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850444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并不是在一切时候都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矛盾的多元决定和它们的不平衡发展而变化着”,经济、政治、理论等交替起第一作用。这一“ 多元决定论 ”是(A)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C)超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之上的正确观点(D)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有益补充2 恩格斯指出:“ 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念,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关

2、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句话表明(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载体(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3 社会政治结构或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哲学(B)宗教(C)政治法律思想(D)国家政权4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管理方式5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C)分工协作关系(D)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6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它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社会

3、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7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或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该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恩格斯的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思想变革是政治变革先导(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D)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革才是真正的革命的思想8 列宁指出:“ 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这说明(A)社会历史发展无规律可言(B)社会历

4、史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社会历史发展是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D)社会历史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9 “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这段话(A)承认了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B)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C)指明了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界限(D)明确了国家是具有强制力的机构10 恩格斯指出:“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 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A)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B)社会主义改革可以代替社会主

5、义革命(C)社会主义改革促进社会形态的变革(D)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11 马克思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 ,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句话表明(A)科技革命决定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B)科技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C)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只有正效应而没有负效应(D)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12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13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说明科学历史观的出发点是(A)人(B)抽象的人(C)现实的人(D)总体的

6、人14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这句话表明(A)历史人物的产生完全是一个自在的过程(B)历史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C)历史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D)历史人物的出现是随意的事15 “所有的人和阶级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一观点(A)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错误观点(B)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正确观点(C)承认所有的个人和阶级都起到一定作用的历史合力论的正确观点(D)肯定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贡献的错误观点16 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它所服务的经

7、济基础的性质(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17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8 “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这一观点的主要缺陷为(A)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B)没有研究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C)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否认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9 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 范畴的有(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

8、践活动(B)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D)从事实践活动的人20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B)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1 下列关于生产力的内涵,阐述正确的有(A)注重物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把物的发展放到人的发展中来理解(B)在现代,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C)生产力既包括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改造能力,也包括

9、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调节、改善和保护的能力(D)生产力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22 承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说明(A)社会发展过程没有决定性(B)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形态,可以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C)社会发展不是严格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D)当一个民族或国家处于历史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多种可能的途径23 经济基础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A)基本经济制度(B)经济体制(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生产力24 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上的绝大多数(B)从质上说是社会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

10、用的人们(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25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A)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B)生产力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决定力量(C)社会形态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D)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26 马克思说:“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这说明阶级是一个(A)经济范畴(B)政治范畴(C)历史范畴(D)意识范畴27

11、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学和技术的区别在于(A)科学是精神活动及其成果形式,技术是物质形态的存在(B)科学解决“是什么” 问题,技术解决“ 怎么做” 问题(C)科学是一种认识性活动,技术是一种生产性活动(D)科学与生产的关系具有间接性,技术与生产的关系具有直接性28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其作用主要表现为(A)直接改变生产方式(B)直接改变生活方式(C)直接改变思维方式(D)直接改变意识形态29 胡适认为,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这种观点是(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B)历史决定论(C)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D)唯心主义英

12、雄史观30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了(A)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B)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是绝对对立的(C)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D)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31 唯物史观在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的原则有(A)整体性原则(B)经验性原则(C)理性原则(D)必然性原则32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对为什么路易.波拿巴这样“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作了精辟的分析,树立了评价历史人物的典范。在阶级社会,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坚持(A)历史分析方法(B)阶级分析方法(C)逻辑分析方法(D)具体分析方法33 社会发展往往

13、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C)先进阶级选择道路(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34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A)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过程(B)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过程(C)形成人们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D)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4 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有着不同的观点。请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爱因斯坦认为:“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害,全取决于人自己,

14、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材料 2科学悲观主义者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贪图享受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状态去。材料 3科学乐观主义者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甚至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材料 4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摘自恩格斯:在马

15、克思墓前的讲话材料 5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们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摘自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请回答:35 材料 2 与材料 3 在本质上是否相同?36 材料 1 与材料 2、材料 3 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37 根据材料 4、材料 5,谈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对我们有何启示?37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 1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重大民心工程。摘自 2011 年 4

16、 月 29 日胡锦涛在天津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材料 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摘自管子.牧民材料 3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固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请回答:38 阐述材料 13 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39 当今中国,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考研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3

17、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心史观的认识。阿尔都塞思想的核心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发生作用的各种不同因素是等价的,经济不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否认经济因素即物质因素的决定作用,必然滑向历史唯心主义。这是一种企图“超越”历史观基本问题的错误观点。此题的正确选项为 B。【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题干的意思。题干的意思是:只有理解了一切理论观念产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真

18、正理解理论观念本身。其蕴涵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要素以及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规章等制度性要素。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政治结构是整个社会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部分,而国家政权则是它的控制中心。【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生产力是由多种要素

19、构成的,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实体性要素,另一类是智能性要素。实体性要素中的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但不是判定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但也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智能性要素中的管理方式,同样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的构成。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

20、及其发展规律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在四个选项中,B 项“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 项“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和 D 项“它具有历史继承性”是社会意识,既包括先进的社会意识也包括落后的社会意识,所共有的特点。而A 项“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是先进的社会意识所独有的特点。也正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从整体上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产生、性质、变革和发展方向。选项

21、 BCD 与题意无关。所以正确答案是 A。【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形态(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法。题干原文的中心词是“一般规律”和“特殊性”,即社会形态(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选项 B、C 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辩证法的正确思想,但与列宁这段话的意思不符。选项 A 观点本身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家的本质。从本质上说,国家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器,阶级性是其本质属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22、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手段,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所以选项 A 正确。【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可以用排除法来解答此题。选项 A、B 是夸大了科技革命的作用,选项 C 不能辩证地看待科技革命的作用,它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所以正确选项为 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阶级斗争的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

23、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所以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即现实的人(C)。选项 A 的外延过大,选项 B、D 不符题意,所以正确选项为 C。【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历史人物。这段话强调历史人物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产物。选项 A、D 否认了历史人物的出现的条件性,不符合

24、题意,选项 C 谈及历史人物的作用,也不符合题意。每一个时代一定会出现自己的杰出人物,这是必然的。但杰出人物何时出现、以什么方式出现以及由谁来担任杰出人物,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正确选项为 B。【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人与社会历史。黎澍在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一文中提出的这一论断,抹杀了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与历史活动的创造者的差别,是一种错误观点,由此,选项 B、C 被排除。选项 D 与题干原文意思不符,也被排除掉。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 A。【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基础与

25、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七层建筑的反作用,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上层建筑不能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选项中只有 B 符合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正确选项;AC 都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不符合题干要求,D 属于经济基础中的一部分,不能代表经济基础,不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只有 A 选项是正确选项。其他三项都不符合

26、题意。【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心史观。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梁启超。他把少数英雄人物的心理动机看做是历史变化、发展的最终原因,这就根本否认了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否认了物质生产的基础地位,否认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和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所以正确选项是 ABC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9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

27、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在这一活动中所形成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包括人口因素和自然地理环境。选项 C 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外延过大,其中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0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选项 A 夸大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生产力

28、概念的全面理解。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分为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人的要素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主导因素。是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所以要把物的发展放到人的发展中来理解(A)。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仅把生产力理解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会导致人和自然关系的紧张,因为自然如同人的无机的身体;所以生产力还内含着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调节、改善和保护(C)。生产力是由各种实体性要素和渗透性要素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D) 。【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2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A 项明显不正确,因为主体选择性必须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为前提。选择是在既

29、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是在客观可能的时空条件下的选择,它受社会规律制约;人们不能选择生产力,也不能任意选择和变革生产关系;人们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故排除B 项,选 C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3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基础的内涵。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实质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选项B 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而不是经济基础本身。选项 D 不属于经济基础范畴。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C。【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4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的概

30、念。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故答案为 ABD。C 错误,因为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群众也包含剥削阶级,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抗日战争时期的官僚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等。再者,C 选项说得太绝对,请考生朋友记住选择题的重要规律之一:“绝对的项不是解。”【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形态

31、。马克思的论述说明,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B)。如果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特定的社会形态就不会变;如果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就会促成社会形态的改变。社会形态是具体的(A),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C) ,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6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阶级概念的理解。“同生产发展”联系在一起,说明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联系在一起,说明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为 AC。【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32、】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是一种精神性活动及其成果,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明的是人对世界的认识,解决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科学活动的成果即理论。只有在具体化后才能有效指导生产,科学和生产的关系具有间接性。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解决的是“怎样做”的问题。作为一种生产性、实践性的活动,它和生产的关系最为直接。【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8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革命可以直接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通过改变社会环境促进思维方式的发展,但不能直接改变思维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所

33、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英雄史观的各种错误的理解。题干材料属于英雄史观。英雄史观主张英雄人物的意志支配历史进程,这就否认了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属于唯意志论和非决定论。选项 B 与题意不符。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AC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0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本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现实本质。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在实践中生成以及人类一定要通过每一个具体的人表现自身的事实说明,人的本质的两个方面是

34、统一的,选项 B 错误。社会关系的非既定性、非自然性和非恒久性,说明人的本质也是变化发展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所以正确答案是 AC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1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唯物史观立足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A)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人手(D) 、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它不是对历史表象的经验描述,而是对历史本质的逻辑把握(C) 。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为 AC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2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35、评价历史人物要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进行全面的考察(A)。在阶级社会,选项 B 内在地包含在选项 A 中。选项 D 是选项 A 的另一种表述方式。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为 ABD。【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3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

36、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AB 项的多数人和势力强大的人不等于人民群众,不能作为正确选项;只有 CD 才是符合题干的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及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提出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的理论。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内在机制和现实基础是劳动,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它既是使人类社会从自然界独立出来的基础,又是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特殊本质的标志。劳

37、动是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过程,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形成人们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所以,ABCD 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5 【正确答案】 材料 2 和材料 3 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科学至上论,只不过材料 2 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而材料 3 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6 【正确答案

38、】 材料 1 的观点不同于材料 2、材料 3 材料 1 把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认为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材料 2 和材料 3 则只见物不见人。【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7 【正确答案】 材料 4、5 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其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发挥与实现,要通过社会基本矛盾来展开,同时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息息相关。对我们的启示是: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

39、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8 【正确答案】 材料 1、2 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材料 3 体现了社会意识仅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9 【正确答案】 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紧密相连。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先进文化的建设。在当代中国,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才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知识模块】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