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851530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一观点表明马克思主义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类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关于人类的最普遍规律的科学(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无产阶级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自此以

2、后,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源在于(A)它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B)它是以革命性为基础的实践性与科学性的统一(C)它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庄严宣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

3、唯物主义(B)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D)实现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4 党的十八大深刻论述了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也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是只服务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体系(

4、B)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C)已经脱离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D)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5 哲学所研究的规律适用于(A)整个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B)整个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C)整个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D)整个精神世界的一切领域6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得者李振声在获奖感言中说道: “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

5、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 “物是观念的集合”(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8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这两种观点(A)一致,都是唯物主义观点(B)一致,都是唯心主义观点(C)不一致,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D)不一致,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9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 。中国春秋时代 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 ?万物之本原也 ”。他们的观点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近代机械唯物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0 “人是机器 ”的

6、观点是(A)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11 “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问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 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这种对时间和空间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12 物质和物质范畴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具体和抽象的关系(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3 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具有同一性的关系1

7、4 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可是,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又说“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两种观点(A)一致,都承认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一致,都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C)不一致,前者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后者是形而上学不变论(D)不一致,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相对主义诡辩论15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的错误在于(A)否认时空的客观性(B)否认时空的可变性(C)否认时空的绝对性(D)否认时空的无限性16 人常说“心动不如行动” ,原因在于(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C)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17 2013 年

8、 6 月 11 日 17 时 38 分许,搭乘 3 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再次访问天宫一号。执行载人空间各项科学实验任务。从人类实践的构成要素看。承担此次任务的“神舟十号” 载人飞船属于(A)实践的主体(B)实践的客体(C)实践的对象(D)实践的手段18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是(A)自在世界自然而然就演变为人类世界(B)自在世界是第一性的,人类世界是第二性的(C)自在世界是物质的,人类世界是精神的(D)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统一和分化19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

9、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狼孩” 有意识,(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狼孩”没有有意识,(C)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长期下去“狼孩 ”会有意识(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脱离了社会的“狼孩” 没有意识20 “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这种说法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21 正确的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思想归根结底来自于(A)主观想象(B)错误判断(C)客观世界(D)落后思想22 “先有设计蓝图,后有高楼大厦” 。这个观点

10、体现了(A)意识在先,物质在后(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意识活动表现为物质活动(D)思维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23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表明(A)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的产物(B)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客观世界(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24 “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是(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25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体现的哲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决定物质(C)物质可以变成意识(D)意识可以变成物质26 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A)世界的本原就是物质(B

11、)世界的本原就是精神(C)世界是统一的(D)世界是运动的27 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A)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观点(B)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8 欧洲谚语说:“ 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A)事物是南量变引起质变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D)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表现的29 2013 年 5 月 28 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警报。警报城市的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相关单位切断有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暂停户

12、外作业;各基层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这说明(A)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B)世界是变化的,发展的实质是前进的上升的(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要一切从实际出发(D)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30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其表现有(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C)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活动(D)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31

13、 马克思认为:“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因为“真正的哲学”(A)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B)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C)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D)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32 160 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就是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从整个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B)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看,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C)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体现在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4、,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D)这种与时俱进表现在它们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3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辩证关系是(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前提(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根本所在(C)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必然要求(D)求真务实,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集中体现3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凶为它(A)把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贯彻到一切领域(B)把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贯彻始终(C)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

15、证法的高度统一(D)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的高度统一35 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B)物质就是水、火、气或粒子(C)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6 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A)万事万物都是精神的产物(B)认识是先于经验和事物(C)主观意志决定一切(D)世界是不可知的37 中国古代的“ 五行说” 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说法(A)科学地解决了物质第一性的论断(B)是一种可贵的猜测,包含了合理因素(C)十分荒谬,没有意义(D)将世界归结为几种物质形态,把问题简单化了38 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我思故我在(B)存在就是被感知

16、(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万物皆备于我39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哪些属于物质现象(A)镜中花,水中月(B)阶级斗争(C)引力场(D)未实施的城市建设规划40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A)时间空间的客观性(B)时间空间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为转移的(C)否认了时间空间的绝对独立性(D)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要一切从时间、地点、条件出发41 下列各项能体现时间一维性的有(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B)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徒明朝悔今朝(C)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42 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指(A)通过实践活动使客体主体化(B

17、)通过实践活动使主体客体化(C)通过实践主体把客体信息改变为主体的思维形式和内容(D)通过实践主体将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产生改造客体的目的、计划、方法等实践观念43 下列活动中哪些属于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具体表现(A)学生上课学习(B)运动员参加比赛(C)农民灌溉土地(D)神州十号太空漫游44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是(A)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B)人类世界不断改变着自在世界的界限(C)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区分和统一的基础(D)自在世界可以转化为人类世界45 石头虽然天成,却是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伴侣。从远古取石为器,到用石修房盖屋、制碾制磨、装点美化生活,石头给人类的

18、发展繁衍提供了无尽的帮助。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A)人类可以根据自然物的属性利用自然物(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C)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人类意识能够直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46 劳动在意识起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劳动(A)使猿脑变成了人的大脑(B)使猿的前肢变成了人手(C)创造了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D)丰富了意识的内容,锻炼了人的思维能力47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说明(A)意识就是存在(B)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C)意识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意识是存在的反映48 “精神”从一开始就很

19、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 “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青之即语言。这说明(A)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精神(B)意识永远依赖于物质(C)语言是现实的意识,是意识的表现形式(D)意识也就是物质的东西49 人类意识与人工智能的联系是(A)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思维活动的模拟(B)人工智能和人的意识都依赖于物质(C)人工智能已经超越了人的意识(D)人工|智能是人类思维能力的物化50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有(A)纸上谈兵,画饼充饥(B)胸有成竹。料事如神(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D)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51 从物质和意识关系上来判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0、(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志不强者智不达(D)审时度势、相机行事52 下列命题中属于第一性、第二性关系的是(A)物质和意识(B)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C)实践和认识(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53 下列命题中体现第一性、第二性关系的是(A)物质和物质范畴(B)运动和静止(C)客观规律和科学定律(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53 从古到今的哲学家们都承认人们所感知的世界存在着千姿百态、复杂多样的事物和现象。并力求探索世界万物共同的本质、本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 1古

21、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是因为万物都是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源。材料 2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的本原是一。“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54 材料 1、材料 2 的不同哲学倾向和共同特点;55 材料 3、材料 5 的共同哲学倾向和不同点;56 材料 4、材料 5 的不同哲学倾向;57 材料 5 同材料 1、材料 3 的共同点与不同点。57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 天 ”作出了各自的解释。现将有关

22、材料摘录如下:材料 1孔子的学生子夏说:“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孟子 一书栽。“万章日;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日: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而舜有天下也,敦与之? 日天与之。”材料 2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意宇) 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材料 3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下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58 材料 1、2、3 各自所说之天各指什么?59 材料 1、2 的共同哲学倾向和不同点是什么?60 材料 3 的哲学观点及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是

23、什么?61 拿破仑描写过骑术不精但有纪律的法国骑兵和当时无疑地最善于单个格斗但没有纪律的骑兵马木留克兵之间的战斗,他写道:“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兵,一百个法国兵与一百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三百个马木留克兵,而一千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兵。”评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规律以及这一规律对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启示。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模拟试卷 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

24、试题解析】 本题观点语出马克思,该观点讲哲学为谁服务的问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和研究对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研究对象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B 项说法错误;C 项讲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与题目观点无关; D 项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题目观点无关。【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都强调并论证了该知识点。B 项说法错误,A 、D

25、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A 项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项是马克恩主义的理论品质; D 项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在第一章第一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理论。因此,A 、B 、C项说法都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

26、和人类解放的科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的含义。从古至今的一切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因为人类也属于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所以 B 项表述是最准确的。【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的意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因此,ABC 表述都错误。【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

27、质性及其发展规律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方法论是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与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A 项是唯物主义世界观。B 项是唯心主义世界观,C 项是群众史观,D 项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内容。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对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

28、标准。材料中“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是荀子的天道自然的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但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朱熹的“理学”思想,它强调以“理”为世界的本原,所以是唯心主义。材料并无涉及思维能否反映现实的问题,所以与 D 项无关。【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朴素唯物主义是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五行等)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朴素唯物主义总体上是正确的,但由于受到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朴素唯物主义是依据直观经验和比较粗浅的自然知识所作的理论概括,缺乏一定的科

29、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带有猜测成分,具有直观性、朴素性的特点。材料中两种观点都是典型的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机械唯物主义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种形态,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四个特性。也是局限性:第一,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第二。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第三。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

30、,都缺乏实践的观点;第四。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以及时空概念。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材料中“与其他世界无关”、“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都体现了孤立的观点;“永远相同的和不动的”体现了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材料表达的时空概念说明了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因此,材料的观点虽是唯物主义观点,但是形而上学的。【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

31、展规律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而“物质范畴”就是对物质的概括和总结,是哲学的概念,是人类意识的产物。因此。二者应该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与物质形态的区别。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之间的关系:区别: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的抽象和概括,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永恒的、不灭的;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暂时的、可以消失的:联系;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

32、现。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相互渗透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既承认绝对运动,又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是辩证法的观点;“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如果否认绝对运动,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观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时空观。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也具

33、有客观性,否认其客观性会陷入唯心主义时空观。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物质运动的状态是变化的。而作为物质运动存仕形式的时空的具体特性也是变化的,否认时空具体特性的相对性即可变性,就会陷入机械唯物主义时空观或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如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的基本特征。列宁指出;“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指实践本身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是直接的现实,实践能把认识变成直接的现实。材料中“心动”即为认识,“行动”即为实践。【知识模块】

34、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客体即对象是客观世界;实践的手段是工具设备。【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用实践观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自然世界和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类世界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世界的统一体。所谓“人化自然”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人类世界不断改变着自在世界的界限。自

35、在世界可以转化为人类世界。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区分和统一的基础。【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起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人脑只是作为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参与了社会性的劳动过程。【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虽然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被动的反映。庸俗唯

36、物主义抹杀意识的主观特性,把意识等同于物质,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从本质上说,意识永远依赖于物质。意识不论正确与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性。意识能动性也叫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表现在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高度创造性,通过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就是意识的反作用。【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3 【正确答案

37、】 D【试题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意识能动性和实践的基本特征。意识能动性表现在不仅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但实践的基本特征不仅仅包括在意识指导下的自觉能动性,还包括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制约性。表明实践活动是要受到客观条件、客观规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是客观存在、是根源,意识是主观存在、是派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题中“原则”就是意识,是从人类历史和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即研究出来的;而“研究的出发点”是事实即客观存在。因而这句话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知识模块

38、】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喻做事缺少必要的物质条件,很难做成。正是反映了物质决定意识,虽然C、D 项表述也对,但没有体现题意。【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一元论的理解。关于世界的本质,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是一元论。一元论有两种: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者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但在统一于

39、什么的问题上,二者却大不相同。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方法论要求。A 、B 项是唯物主义观点;C 项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D 项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物质统一性原理和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联系观的理解应用。这是欧洲的一个寓言故事,是说如果马蹄铁上的钉子丢了,蹄铁就会脱落,战马就会跌倒,战士就会摔伤,战争就会失败最后国家就会灭亡。一个国家就倾覆在了一颗马蹄

40、钉上,这正说明了事物的普遍联系。【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无处不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联系观要求我们要注意把握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种联系,注意分析各种联系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本题中由于天气的变化,不同部门、不同主体的防范应对措施是不同的。【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30

4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依据。包括社会历史条件(A),现实需求(B)主观条件(C) ,思想渊源 (D),因此全选。【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3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所谓“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在马克思看来,就是哲学要代表自己的时代和自己所处时代的人民。哲学问题是时代的产物,其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因此,ABCD 选项全对。【

42、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3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十八大对这一观点有了新的阐释:它体现为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一脉相承”;二是“与时俱进”。从整个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看,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种一脉相承表现在它们都有一以贯之的思想基础、根本立场和社会理想,即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43、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面对并回答时代课题,都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都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因此,D 项错误,它是一脉相承的表现,而不是与时俱进的表现。【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3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现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前提,也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前提;实事求是,是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根本所在,也是科学发展观内容体系的根本所在;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求真务实

44、,是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集中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旨所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根本,与时俱进是必然要求。求真务实是集中体现。【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3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物质观。因此,ABCD 都符合。【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5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本题考

45、查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一切唯物主义包括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又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本题应选择三种唯物主义的共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是决定意识的;意识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只有 A、C符合,B 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D 项只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表现。【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6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主要形式。一切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本题应选择两种唯心主义的共性 t 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或精神的,万事万物都是精神的产物;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或

46、认识)先于客观而存在。只有A、B 符合,C 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D 项属于不可知论。【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7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理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和非科学性的缺陷,缺乏科学的论证。但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8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唯心主义的主要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

47、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ABD 项中“我思”、“感知”、“于我”都是人的主观精神的表现,因而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项所谓的“绝对观念”,不是你的观念、也不是我的观念、也不是他的观念,它是独立于人的存在的一种客观性,因而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9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列宁对物质的定义为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A、B、 C 选项是分别表现不同领域中,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D 项的“

48、规划”是意识的表现,因此答案为ABC。【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0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运动和时空观。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承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观点,否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观点;承认时空的客观性但否认时空同物质运动相联系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因此,AB 符合,D 项是坚持时空观的方法论意义,也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运动的时空观。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即一维性或不可逆性。题中各项都反映了时间一维的、不可逆的

49、特点。【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一界定包括两层涵义: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具有感性的即物质性的性质和形式的客观活动。“实践主体”即人,“实践客体”即客观的物质世界。“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主体客体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3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的本质含义及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连接主客观的桥梁。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A、B 项是人改造自我的活动, C 项是生产实践,D 项是科学实验。【知识模块】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用实践观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在世界是一个没有被人类影响和改造过的世界。是纯粹的自然界或天然世界;人类世界又叫属人世界,是指被人类实践活动创造、影响、改造了的世界。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对立统一的基础,表现在: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实践是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