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政治预测系列试题二.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4236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政治预测系列试题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高考政治预测系列试题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高考政治预测系列试题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高考政治预测系列试题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高考政治预测系列试题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高考政治预测系列试题二 单选题 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以下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 国庆 60周年联欢晚会 雁荡山自然风光 万里长城 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多 温州市人大代表的选举 共产党宣言 A B C D 答案: C 正值建国 60周年,一位新闻工作者游长安街时赋诗 “长安古道,百里接云霄。李白还 魂早,定重赋,清平调。焉醉饱 全聚德、麦当劳。地铁天桥,斜倚谁家女 牛仔旗袍。 ” 这反映了 A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B文化生活选择多样化 C外来文化占据主导地位 D文化发展需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答案: B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里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

2、李白的小桃源道出了安徽黟县乡村的独特意境 ;山水风物幽美,古老文化酝酿出醇厚从容的民风人情。西递的老巷、老屋与老人,以生动的方式,让人领略到曾领风骚数百年的徽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神韵。材料说明了 ( ) A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在教育中培养起来的 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C文化的力量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答案: B 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对中国人 “水平不高,能力有限 ”的自谦并不以为然,相反地会认为你缺乏自信,不知有多少留学生在美国因为 “谦虚 ”而丢掉了饭碗。这表明: ( ) 文化环境的形成与经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文化环境会影响到人们

3、的交往行为和方式 文化环境的不同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活动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无关 A B C D 答案: A 一些学校在探索育人方式时,特别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例如把校训、校歌、格言警句等书写在校园中的醒目位置, “让墙壁说话 ”。校方之所以这样设计,原因在于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氛围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文化活动促进文化理论的创新 A B C D 答案: A 2009年 4月 26-29日,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博览会在京举行。网博会上提出了 “中国健康网络文化年 ”的理念,这一理念体现了政府部门倡导净化网络空间,利用互

4、联网积极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先进文化,促进网络文化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指导用户对网络文化产品合理消费,促进产业的技术革新等。上述材料说明 ( )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A B C D 答案: A 一头在叫嚣要吃羊却永远吃不到羊的狼,一群永 远用智慧战胜威胁、运气也绝佳的羊 -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孩子和年轻白领中迅速走红。这部超强人气的长篇动画以 “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 ”的鲜明特色,在国内各项动画比赛中屡获殊荣。据此回答 17-18题 17.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之所以能征服观众,

5、是因为 ( )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秀文化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A. B. C. D. 18.有人喜欢聪明机智、临危不乱的懒羊羊,说做人要做懒羊羊 ;有人喜欢灰太狼,说要学习灰太狼屡败屡战的精神。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说明 ( ) A.文化是人所创造出来的一种价值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D.文化对人的影响消极被动的 答案: .C18.C 中央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评选活动。该 “双百 ”评选活动已

6、经尘埃落定。有人说: “优秀的英雄形象,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缩影。 ”据此回答 19-20题 19.在 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 许多思想和精神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说明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0.中国之所以在金融危机袭来之际逆势前行,不仅在于拥有 “中国道路 ”,也在于拥有 “中国精神 ”。正是 “中国精神 ”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机的魄力。这说明 ( ) 文化决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

7、变迁 文化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 文化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 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 B. C. D. 答案: .A 20.D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 正确对待世界文化的态度应该是 ( )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坚持各国文化平等的原则 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 把文化交流变成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 B C D 答案: A 2009年 12月 15日,为了在全国构建绿色、健康与和谐的网络环境,创造一个纯净的 网络世界,全国 “扫黄打非 ”办公室发布关于打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 的实施方案

8、。这个举措 是加强对手机网络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的表现 会限制手机网络文化市场的发展 有利于克服手机网络文化市场的缺陷 有利于保持洁净手机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保持手机互联网内容的健康安全。 A B C D 答案: D 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 (见右图 )核心理念是 “五羊圣火 ”,会徽本身的设计融入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国特色和岭南标志性文化元素相映成趣。广州亚运会会徽在今后将会 成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留下一笔宝贵的亚运遗产。这说明: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新 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A B C D 答案: D 2009

9、 年 4 月 17 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对人们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加大科学精神的含量,把科学精神作为反对封建迷信、邪教非法活动、伪科学的锐利武器,引导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答案: B 国际联盟曾以 “大象 ”为议题悬赏征文,英国人拟定了英国统治下非洲的猎象事业的题目 ;法国人作了一篇象的恋爱论 ;意大利人哼着象呵象呵的诗句 ;而波兰人则写了一篇政见,题目叫波兰的主权与象的关系。这说明 ( ) A文化的差

10、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 B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答案: D 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这告诉我们 ( ) A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B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C文化是精神产品 D必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答案: B 荀子日: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 ) “孟母三迁 ” 耳濡目染 东施效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A B C D 答案: B 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庆典以其规模宏大,装

11、备先进,向国民、向全球展示我们国家建国 60年来的国防建设的辉煌成就,必将极大地增强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这表明 ( )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总要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来实现的 参加各种文化活动都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 B C D 答案: B 先秦诸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们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议论。正是由于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才得以充分的展示和升华。这表明 (

12、 )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B不同的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C思想只要对立就可以走向统一 D文化的发展来源与不同文化的相互激荡 答案: B 2008年 6月 18日,中国驻突尼斯使馆文化处在突尼斯爱丽莎妇女俱乐部成功举办了 “中国文化日 ”活动。来宾们观看了介绍中国的纪录片和北京奥运会宣传片,观赏了中国舞蹈、武术,欣赏了中国的民族服饰、传统书画艺术和工艺品,品尝了中国食品,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 “中国之旅 ”。这说明 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文化交流能促使中华文化的传播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 A B C D 答案: B “2008文化遗

13、产日 奥运北京 ”系列活动于 2008年 6月 14日上午 9时在首都博物馆 开幕,庆迎我国的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国家之所以要设立文化遗产日是为了 重塑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增加中国的文化遗产数量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保护文化遗产 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及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和法规 A B C D 答案: B 综合题 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我们兴奋、激动的心情却还没有降温,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的活动已深入人心,开幕式上的恢宏让人荡气回肠,赛场上令人激动的场景铭刻于心,外媒称赞:这是一届超越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的盛会。奥运会展示了中国的形象,也必将会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 请运用

14、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奥运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 16分 ) 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转化成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奥运会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得以弘扬,使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更加深 入人心,必将激励国人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奋发图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4分 )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奥运会促进了我国体育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国民文化素养和政治素养。( 4分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奥运会极大提升了我国的

15、综合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 4分 ) (4)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先进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奥运会促进 了国人文明素质的提高,使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促进了人的发展。 ( 4分 ) 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 ;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 “和而不同 ”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 “和而不同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

16、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从文化多样性 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坚持 “和而不同 ” (8分 )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做到 “和而不同 ” (8分 ) 答案: (8分 )(1)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分 )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 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分 )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分 )(2)(8分

17、 ) 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 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4分 )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分 ) 材料一: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 “手机上网 ”逐步成为大众上网消费时尚。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浏览资讯、查阅资料、收发邮件等从而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 和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手机网络上

18、发布的大量不良信息、黄色内容,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带来了消极影响。有些中小学生甚至沉迷于上网,严重影响了学业和身心健康。 材料二: 至 2009上半年,我国网民总数达到 1.23亿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定向搜索,休闲娱乐,关心国是的重要途径。胡锦涛主席强调,必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6分 )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手机网络文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对人的影响。 答案: (1)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

19、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手机网络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3分 ) 手机网络文化具有两面性:优秀的、健康的网络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不健康的网络文化使人精神颓废,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 (3分 ) 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健康的手机网络文化,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网络文化,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3分 )(2) 优秀的文化可以丰富人的 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可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分 )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良好健康的网络文化可以使人们在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凝聚下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4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