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84886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考研类试卷]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1 文学欣赏(2011 年湖南师范大学考题)2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2003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3 文学批评(2007 年湖南师范大学考题、2005 年陕西师范大学考题、2004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4 文化批评(2006 年华中科技大学考题)5 心理学批评(2007 年华中科技大学考题、2004 年东北师范大学考题)6 语言批评(2008 年兰州大学考题)7 文本批评(2011 年四川大学考题)8 实用批评(2012 年复旦大学考题)9 神话原型批评(2011 年中国人民大学考题)10 文学批评具有哪些意义或功能?(200

2、7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 )11 简述审美批评的主要特点。(2008 年湖南大学考题)12 新批评产生的原因? 理论家 ?及其实践?主要理论?对今天的借鉴意义和影响?(2003 年北京师范大学考题)13 批评家除了应具有良好的艺术素质外,为什么还应该具有严谨的学术素质?(2000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14 举例论述批评方法和文学观念的关系。(2001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15 文学批评的作用是什么?(2005 年山东师范大学考题 )16 当代俄国学者鲍列夫在美学一书中指出:“文学批评具有双重本质:从它的某些功能、特点和手段来看,它是文学;而从另一些功能、特点和手段来看,它是科学。”你对这段话如何

3、理解?(2009 年上海师范大学考题)17 语言(学) 批评的含义、历史和评价。(2006 年华中科技大学考题)18 关于诗歌有这么几种说法:A“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B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 毛诗序)C “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澈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诗辨)D“诗之至处,处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叶燮原诗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

4、A、 B 两项体现了一种共同的文学批评形态,通常称作什么?(2)上述 C、D 两项体现了一种共同的文学批评形态,通常称作什么?(3)请分别论述上述文学批评形态的主要特点。(2006 年湖南大学考题)19 综述历史上出现的几种文学批评形态。(2007 年兰州大学考题)20 以文学史为例,分析社会,ON 对文学活动的影响,并谈谈你是怎样认识文学和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2007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21 恩格斯说:“ 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须表现为对某一种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崇奉的秩序的叛逆。”结合恩格斯的话谈文学与道德的关系。(2008 年华中师范大学考题)22 文学批

5、评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内涵是什么?(2008 年山东师范大学考题)23 谈谈你对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的认识。(2005 年江西财经大学考题)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文学欣赏是读者为了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以构成审美意象,获取美感愉悦的精神活动。而文学批评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一定的文学理论和相关的人文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各种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科学认识活动。【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2 【正确答案】 文学理论是抽象的。文学批评是具体的(针对具体的作家、

6、作品)。文学理论是基础的、非实践的(不可能对文学现象发挥现行作用)。文学批评是实践的(可及时地对文学现象发挥作用。如西方现代小说之父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发表小说时屡屡受挫,后因别林斯基的推崇才得以顺利出版)。【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3 【正确答案】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首先,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进行评价,意味着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与文学创造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表现在两个突出的方面:第一,文学创造及其作品是批评的前提和目标,创造及其作品的价值是批评的着眼点,因此文学的批评的理论背景和价值取向,对创造及其作品的判断和评价,便具有对作品及其创

7、造进行鉴定和筛选的意义,并通过这种鉴定和筛选力图制约和影响文学创造的发展趋势。这种批评优势以其鲜明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形成某种导向或规范,直接影响着文学创造,从而使某种文学创造也形成优势,兴盛起来。文学创造也促使一定的文学批评的成熟、变化、更新和完善。第二,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具有个体化创造的特点。文学批评既然以文学作品为主要的评价对象,就必然要从中寻求、发现、总结这种作品的生产经验和创造规律,给予一定的价值判断,从而将个体的文学创造成就上升为一种文学的经验,推动文学创造整体的繁荣和发展。文学创造主要是渗透着理性的感性活动,在本质上是艺术的。而文学批评则是在感性体验基础上的理性活动,

8、在本质上是理性的和科学的。其次,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进行评价,又意味着文学批评是在接受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是接受活动的一种形式或一部分,因而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有着内在的深刻关系。这种关系也表现在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方面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方面是层次间的分工协调关系。从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而言,文学接受是读者面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加以填补、创造或破解的种种活动的统称。从文学接受的性质状况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鉴赏性接受、诠释性接受、批评性接受。文学批评不过是读者接受活动的一种形式或接受活动整体的一部分而已。从层次间的分工协调而言,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构成文学接受的不同层次。一般来说,鉴赏性接受是对作

9、品的情感性参与、理解和创造,满足的主要是个体的审美趣味需求,更具审美享受意味,着重实现作品的审美价值;批评性接受是对作品的理性检测和衡定,它要求以一定的理论背景和理论原理为出发点去感受、理解作品,并作出尽可能恰当的客观评价,因而更具有科学研究意味,更着眼于实现作品包括审美价值在内的广泛的社会价值。两者的基本关系是:鉴赏是批评的基础,批评则不仅是鉴赏的提高,也是对鉴赏的指导。最后,文学批评兼及文学活动的各种现象,其中也包括对文学批评自身的评价和判断。这意味着文学批评既是对文学创造的超越,也是对文学接受的超越,它本身就是一门学科或一门科学。【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4 【正确答案】 文化批评,它既不是

10、囿于文学文本或单纯文学的批评,也不是所谓的从“外部 ”的批评,而是在解读甚至审读文本的前提下“联系”文学外部诸文化现象的批评,尤其是联系权力文化关系的批评。它并不是一种如语言批评、社会历史批评等那样成型的批评模式,它的广泛所指性,几乎囊括了一切批评的方法和模式,然后又消解了它们。文化批评具有两个比较鲜明的特点:一是它属于西方左翼知识分子的批评,这种批评对社会、对权力、对人尤其是普通人物、下层人士的关注超越了对文学本身的关注,因此,它的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意义也超越了批评学的意义。西方的新马克思主义批评,在广义上就是文化批评。二是它着重于文学所联系的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批评,因而,主要关注文学

11、的内容所可能折射或辐射的人们的生态景况、命运遭际和文学产生的社会影响,更关注主题、思想、政治倾向、社会指向而不是文本的内部事实如语言、结构、手法、技巧、风格等。所谓文化批评由对文学的内部批评转向外部批评,就是这个意思。三是文化批评与其他批评相比较,是没有特定的学科或理论背景的批评,它涉猎广泛的文化现象,也涉及广泛的学科背景,是一种多学科、跨学科甚至非学科意义上的批评。同时,它也没有特定的方法论构架,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突破传统方法,讲的是“ 破字当头,立在其中 ”。【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5 【正确答案】 心理学批评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

12、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批评。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文学创作是本能冲动“升华” 的结果,也是得不到现实满足的欲望的补偿;他不仅从这种升华和补偿中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平衡,而且也让人分享这种“ 补偿 ”而解除了精神紧张;同时作家 “在表达他的幻想时提供我们以纯粹的形式的,也就是美的享受的乐趣”。格式塔心理学的批评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是先于部分而决定各个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这本身是一种心理现象。因而,不把握事物的整体和统一结构,就不能创作和欣赏作品。【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6 【正确答案】 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作品的意图只需要从本文去寻求而

13、无需从外部力量加以说明。语言的语境、语义、能指性、信息作用是构成形象、形成结构的极其重要因素,因而探求作品的意图必须通过对本文的语言解析。语言学的批评,主要是语言学、文体学、符号学等新兴学科的背景,是结构主义、形式主义的思潮渗透。它批评的特点是精细性、独到性。语言批评的着眼点则主要在作品独立自足的体系之内如语言、语义、语境、结构效应、意义转换、符号能指等文体包含的各种要素上,并从这些要素探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排除所谓的社会历史等外部因素,也排除作者本人。这种批评,显然具有阐释性,并且确实可以阐发出独特的意味。语言批评则更多地影响读者精细地读解文本自身,就文本的构成去发现艺术的魅力和功用,不

14、排斥“误读” 产生的特殊意义和美学感受。语言批评,把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语言表现力和魅力推向新的高度。【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7 【正确答案】 “ 文本批评 ”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释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文本成为这一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排斥作家研究,排斥“外在的“研究方法,是文本批评的重要前提。文本批评中的“文本” 一词,其基本含义指一个自主的意义客体和语言结构系统。文本批评之所以要用文本(Text)概念替代作品(Works),是为了突出批评对象的自主性和客观性。文本批评的出现是 20 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重大转变。20 世纪索绪尔的语言学革命和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带来了文学批评领域研究对

15、象和研究方法的变革,语言和作品本身的研究开始占据批评的主导地位。文本批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文本批评包括 20 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20 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新批评、五十年代的结构主义批评以及七八十年代盛行的解构主义批评等。【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8 【正确答案】 “ 实用批评 ”出现于 20 世纪 20 年代,其倡导者主张文学批评应该缜密并注重分析,而不能像之前那样主观晦涩。以 IA理查兹、威廉艾普森和 FR利维斯为代表的剑桥批评学派认为文学批评应基于作品本身的措辞、读者反应和作品产生的社会因素,而不是创作者的意图。理查兹提出的“文学批评原则”主张只有根据一系列准则和一定的术语,才能对文学做出

16、恰当的评价。后来美国兴起的“新批评 ”遵循同样的原则,强调文本的 “独立性“,认为文学批评中最重要的就是文本本身以及文本的措辞和表达。实用批评一直盛行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一直对今天的文学批评产生重要的影响。【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9 【正确答案】 神话原型批评是 20 世纪西方文论史上出现的研究文学与神话等原始文化关系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神话原型批评的兴起,源于当代人对人类的早期文化和原始思维以及人类的共同心理结构的研究。对神话原型批评产生直接影响的是以弗雷泽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以及结构主义语言学,并由此形成了神话原型批评的三个发展阶段,即剑桥学派、荣格学派和弗莱的原型批

17、评体系。神话原型批评把文艺学与现代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哲学及其他人文学科融会在一起,极大地拓展了文艺研究的思维空间,开创了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融合现代学科知识综合发展的新局面。神话原型批评,前后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自 20 世纪初至五六十年代,已发展为现代最有影响的文艺批评模式之一。【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10 【正确答案】 (1)文学批评对读者的阅读和鉴赏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文学批评可以帮助读者深入地感受和理解作品。文学批评可以帮助读者选择和鉴别作品。(2)文学批评对作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文学批评可以向作家反馈社会的接受信息。文学批评可以帮助作家总结创作上

18、的经验和教训。另外文学批评对于发展文学理论还具有推动作用。【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11 【正确答案】 审美批评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着重强调作品的“畅神”、“移情”效果和娱乐、愉悦作用,把文学作品看作是在真善基础上又超越了真善,因而是“ 超功利 ”的一种审美对象;美是文学的本质定性之一。它作为一种形态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特点:(1)审美批评首先是一种情感性评价,它着眼于作品以什么样的情感并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成功的表现和引起了读者的心灵震荡与情感激动。(2)审美批评又是一种体验与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这种批评往往具有“超功利“的性质。(3)审美批评还常常是一种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

19、这是因为文学作品是一种特殊的形式表现或形象构成,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五官感觉,因而审美判断意味着形式的直觉性判断,即形式是否和谐、完美,形象是否鲜明、独特。【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12 【正确答案】 新批评是继形式主义文论之后的又一个以文本为关注核心的批评,较之后者,新批评更为侧重于对于文学作品的批评实践,在实践中建立其理论的体系。(1)新批评的产生是以休姆对浪漫主义的批判,试图建立“新古典主义” 亦即一个秩序自律的时代和庞德对诗歌语言技巧的关注开始的。(2)新批评的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20 世纪 20 年代末肇端于英国,称之为前驱期,以英国美学家 TE休姆和美国诗人艾兹拉庞德为代表;30 年代形

20、成于美国,是为形成期,直接开拓者是批评家 TS艾略特和英国美学家、批评家瑞恰兹;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文坛占统治地位,这是新批评的极盛时期,这一阶段的代表有美国约翰克娄兰色姆、安利克斯布鲁克斯、艾伦退特,以及威廉K 维姆萨特和雷奈韦勒克等人。(3)新批评在文学文本的批评实践中提炼出一系列的理论术语,为文学批评的语言分析积淀了丰厚的资源。新批评家对于文学语言特性的敏感,对诗歌艺术感染力形成原因、诗歌语言蕴藉性的揭示本身就是一笔不可忽视的遗产。新批评文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概念:作品本体论、有机整体论、张力、反讽和细读法等。新批评决定性地把形式主义批评从反理性主义推向理性主义方向,在发展过程中逐

21、渐摆脱了反理性主义,努力探索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新批评派的形成是西方形式主义文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形式主义学院化的重要一步,以至在四五十年代全盛时期被视为“ 现代批评 ”。(4)英美新批评虽然强调的是文学文本,但在批评实践中出现的对于诗歌多义性的揭示同时又促使人们关注这一现象得以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读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批评的批评实践对于接受反应批评的出现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新批评”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5)同形式主义相似,新批评由于其对文学文本的格外关注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不足,即

22、对文学文本之外的社会意识的关注不够。囿于形式主义批评的局限,新批评固守批评本体论立场,把文学批评由先前的外部研究完全引到了另一个极端,专注文本和语言的内部研究,从而忽视了文学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天然关系,暴露它的偏执与片面性。同时,新批评派的批评实践注重单一作品的研究,并视之为一个独立自足的封闭世界,从而忽视了作品与作家的联系、作品与其他作品的联系、作品与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孤立地研究个别作品,不仅割断了作品与历史、文化和社会的联系,还破坏了文学研究的整体性,既不利于对文学进程的观察、文学规律的总结,也不利于文学创作的实践。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得势,新批

23、评便走向衰落。【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13 【正确答案】 作为一名文学批评家,除了具有良好的艺术素质以外,严谨的学术素质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文学批评也是一门科学,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好恶或者意气违背作品的实际情况去妄评。“捧杀” 和“棒杀”都不符合促进创作、引导接受的批评能动原则。因此,作为一名真正的批评家,除了不断加强自己的艺术素养以外,更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全面的公开态度以及艺术民主的平等。【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14 【正确答案】 首先,应该肯定,文学观念对批评方法具有制约性。一定的批评方法是评论家根据自己对文学本质规律的认识创立的,是为确定和证明其文

24、学观念服务的。一般地说,有什么样的文学观念,就有与之相对应的批评方法。同时,方法又是由人来掌握和运用的,评论家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把这种方法置于何种地位,他怎样运用这种或那种方法,都会受到他所掌握和认同的文学观念的支配。不是批评方法决定文学观念,而是文学观念决定批评方法。其次,也要看到,批评方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方法不能代替观念,观念也不能代替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文学观念相同或相近的评论家可以选用不同的批评方法,文学观念相异或对立的评论家也可以选用相同批评方法。文学批评方法本身也是有层次、有差别的。其中有些方法具有较强的观念性,也即直接受制于对文学的根本性质的看法,如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就规定了从社

25、会历史的角度考察文学,读者反应批评方法就规定了从读者反应的角度考察文学。有些方法带有较强的内在性或技巧性,也即只涉及文学作品内部的构成要素或艺术手法、艺术技巧,如叙事学的方法、文体学的方法;有些方法则带有较强的技术性,也即多半只关涉具体的技术操作,如作品文字的校勘方法、词语统计的方法;有些批评方法的视角比较广,确定的批评范围比较大,涉及的因素比较多;有些批评方法的视角比较窄,确定的批评范围比较小,涉及的因素比较少。正因为存在着上述种种复杂的情况,在一定条件下,就可以将某些方法与其观念分离开来,吸收到别的批评模式或批评体系中来。看不到批评方法的相对独立性,我们就会因其在文学观念上的缺陷而将当代西

26、方的文学批评方法一概拒之门外,就会拒绝借鉴、吸收其批评方法中合理有用的成分,这显然是不利于我们的文学批评的更新和发展。【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15 【正确答案】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评价存在。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这种普遍社会属性是由批评对象的性质和批评本身的效能决定的。首先,从批评对象来说,作为主要对象的文学作品,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剧本,都是精神创造的产物,都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其次,从文学批评的效能来说,文学批评也表现为一种意识形态评价。这种效能性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三方面:其一,文学批评是一种与一定社会意识形态深刻联系的批评话语,它运用这种话语来判断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价值,从而

27、决定其相应的态度。它着眼于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归属,以求确立某种批评者所遵奉和维护的那种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因而具有鲜明的倾向性。第二,文学批评通过对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的评估,对文学批评自身的检讨,以及对其他文学现象的衡定,也表现出它作为意识形态评价的效能。对文学现象的这种评价,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论争,是主张什么、反对什么的交锋,具有一种尖锐对抗性。这种尖锐的对抗性往往是社会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在文学批评活动中的反映。这种反应在涉及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时特别强烈。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他们对封建文学的批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要破坏和摧毁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确立科学、民主

28、的新意识形态。因此,所谓纯艺术、纯科学或纯客观的文学批评是不存在的。其三,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的效用,还表现在它通过这种评价所肯定的价值取向影响和造就文学新人,扶持有利于确立一定意识形态领导地位的创作和批评队伍,特别要使批评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威的人,以尽可能发挥其在意识形态评价上的作用。文学批评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科学,它以其实践性、倾向性、论争性和社会性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与一定意识形态紧密关联的意识形态评价方式,通过批评话语对意识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16 【正确答案】 在汉语中,凡涉及对人、事、物的审定而做出判断日批,议论其是非高下、辨别其长短得失日评,即通过

29、议论而有所评定就是批评,因此又称评论。“批评”二字中,评在先,即议论在先;批在后,即结论性意见在后。批评、评论没有必然揭短的含义,是人们议论是非而给予评价的正常行为。简单地说,批评也就是发表意见,彰明观点。由批评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文学批评就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是对文学所表达的一种见解和诉求。文学批评的标准就是评价文学作品价值的依据,它是一定时代的人们用以衡量文学作品思想上、艺术上乃至在现实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史的意义上有无价值或价值高低的尺度。文学批评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是随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随文学活动的演进而演进、随批评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30、对文学批评标准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自有文学批评以来,批评都是有标准的;二是批评标准是发展变化的;三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标准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是对世界的理论掌握,立足于客体,通过理论思维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是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满足人的理性需要,其成果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概念体系。科学生产实际上就是某种知识的意识形态生产。而文学批评恰恰就具有这种意识形态属性。第一,就文学批评活动本身的状况看,它首先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即表达文学应该“写什么 “、“怎样写”和“ 写得怎么样”的主张、观点、分析

31、、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不仅在形式上与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精神活动的思维形式相类似,而且其思维的内容还与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相联系、相杂糅,哲学、政治、道德、宗教同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范畴,因而,文学批评作为精神活动也必然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质。其次,就批评活动主客体双方而言,批评的客体对象无论是狭义的作家作品,还是广义的文学现象如文学思潮、文学理论、文学流派包括批评自身,都是特定的意识形态的直接或间接表现,而文学作品,在恩格斯致施密特的信中,称之为是“ 悬浮于空中的更高的意识形态 ”。对这样的意识形态的评价,无论是“热烈地主张着所是 ”,还是 “热烈地主张着所非“,都是对象引发的态度

32、反应。从而批评对象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批评反应的意识形态性质。而批评的主体即批评者,在进行批评时,无论是个人的批评还是代表一定时代和阶级的批评,都必然有着思想的、美学的、社会的、人生的指向,有着对某种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维护、质疑甚至排斥,从而,批评者的批评就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工作。第二,从批评的指导思想和批评的模式与方法看,文学批评也具有意识形态性质。首先,凡称为指导思想者,都是用来规范和引导人们的思维和行动的,都是特定的意识形态,例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我国“五四” 时期的“科学民主思想”,我们现在遵循的马克思主义,无一不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而文学批评,就是在一定指导

33、思想下展开的精神活动和话语形式,其意识形态属性不言自明。其次,就一定的批评模式或方法而言,它们总是在一定的思想主张下逐渐形成规矩和操作要求。模式和方法也是意识形态性的。像社会历史批评、道德伦理批评、文化批评等,其意识形态的内涵自不待言,就是语言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等,无一例外也有着深刻的意识形态内涵。比如语言批评,看似形式批评,讨论的是文学作品的结构、技巧、修辞、“陌生化“等等,但是,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它的归宿点是使语言怎样获得更有效的能指和所指,把作者没有意识到的内容或者所表现的意图转化为批评者想表达的意图,进行一种“话语的重建” 。“话语的重建“是精神意识形态的宣示。第三,从文学批评的

34、影响和功能看,它仍然有意识形态的属性。文学批评一要影响文学创作,二要影响读者的阅读欣赏,三要影响文学理论,四要影响文学观念。总而言之,它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价值判断,影响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影响作家的创作走向,也影响文学的理论观点和理论构建。这样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屡见不鲜。文学批评产生的主要是意识形态的影响,影响的也主要是意识形态。【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17 【正确答案】 含义:语言学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作品的意图只需要从文本去寻求而无需借助于外部因素加以说明。语言的语境、语义、能指性、信息作用是构成形象、形成结构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因而,只有通过

35、对文本的语言分析,才能探求到作品的意图。历史:语言学批评形成模式,是在西方现代语言学成就的推动下逐步为人们所认可的。它发端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建构于俄国的雅各布森,发展于美国、法国的一批批评家如艾阿理查兹等。但是,语言批评又与新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等多有纠缠,成为 20 世纪西方文论舞台上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线。语言学的批评,主要是语言学、文体学、符号学等新兴学科的背景,是结构主义、形式主义的思潮渗透。它批评的特点是精细性、独到性。语言批评的着眼点则主要在作品独立自足的体系之内如语言、语义、语境、结构效应、意义转换、符号能指等文体包含的各种要素上,并从这些要素探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36、不仅排除所谓的社会历史等外部因素,也排除作者本人。这种批评,显然具有阐释性,并且确实可以阐发出独特的意味。语言批评则更多地影响读者精细地读解文本自身,就文本的构成去发现艺术的魅力和功用,不排斥“误读” 产生的特殊意义和美学感受。语言批评,把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语言表现力和魅力推向新的高度。评价:语言学的批评,主要是语言学、文体学、符号学等新兴学科的背景,是结构主义、形式主义的思潮渗透。它批评的特点是精细性、独到性,有着别的文学批评不可替代的优势和新意。语言批评的着眼点主要在作品独立自足的体系之内如语言、语义、语境、结构效应、意义转换、符号能指等文体包含的各种要素上,并从这些要素探讨作品的价值和意

37、义,不仅排除所谓的社会历史等外部因素,也排除作者本人。这种批评,显然具有阐释性,并且确实可以阐发出独特的意味。语言学批评则更多地影响读者精细地读解文本自身,就文本的构成去发现艺术的魅力和功用,不排斥“ 误读 ”产生的特殊意义和美学感受。语言学的批评,把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语言表现力和魅力推向新的高度。【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18 【正确答案】 (1)伦理道德批评。(2)审美批评。(3)伦理批评的主要特点:第一,历史的久远性。第二,形式上的恒定性和内容上的流动变化性。第三,在评价作品的“ 道德 ”或“不道德”时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性甚至敌对性。审美批评的主要特点:第一,重情感性评价,着眼于作品以什么

38、样的情感并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成功的表现和引起了读者的心灵震荡与情感激动。第二,体验与超越矛盾统一。第三,常常是一种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4)伦理道德批评并无定型模式。但其一些基本原则如“寓教于乐” 等一直在批评中起作用并且渗入各种形态中。道德伦理批评在文学健康内容的导向、社会风气的净化、人们心灵的陶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伦理批评过于强调文学内容的道德方面,对文学的灵性和创造力往往有所抱怨,有时把“寓教于乐 ”就成了 “重教轻乐”,把文学等同于教化工具和政治传声筒,将文学导向发展的偏路。审美批评要求作品满足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需求。我国从钟嵘、司空图、严羽到王夫之、叶燮、王国维等大都有审美批评

39、的主张和实践,并且也推动了文化的审美发展。西方美学流派众多,思潮纷繁,在审美批评方面并无统一术语,但也有审美批评的事实以及各种主张。美是文学的本质定性之一,审美批评深化了文学的认识论,将文学的发展导向其本体。但有时候有些过于强调形式,而对文学的内容思想有所忽略,从一定程度上将文学导向重形式轻内容的偏路。【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19 【正确答案】 在历史上出现的多种批评形态中,有几种形态特别值得注意:(1)伦理批评。伦理批评又称为道德批评,它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由之而形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由于各阶级、各民族、各社会形态都需要道德来规范人们的意志行

40、为,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或群体的伦理关系,以维护其生存和发展,因此伦理批评具有历史的久远性。由于伦理批评的道德内涵和道德标准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并因阶级、民族的不同而有差异,因而伦理批评形态在形式上似乎是恒定的,而在内容上则是流动变化的,这使伦理批评作为一种形态也具有多样性,即使在同一时代、同一民族甚至同一阶级,由于道德理想的差异,伦理批评也是多样的。由于伦理批评的历史性和多样性,它在评价作品“道德” 或“不道德”时便有了明显的差异性甚至敌对性。(2)社会历史批评。这种批评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

41、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其基本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的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社会历史批评有着深厚宽广的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的学科背景,尤其是后来有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支撑,使社会历史的批评模式宏大而又不乏精到,广为批评者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更关注作品与社会生活和历史环境的关系,主要的批评点是作品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状况及其社会影响,有时,它会由对文学的批评转向对社会的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影响读者阅读思考的,更多是作品的思想内容,是社会生活情景,是对人的命运的关注,是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3)审美批评。审美批评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美

42、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着重强调作品的“畅神“、 “移情“ 效果和娱乐、愉悦作用,把文学作品看作是在真善基础上又超越了真善,因而是“超功利 “的一种审美对象。美是文学的本质定性之一。它作为一种形态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特点:审美批评首先是一种情感性评价,它着眼于作品以什么样的情感并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成功的表现和引起了读者的心灵震荡与情感激动。其次,审美批评又是一种体验与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这种批评往往具有“超功利“的性质。再次,审美批评还常常是一种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这是因为文学作品是一种特殊的形式表现或形象构成,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五官感觉,因而审美判断意味着形式的直觉性判断,即形式是否和谐、完

43、美,形象是否鲜明、独特。(4)心理批评。心理批评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批评。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文学创作是本能冲动“升华” 的结果,也是得不到现实满足的欲望的补偿;他不仅从这种升华和补偿中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平衡,而且也让人分享这种“补偿”而解除了精神紧张;同时作家 “在表达他的幻想时提供我们以纯粹的形式的,也就是美的享受的乐趣” 。格式塔心理学的批评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是先于部分而决定各个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这本身是一种心理现象。因而,不把握事物的整体和统一结构,就不能创作和欣赏作品。

44、(5)语言批评。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作品的意图只需要从本文去寻求而无需从外部力量加以说明。语言的语境、语义、能指性、信息作用是构成形象、形成结构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因而探求作品的意图必须通过对文本的语言解析。语言学的批评,主要是语言学、文体学、符号学等新兴学科的背景,是结构主义、形式主义的思潮渗透。它批评的特点是精细性、独到性。语言批评的着眼点则主要在作品独立自足的体系之内如语言、语义、语境、结构效应、意义转换、符号能指等文体包含的各种要素上,并从这些要素探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排除所谓的社会历史等外部因素,也排除作者本人。这种批评,显然具有阐释性,并且确实可

45、以阐发出独特的意味。语言批评则更多地影响读者精细地读解文本自身,就文本的构成去发现艺术的魅力和功用,不排斥“误读“产生的特殊意义和美学感受。语言批评,把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语言表现力和魅力推向新的高度。【知识模块】 文学批评20 【正确答案】 社会心理对文学活动的影响是极为复杂的。从积极的一面说,“文变染乎世情 ”,社会心理是推动文学发展的巨大动力。如果说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神生产,那么读者接受则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消费。消费和生产的一般关系,同样适用于社会心理和文学活动的关系。它要求文学创作不能仅仅成为作家个人感受和趣味的表现,他还必须顾及接受者的需要和能力,必须适应社会心理对文学的需要。艺术生产和文

46、学接受之间存在的这种相互制约、彼此渗透的关系,实际上成了调节文学创作与社会对文学需求关系的杠杆,促使文学必须始终保持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但是,作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感性直观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对文学的需求又包含着多种动机,其要求与选择中便有许多未必与文学的审美特点相一致的因素。例如中国 20 世纪 70 年代末出现的“伤痕文学” ,尽管有许多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粗糙,表现出一种过于外露的感伤情绪,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也远非无懈可击,但是由于“伤痕文学 ”表现、适应和满足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心理主要是一种政治情绪而并不完全是审美要求,所以仍然吸引了大量读者。人们忽略或容忍了它的缺陷,甚至以其为标

47、准反过来还形成了一股能够左右文学创作的力量,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制约着文学创作。为适应这种社会心理而创作的作品确实尽到了时代赋予的政治责任,付出的代价却是消解或淡化了文学的审美特点,所以一旦时过境迁,其中的许多作品便会被人们淡忘,或者再也难以激起读者的热情,包括政治热情。它们的命运与文学史上的某些作品很相似:当年曾风靡一时,震撼人心,在今天的读者看来却极为平淡乏味。究其原因,多半是因为这些作品是为适应那个时代的社会心理而写的,读者一旦远离了产生作品的生存环境,就再也无法找到可以和作品发生感情交流的支点了。这种现象提醒人们,文学创作既要注意满足社会心理的需要,又不能让文学只是停留在被动适应社会心

48、理的水平上,更不能迎合庸俗的趣味,使社会心理成为影响文学健康发展的消极因素。社会心理不仅影响着创作,而且还影响着文学价值的实现。“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是接受活动中常见的现象,它使文学作品在社会流传过程中被改写了。“ 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总是从自己的利害关系角度来解释文学作品这一事实可能是为什么某些文学作品似乎世世代代保持自己价值的原因之一“。当人们以非审美的方式来接受文学作品时,文学作品虽然因之流传,但是它的审美价值其实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我们要获得对文学的完整认识,就不能忽视社会心理对文学的这种改写,因为它构成了文学存在的现实形态,反映了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地位和实际作

49、用。文学和社会心理的关系:社会心理是文学反映现实的中介,文学艺术通过社会心理间接反映现实,因此社会心理即为文艺反映的对象。社会心理,顾名思义,即“一部分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的人的心理”,它是指社会群体(包括创作群体)的日常意识,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自发形成的人们的社会性知觉、情绪、愿望、需要、兴趣、时尚等的总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接触各种事物,就产生映象和思想感情。在这些思想感情中有一部分是属于集体所有的,就叫社会心理;有一部分只是个人所独有,就叫个人意识或个人心理“。社会上有很多集体,每一个集体都有自己的心理,所以社会心理有很多种,“社会心理” 只是一个总称。社会心理虽然有多种,但主要的只有阶级、阶层、民族、时代等四种心理。“人的心理,人的社会心理就像一座桥梁,社会存在作用于社会意识或社会意识要反作用社会存在,经济作用文学艺术或文学艺术要反作用于经济,都要通过这座桥梁。”由上可知,文艺反映现实必须通过社会心理这一环节。文艺要通过社会心理间接反映现实。但文艺作品所直接反映的又是什么呢?如前所述,社会心理虽是意识,却客观的存在于思想家和作家的头脑之外,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因而就成为意识形态反映的对象。作为掌握世界的四大意识形态之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