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388744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九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九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九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九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九 章 外科感染病人 的护理,第一节 概 述,外科感染,指需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手术、器械检查或有创性检查、治疗后的感染。,外科感染的分类(一),按病菌种类和疾病性质分为非特异性 感染 特异性感染,外科感染的分类(二),按病变进程分类,慢性感染,亚急性感染,急性感染,机体的防御屏障,体表屏障细胞屏障免疫屏障,外科感染的病因,病原体:细菌(占90%)、病毒、真菌、衣原体、原虫等。 病原菌来源 外源性 内源性 致病因素: 可在组织中生存繁殖 细菌毒性:酶、内毒素、外毒素 细菌数量 机体的易感因素 局部原因 皮肤或粘膜破损 体内管腔阻塞 局部组织缺血或血供障碍 皮肤或粘膜其它病

2、变 全身性抗感染能力降低,充血水肿坏死化脓,外科感染的病理变化,外科感染的结局,炎症完全吸收、消退 局限化脓肿转为慢性感染 全身性扩散,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局部表现 急性感染: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慢性感染:溃疡、窦道、肿胀、肿块或硬结。 脓肿形成时有波动感。 全身症状 发热、头痛、腰背痛、乏力等全身不适。 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特异性表现:见于特异性感染的病人。,外科感染的治疗,局部治疗 非手术治疗 制动、休息 外用消炎药 物理疗法 手术治疗,全身治疗 支持性治疗 抗菌素使用 清热解毒中药 其它,感染的护理,发热的护理,外科感染的护理,第 二 节 浅部软组织的 化脓性感染,疖,概念:是一

3、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疖病:不同部位同时发生几处疖,或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疖。 临床表现:初期为红、肿、痛的小结节,后逐渐肿大,化脓后呈白色,破溃可见黄白色脓栓。 处理原则:初期可用热敷或物理疗法,或外用金黄散、鱼石脂软膏等药物;出现脓头者在其顶部涂石炭酸;脓肿形成时应及时切开引流;对有全身反应的疖病者,应用抗生素、休息,加强营养。 护理注意事项:头面部危险三角区部位感染禁忌挤压。,痈,概念:指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部位:皮肤较厚的颈部和背部。 临床表现:初为小片皮肤肿硬

4、,色暗红,界限不清,继而肿硬范围增大,出现明显的多个脓点,中央为紫褐色凹陷,破溃后呈蜂窝状,如“火山口”。可伴深部淋巴结肿胀,多有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脓毒症或菌血症。 治疗:全身治疗加局部处理。 护理注意事项:避免挤压感染部位,尤其头面部危险三角区部位感染。加强对病人全身反应的护理。,急性蜂窝织炎,概念: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病因:皮肤、软组织损伤或局部化脓感染病灶扩散引起,致病菌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毒性决定于溶血素、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 临床表现:浅表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剧痛,边界不清,中央可出现缺血性坏死;深部感染红肿不明显,但局部组织肿胀

5、和深压痛;全身症状明显。特殊部位感染症状。厌氧菌感染时脓液恶臭,局部有捻发音。 治疗:局部治疗加全身治疗。 护理注意事项:监测体温、呼吸变化;加强营养;制动;合理应用抗菌素;厌氧菌感染时局部创面用3%过氧化氢冲洗和湿敷。,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概念:急性淋巴管炎指致病菌经破损的皮肤、粘膜或其它感染病灶侵入,经组织的淋巴间隙进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炎症扩散至局部淋巴结或经淋巴管蔓延至所属区域淋巴结,即为急性淋巴结炎。 病因: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源于口腔、足癣、皮肤损伤及皮肤、皮下化脓感染灶。 临床表现:局部可表现为网状淋巴管炎(丹毒)、管状淋巴管

6、炎、急性淋巴结炎。伴有全身反应。 护理注意事项:肢体感染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防止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甲沟炎 指头炎 腱鞘炎 滑囊炎 掌深间隙感染,甲沟炎和指头炎,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扩散过程:甲沟局部损伤感染一侧甲沟炎 半环形脓肿(对侧甲沟炎) 指甲下脓肿或指头炎 慢性甲沟炎或慢性指骨骨髓炎。手指末节掌面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指头炎。 临床表现:甲沟炎:红、肿、痛。指头炎:早期肿胀、红、刺痛,继而剧烈跳痛,伴全身症状。 治疗:未形成脓肿时物理治疗和局部外用药物。形成脓肿后切开减压引流,若甲下积脓应拔除指甲。,手掌深部的化脓性感染,化脓性

7、腱鞘炎 化脓性滑囊炎 掌深间隙感染 掌中间隙感染 鱼际间隙感染,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护理,心理护理 病情观察:手的局部症状、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全身性感染等。 疼痛护理:制动并抬高患肢、创面换药时动作轻柔、转移病人的注意力、适当的镇静止痛剂。 控制感染:有效抗菌素及有效引流。 功能锻炼,第 四 节 全 身 性 感 染,全身性感染的种类,菌血症,脓毒症,全身性感染的致病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拟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 革兰氏阳性球菌:金黄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 无芽孢厌氧菌 真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新型隐球菌等。,全身性感染的特点,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毒性决定

8、于内毒素。脓毒症常较严重,表现为寒颤或间歇发热、四肢厥冷和“三低”现象,早期发生感染性休克(冷休克)。 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毒性决定于外毒素。表现为发热,热型为稽留热和弛张热。易于血液播散形成转移性脓肿,休克(暖休克)发生迟。 无芽孢厌氧菌感染:常为厌氧、需氧菌混合感染,使组织坏死、形成脓肿,脓液有粪臭味。 真菌感染:酷似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临床常不易区别。,全身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处理原发感染灶 控制感染 全身支持疗法,第 五 节 特 异 性 感 染,常见的外科特异性感染,破伤风 气性坏疽 真菌感染 结核,破伤风的病因,致病菌: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 毒性: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 致

9、病条件:伤口和厌氧环境。常混合需氧菌感染。,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前驱症状:乏力、头昏、头痛、咬肌紧张、酸胀、咀嚼无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 症状和体征:肌肉紧张性收缩基础上呈阵发性痉挛。表现为牙关紧闭、颈部强直,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可发生骨折、尿潴留、呼吸困难。但病人意识始终清楚。 其它症状,破伤风的预防,创伤后及时彻底清理伤口,改善局部血运。 主动免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破伤风的治疗,清除毒素来源。 中和游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 控制和解除痉挛:镇静药、解痉药,必要时人工冬眠。 防治并发症:水电解质失衡、继发感染、呼吸困难。,破伤风的护理

10、,一般护理 环境要求 减少外界刺激 保持静脉输液通路通畅 严格消毒隔离 呼吸道管理 营养护理 保护病人,防止受伤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人工冬眠的护理 留置导尿护理,气性坏疽的病因,致病菌:革兰氏阳性梭状芽孢杆菌,主要是产气荚膜杆菌。 毒性:外毒素和酶。 致病条件:人体抵抗力下降和伤口的缺氧环境。,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迅速,12-24小时内可引起全身情况迅速恶化。 潜伏期:一般伤后1-4天。 局部:前驱症状表现为伤肢沉重,肿胀或疼痛,以后变为胀裂样剧痛,肿胀、压痛显著,伤口周围皮肤水肿、苍白、发亮、水疱。皮肤色泽迅速变为紫红色、紫黑色,周围可扪及捻发音,轻压伤口有气泡溢出及稀薄、恶臭的浆液

11、样血性分泌物流出。 全身症状:烦躁、皮肤、口唇苍白,大汗,脉搏增快,体温上升,或出现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酸中毒、谵妄甚至昏迷。,气性坏疽的治疗,紧急清创 应用抗菌素 高压氧治疗 全身支持疗法 对症处理,气性坏疽的护理,严格消毒隔离 监测病情变化 应用抗生素 疼痛护理 伤肢功能锻炼 截肢病人的护理,小 结,第一节 概述 外科感染的分类、病因 外科感染的表现、治疗 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第四节 全身性感染 第五节 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 气性坏疽,复习思考题,何为特异性感染和非特异性感染? 外科感染的局部和全身症状表现。 外科感染局部处理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何谓疖、痈、急性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全身性感染的特点。 破伤风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与治疗方法及一般护理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大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