 取少量未知试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如果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

31、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原待测液中有 NH4+存在(或该气体遇到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有白烟现象也能证明 NH4+存在) (3分 ); Al(OH)3+OH- =AlO2-+2H2O(2分 ) 试题分析:( 1)根据图像可知,最初没有沉淀生成,所以一定含有氢离子。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不发生变化,说明还含有 NH4+。根据沉淀溶解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和生成沉淀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可知,二者是 13,这么说 沉淀只有氢氧化铝,没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所以一定含有 Al3+,但没有 Mg2+、 Fe3+。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可知,一定还在SO42-,但钠离子并能确定,检验钠离子可以

32、通过焰色反应确定。根据图像中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并结合反应式 H OH-=H2O、 OH- 3OH-=Al(OH)3、NH4 OH-=NH3 H2O 可知, H+、 Al3+、 NH4+的物质的量之比 2 1 3。 ( 2) BC 段是铵盐和强碱的反应,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H4+OH- NH3 H2O。依据该实验原理可以检验 NH4 ,即取少量未知试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如果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原待测液中有 NH4+存在(或该气体遇到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有白烟现象也能证明 NH4+存在)。而 CD段是溶解氢氧化铝的,所以反应的

33、方程式是 Al(OH)3+OH- =AlO2-+2H2O。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 NH4+的有关检验 点评: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 ,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 10分) A、 B是中学化学里常见的物质,其中 B是单质, A是化合物。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往 E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时,溶液呈红色 ; A的浓溶液与 B在常温下无明显反应现象。请回答: ( 1)框图中 B和 A的浓溶液反应的条件是 ,而常温下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_ _

34、 ; ( 2)写出 F和 G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FG: ; GF: _ ; ( 3) L转化成 I的化学方程式是_。 答案: 加热 (2分 );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 (2分 ); 3NO2+H2O =2HNO3+NO(2分 ); 2NO+O2=2NO2(2分 ); 4Fe(OH)2+O2+2H2O =4Fe(OH)3(2分 ) 试题分析:往 E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时,溶液呈红色,说明含有铁离子。 A的浓溶液与 B在常温下无明显反应现象,所以 A是硝酸, B是铁。铁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 NO2和水,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 NO和水。因此 E是硝酸铁, D 是水, F 是 NO2, G 是 NO, H 是硝酸亚铁, J 是氧气。 I 是氢氧化铁,K 是硝酸钠, L是氢氧化亚铁。 考点:考查根据框图进行的有关判断 点评: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 “突破口 ”, “突破口 ”就是抓 “特 ”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 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