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节 讲座:领导活动中权力的运用,案例:1984年,在教育领导体制改革中,某校实行了校长负责制。35岁的语文教师刘瑞被任命为校长。假期中他到李老师家去拜年,李老师是业务尖子,李老师告诉他不要急于求成。刘校长希望他们共同把学校搞好,并决定李老师仍担任语文组长的职务,李老师答应了,并在开学之初就制定了工作计划。 但开学之后,刘校长和李老师之间产生了分歧。刘校长认为要想搞好学校管理,必须打破原来的奖金分配不合理的制度,于是就埋头搞教育教学责任承包制的积分方案。在讨论时,李老师提了三条意见: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同与工农业生产,不能机械地量化;二、方案没有体现出教师也是学校主人的思想,体现出领导指导
2、思想的不端正;三、校领导在改革中应该慎重,不能急于求成。刘校长感到很难堪。 在两天后的全体教师会上,刘校长表态说,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改革的方向是对的,改革势在必行,谁也挡不住,方案就是要用量化打破大锅饭,并指出这个方案从下周就开始实行。在实施过程中,李老师认为语文指标过高,难以完成任务,这加深了刘校长与李老师的矛盾。于是将李老师由初三调到初一。人们对此或褒或贬,评论不一。 事隔不久,又出现了让校长难堪的事。原来,李老师调到初一后,被一家工厂请去讲课,每月兼的课超过学校奖金的四五倍,这样,有的教师也想到校外去兼课,于是影响到了本职工作。但刘校长以前说过,只要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就可以了,他只好
3、请党支部书记和李老师谈。李老师生气地提出了辞职。,启示:,这件案例反映了校长应如何看待权力,如何正确处理与下属的关系,如何正确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在运用权力的时候如何结合学校的特点来正确地把握权力和运用权力。,什么是权力:,权力是由领导者的合法身份和恰当能力而形成的指挥他人履行职责的一种控制力。这种力量使得领导者可以履行职责权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也是领导者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的工具。因此权力成为领导者关注的对象。我们应当这样认为:权力不是一种个人财富,而是一种组织财富,认识权力的公众性的特点,权力是属于社会的。,权力动机:,1、从社会角度看,一个人的社会动机导致他对权力的追求;这种追求是高尚的。
4、2、从个人角度看,影响因素有: (1)自尊; (2)成就需要; (3)一个人参与管理活动的实践引发人的权力欲望; (4)团体文化的熏陶。,权力人格:,领导者或掌权人的行为方式的特征,这种特征显示了他们的不同人格。其类型大致有: (1)放任型。这种领导者对权力斗争不感兴趣,因为厌倦权力所以疏于管理; (2)民主型。这种人很有策略地平衡领导者和下属成员的责任关系; (3)专断型。这种领导者力图控制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情和所有的活动; (4)马基雅维利主义权力人格。这种权力人格不主张在运用权力时有什么固定规则,只按对自己有利去做。,权力运作的具体方法:,权力运作中要处理好和各个方面的关系。 (1)如何
5、处理好和下属的关系:管理者对下属并没有当然的控制权和指挥权。下属对权威的接受与否非常重要。被管理者可能因为有特殊技能、特殊信息或良好的人际关系、或在全局工作中的关键位置而抵制权力。在学校管理中要注意:领导者应该熟悉并擅长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工作要适合教师的心理特点,但又不能失去威慑力;管理者应该拓宽信息渠道。(2)如何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 一个管理者要发挥自己的权力和作用,离不开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第一,要了解上级的目标、长处、短处和工作风格及其所承受的压力; 第二,在处理和上级的关系中,要了解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任务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 第三,根据双方的目标、长短处以及工作风格,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四,选择一种可靠的方式和领导者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