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ppt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379740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解读,普陀区教科室 徐朝挺,一、21世纪核心素养的全球经验,这是一个迅猛发展的世界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全球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在思考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工作与生活, 引发了全球对未来公民的追问?,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简称美国P21):21世纪技能(21st Century Skills,)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 21世纪核心素养(21st Century mpetencies) 欧盟:关键素养(Key Competences) 澳大利亚:综合能力(General Capabilities) 中国香港:

2、共通能力(Generic Skills) 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核心素养(Core Competencies) ,一、21世纪核心素养的全球经验,(一)促使各国际组织、国家或地区纷纷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即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的动力因素 :全球范围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5个国际组织和24个国家或地区(或称经济体)的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 所发布的权威教育文件中提取关键词,将内涵相同或相近的动力因素合并,如贫困地区、学术成就低、辍学率高等合并为教育公平。再对合并后的动力因素进行频次统计,发现了三大类共10项最重要的动力因素。,一、21世纪核心素养的全球经验,时代与科技变革类动力因素,如全球化、知识时代、

3、科技发展与信息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类动力因素,如经济成长、职业需求、人口结构变化、多元文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发展类动力因素,如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一、21世纪核心素养的全球经验,6个主要因素,一、21世纪核心素养的全球经验,高收入经济体对“全球化”和“知识时代”可能带来的影响更为敏感;相反,中等及以下收入经济体对“教育公平”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更加迫切。,(二)核心素养内容:29个素养框架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得出18个素养条目,有9项都与某个特定内容领域密切相关,称之为领域素养,包括基础领域素养(6项)和新兴领域素养(3项);另9项超越特定领域的素养称之为通用素养,它们分

4、别指向高阶认知(3项)、个人成长(2项)与社会性发展(4项)。,一、21世纪核心素养的全球经验,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以及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等七大素养为各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高度重视;同时,财商素养、环境素养、人生规划与幸福生活以及领导力等素养也开始得到关注。,一、21世纪核心素养的全球经验,高收入经济体更加关注信息素养、创造性与问题解决、跨文化与国际理解,特别是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而中等及以下收入经济体更加重视科技素养、艺术素养、环境素养,特别是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值得一提的是,财商素养、人生规划与幸福生活以及领导力仅为高收入经

5、济体所关注。,一、21世纪核心素养的全球经验,(一)背景: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 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二)历程:历时三年(2013-2016年),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员组成联合课题组 1)精心开展研究,提出素养框架。访谈了十二个界别的608名代表人物,问卷调查了56

6、6名专家学者、校长和企业家等,汇总形成约351万字的访谈记录和大量调查数据,召开专家论证会60余次,初步提出了核心素养总框架。此后,又召开征求意见会20余次,对总框架初稿进行修改完善。 2)开展转化研究,对接课标修订。 3)广泛征求意见,认真修改完善。 全国性征求修改意见,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总体框架:,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六大素养 和十八个基本要点,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四)基本内涵: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

7、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

8、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社会参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

9、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如何接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一步明确和理解核心素养的意义林崇德: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未来基

10、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明确和理解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的根本功能在于统领,它要统领课程改革的几乎所有环节,引领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学校都在研究校本化的学生核心素养。这说明,核心素养这一命题已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意在以核心素养引领学校课程改革、学生发展与学校发展。这体现了学校改革的敏锐性与责任感,是重要的进步,应该予以肯定。学校的主要任务在于对核心素养进行校本化的理解、转化,形成校本化的表达,而不是另外搞一套核心素养。,三、如何接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一步明确和理解核心素养的意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现表明:教育标准的形式逐步发展变化,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

11、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逐渐代替了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三、如何接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一步明确和理解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与学科(学业)质量的关系: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养建立的,而非基于学科知识体系建立。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必然是相对宏观且宽泛的素养。学业质量标准则主要界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后应该或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水平和程度要求,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具体学段和具体学科中的体现。,三、如何接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落实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

12、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科研着力点:园本课程和拓展性课程设计研究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课程整合:全课程,三、如何接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二是具体教学中贯彻和落实核心素养。第一,研究建构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每一门学科需要根据本学段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与表现形式,结合本学科的内容与特点,提出该学科实现本学段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同时要体现本学科特色。第二,建立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内容标准。各学科需要结

13、合本学科、本学段的学生核心素养要求来安排学科知识,并且要根据素养培养目标和学科内容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三、如何接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第三,改变教学手段,建立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机会标准。A.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情境”,注重营造学习情境的真实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DeSeCo)项目中指出,核心素养着力解决的是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之能够适应飞

14、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传统教学以学科知识点为核心,传授的知识往往过于抽象,难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情境往往更加复杂多元,教师教学中需要注意把抽象问题与真实情境相结合,为学生创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三、如何接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B.由“知识中心”转向“能力(素养)中心”,培养学生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学科知识在学生学习和成长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学习学科知识,学生的智能、品德、价值观都打上了学科的烙印,这个过程就是学科素养形成的过程。然而,目前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教学,弱化了由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过程。要扭转知识本位的思想,就

15、一定要在把知识转化、内化和升华为能力与素养上下足功夫。“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应该能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供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所以,教师需要确立“通过知识获得教育”而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的教育思想。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三、如何接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C.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是要把教学中心由“教”转向“学”。教师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之上,从而达到教育

16、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开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关注学生问题生成、实践、操作、思维转化、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指导并促进他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学习探索,进而形成独立思考、实践和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放手让学生自学。 教科研着力点:基于学生素养发展的教学方法改进的研究,三、如何接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第四,建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质量标准。学生核心素养可以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通过将核心素养与质量标准紧密结合,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结合了内容标准后还可以用来指导教

17、育评价,监测学生核心素养达到的程度,并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科研着力点: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质量评价的目标、内容与形式(手段)是各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落实与推进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当前,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其课程标准中均有与课程内容相对应的质量标准或能力表现标准,而我国 ,三、如何接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第五,指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科研着力点:学生发展素养与生涯规划,三、如何接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建立基于核心

18、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可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国家已出台中考改革方案 PISA评价,三、如何接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进行考试评价 推进基于核心素养考试评价改革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措施,就是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进行考试评价。一方面,学业质量标准不再是基于学科内容的表现标准,而是基于能力和素养的标准。另一方面,利用基于核心素养建立起来的学业质量标准指导教育评价,可以促进评价打破学科限制,使跨学科能力的综合评价成为可能。例如,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重要的素养之一,在科学、数学

19、、社会等学科当中都有体现,学业质量标准可以结合各个学科制订这一素养的分级能力表现,以实现素养和能力的评价。,三、如何接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二)从知识中心转向素养中心的考试内容改革 考试内容的改革,需要真正实现从知识衡量转向对能力和素养的考查。例如,要根据各学科考查的素养目标,列出考查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双向细目表,编制学科能力素养结构图,并对每一道试题进行能力功能定位;命题时需要注意试题素材选取的真实性,要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实际,力图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解决问题;题目难度和时间要合理配置,减少大量计算和记忆的题目,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维空间,鼓励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答案;对于测

20、验的结果,还要深入挖掘分数之下所隐藏的学生认知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科研着力点:“素养型”试卷的建设,三、如何接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创新评价手段和方法保障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评价 学生学业能力和素养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两大类方法。一是基于大规模测试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学业成就测验和相关的问卷调查,前者主要依照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考查;后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身心状态、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测查。二是基于日常数据积累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法。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修养、身体形态机能、好奇心、求知欲、潜能发展等在大规模纸笔测试中较难准确获取的信息,可以通过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袋等质性评价方法更好地获得。当然,除了这些方法外,探索其他更多行之有效的质性评价方式,并且有效利用评价结果,仍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科研着力点:基于学生发展素养的评价方式的研究,三、如何接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谢谢倾听! 更谢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大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