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490149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魏晋南北朝练习试卷 2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东晋政府为安置北方移民和侨姓大族而采取的措施是 ( )。 ( A)以土为断 ( B)侨置郡县 ( C)移民戍边 ( D)实行屯田 2 西魏、隋及唐前期在国家政权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集团,陈寅恪先生称之为 ( )。 ( A)关陇集团 ( B)关中集团 ( C)关洛集团 ( D)胡汉集团 3 下列政治动乱发生在南朝时期的是 ( )。 ( A)桓 玄之乱 ( B)八王之乱 ( C)侯景之乱 ( D)王敦之乱 4 南朝时期,进行 “检籍 ”的是 ( )。

2、 ( A)宋 ( B)齐 ( C)梁 ( D)陈 5 下列对南朝士族冲击最大的政治动乱是 ( )。 ( A)河阴之变 ( B)侯景之乱 ( C)桓玄之变 ( D)永嘉之乱 6 南朝寒人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是 ( )。 寒人典掌机要 寒人执掌兵权 寒人出任地方典签 寒人出任地方中正官 寒人社会地位超过了士族 ( A) ( B) ( C) ( D) 7 东晋和南朝时期,谱学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 ( A)战乱使同一宗族的人口流散 ( B)士族用谱牒维持自己的地位,区分士庶 ( C)区别 “华夏 ”与 “夷狄 ” ( D)区别地主与农民 8 十六国时期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分界线是 (

3、 )。 ( A)永嘉之乱 ( B)淝水之战 ( C)北魏统一北方 ( D)元嘉之战 9 研究东晋门阀制度的力作是 ( )。 ( A)唐长孺的山居存稿 ( B)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 C)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 治 ( D)周一良的东晋门阀制度 10 下列与三国时吴国经济发展无关的是 ( )。 ( A)气候温暖,雨水充沛,自然条件优越 ( B)大力推广军屯和民屯 ( C)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 D)山越人出山,与汉族人共同开发江南 11 经六朝时期的发展,南方形成了三个农业发达地区即 ( )。 ( A)四川、江汉、江浙地区 ( B)巴蜀、江汉、交广地区 ( C)

4、云贵、江汉、江浙地区 ( D)巴蜀、岭南、江浙地区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特点与前一历史阶段 的明显不同之处是 ( )。 ( A)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传播 ( B)士族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 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 D)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13 永嘉之乱后,北方的政局是 ( )。 西晋短暂统一的终结 北方长期处于多个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 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和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曾统一过北方 民族交往和民族斗争交织在一起 民族大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民族大分裂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 A) ( B) ( C) ( D) 14 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局面开始向北强南弱转化的转折点是

5、( )。 ( A)元嘉之战 ( B)永嘉之乱 ( C)刘裕北伐 ( D)淝水之战 15 南北朝时期,南强北弱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 ( A)元嘉之战 ( B)永嘉之乱 ( C)侯景之乱 ( D)淝水之战 16 北魏建立和统一的时间分别是 ( )。 ( A) 386年和 387年 ( B) 386年和 439年 ( C) 439年和 490年 ( D) 490年和 491年 17 为北方民族大融合做出杰出贡献 的政治家是 ( )。 ( A)北魏孝文帝 ( B)北魏太武帝 ( C)前汉刘渊 ( D)前秦苻坚 18 对三国鼎立到隋朝重新统一全国这段历史时期的政局,叙述正确的是 ( )。 只有

6、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 大多数时间是多个政权分立、南北对峙的复杂政局 西晋、北魏、东晋都有过短暂的统一 除三国分立以外,其他时间基本上处于统一状态 ( A) ( B) ( C) ( D) 19 下列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中,对我国经济格局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 )。 ( A)各民族的经济交流加强 ( B)商品经济不够发达 ( C)江南迅速开发 ( D)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较低的原因是 ( )。 ( A)曹魏时废止铜钱,实行实物交易 ( B)战争破坏严重,政权更替频繁 ( C)科技水平停滞不前 ( D)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影响正常交流 21 “自戎

7、狄内侮,有晋东迁,中土遗民,播迁江外 自扶桑而裹足奉首,免身于荆越者,百郡千城,流寓比室 ”,这主要是说 ( )。 ( A)少数民族内迁 ( B)北方战乱 ,人民南迁 ( C)淮河以北陷于动乱 ( D)南方的开发过程 22 魏晋时期发明的冶炼技术是 ( )。 ( A)铸铁柔化技术 ( B)淬火技术 ( C)低温炼钢 ( D)灌钢法 23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 )。 (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 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 (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24 三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力图打破当时的均衡局面,这表明 ( )。

8、( A)统一仍然是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 B)统治者竭力维护割据局面 ( C)各国内部混乱,无法完成统一 ( D)当时,南方力量正在超过北方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25 苏峻、祖约之乱 26 河阴之变 27 神灭论 28 祖冲之 29 王敦之乱 30 北周武帝灭佛 31 桓温北伐 32 北魏六镇 三、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33 试论诸葛亮。 34 试论北魏孝文帝改革。 魏晋南北朝练习试卷 2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

9、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3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4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5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6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7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8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9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10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11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12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13 【正确答案】 C 【

10、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14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15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16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17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18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19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20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21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22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23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24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二、名词解释 21-28小

11、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25 【正确答案】 东晋初年苏峻、祖约起兵反叛引发的内乱。 326年,明帝死后,成帝继位,庾亮为辅政大臣。庾亮为加强中央力量,召不太遵守中央命令的将领苏峻人京为司农,以便加以控制。苏峻怕遭挟制,联合驻扎寿春的祖约,于 327年起兵叛乱,攻下建康并纵兵抢掠。 329年,庾亮联合温峤及荆州刺史陶侃,击败苏峻,收复建康。苏峻、祖约之乱反映了东晋门阀势力的迅速扩张及其同皇权的矛盾。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26 【正确答案】 北魏末年爆发的一场内乱。 当时,胡太后专权,毒死孝明帝,另立幼帝元钊。 528年,大将尔朱荣以此为借口进军洛阳,立元子攸为帝,执胡太后及小皇帝

12、元钊,沉之于河阴,并召集文武百官加以痛斥,被杀者有二千多人,史称“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加剧了北魏政局的动荡。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27 【正确答案】 南朝范缜所著驳斥佛教论点的著名论作。范缜是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针对当时王公贵族及士人百姓的崇佛,写出了神灭论对之进行驳斥。神灭论全文共 30余条,主要论点: 针对佛教宣传的人死后灵魂离开肉体独立存在的谬论,提出了 “形神相即 ”的 观点,认为两者不可分离。 提出精神是活人的 “质 ”所特有的,只有活人的形体才有精神作用。神灭论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尖锐地批驳了佛教形神分离、形亡神不灭的观点。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28 【正确答案】

13、 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演算出 在 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西方数学家在一千多年以后才获得同样的结果。他编制的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一起,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 ,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这一原理也被称为 “祖暅原理 ”。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29 【正确答案】 东晋初年王敦起兵反叛引发的内乱。琅琊王氏在拥立司马氏时功绩突出,在东晋初年的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王导任丞相,王敦任镇东大将军。但司马氏不甘心同王氏共分权柄,起用戴渊、周顗等南方大族与北

14、方二流大族刘隗、刁协,制约拥兵坐镇武昌的王敦。 322年,王敦利用大族对政府不满,联合南方大族吴兴沈氏,以 “清君侧 ”为借口发动叛乱。叛军攻克健康,刁协战死,刘隗出逃,戴渊、周顗被杀,王敦不久退兵。明帝 即位后,于 324年下诏讨伐王敦,王敦再次叛乱,不久病死,叛乱随之瓦解。王敦之乱反映了东晋门阀势力的迅速扩张及其同皇权的矛盾。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30 【正确答案】 北周武帝时期没收寺院经济、遣散僧侣的举措。北周时期,佛教势力恶性发展,寺院、僧侣数量空前,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兵员、财源。北周武帝为了消灭北齐, “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 ”,下诏禁断佛、道二教,将僧侣地主的寺宇、土

15、地、铜像、资产全部没收,以充军国之用。僧尼和寺院所属的僧祗户、佛图户被编入民籍,强制编入府兵。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31 【正确答案】 东晋大将桓温进行的征讨北方、收复故土的举措。桓温北伐共有三次, 354年第一次北伐;一直进军至关中,后为前秦符雄所败,被迫退兵; 356年第二次北伐,攻占了洛阳,但得而复失,无果而还; 369年第三次北伐,出兵徐、兖,连战连捷,后因缺粮而退兵。桓温的三次北伐基本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南北双方呈现对峙状态。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32 【正确答案】 北魏初年为防备柔然进攻在北部边境建立的六个重要军镇,分别是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最

16、初,六镇作为 拱卫首都平城的军事要地,受到特别重视。但随着柔然的衰落及北魏的迁都,军镇地位逐渐衰落,镇兵和下层军官的地位下降。北魏末年,六镇爆发起义,给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三、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33 【正确答案】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先后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在蜀汉政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蜀汉前期,提出著名的隆中对,为刘备谋取霸业出谋划策,主张东结孙吴,内修政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以荆州、益州为根据地,遇到时机便可两 路进击中原,夺取天下。蜀汉以后的基本方向即是按照这一方针进行的。诸葛亮还在赤壁之战中促成了

17、孙刘联盟,挫败了曹操统一南方的企图,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蜀汉后期,诸葛亮治蜀。刘备死后,诸葛亮受托辅佐后主,主要致力于恢复蜀国元气,对抗曹魏,维持三国间的均势。 恢复巩固吴蜀联盟。猇亭之战后,吴蜀交恶,对蜀国极为不利。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修复两国关系,促成两国重归于好,为蜀汉争取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内修政理。政治上,严格实行法治,打击、控制专权自恣的益州地主,对亲近之人也依法约束、赏罚。通过法制,使政治较为清明 ,社会风气逐渐好转;经济上,劝民劳作,大力发展水利事业,蜀汉的农业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方面,以盐、铁、织锦业最为发达,蜀锦成为蜀地的著名产品。 和戎抚夷,平定南中。 223年,刘备死

18、后,越巂酋长高定、牂柯郡丞朱褒和益州大姓雍顗先后叛蜀。 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采纳了马谡 “心战为上 ”的建议,军事进攻和心理攻击并用。战后,他又任用当地夷帅,取得了南中人民的信任。南中的平定,为蜀汉营造了一个稳定的后方,也促进了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融合,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228 234年,先后五次北伐中原。诸葛亮此举的最终目 的是“兴复汉室 ”,直接目的是以攻为守,争取战略上的主动。 对诸葛亮的评价,需结合历史条件,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诸葛亮在蜀汉的建国、立国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正确把握三国的力量对比,联吴抗魏,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理蜀国,使相对弱小蜀汉得以长期保全。

19、另一方面,诸葛亮也犯了一些错误,如事无大小,他都加以过问,造成了蜀汉人才断层;过分抑制土著地主,使得主客矛盾在蜀汉政权中长期存在;五次北伐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大大消耗了国力。总体来讲,诸葛亮是维持蜀国长存的重要支柱,功大于过。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34 【正确答案】 (1)改革的背景 北魏统一北方后,内部仍存在着众多问题,如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和民族矛盾交织等。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经济方面,受鲜卑游牧传统的影响,无数农田被圈占为牧场,农业生产难以满足社会对粮食的需求;行政方面,大小坞堡的存在,威胁了国家的统一,大量的隐户,也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民族政策方面,北魏政权对汉族存在歧视

20、,奴役汉族普通百姓,与汉族地主之间也存在矛盾。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在此种背景下展开的。 (2)改革的内容 改革分两期进行。 484年开始 ,辅政的冯太后任用李冲等人进行第一期改革,主要是改革政治经济制度。 490年孝文帝亲政,进行第二期改革,着重改革拓跋部人的生活习俗。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整顿吏治和实行三长制。 484年规定:守宰任期按治绩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后又颁行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官品定期发放。同时,加大对官吏考课的力度,贪污、受贿或盘剥百姓者一律处死。 486年,废除宗主都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三长负责清查户

21、口、田亩,征收赋税,调发徭役。三长制的实行,进一 步加强了北魏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第二,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主要内容有: 丁男 (15岁以上 )受露田 40亩、桑田 20亩或麻田 10亩,妇女受露田 20亩、麻田 5亩。实际授田时,露田加倍,以备休耕。 奴婢受田与平民数量相同。耕牛每头受露田 30亩,限 4牛。 狭乡之民可以迁往宽乡受田,宽乡之民可任力耕垦,不受限制。 地方官吏随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刺史 15顷,太守 10顷,治中、别驾各 8顷,县令、郡丞各 6顷,离职时移交下任。 一夫一妇年纳租粟 2石,调帛 l匹; 15岁以上的未婚男女 4人、从事耕织的奴婢 8人、耕牛 20头,各 纳相

22、当于一夫一妇的租调。 均田制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小块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大族对土地的兼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对官吏、地主做出了让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均田制为后世隋唐所沿袭。 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摆脱拓跋贵族守旧势力的影响,加强对中原的控制, 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把都城从平城 (今山西大同 )迁至洛阳。 第四,采取了一系列改易拓跋旧俗的汉化措施,主要内容是:禁穿胡服,服饰依汉制;废说北语,改说汉话;变革姓氏,改从汉姓;革新婚俗,实行胡汉通婚。 同时,改革官制,修订法律,尊孔崇儒,兴立学校,在国家体制和思想文化方面全面接受汉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 (3)改革的意义 孝文帝改革是西、北各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斗争、融合的一次总结。改革顺应了北魏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极大地提高了拓跋鲜卑族的文明程度,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建设,加速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使胡族由游牧经济或半农半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经济为主。改革也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北魏国力强盛,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