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 T 735-2017 重污染河道综合整治与水质持续保持技术指南.pdf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62935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7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2 T 735-2017 重污染河道综合整治与水质持续保持技术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12 T 735-2017 重污染河道综合整治与水质持续保持技术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12 T 735-2017 重污染河道综合整治与水质持续保持技术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12 T 735-2017 重污染河道综合整治与水质持续保持技术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12 T 735-2017 重污染河道综合整治与水质持续保持技术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13.060.10 Z 05 DB12 天津市 地 方 标 准 DB12/T 735 2017 重污染河道综合整治与水质持续保持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water quality maintenance of heavily polluted river 2017 - 10 - 27 发布 2017 - 12 - 01 实施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 735 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

2、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天津市排水管理处 提出。 本标准由 天津市水务局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排水管理处、天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雨、赵欣、苗茁、宗绍利、田勇、田一梅、刘钰、吴卿、黄建军、回庆、耿雪、彭森、孙井梅 。 本标准于 2017年 10月 首次发布。 DB12/T 735 2017 1 重污染河道综合整治与水质持续保持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重污染河道水质调查与评价、综合整治、水质 改善与 持续保持 及重污染河道 维护管理 。 本标准适用于 天津市行政区域内水质状况劣于地表水 V类水体水质标准 的河道治理和管理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

3、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HJ/T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245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悬挂式填料 HJ/T 24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悬浮填料 HJ 200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技术规范 HJ 2009 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SL 219 水环境监测规范 环办 201122号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建城函 2

4、014275号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生态 岸堤 ecological embankment 在岸堤防护功能的基础上 , 具备一定河道自净能力和自然景观效果, 并能满足河道生物生活习性的自然型岸堤。 3.2 生物修复 bioremediation 又称生物治理,是指通过生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 或是使污染物无害化的过程。它包括自然的和人为控制条件下的污染物降解或无害化过程。 3.3 生态位 ecological niche 众多环境资源因子的供应和限制所构成的环境资源组合,物种在一定的生态位中得以生存繁衍,是环境功

5、能和物种分布的基础。一定的生态位中生物物种、种群或个体具有特定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以及行为特征。 DB12/T 735 2017 2 3.4 人工浮床 artificial floating bed 又称人工浮岛、生态浮床。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和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 和营养生态位的原则, 高效削减水体污染负荷的人工生态系统 。 3.5 生态疏浚 ecological dredging 以生态位为优先考虑对象,以消除水体内源污染、减少 沉积物 污染释放为目的,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水生生物自我修复繁衍能力为前提的污染河道治理技术

6、。 3.6 工程疏浚 engineering dredging 以减少 沉积物污染 释放为目的,用人力或机械进行水下土石方开挖、清除沉积物的治理技术 。 3.7 沉积物 sediment 是指流入河道的废水、径流输入所带来的泥沙、其他污染沉积物和河道内死亡生物体及其他悬浮物的沉降在水 体底部的堆积物的统称。 4 重污染河道水质调查与评价 4.1 现状分析与调查 4.1.1 应收集河道 3 年及以上的水质和沉积物检测资料,不足时应进行补充检测与调查 。 4.1.2 河道水质污染现状分析与调查执行 HJ/T 91,河道沉积物分析与调查执行 SL 219,采样点数量、采样点布设、采样频率应根据具体情

7、况增减 。 4.1.3 河道水质 分析测试指标 应 包含悬浮物( SS)、溶解氧( DO)、总氮( TN)、氨氮( NH3-N)、总磷( TP)、 pH、化学需氧量( CODCr)、高锰酸盐指数 ( CODMn) 、 氧化还原电位 ( ORP) 、 透明度、 叶绿素 a 等,根据 河道 自身特点可进行增 补。 4.1.4 河道沉积物分析测试指标应 包括总有机碳 ( TOC) 、氨氮 ( NH3-N) 、总氮 ( TN) 、总磷 ( TP) 、石油类等,并对底泥样品进行现场描述,如质地、颜色、气味等 ,根据 河道 自身特点可进行增补 。 4.2 水体评价 4.2.1 河道水体评价应在水文、水质、

8、底质等历史及现状资料收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评估现状河道存在的问题 。 4.2.2 水质评价 采用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 201122 号) 。 4.2.3 沉积物的底泥质量应在污染现状调研的基础上与背景值以及底泥污染物向上覆水的释放动力相结合对底泥的污染水平进行判定 。 4.2.4 底泥污染物释放的评价 符合 GB 3838。 4.3 风险评价 4.3.1 针对 河道 污染物及污染特征 应 采取相应的风险评价方法 。 4.3.2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方法及要求 执行 HJ/T 2.3。 5 重污染河道综合整治 DB12/T 735 2017 3 5.1 河道整治工程 5.

9、1.1 整治工程实施流程 重污染河道整治一般包括 : 河道现状调 查 ; 问题分析诊断 ; 整治目标确定 ; 方案设计比选 ; 工程实施与管理。 5.1.2 整治目标 明确 河道整治工程的目标,包括生态环境、水质净化和亲水景观等目标,有灌溉、防洪需要的河道需兼顾其水利功能目标,通航河道还应兼顾其航运功能目标。 5.1.3 基本 原则 5.1.3.1 保持河道走线和岸线形态不变。 5.1.3.2 采用生态岸堤结构形式。 5.1.3.3 应用具有生态净化功能的建筑材料。 5.1.3.4 应用截污、净化等先进的环保技术。 5.1.4 岸线设计 河道岸线设计应保持河道的蜿蜒性,在满足相关规划的情况下

10、, 平面形态设计宜依据现状河道走向,保留及恢复河道的自然弯曲形态,避免裁弯取直,稳定河势,保持原有河道形态的自然属性。 5.1.5 断面设计 5.1.5.1 河道断面设计包括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 5.1.5.2 河道纵断面设计应结合岸线设计,充分考虑河道的现有地形特点,尽量避免高挖低填,减少土方工程量,保持河道纵断面的原有自然状态,避免影响河势改变。 5.1.5.3 河道横断面设计应保证断面形式的多样化,可在河道规划断面的基础上,根 据生态要求和水流特性进行适度调整,使河道具有不对称的几何特征。河道断面的不对称性可从两侧坡比的不对称、平台高度及宽度不对称等方面进行设计,形成多样化的断面形式

11、。 5.1.6 河底微地形设计 5.1.6.1 河底微地形可在河道平面及断面确定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在不影响断面过流的前提下,形成深浅交替的浅滩和深潭,产生急流、缓流等多种水流条件,形成多样化的生境 。 5.1.6.2 深潭与浅滩宜成对设计 ; 在河湾段,深潭宜设在弯曲段外侧,浅滩宜设在弯曲段内侧 。 5.1.6.3 浅滩及深潭布置可结合小型结构物、河床抛石、人工鱼巢等进行设计。 5.1.6.4 河道微地形构建一般宜优先选用块石 、石笼、木头等天然材料。 5.1.7 硬质护岸改造设计 5.1.7.1 直立式挡墙护岸改造, 可根据挡墙高度、水位高低在种植槽内种植水生植物、小灌木、藤本类植被

12、。 在不影响护岸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可在直立挡墙顶悬挂长条形生态植生袋,遮挡直立式挡墙。 DB12/T 735 2017 4 5.1.7.2 斜坡式护坡护岸 改造 , 可将坡面硬质护坡拆除后新建生态护坡 , 或在原有基础上改造,如 护坡表面采用框格填充生态袋、框格填充耕植土 或 草皮等护面结构 。 5.1.8 建筑材料选择 5.1.8.1 应采用新型的生态岸坡建筑材料,减少混凝土、浆砌块石等硬质 材料的使用。选择的建筑材料应适宜水生植物的生长 。 5.1.8.2 生态护岸材料首先要满足结构安全、稳定 和耐久性等相关要求,同时能较好地为河道 生态环境 的连续性提供基础条件。生态护岸材料可分为天然材

13、质护岸及人工材质护岸 。 5.1.8.3 近自然河道设计时建筑材料 一般 可采用以下形式: 石笼; 生态袋; 生态混凝土块 ; 开孔式混凝土砌块 ; 干砌石护坡 ; 抛石护岸 ; 网垫植被类护坡 ; 植生 护 坡 。 5.1.8.4 新型及未列入上述护岸材料的其他生态型护岸材料,在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护岸稳定安全和维持生境连续性要求的前提下,需在国内外有规模化成功应用的案例,方可在本市河道生态治理项目中示范应用。示范工程经鉴定满足生态功能、相关质量及验收要求后,新型生态护 岸材料方可规模化应用。 5.2 调蓄截污 技术 5.2.1 雨水泵站调蓄 池 5.2.1.1 通过在雨水泵站前设置调蓄 池

14、,将雨水系统的初期雨水和旱季存水等高污染负荷雨水收集、储存,进行水质处置后再排入受纳河道以控制其对水体的污染负荷 。 5.2.1.2 雨水泵站调蓄池的设置应尽量利用现有设施,其位置应根据调蓄目的、排水体制、管网布置、溢流管下游水位高程和周围环境等综合考虑后确定 。 5.2.1.3 当用于排水系统径流污染控制时,雨水泵站调蓄 池设计参数的计算应按照 GB 50014 中的有关内容 执行 。 在满足 GB 50014 要求的基础上,可结合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对雨水水质变化情况进行模 拟,其结果作为设计参考,以保证径流污染的有效控制,同时节省成本,节约资源和能源 。 5.2.1.4 雨水泵站调蓄池

15、应设置清洗、排气和除臭等附属设施和检修通道。用于控制径流污染的雨水调蓄池出水应接入污水管网,当下游污水处理系统不能满足雨水调蓄池放空要求时,应设置雨水调蓄池出水处理装置 。 5.2.2 雨洪控制隧道 技术 5.2.2.1 用于 收集、储存雨水系统的初期雨水和旱季存水等高污染负荷雨水,以控制其对受纳河道水体的污染负荷 。 5.2.2.2 在排水系统溢流口较多且密集、溢流水量大,或传统的地面及地下排放、存储设施不具备空间条件或难以快速奏效等条件下,可考虑设置雨洪控制隧 道 。 5.2.2.3 雨洪控制隧道的构造通常应包括主隧道、衔接设施、通风系统、出口设施和控制中心等部分。根据功能和控制目的,可将

16、隧道分为污染控制、洪涝控制和多功能三种,不同种类的隧道,技术路线、DB12/T 735 2017 5 设计方法、规模、衔接关系及上下游出路等都会不同。污染控制隧道宜沿溢流口设置,平行于截流干管、河流或海岸线,可有效地将多个溢流口串联起来 。 5.2.2.4 雨洪控制隧道系统的衔接设施应包括进水口结构、竖井、垂直弯头和连接隧道;出口设施应包括末端排水泵站,污染控制隧道系统中的出口设施应包括处理设施 。 5.2.2.5 雨洪控制隧道应综合考虑当地的降雨特征、地形特性、基础 设施现状及其规划、环境影响以及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因素,比选出最优方案 。 5.3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5.3.1 雨水旋流分离 技

17、术 5.3.1.1 雨水旋流分离技术适用于去除径流污染中沉降性能较好的颗粒物,以及漂浮物和油脂类物质等 。 5.3.1.2 应根据现场条件、雨水处理水量以及水质特点合理设置旋流分离器 。 5.3.1.3 旋流分离器的设计变量主要有旋流 分离 器直径、旋流 分离 器的进口、挡板安装角度等,应根据现场条件确定旋流分离器进口直径,根据过流能力和进口直径确定旋流 分离 器直径等 。 5.3.1.4 根据实际需要分离的污染物性质、雨水处理量及现场施工条件等合理选择旋流分离器 。 5.3.2 絮凝法 处理 技术 5.3.2.1 絮凝法处理技术适用于具有瞬时流量大,污染物含量高、变化大、组分复杂等特点的城市

18、溢流雨水 。 5.3.2.2 应根据溢流雨水水质特点与变化情况,结合经济成本等因素,合理选择絮凝法处理工艺中的絮凝剂和助凝剂类型与投加量 。 5.3.2.3 絮凝法的关键设计参数主要为絮凝剂投加量、 助凝剂投加量、 pH 值,应 通过絮凝试验考察各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设计参数 。 5.3.2.4 絮凝法可与磁粉共同作用形成沉降性能更好的磁絮凝技术 ,投加磁粉 可 通过磁场回收,减少二次污染 。 磁絮凝技术是在传统絮凝沉淀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磁粉加载反应池、高剪切器以 及磁分离器等设备。磁絮凝技 术对雨水中不同污染物的 去除 效果不同,另外应注意磁粉的性质、使用成本以及磁粉对设备的磨损

19、情况 。 5.4 生物处理 技术 5.4.1 过程污染控制技术 5.4.1.1 植草沟技术。 植草沟可取代传统的排水管道,截留雨水径流中的悬浮颗粒污染物和部分溶解态污染物。 植草沟长度宜大于 30 m,水力停留时间宜为 68 min,适当增加长度可增强截污效果,应控制沟渠内的水位及植物种类,保证不同季节的植物生长 。 5.4.1.2 生态沟渠技术。生态沟渠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水网系统,将自然沟渠改造成生态沟渠, 应选择净化、适应能力强的经济型土著植物 , 沟渠长度宜大于 300 m。 5.4.1.3 生物滞留池技 术。 生物滞留池 在径流渗透过程中,滞留与净化地表径流 , 应根据地形、汇水面积、景

20、观效果等因素进行布置 。 表面种植植物,内放填料(自上而下可为覆盖物、土壤、粗砂和砾石),底部设排水系统,此外应设进水和溢流设施 ,应符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试行) (建城函 2014275号) 中 2.4 生物滞留设施的规定。 5.4.1.4 前置库技术。 前置库可因地制宜地控制面源污染 ,减少河流外源有机污染负荷及氮磷等污染物。 前置库夏季滞水时间宜为 2 d ,春秋宜为 48 d, 冬季 宜为 20 d,生物覆盖率宜为 60%,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光照、温度、水力参数 、前置库库容、污染负荷大小等 因素 。 DB12/T 735 2017 6 5.4.2 近岸 污染控制技术 5.4.2.

21、1 渗滤截污技术。 在面源(地表)径流 入 河道 前 设置,有效减轻地表径流对河道污染。 渗滤截污池内装填料,填料 选择 可 参照 人工湿地填料。进水应采用穿孔管或三角堰以均匀配水, 池内应 设溢流设施 。 5.4.2.2 植被过滤带(缓冲区)技术。 植被过滤带可降低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 , 宽度宜大于 5 m,坡度宜为 2%6%。 5.5 内源 污染控制技术 5.5.1 本技术适用于所有受污染沉积物的治理,特别是去除沉积物中重金属、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等难降解污染物 。 5.5.2 以清除污染沉积物、为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为目的时,优先 采取生态疏浚方式 。 5.5.3 生态疏浚需要考虑疏

22、浚的深度、方式、设备、施工期等因素,以不引起二次污染为原则,生态疏浚深度宜为 0.30.5 m。 5.5.4 水深不超过 5 m 的城市河道与各支流宜采用干河疏浚方式,依据河岸垃圾障碍、施工成本、底泥排距等,疏浚设备宜采用泥浆泵或清淤机 。 5.5.5 大型河道宜采用带水疏浚方式,底泥密度大于等于 1.8 g/cm3 宜采用环保斗轮式疏浚船,小于 1.8 g/cm3 宜采用环保绞吸式疏浚船 。 5.5.6 工程疏浚以恢复行洪、库容及清除污染沉积物为原则确定疏浚深度和工程量 。 5.5.7 对于 难以运用疏浚技术 的河道宜 采用 原位 覆盖 技术。 6 重污染 河道水质 改善与 持续保持 6.1

23、 水 体 循环 6.1.1 水 体 循环 适用 于水体置换周期长、流速缓慢、封闭或半封闭的城市内河。 6.1.2 水体循环的设计应符合当地水利规划,遵循水体功能达标、可持续发展、近自然性、与周边环境协调等原则 。 6.1.3 水体循环 应 根据水质状况和控制目标, 并通过 水体循环模拟分析 , 确定 连续 /间歇运行方式 、 循环流量、 扬程 等运行参数 。 6.1.4 循环水泵需根据循环 流 量 、 扬程 等设计参数 选型 ,宜采用潜污泵。 6.1.5 定 期采样、监测水体水质,以便及时调整水 体 循环参数,使其高效经济运行。采样和监测方法参照 本标准 4.1.2, 监测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应

24、符合 SL 219 的要求 。 6.1.6 采样、监测等工作 具 有一定危险性,应配备救生衣、救生圈等 救生设备 。 6.1.7 水 体 循环系统运行时, 应 采用值班 制 , 保证 设备的正常运行 。 6.2 曝气复氧技术 6.2.1 曝气复氧 技术 用于控制河道污染 、 消除水体黑臭,也可作为水体流动缓慢、水质较差的过渡性原位修复措施。 6.2.2 根据河道水质改善的要求、河道条件、河段功能要求、污染源特征等因素, 可选择跌水曝气、水景曝气、纯氧曝气、鼓风曝气、机械曝气等方式 。 6.2.3 曝气设备 的选择 应 遵循 节约 能源 、组成简单、安装及维修管理方便 、易于排除故障等原则 。

25、DB12/T 735 2017 7 6.2.4 无航运要求的 城镇 河道 宜采用 机械曝气 、 叶轮吸气推流式 曝气器 、 鼓风机 -微孔布气管曝气系统 ,有航运或景观要求 的宜采用 鼓风曝气或纯氧曝气 , 紧急情况下局部河段目的性复氧 宜采用移动式曝气增氧设施。 6.2.5 使用叶轮吸气推流式曝气系统时应提前在设备上安装防护网,防止叶轮被堵塞缠绕 。 在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河道地势落差构建跌水设施,以增强河水复氧能力和水体自净能力 。 6.3 人工浮床技术 6.3.1 人工浮床 技术 主要应用于 水深较深、透明度较低 、 水生植物种植及存活较困难的河道 ,以及 需要景观功能的河道 。 6.3.

26、2 人工浮床床体应具备一定的结构稳定性及耐久性,床体材料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陶粒、蛭石等。浮床基质宜选用海 绵或椰子纤维等。 6.3.3 浮床 应根据水质条件 选择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且具有较强 净化潜能的植物,宜 优先选择土著种 。 6.3.4 根据河道污染情况 、 断面形状 及 行洪 条件 ,浮床对水体的覆盖率 宜为 5% 50%。 6.3.5 人工浮床 的固定应考虑风浪及河道流速的影响, 浮床植物应注意定期收割,防止植物枯萎腐烂,污染水体。 6.4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 6.4.1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宜与其他 技术 结合,应用于水质较差的河道水体净化。 6.4.2 生 物接触氧化技术设计应符

27、合 HJ 2009 的有关规定 ,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关设计 。 6.4.3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 中 填料 的 选择 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可选用不同 类型 的填料,包括悬挂式填料、悬浮式填料和固定式填料等。 b) 悬挂式填料和悬浮式填料应符合 HJ/T 245 和 HJ/T 246 的规定 。 c) 填料材质应对微生物无毒害、易挂膜,并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材质抗老化、比表面积大和不宜结垢等性能 。 d) 填料的附着生物量、生物膜厚度 、 生物膜活性 及 填料的技术性能 、 参数应符合 HJ 2009 中附录A 的规定 。 6.4.4 应定期检测进出水水质,并定期对检测仪器、仪表进

28、行校验。 6.5 人工湿地技术 6.5.1 人工湿地技术主要应用于 景观水体的水质保持及 受污染水体的治理,可与非点源的雨水处理及点源的污水厂尾水深度净化结合, 出水 可 补给景观河道 。 6.5.2 人工湿地 按照水流动方式, 可 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或二者结合 。 6.5.3 人工湿地的表面积应 按 最大污染负荷确定,同时满足水力负荷要求, 应执行 HJ 2005 中 的 设计原则 ,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关设计 。 6.5.4 表层流人工湿地设计简单 , 投资少,宜用于河道水体旁路净化或与潜流湿地结合,提供景观效果。 6.5.5 潜流人工湿地占地小,负荷大,处理效率高,宜用于北方城

29、市水体净化 。 6.5.6 人工湿地填料应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6.5.7 人工湿地常用的填料有石灰石、矿渣、蛭石、沸石、砂石、高炉渣、页岩等,碎砖瓦、混 凝土块经过加工、筛选后也可作为填料使用。 6.5.8 人工湿地 应根据水质条件选择根系发达、输氧能力强且具有较强景观与净化效果的植物,宜优先选择有经济价值的本土植物。 DB12/T 735 2017 8 6.5.9 人工湿地 进水悬浮性污染物及有机物浓度过高时, 应 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避免堵塞和植物根系腐烂 。 冬季应对人工湿地采取保温防冻 及植物 收割 等 措施。 6.6 沉积物 辅助技术 6.6.1

30、物理化学 技术 6.6.1.1 通过在污染 沉积物 表面铺放一层或多层清洁的覆盖物,使污染 沉积物 与上层水体隔离,从而阻止 沉积物 中污染物向水体的迁移, 保持水体的水质稳定。 6.6.1.2 沉积物受 难降解有机物、 磷、 重金属 污染 时 , 宜 投加氧化 /还原 药剂促进沉积物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 或 投加钝化试剂 束缚沉积物中磷、重金属离子的释放 ,减轻对水体的污染。 6.6.1.3 可 根据河道的宽窄、水深、水力条件等 选用 机械设备表层倾倒、移动驳船表层撒布、水力喷射表层覆盖、驳船管道水下覆盖 等施工方式 。 6.6.1.4 覆盖层要求均匀,对沉积物干扰小,覆盖物 材料 不能改

31、变水体的性质, 宜 根据沉积物受污染情况选择合适的覆盖材料 。 6.6.2 生物 修复 技术 6.6.2.1 所有受有机、无机污染的 沉积物 修复,特别是受 多环芳烃( PAHs) 、 多氯联苯( PCBs) 污染 沉积物 的修复,宜采用生物修复。 6.6.2.2 水深 较浅 ,适合挺水、沉水植物生长的水体,宜 采用 植物 、 微生物 、底栖生物 联合技术 。 6.6.2.3 生物修复技术难以达到修复目标 宜采用化学 -生物联合技术 。 6.6.2.4 所选植物 、 微生物 、底栖生物 以不影响河道水体土著生物及生态系统为原则,不破坏原有生态 。 6.6.2.5 所选 植物、底栖生物 应有较强

32、的耐污染及富集能力 , 所选微生物应具有较强的降解有机物、营养盐的功能 。 7 重污染河道维护 管理 7.1 总体原则 7.1.1 应将维护与管理纳入整个河道整治实施方案中,对河道整治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河道整治工程实施前应明确整治目标,整治工程结束后 即 进行 日常 监测、维护与管理。 7.1.2 建立维护与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及其维护管理职责。 7.1.3 建立公众参与监督机制,提高公众参与水平与环保意识。 7.2 河道形态、护岸维护与管理 7.2.1 对河道开展岸线布局重新调整、岸线功能转化或其他改变河道岸线形态的活动,应遵守国家 及地方相关 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

33、7.2.2 已实施的生态护岸及其植物,对护岸的防护功能、植物的生长情况 应 进行定期的观测。根据观测的情况,对确定需要进行保养维修的岸段进行护岸及植物维护,以确保护岸满足安全和稳定的要求,并确保植物生长状况良好 。 7.3 河道基底维护与管理 7.3.1 对 河道开展功能(通航、防洪等)调整、河道断面尺度改造、河道疏浚开挖等活动 , 应遵守国家 及地方相关 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 DB12/T 735 2017 9 7.3.2 布 设相应的水文观测设施,对河道的水文、泥沙、水下地形、滩涂等 应 进行定期的观测和测量,及时掌握相关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维护方案 。 7.3.3 水文观测应根

34、据河道维护管理要求,进行水位、流量、流速、流态和泥沙等水文测验,及时掌握河床的冲淤情况及浅滩、边滩、沙洲等变化情况。 7.3.4 河道基底应定期维护 清淤,避免大量积泥 。 7.4 水生植物维护与管理 7.4.1 挺水植物 地上部分 宜 采用收割的方式进行管理,留下必要的生存根茎,保证翌年春季的发芽 。 7.4.2 浮水 /叶植物生长迅速、繁殖速率较高时,宜进行及时的收割和清捞,保持 适宜 的植物密度 以维持净化效果 。 7.4.3 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方式可采用物理方法诱杀害虫,如灯光诱杀、粘虫板诱杀等;亦可考虑应用一些生物农药或植物性农药,如微生物农药、植物提取物等;也可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收

35、割植物地上部分;根部发病时应及时拔除 。 7.5 岸坡带植物维护与管理 7.5.1 岸坡带 枯萎的 植物 应及时收割,以保证 岸坡带 植物 状态 良好 ,同时防止大量的腐烂植物残体对水体 造成二次污染 。 7.5.2 植物生长过程 宜 采取 病虫害的 绿色防治 方式, 不 引入新污染源 。 7.6 河道缓冲带维护与管理 7.6.1 河 道缓冲带应维持原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应破坏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 。 7.6.2 缓冲带植被生长应具有 适当的通达性,以方便水生及陆生动植物的迁移、交流,并宜兼顾人类亲近河道、亲近自然的要求 。 7.6.3 应定期对河道缓冲带内的植物进行收割、清理、优化,辅助河道缓冲带的生态系统趋于完善 。 7.6.4 应 标明河道缓冲带的保护范围 ,制定适宜的度量限制标准,明确缓冲带范围内的人类活动限度 。 7.6.5 管理行为及方式应有利于河道缓冲带生态系统向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