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ppt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386683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内动脉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颅内动脉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颅内动脉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颅内动脉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颅内动脉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颅内动脉瘤的诊治,许昌市中医院神经外科 韩世俊,,概述,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的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概述,囊状动脉瘤 壁间(夹层)动脉瘤 梭形动脉瘤 不规则动脉瘤动脉瘤按形态 分为四类,概述,小型 一般型 大型 巨大型,5mm,615mm,1625mm,25mm,动脉瘤按直径大小分为四类,脑的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颈内动脉自颈总动脉发出,在颈部上升至颅底,进入颈内动脉管,前行至破裂孔入颅。大脑半球的绝大部分和间脑前半由此供血。 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1、眼动脉; 2、大脑中动脉; 3、大脑前动脉;4、后交通动脉(

2、是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相互沟通的动脉,后交通动脉变异较多,不仅在管径的粗细和长短有别,且在形状上也有不同,偶有一侧或两侧缺如的现象);5、脉络膜前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动脉左右各一,起至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向上穿行颈部上6个颈椎横突孔后,经枕骨大孔入颅,至桥脑下缘与对侧椎动脉汇合,形成一个基底动脉。其发出的分支分别供应脊髓、脑干、小脑、大脑颞叶的底部和枕叶内面及底面,也部分供应间脑和内囊。主要分支:1、小脑后下动脉;2、小脑前下动脉;3、大脑后动脉;4、小脑上动脉;5、脑桥支;6、内听动脉。,脑底动脉环:又称大脑动脉环或willis氏环,位于脑的底面。组成:两侧的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

3、动脉近侧段、大脑前动脉近侧段和一条前交通动脉。(前交通动脉沟通左右颈内动脉系统,后交通动脉沟通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脑底动脉环是脑内主要动脉间的吻合结构,在正常情况下,动脉环左、右之间血液互不沟通,只有当环上的某一动脉血流量突然出现变化时,血液才能自一侧流向另一侧,以保证脑血流的稳定。 它是一个潜在的侧副循环代偿装置。,willis氏环,1、前循环(颈动脉系统):共占85%-90% 前交通A瘤:30%; 后交通A瘤:25%; 中动脉A瘤:20%; 2、椎基底动脉系统:5%-15% 基底A:10%,动脉分叉处最常见; 椎A:5%; 20%-30%病人为多发。,对于有家族史和(或)患有与动脉

4、瘤发生相关遗传病的人群,特别是女性、年龄30岁、重度吸烟或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建议进行颅内动脉瘤筛查。,亚洲人群患病率2.5%-3.0% 一但破裂,10%-15%不及就医直接猝死 首次出血病死率35% 再次出血病死率60%-80% 24h内再出血发生率4%-13.6%,临床表现,将病人的症状与体征分为五级,依次来评价手术病人的危险性和病人的预后。,临床表现,小的未破裂动脉瘤通常不导致任何症状。 动脉瘤增大时对脑组织或临近的神经产生足够大的压力,可发生视野障碍、上臂或腿部麻木、无力、记忆障碍、言语障碍或癫痫发作。 一旦发生破裂,通常突发剧烈的头痛,这种头痛是犹如晴天劈裂样的剧烈疼痛,出现不同程度的意

5、识障碍:轻者短暂神志模糊,重者昏迷逐渐加深,严重时可脑疝而丧命。,动脉瘤破裂前的临床表现,动脉瘤增大 微量出血 称为“警告性渗血”或“前哨出血”,大多发生在SAH发生前28周,持续数天,由于症状轻微,常被患者忽视,但可能预示大量出血的来临。 一项研究显示,2621例动脉瘤患者中,10%25%患者发生先兆症状,包括头痛(48%),眩晕(10%),眼眶痛(7%),复视(4%)和视力丧失(4%)。,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症状主要有三类:出血症状、局灶症状、缺血症状。 (1)颅内出血: 出血方式:轻者渗血,重者囊壁破裂大出血,表现为:a、单纯蛛血85%; b、颅内血肿15%,表现明显颅高压。,1、头痛

6、:见于大多数病人,骤发,劈裂般剧痛,可向颈、肩、腰背和下肢延伸; 2、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 3、意识障碍,见于半数以上病人,可短暂意识模糊至深度昏迷。少数病人无意识改变,但畏光、淡漠、怕响声和震动等; 4、精神症状:表现谵妄、木僵、定向障碍、虚构和痴呆等; 5、癫痫:见于20病人,多为大发作; 6、体征:脑膜刺激征;单侧或双侧锥体束征。,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脑膜刺激征?脑膜刺激征是脑膜受生物的和化学性的刺激后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包括头痛、呕吐、颈强直、Kernig氏征、Brudzinskis氏征等,最常见的原因是脑膜炎和蛛网膜下腔

7、出血。,出血的诱因:32%有运动,情绪激动,排便、咳嗽、创伤、分娩等明显诱因,32%病人破裂发生在睡眠中,32%的病人处于一般相对静止状态,无明显诱因可查。出血的病理:顶部破裂占64%,侧壁破裂占10%,颈部占2%,余不详。动脉瘤破裂的修复:破后3周内通常以纤维素网形成新壁(此种纤维素多呈层状排列,较稀疏,缺乏韧性),所以3周内容易再出血。三周后动脉瘤附近的软膜中纤维组织逐渐长入新壁,并有较多的毛细血管,从而强化了动脉瘤的新壁,所以在第一次出血3周后,复发出血的机会也显著减少。可是新形成的动脉瘤壁中的小血管也易出血,形成出血修复再出血再修复,使动脉瘤体渐扩大。,再出血:占15%,再出血4565

8、%病人死亡(单次出血,死亡率1015%)出血与动脉瘤大小与类型有关系,大于6mm的动脉瘤易出血,但巨型动脉瘤易在瘤腔内形成血栓,瘤壁增厚,出血倾向反而下降。6mm以下的动脉瘤蒂及嚢壁均较厚,不易破裂,出血可能仅2%,嚢状动脉瘤易出血,梭形相对少。,(3)脑缺血及脑动脉痉挛:动脉痉挛是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发生缺血的重要原因,主要发生在载瘤动脉上,持续时间824天,3天内手术,则血凝块在释放血管收缩物质之前被清除,效果好。这是超早期手术的理论依据。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红细胞破坏产生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于脑血管,发生血管痉挛,发生率为21%62%,多发生在出血后的315天。局部血管

9、痉挛只发生在动脉瘤附近,病人症状不明显,只在脑血管造影上显示。广泛脑血管痉挛,会导致脑梗死发生,病人意识障碍、偏瘫,甚至死亡。,辅助检查,DSA:是诊断动脉瘤的金标准。3D-DSA能更加详细的描述动脉瘤形态及毗邻血管的关系。首次造影阴性的蛛血患者24周后复查(14%的患者存在动脉瘤)。 CTA:由于容积效应可能导致动脉瘤颈扩大。可能由分辨率等引起结论误差。对显示3mm以下动脉瘤不可靠。 MRA:操作时间长,不适合蛛血患者的诊断。,动脉瘤 是否需要治疗,动脉瘤的大小与破裂风险呈正相关 无症状、无aSAH史 直径7mm:0.1%/年,(有aSAH史 0.4 %/年) 直径712mm:1.2 %/年

10、 直径1324mm:3.1 %/年 直径25mm:8.6 %/年 有症状 再增加1%4%/年-(ISUIA实验),动脉瘤 是否需要治疗,直径5mm:建议进行干预。 直径5mm:应根据动脉瘤的形态、位置、数量和患者情况等综合判断。 对于伴有子囊、多发、位于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后循环、预期寿命10年、 伴有aSAH病史,有家族史或需长期口服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动脉瘤患者推荐积极干预。 未治疗的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建议动态随访,发现动脉瘤进行性增大、形态改变者,建议进行干预。 导致患者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工作生活的可适当放宽干预指征。-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动脉瘤治疗方法

11、的选择,1,血管内介入微创手术(动脉瘤栓塞术) 优点: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康复快,且可同时治疗多个动脉瘤(不分前后左右) 缺点:复发率7%15% 2,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动脉瘤包裹术 优点:复发率低(5%),可处理同侧多个AN 缺点:颅底AN、大AN、动脉硬化或者钙化AN、夹层AN、左右多发AN和后循环AN处理困难。,介入治疗,经皮穿刺股动脉,插入导引管,经导引管插入微导管至动脉瘤内,经微导管将铂金弹簧圈导入动脉瘤内并展开成型。接着不断用弹簧圈填塞直至瘤腔消失。随着时间的累积,瘤腔内容物机化形成稳定的结构。,介入治疗,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介入栓塞,术后需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玻立维),

12、手术治疗,开颅动脉瘤夹闭术:1937年Walter Dandy发明的,当时利用一个银质的V字形金属夹子夹在颈内动脉瘤的颈部而成功的完成了手术。现在的动脉瘤夹通常由钛合金制成。,手术治疗,动脉瘤包裹术:将动脉瘤壁用各种组织或人造材料加固,以减少其破裂的机会,即使破裂,也能减少出血量,是一种姑息手术。此法适用于:大动脉主干的梭形动脉瘤,这些动脉瘤不能孤立或夹闭;有重要动脉从动脉瘤体发出,特别是前交通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瘤;载瘤动脉不能阻断;钳夹动脉瘤颈后,载瘤动脉扭曲严重;钳夹后仍有部分瘤颈残留。常用的包裹材料有:肌肉片、沙布片、棉花片、明胶海绵片、涤纶片即各种生物胶或化学胶。,手术治疗,巨大动

13、脉瘤切开缝合术:如动脉瘤巨大,难以分出瘤颈,可先将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将动脉瘤孤立,然后切开瘤顶,清除瘤内容,切除侵及瘤颈的硬化斑块,再用双极电凝缩小瘤颈,如仍不能以动脉瘤夹将瘤颈夹闭,可用显微手术将瘤颈的开口缝合。,手术治疗,动脉瘤体钳夹术:在无法满意夹闭瘤颈时,将动脉瘤体与四周组织分开后,用多个动脉瘤夹或特制的金属夹将瘤体夹住,将动脉瘤内腔夹闭,由于需游离瘤体,瘤体破裂风险大,不做常规应用。 颈结扎术:用特制的丝线引导器将丝线围绕瘤颈并行结扎,现在已经很少应用。,手术治疗,动脉瘤的孤立术:即将动脉瘤的载瘤动脉予以结扎,使动脉瘤孤立于动脉系统之外。此法适用于动脉瘤颈很广,不能与四周组织分离;或

14、手术时动脉瘤颈部破裂出血, 无法再将瘤颈夹闭,或梭形动脉瘤,没有瘤颈。此法虽将动脉瘤去除,但切断了载瘤动脉血流,因此常与脑血管重建术配合应用,以减少缺血并发症,已很少单独应用。偶然用于末梢动脉瘤。,破裂动脉瘤的内科治疗,适应症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病情的趋向不明确; 病情严重的、级病例不允许作开颅手术,或手术需延迟进行; 动脉瘤位于手术不能达到的部位; 拒绝手术治疗或等待手术治疗的病例。,破裂动脉瘤的内科治疗,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头部可稍抬高; 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瞳孔及意识的变化; 加强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 用导泻剂防止便秘; 血压过高的患者适当用降压药物,必要时给予控制性低血压; 止血剂和抗纤维蛋白酶制剂的应用; 抗脑血管痉挛的治疗; 防治脑积水的措施。,Thank You !,201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大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