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金融学基础)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1 任何货币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本身具有价值。( )(A)正确(B)错误2 金本位制崩溃的直接原因是经济危机。( )(A)正确(B)错误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3 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世界货币4 长期资金市场又称为( )。(A)初级市场(B)货币市场(C)资本市场(D)次级市场5 下列属于短期资金市场的是( )。(A)票据市场(B)债券市场(C)资本市场(D)股票市场6 下列不属于初级市场活动内容的是( )。(A)发行股票(
2、B)发行债券(C)转让股票(D)增发股票7 现代银行的最本质的特点是( )。(A)信用中介职能(B)信用创造功能(C)利率水平适当(D)信用功能扩大8 简述货币形式的演化过程。9 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有何区别?10 为什么说资金的直接融通和间接融通是相辅相成的?11 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12 试述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13 简述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14 简述金融机构的功能。15 纸币16 金块本位制17 国际信用18 流动性陷阱19 债券20 信托机构21 货币政策有效性22 公开市场业务23 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的区别是什么?24 论货币政策时滞与通货膨胀控制。25 请比较银行超额
3、准备金与基础货币作为操作目标的优势。保险硕士保险专业基础(金融学基础)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因此货币跟其他商品一样也有价值。【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准备世界大战,加紧对黄金的掠夺,使金币自由铸造、价值符号与金币自由兑换受到严重削弱,黄金的输出入受到严格限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军费开支猛烈增加,纷纷停止金币铸造和价值符号的兑换,禁止黄金输出入,从根本上破坏了金币本位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导致了金币本位制的彻底崩溃。【知识模块】
4、 金融学基础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货币几种职能的基本含义。支付手段与信用经济紧密相连。【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融通长期资金的市场,期限通常在一年以上。【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都包含有长期性,比方说有的债券期限很长,股票是没有期限的。票据市场指的是在商品交易和资金往来过程中产生的以汇票、本票和支票的发行、担保、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来实现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6
5、【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转让股票是次级市场的活动内容。【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区别其他金融机构的最本质特点。【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8 【正确答案】 (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换,其中贵金属被广泛采用并作为币材。(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的转换,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券、存款货币、商业票据等。(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存款货币的形式又有了一些变化,比如电子货币的运用。【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9
6、 【正确答案】 (1)流通手段。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即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现实的货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使商品交换分为买与卖两次行为,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从而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但因此也就可能出现买卖脱节,从而使经济危机的产生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税金、工资等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暂时解决了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品等矛盾,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许多商品生产经营者结成了债权债务关系的链条。(2)执行这两种职能的货币都是流通中的现实货币,而且在大宗
7、交易中二者往往会出现职能交错,因此,它们联系紧密,但又有本质区别。首先,二者发生作用的形式不同。流通手段的货币在支付时,伴随着商品劳务的流动,是交易过程的一部分,在交易的一瞬间起作用。也就是说买方在获得商品劳务的同时就支付了货币,完成了等价交换。而支付手段的货币在支付时没有商品劳务的同时同地反方向转移,它是独立于交易之外的,用以结束交易过程。买方使用商品劳务时并未支付等价的货币,而是在使用后一段时间延期支付。其次,二者产生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同。流通手段产生于商品流通初期,商品交换还不发达,社会刚刚从物物交换向货币交易发展。而支付手段产生干商品经济发达时,货币在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已经广泛出现
8、了商业信用。最后,二者产生后的影响不同。流通职能出现后,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如买卖双方供求匹配、交换时间地点一致等,它便利了商品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支付手段出现后克服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的局限,进一步促进了商品交换;但同时它也使商品经济矛盾更加复杂,形成债务链条,当一部分生产者不能支付时,可能使链条崩断,造成危机。【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0 【正确答案】 (1)由赤字单位直接向盈余单位发行自身的金融要求权,其间不需要经过任何金融中介机构,或虽有中介人,但明确要求权的仍是赤字单位和盈余单位,双方是对立当事人,这种融资方式称为直接融通。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赤字单位和盈余单位双
9、方是对立当事人,易于互相了解。没有金融机构作中介,因而双方均可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手续简便,节省时间。这种金融要求权通常采取有价证券形式,适合市场的需要,可以转让,具有流动性。但是,直接融资也会受到时间、期限以及融资金额的限制。(2)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之间没有直接契约关系,双方各以金融中介机构为对立当事人,即金融机构发行自身的金融要求权,换取盈余单位的资金,并利用所得的资金去取得对赤字单位的金融要求权,这种融资方式称为间接融通。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金融机构有专门人才来对筹资者的各种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可以节省直接融资中的佣金、印花税等费用。由于发行股票和债券有一定限制,所以银行借款成为最普通的一
10、种筹资方式。银行的资金来源充足,可以从银行获得期限较长、金额较大的借款。综上所述,直接融通与间接融通各有优缺点,双方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直接融通与间接融通两部分共同构成统一的金融市场,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两种融资方式起着不同的作用。在简单的商品经济中,直接借贷占重要地位;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时代和地区,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资金调度力求高效率的当代社会,直接融资的地位又日益重要。【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1 【正确答案】 (1)利率变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这种杠杆作用首先表现在
11、对资金供求的影响上。利率水平的变动对资金盈余者的让渡行为有重要影响,它对资金盈余者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大小起决定性作用。当利率提高时,意味着人们借款的成本增大,资金短缺者的负担也越重,他们的借款需要就会受到制约。由于现在股市红火,外面的热钱过多,容易形成泡沫经济,我国中央银行也在不断提高利率,仅存款准备金率在今年一年内就提高了七次之多。(2)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宏观看,居民的全部收入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储蓄=收入-消费。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多少取决于消费倾向,若居民的消费倾向高,则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大,储蓄就少。居民的消费倾向除了与目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预期、物价水
12、平及消费观念等有关外,还受利率水平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会抑制人们的消费欲望。再从厂商投资来看,投资代表着社会资金需要,提高利率则使厂商投资成本增加。当利率水平提高时,一方面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使社会资金供给扩大,从而有可能使社会产出扩大;另一方面,又可能使投资受到抑制,从而使社会产出减少。(3)利率变动对国际收支有重要影响。当发生严重的逆差时,可将本国短期利率提高,以吸引外国的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逆差;当发生过大的顺差时,可将本国利率水平调低,以限制外国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顺差。除了以上三方面,社会资本状况也会影响到利率作用的发挥,如果存在着大量过剩资本,利率降低就会引起投资增加;但如果
13、资本不足,尽管利率降低了,投资也难以立即增加。利率的作用还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金融市场越是发达,利率作为价格信号就越能反映市场资本供求,同时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利率的变动就越容易通过金融市场作用于整个经济。【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2 【正确答案】 利率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经济中,利率作用的发挥会受到一些限制,诸如:(1)利率管制。(2)利率弹性。(3)微观经济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使利率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条件:(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利率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能真实灵敏地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状况,通过利率机制促使资金合理流动,缓和资金供求矛盾。(2)灵活的利率联动
14、机制。利率体系中,各种利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其中的一种利率发生变动时,另一类利率也会随之上升或下降,进而引起整个利率体系的变动,这就是利率之间的联动机制。利率的联动机制,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信用,从而对经济发挥调节作用。(3)适当的利率水平。确定适当的利率水平,一方面能真实地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另一方面使资金借贷双方都有利可图,从而促进利率作用的发挥。(4)合理的利率结构。合理的利率结构变动引起一连串的资产调整,从而引起投资结构、投资趋向的改变,使经济环境产生相应的结构性变化,更加充分地发挥出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就是要强调市场在
15、利率决定中的作用,使政府对利率的调控间接化。中央银行主要规定基准利率,商业银行体系以基准利率为基础,根据市场供求确定具体利率,对利率的升降变化有相当的灵敏度;微观经济主体的融资行为要建立在健全的利益机制基础上,且对不同银行的利率有选择性。我国长期存在着利率管制,距离利率市场化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应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3 【正确答案】 金融工具又称交易工具,它是指在金融市场中可交易的金融资产,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是用来证明贷者与借者之间融通货币余缺的书面证明,是货币资金或金融资产借以转让的工具
16、,其最基本的要素为支付的金额与支付条件。一般认为,金融工具具有期限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四个特征。期限性是指债务人在特定期限之内必须清偿特定金融工具的债务余额的约定。收益性是指金融工具能够定期或不定期地给持有人带来价值增值的特性。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转变为现金而不遭受损失的能力。安全性或风险性是指投资于金融工具的本金和收益能够安全收回而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一般来说,期限性与收益性正相关,即期限越长,收益越高,反之则越低。流动性、安全性则与收益性反相关,安全性、流动性越高的金融工具收益性越低。反过来也一样,收益性高的金融工具流动性和安全性就相对要差一些。正是期限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相互间
17、的不同组合导致了金融工具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之能够满足多元化的资金需求和对“四性” 的不同偏好。【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4 【正确答案】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与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金融机构通常具有以下功能:(1)金融机构具有接受存款的功能。金融机构可以在市场上筹资从而获得货币资金,将其改变并构建成不同种类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资产,这类业务形成金融机构的负债和资产。这是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行使这一功能的金融机构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类型。(2)金融机构具有经纪和交易功能。金融机构可以代表客户交易金融资产,提供金融交易的结算服务;金融机构自营交易金融资产,满足客户对不同金融资产
18、的需求。(3)金融机构具有承销功能。提供承销的金融机构一般也提供经纪或交易服务。金融机构帮助客户创造金融资产,并把这些金融资产出售给其他市场参与者。(4)金融机构具有咨询和信托功能。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保管金融资产,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5 【正确答案】 纸币是国家发行与强制流通的纸质货币符号。从历史来看,纸币是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的,伴随着铸币的“金属存在” 与“职能存在”的分离而出现的。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但却可代表足值货币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纸币发行权通常为政府或国家金融机构所垄断,以政府自身的信用为基础来发行货币,并由发行机构视国家
19、的经济政策、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控制纸币发行数量,此时的纸币通常称作银行券(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早期的纸币单指国家以政治权力为依据而强制发行的,不能兑换为金银的纸质货币符号,与银行券的信用基础有本质的区别。纸币流通规律受货币流通规律的制约,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当其数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的货币需要量时,不会自动退出流通而会导致出现币值下跌、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现象。【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6 【正确答案】 金块本位制又叫生金本位制,是金本位制三种基本形式之一,流行于金币本位制消亡后。其特点是:金币停止流通而以银行券(政府发行的“纸币”)作为流通货币。银行券仍规定一定的法定含金量,其发行以一定数
20、量的黄金作为准备,银行券在达到一定数额之后可以兑换为黄金。但这一兑换限额往往比较大,一般公众通常无法接受。实行金块本位制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黄金作为发行准备,可节省黄金使用,暂时缓解了黄金短缺与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矛盾。但金币流通的取消和兑换数量的限制,表明黄金的货币职能已开始萎缩,这时,货币制度已不如金币本位制稳定,并且从长期来看,黄金数量仍然不能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和维持稳定汇率的需要,最终会被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所取代。【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7 【正确答案】 国际信用指国与国间相互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是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国际信用是信用活动极为活跃的领域。大体可划分为两类
21、方式:一是国外商业性借贷,其基本特征是资金输出者与使用者之间构成借贷双方;二是国外直接投资,是一国资本直接投资于另一国企业,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或享有部分所有权的一种资本流动形式。【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8 【正确答案】 流动性陷阱属于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竞技状态。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
22、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诱致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陷阱。但实际上,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据从未证实过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且流动性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19 【正确答案】 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约定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上面载明债券发行机构、面额、期限、利率等事项。债券的发行主体包括中央政府或地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债券包含了以下四层含义:债券的发行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机构 )是资金的借入者。购买债券的投资
23、者是资金的借出者。发行人(借入者)需要在一定时期还本付息。债券是债务的权利义务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或债券持有人)即债权人。【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20 【正确答案】 信托机构是指从事信托业务,充当受托人的法人机构。信托机构的性质是主要从事信托业务,在信托业务中充当受托人的法人金融机构。它与银行信贷、保险并称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信托机构主要有以下特点:(1)从事信托业务,充当受托人。(2)主要发挥财产事务管理职能。(3)利润来源主要是信托报酬。(4)业务经营中要遵徇信托的基本要求,即信托财产独立性要求。【知识模块】 金
24、融学基础21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对产出水平的影响程度。凯恩斯认为,经济衰退是由有效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因此,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货币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预期作用,货币政策并不能完全发挥原来的作用,货币政策对产出水平的影响力有限。货币政策有效性实际上反映了不同学派对政府干预经济的看法。【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22 【正确答案】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债券可以增加流通中现金或银行的准备金,通过出售债券可以减少流通中现金或银行的准备金,也就是使基础货币增减。基
25、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可随之增加;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亦随之减少。作为三大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业务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主要体现在中央银行可以主动、经常、灵活地运用它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23 【正确答案】 (1)权利义务方面:期货合约双方都被赋予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只能在到期日行使;期权合约只赋予买方权利,卖方无任何权利,只有对应的义务。(2)标准化方面:期货合约都是标准化的;期权合约不一定。(3)盈亏风险方面:期货交易双方所承担的盈亏风险都是无限的;期权交易双方所承担的盈亏风险则视情况(看涨、看跌)而定。(4)保证金方面:期货交易的买卖双方都要交纳保证金;
26、期权的买者则不需要。(5)买卖匹配方面:期货合约的买方到期必须买入标的资产,卖方必须卖出标的资产;而期权合约则视情况(看涨、看跌)而定。(6)套期保值方面:期货把不利风险转移出去的同时,也把有利风险转移出去;而期权只把不利风险转移出去而把有利风险留给自己。【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24 【正确答案】 (1)货币政策的时滞是指从经济发生变动到货币当局采取措施,产生经济效果的时间间隔。货币政策的时滞可以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发生变动到有采取政策措施的必要性到决策者制定出适当的经济政策并付诸实施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内部时滞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
27、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因素。外部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当局制定决策到决策产生效果的时间间隔,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时间较长,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要通过影响利率,再影响投资,然后再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因而,货币政策作用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得到发挥。外部时滞长短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2)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的持续快速上升过程,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货币贬值。控制通货膨胀的方法主要有紧缩性需求管理、收入政策、对外经济管理和供给管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紧缩性需求管理中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最有效、运用最多的通货膨胀控制工具。在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通过公
28、开市场操作、提高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压缩银行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市场利率,再而减低企业的投资需求和个人的消费需求,再而降低物价水平,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3)通过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的需求管理政策因为货币政策时滞而发生改变,货币政策时滞的存在使货币政策并不能够达到预定的效果,甚至可能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比如说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为了控制通货膨胀,降低货币供应量,但中央银行降低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效果并不会立刻显示出来。由于公众的预期和经济周期的变化,市场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降低,但当货币政策发挥效果的时候,市场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物价开始趋向紧缩,此时通
29、货膨胀时期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不但没有发挥其本来要控制的通货膨胀的目标,反而加剧了已经开始的紧缩趋势,造成了经济的衰退和通货紧缩。(4)为了尽量减少货币政策时滞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第一是应该提高中央银行的决策效率。外部时滞和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经济结构有关,一般情况下具有稳定性,内部时滞具有较大的主动性,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预见水平、决策水平达到缩短内部时滞的目标。第二是应该充分发挥窗口指导的作用,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公众形成符合中央银行政策目标的预期,达到消除货币政策时滞的目标。第三是中央银行可以分步骤地实行货币政策,检测每一个货币政策实施步骤的效果,以决定下一个步骤的强度,逐
30、步达到货币政策的目标。【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25 【正确答案】 超额准备金可以反映银行体系扩大放款和投资的能力,也是预测未来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运行效果的良好“预测器”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通过调节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而实现对货币信贷的调控。但是,对超额准备金的调控往往受制于商业银行体系的放贷意愿和财务状况。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是中央银行可直接控制的金融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和货币创造的基础,与货币政策目标有密切关系,其数额的变化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减。所以,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操纵基础货币影响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将基础货币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金融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