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云南昆明官渡区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33576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云南昆明官渡区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2013学年云南昆明官渡区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2013学年云南昆明官渡区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2013学年云南昆明官渡区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2013学年云南昆明官渡区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云南昆明官渡区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 A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 B哲学决定生活 C哲学是指导人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答案: C 在 2010年央视春晚中,不论是五十元钱里的某品牌食用油广告,还是捐钱里的网络广告、酒类广告,或者是歌舞表演中的相机广告、魔术表演中的果汁广告都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眼球。然而对于春晚中插播广告的现象,社会各界的评价褒贬不一。 【小题 1】上述材料反映出( )

2、A对同一事物人们很难有共识 B正确的认识产生于争论之中 C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D对同一事物人们往往有不同的认识 【小题 2】人们之所以会对春晚插播广告一事褒贬不一,是因为( ) 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 人们的知识结构不同 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不同 正确的认识不是唯一的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不同的人对春晚有不同的认识,反映了人们对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认识, D项符合题意 1人们对同一事物会达成共识,并不是很难有共识, A项错误;认识来源于实践 B项错误; C项与题意无关。 【小题 1】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认识能力

3、和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可见, 正确, 错误,故选 A项。 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他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 ”,称其为 “英雄树 ”,誉之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A B C D 答案: A “其实胸

4、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答案: A 2010年 2月 23日,温家宝总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的一条重要体会,就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健全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从哲学上看,这一工作机制的产生体现了(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A B C D 答案: A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

5、,要看它(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答案: D 浙江台州市的农民说,以前卖农产品是肩挑腿跑挨家叫卖,后来有了专业批发市场,销量增加;现在有了网络,通过网络可以把产品卖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这些变化体现了实践的( )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答案: D 太极拳的特点是 “动静结合、刚柔相济 ”,主张 “四两拨千斤 ”,以柔克刚,这体现了中国古老的哲学观念。可见( ) A有些事物是运动的 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有些事物是相对静止的 D应该用辩证的思想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 答案: D 俗话说, “不打

6、不相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下列选项和这两句俗语反映的道理相同的是( ) “汗滴禾下土 ”才知 “粒粒皆辛苦 ” 尝百草,才有 “神医 ”李时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 A B C D 答案: D 我国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 “四五十万年前 ”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 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 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可靠性 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会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不同的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A

7、B C D 答案: D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 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 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 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 180。这说明真理是( ) 因人而异的 具体的 有条件的 客观的 A B C D 答案: D 列宁说: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受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段话的 哲学寓意是( ) 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

8、识而存在 物质具有可知性 物质是有生有灭的 A B C D 答案: B 李某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 “指令 ”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这启示我们( ) 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使客观符合主观 C不能相信现代科学技术 D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 答案: A 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 “哲学不能带来钱 ”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 “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 贫困的哲学 。 ”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

9、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答案: D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辩证思维,老子、周易、庄子、孙子兵法等著作中所包含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要远远早于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法,这说明( )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是我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C从文化的发展程度上讲,中华民族比其他民族都优秀 D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答案: D 下列观点中,与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这一世界观相同的是( ) A “物是观念的集合 ” B “天地之变,阴阳

10、之化 ” C “子不语怪、力、乱、神 ” D “理生万物 ”, “理主动静 ” 答案: A 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从哲学角度看,李载仁的这种行为( ) A脱离了客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C说明意识能够决定事物的发展 D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答案: A 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肯定了世界的可知性

11、,但他把人看成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产物,并用唯心主义解释社会现象。马克思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 “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这主要是指他的哲学( ) A没有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有一半的内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 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D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不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答案: C 金融危机下,信心的树立来源于对形势的正确判断,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这说明( ) A信心具有能动性 B对形势作出正确判断就一定会产生信心 C只要树立信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D物质的东西依赖于人的信心 答案: A 雅斯贝尔斯认为,自己真正的目标是哲学,学习自然科学和医学

12、只不过是通向哲学之路的准备。这表明他认识到了( ) 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前提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C具体科学与哲学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答案: B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是否信仰宗教 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 A B C D 答案: A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运动的不同看法,如: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眼光看,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属于( ) A怀疑论、相对主义、辩证法 B唯

13、心主义、诡辩论、辩证法 C唯心主义、辩证法、二元论 D形而上学、宿命论、诡辩论 答案: B 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存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A B C D 答案: C 综合题 现在不少人相信算命,随着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传统迷信形式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而现代迷信却不断变换形式,甚至打着 “传统文化 ”和 “科学 ”的旗号迷惑和欺骗公众。 “计算机算命 ”“幸运数字 ”“星座命运 ”等各种命运预测的迷信活动如今招徕了一些信徒。

14、【小题 1】我们周围是否存在迷信现象?这些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4分) 【小题 2】结合这些现象的危害说明青少年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 6分) 答案: 【小题 1】存在迷信现象。这些迷信现象都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小题 1】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它容易使人们犯主观主义错误,使人不思进取,有时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会直接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对人的发展是一种反动,最终会使人失去独立的人格。因此,青少年应当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要坚信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题 1】迷信现象的实质显然是唯心主义观点。 【小题 1】既要指出迷信现象的危害

15、,又要答出青少年应如何应对。 材料一:我国为纪念 “世界水日 ”和开展 “中国水周 ”活动,确定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争取做到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 材料二:为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和资源短缺等多重危机,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经济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低碳经济应该是以 “低能耗 ”、 “低污染 ”、 “低排放 ”为综合特征的新的经济形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争取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0 分) 答案: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

16、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要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自然,造福人类,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 5C31 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我国自然灾害多发,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能证明这一点。 (3)我们要正确处理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毗邻广东的江西某地,在调查中发现:本地的工业电价低于珠三角地区30%、水价至少低 0 5元 /m3具有综合成本优势。当地政府通过对企业迁移现象的分析,预见到广东企业会向周边地区辐射。于是,该地有计划地出台一系列措施 ,比如以 “一站式 ”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很多广东企业到本地安家落户。 分析上述材料,说明该地政府在发展该地经济中是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10分) 答案: (1)了解实际,把握规律,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相关措施,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3)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利用综合成本优势等有利条件,创造 “一站式 ”服务等新的条件,推动本地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