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7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847262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7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7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7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7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7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 76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盐铁会议2 改土归流3 辛酉政变4 蒙藏院5 汉谟拉比法典6 人文主义7 汤因比二、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8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白居易长恨歌问题:长恨歌中的“渔阳鼙鼓”“千乘万骑西南行”“宛转蛾眉马前死”,分别指的是唐代哪些事件? 在这些事件影响下,唐代政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 关于

2、此次日华冲突事件,帝国政府认为是由中国士兵破坏满铁线路所引起,其过错本应归咎于彼。但努力不扩大事态,乃我确定之方针。陆军大臣报告内阁决定的电报(陆一四号电)军部希望在此时一举解决满蒙问题。倘政府万一不同意军部方案,政府因此而倒台亦毫不在意。陆军首脑就陆相政策草案的协商意见问题:9 文中“破坏满铁线路所引起” 的事件是什么事件?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日军发动了“一举解决满蒙问题 ”的什么事变 ?10 这一事变对世界格局和中国现代历史进程有哪些影响?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1 结合先秦史,如何理解诗大雅板所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12 简述中国古代史官到史馆修

3、史制度的演变。13 试列举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关于晚清“新政” 研究的新观点。14 简评陈独秀。四、论述题15 评述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16 15 世纪后期西欧人为什么热衷于海外探险?17 试析巴以冲突的历史根源。历史学基础模拟试卷 76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 【正确答案】 西汉政府召集的一次讨论施政方针的会议。公元前 81 年,汉昭帝为解决施政问题,召集郡国推举的贤良、文学六十余人到京城举行会议。贤良、文学主张“罢盐铁、酒榷、均输官“,以示节俭,桑弘羊代表政府与之辩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许多方面。会后,桓宽据此整理

4、出盐铁论一书,详记双方的论点,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思想保存了丰富的史料。盐铁会议的召开对政府继续实行“ 休养生息 政策起了促进作用。2 【正确答案】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3 【正确答案】 1861 年慈禧为夺取最高统治权而发动的政变。因该年是辛酉年,故名。又称祺祥

5、政变。1861 年 8 月,咸丰病死,其子载淳即位。慈禧欲垂帘听政,遭到了辅政八大臣的坚决抵制。于是慈禧与恭亲王奕诉在北京发动政变,宣布解除了肃顺等人的职务,接着宣布废除八大臣原拟的祺祥年号,改元为同治元年。辛酉政变后,慈禧掌握了统治大权。4 【正确答案】 北洋政府时期设立的管理蒙藏地区事务的机构。辛亥革命后,废清朝的理藩部,设蒙藏事务员,掌管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直属国务院,设总裁、副总裁各一人,分总务处及民治、边卫、劝业、封赍、宗教五科。1914年,升格为蒙藏院,直属大总统,仍设总裁、副总裁,分总务、秘书二厅,及第一、第二两司。第一司辖民治、劝业、边卫三科,第二司辖封叙、宗教、典礼

6、三科。1928 年,国民政府改设蒙藏委员会。5 【正确答案】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1901 年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于伊朗苏萨古城。法典由序言、正文(共 282 条)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法典在债权、契约、侵权行为、家庭以及刑法等方面所确立的一些原则,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6 【正确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其主要内容有: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

7、昧主义;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人文主义就是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7 【正确答案】 英国史学家。1889 年生于伦敦。1919 年作为英国政府代表团中的近东问题顾问出席巴黎和会,同年受聘为伦敦大学教授。1937 年任英国科学院研究员。汤因比最著名的著作是历史研究。他 1920 年开始撰写此书,至 1961 年始出齐,共 12 卷。汤因比倡导“文化形态史观” ,指出人类历史上出现了 20 多种自成体系的伟大文明。二、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8 【正确答案】 (1)“渔阳鼙鼓”:755 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 “千乘万骑西南行”:唐玄宗仓

8、皇出逃四川;“ 宛转蛾眉马前死”:马嵬坡之变。(2)影响: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这以后,朝廷的权力日益削弱,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在民族关系方面,唐朝日益失掉“天可汗” 的优势,吐蕃、南诏等民族政权不断侵犯唐朝;在经济方面,黄河流域遭到严重破坏,而江南的经济未遭破坏,日益发展,经济超过北方。9 【正确答案】 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10 【正确答案】 影响:国内。一方面,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由这一事变开始了对中国的武力侵略,由占领我国东北进而逐步占领和控制内蒙和华北,再进而在1937 年扩大成为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另一方面,九一八事变使中国人民开始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是中国民族独立和民

9、族生存的根本威胁,迫切要求改变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内外政策,因而形成了抗日救亡运动。国际。打破了一战后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建立的华盛顿体系,美日矛盾更加尖锐。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1 【正确答案】 (1)“大邦维屏”。西周实行分封制。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进行的。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 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制。最重要的封国有:卫,武王弟康叔的封国,都朝歌

10、(在今河南汲县北);齐,太公姜尚的封国,都营丘(今山东临淄);鲁,周公旦的封国,周公旦在周室辅政,子伯禽就国,都奄(今山东曲阜);宋,商纣异母兄弟微子启的封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燕,召公奭的封国,都蓟(今北京);晋,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国,都唐(在今山西翼城西)。周初分封的目的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诸侯对王室有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等义务,其内政基本是独立的。周初的分封对各地的开发和文化的传播、交融是有促进作用的。(2)“大宗维翰”。和分封制相辅相成的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

11、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宗法制下有大宗与小宗之别,大宗与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对卿大夫而言又是大宗;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封地内对士而言又称为大宗。大宗与小宗的划分和区别,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1

12、2 【正确答案】 (1)史官制度。史官是掌管史料、记录史事、撰写史书的官员。周设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秦汉设太史令。三国魏置著作郎掌国史修撰,西晋起隶属秘书省。(2)史馆制度。 629 年,唐太宗将史馆自秘书省著作局移于门下省北,并令宰相任监修,负责编撰前代和本朝国史,把纪传体正史的编修掌握在政府手中,自此迄清代,官修正史成为历代相沿的制度。宋代史馆分国史院及实录院两部分。辽、金沿置。元代以翰林院兼国史院。明代并于翰林院。清代设国史馆、实录馆。13 【正确答案】 (1)清末新政的性质。长期以来,对清末新政的定性基本上是负面的,近年也出现了更多的新认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否认清末新政的反动

13、性质,转而给予较为正面和积极的评价。如王守中认为,“是清政府所领导的一次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全面改革运动” 。虞和平则认为,是中国近代化“ 正式启动阶段前夕的准备阶段”。而萧功秦称清末新政“ 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和阶段 ”。(2)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对清末新政的重新定位更多的是通过对清末新政与其前后其他历史运动和重大事件的关系进行比较和重新评估体现出来的。在清末新政与洋务运动的关系问题上,王守中认为,清末新政“实际是洋务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在清末新政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郭大松指出,“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致使民族危难进一步加深,增强了实行新政的力量,且清除了实行社会变革的最大阻力,从

14、而为清末新政的推行开辟了道路”。(3)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侯宜杰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清廷“缺乏主动性和紧迫感,刚愎自用,拒绝接受意见,措施保守而迂缓”;二是“ 缺乏将改革事业进行到底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是“政府腐败透顶”。(4)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李泽厚提出:“辛亥革命是搞糟了,是激进主义思潮的结果。” 认为“ 清朝的确是已经腐朽的王朝,但是这个形式存在仍有很大意义,宁可慢慢来,通过当时立宪派所主张的改良来逼着它迈上现代化和救亡的道路;而一下痛快地把它搞掉,反而糟了,必然军阀混战。”结果造成了“ 不断革命”的局面,而“革命在中国并不一定是好事”。马勇认为,辛亥革命的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

15、间存在着巨大反差和矛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不是不应该发生,而是因为志士的觉悟太早了些,人为的力量太大了些,如果按照革命党人所反对的天演的规律持续发展,次序推开”,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 辛亥革命式的社会变动肯定在中国迟早要发生” ,不过结局会“好得多”。朱英也认为,“ 清末新政的终止或日失败,从表面上看,确实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的分析到此为止,则未免失之简单和片面”,还应分析其他各种主客观原因。14 【正确答案】 (1)生平。陈独秀(18791 942 年),原名乾生,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庆 )人。辛亥革命后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1 9 15 年 9

16、 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次年改名新青年)杂志。后长期主编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1 91 7 年初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 918 年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 91 9 年参加领导五四运动。1 920 年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和筹备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人之一。1921 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1 927 年中共八七会议后,被撤销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1929 年因反对共产国际,被中共中央开除出党。后成为中国托派的领袖。1 932 年在上海被国民政府逮捕。抗日战争爆发后出狱,主张抗战。1 942 年在四川病逝。主要著作编

17、为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2)评价观点。有专家指出:陈独秀“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作为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和党的早期领袖,是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指导时代前进的,他的历史功绩是十分光辉的。他的关于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论著,是他留给中国人民的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总观陈独秀的一生,他的历史功绩是主要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也有学者这样评价陈独秀:“陈独秀的一生,如果从他 1900 年参加反清运动算起,到 1 927 年大革命的失败,他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了整整 27 个春秋,做出了比他的前辈、同辈都多得多的贡献。就是在生命最后 15 年里,在旧中国的泥潭里,陈独秀依然趔趄向前,尽管步

18、履蹒跚,但他毕竟没有当叛徒,没有做汉奸,没有做出丝毫有损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伟大国格和伟大人格的事来。”(3)研究。陈独秀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影响。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史学界对陈独秀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对陈独秀的评价、关于“二次革命论” 思想、陈独秀的爱国思想和抗战主张、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陈独秀与托派的关系问题、在党内实行家长制统治问题、陈独秀晚年政治思想的研究、陈独秀与胡适和梁漱溟思想比较等。四、论述题15 【正确答案】 马基雅维利(14691 527 年)是杰出的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奠基人,被誉为近代“政治学之父”

19、。君主论是他的代表作,完整地提出了资产阶级的国家学说。全书系统地阐述了君主统治的各种方式和君主夺权治国的策略思想与政治权术。马基雅维利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出发,以人的眼光来观察政治,使政治摆脱宗教和道德的束缚,对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他的政治学说的世俗性,即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用人的眼光而不是用神的眼光来研究政治学说。他的政治学说为当时反神学、反教会、反封建的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第二个特点是他研究政治理论不从道德观念出发。因此他颂扬明君、歌颂强者、崇尚暴力、摒弃道德,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意大利的统一,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统一和强大的中央

20、集权国家的进步要求。16 【正确答案】 (1)对黄金的追求和原有商路不通是新航路开辟经济上的动因。15世纪的西欧,商品经济得到了广泛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与此同时,西欧的货币逐渐过渡到金本位制,黄金成为商品贸易中最主要的支付手段,但欧洲的黄金产量较小,而马可? 波罗行记 的流传,使欧洲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东方。1 5 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比原价高 810倍。于是,西欧的商人、贵族,迫切希望另辟一条绕过地中海东岸直达中国和印度的新航路。(2)传播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的鼓舞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精

21、神动力。15世纪时科学技术的提高和地理知识的进步,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为开辟新航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当时的欧洲人已能制造多桅快速、载重数百吨甚至千吨适宜远航的大船。古代希腊的地圆说理论在当时的西欧广泛流行,罗盘针和占星仪则被应用于测定船在海上的方位。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使处于海外扩张时期的西欧在海上占据优势。(3)专制政府的支持。统一政权的大力支持提供了远洋航行的财力和物力来源。在西欧国家中,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头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17 【正确答案】 巴以冲突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1)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历史上,希伯来人迁徙到迦南后,北方的以色列部落联

22、盟和南方的犹太部落联盟曾分别立国。到大卫王统治时期,南北统一。公元前 926 年,王国分裂为北部的以色列王国和南部的犹太王国,两王国先后于公元前 722 年和公元前 586 年被亚述和新巴比伦灭亡。此后,巴勒斯坦又相继被波斯、希腊和罗马人征服。公元 135 年,犹太人反抗罗马人的最后一次起义失败后,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公元 7 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因此,在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建立过国家。1 6 世纪,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占领。(2)1 9 1 7 年,英国公开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国家 ”,吸引世界

23、各地犹太人来这里居住。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占领巴勒斯坦,1922 年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批流入巴勒斯坦。该地区犹太人的数目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 5 万多人增加到1948 年的 60 多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赢得阿拉伯世界的支持,英国于 1 939 年发表白皮书,限制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并提出让阿拉伯人政府掌管巴勒斯坦 10 年。美国为了扩大它在中东的利益,需要在中东寻找支持,故积极扶植犹太复国主义者,对英国施加压力。(3)1 947 年 11 月 29 日,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决议规定:1 948 年 8 月 1 日以前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建立犹太围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及其附近郊区由联合国管理。1 948 年 5 月 1 4 日,犹太人宣布成立以色列国。此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先后于 1 948 年、1956 年、1 9 67 年和1 973 年发生了四次大规模战争。由于大国有插手,使巴勒斯坦问题更为复杂,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