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我国古代神权法思想形成于 ( )(A)唐虞(B)夏(C)商(D)西周2 邓析的法律思想集中体现在 ( )(A)令顺民心(B)以法统军(C)不是礼义(D)明德慎罚3 儒家礼的本质特征是 ( )(A)忠(B)孝(C)等级差别(D)仁4 孔子对周礼的重要修正之一是 ( )(A)强调孝、忠(B)强调差别(C)纳仁人礼(D)将礼客观化5 按照墨家“ 义” 的概念,下列不属于 “不义”的行为是 ( )(A)亏人自利
2、(B)杀人(C)杀盗人(D)党父兄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出自 ( )(A)论语(B) 道德经(C) 庄子(D)韩非子7 在法家中,主张“ 弃知去己、无用智贤 ”的思想家是 ( )(A)韩非(B)慎到(C)商鞅(D)申不害8 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六国。先秦法家理论在秦的实践者和秦始皇的主要辅佐者是 ( )(A)韩非(B)吕不韦(C)李斯(D)萧何9 试图把儒家礼治理论具体化、制度化、法律化,并力求付诸实践的第一人是 ( )(A)董仲舒(B)贾谊(C)荀况(D)刘安10 对民众的反抗持支持态度的思想家是 ( )(A)刘颂(B)张斐(C)鲍敬言(D)嵇康11 泰始律是一次以
3、_法律思想为指导的大规模的系统性修律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名家12 王安石变法思想的哲学基础来自 ( )(A)尚书(B) 论语(C) 老子(D)韩非子13 黄宗羲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认为造成天下混乱、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礼制(B)法制(C)君主制度(D)分封制度14 被杨鸿烈称为“ 中国法系在他手里承先启后 ”,并且又是 “媒介东西方几大法系成眷属的一个冰人” 的是 ( )(A)张之洞(B)杨度(C)沈家本(D)孙中山15 “竹刑”的创造者是 ( )(A)子产(B)邓析(C)韩非(D)管仲16 孟子认为人生来便具有善的本性,即所谓“四心” ,下列不属于“四心”
4、的是 ( )(A)恻隐之心(B)羞恶之心(C)辞让之心(D)恭敬之心17 先秦法家中主张“ 术治 ”的思想家是 ( )(A)慎到(B)商鞅(C)申不害(D)齐国法家18 将儒家的“ 三纲” 法典化的是 ( )(A)春秋决狱(B) 白虎通义(C) 春秋繁露(D)淮南子19 贯彻杜预修律与注律之始终的基本精神是 ( )(A)文约而例直(B)天人感应(C)屈法伸情(D)格之以名分2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改革不仅带来本民族的进步,推动民族融合,促进封建制的发展,而且在法律上 ( )(A)加速了封建法律的儒家化(B)拖延了封建法律的儒家化(C)加速了封建法律的法家化(D)增强了道家思
5、想对封建法律的影响21 用水比喻人民,舟比喻君主,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的君主是 ( )(A)杨坚(B)杨广(C)李渊(D)李世民22 柳宗元认为刑、礼关系应是 ( )(A)其用则合,其本则异(B)其本则合,其用则异(C)完全不同(D)完全一致23 理学形成的朝代是 ( )(A)唐(B)宋(C)元(D)明24 庆历新政的主持者是 ( )(A)朱熹(B)王安石(C)范仲淹(D)张居正25 王安石在法治和人治关系上的观点是 ( )(A)法治、人治统一论(B)推崇法治、贬抑人治(C)推崇人治,贬抑法治(D)既不要法治,也不要人治,推崇无为而治26 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的思想命题的是 (
6、)(A)王夫之(B)龚自珍(C)黄宗羲(D)魏源27 近代中国,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家是 ( )(A)林则徐(B)洪仁玕(C)龚自珍(D)魏源28 洋务派中号称“ 学兼汉宋 ”,在清末督抚中被人称为最有才学的是 ( )(A)曾国藩(B)左宗棠(C)张之洞(D)刘坤一29 沈家本重视用法“ 平恕 ”,执法“得中”。他认为中国古代刑法中,最为 “得中”的是 ( )(A)吕刑(B)汉法(C)唐法(D)隋法30 辛亥革命前后,章太炎将四权作了修正,并增加了 ( )(A)教育权(B)司法权(C)行政权(D)纠察权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7、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 下列说法符合龚自珍思想的有 ( )(A)禁绝鸦片,宜用重典(B)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说(C)批判封建法律制度,“更法改图”(D)赞赏西方法律制度(E)民主议政、广开言路32 曾国藩强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于礼” 。在他看来 ( )(A)一般人学礼,可以学到“经世之术”(B)士大夫学礼,可以“辅世长民”(C)一般人学礼,就会“循规绳矩”(D)统治者学礼,可学到“经世之术”(E)实行礼治就是要施仁政于民33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有 ( )(A)康有为、梁启超(B)张之洞、刘坤一(C)谭嗣同、严复(D)
8、孙中山、章太炎(E)龚自珍、魏源34 沈家本认为“ 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 ”,至于如何得其用法之人,他主张 ( )(A)所有国家官吏,“ 皆宜知法”(B)司法官吏应具有专门知识(C)设置律学博士,教授法学(D)靠贤人来制定善法(E)法治、人治并重,法律、道德“相须为用”35 孙中山认为人民的“ 政权 ”包括 ( )(A)选举权(B)创制权(C)罢免权(D)复决权(E)监察权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36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37 “世卿世禄 ”制38 以德去刑39 赏当贤,罚当暴40 抱法处势四、简答题每小题 7 分41 简述墨家“ 一同天下之义 ”的法律起源论。42 简述董仲舒的春秋法统说的主
9、要内容。43 简述韩愈的“ 道统论” 及其在法律思想上的反映。五、论述题每小题 12 分44 试述朱熹“ 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 ”的法律思想。45 试述张之洞“ 整顿中法 ”的措施。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 1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神权法思想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邓析是春秋时期新必地主阶级的代表,“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足邓析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3 【正确答案
10、】 C【试题解析】 荀子对儒家的礼作了新的解释,赋予它以封建等级制的内容。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孔子强调仁和礼,并纳仁礼,以仁释礼,就是想从道德和政治法律两方面来约束人们的行动,使之合乎礼。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墨家认为,义就是利,“兼相爱”必须表现为“交相利”,义和利是相互结合的。“杀盗人”是利人民的行为,不属于“不义”。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老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现存老子又叫道德经。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史记说慎到早年曾“学黄老道德之术”。从他所主张的“弃知去己”、“无用智贤”等观点来看,他的主张确有与道
11、家相似之处。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个国家的缔造者是秦始皇,而李斯则是先秦法家理论在秦的实践者和秦始皇的主要辅佐者。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贾谊根据时势的变迁,提出礼治和礼法结合的理论,并要求把它制度化,具体贯彻到实际政治中去。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鲍敬言的言论中包含这样一个合理的、积极的逻辑:人民反抗是正当的。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三年修订新律,史称泰始律。这是一次以儒家法律思想为指导的大规模的系统性修律。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王安石
12、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他认为,万物的根源是来自脱离人们意志而独立存在的自然界。老子构成了他变法思想的哲学基础。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黄宗羲以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事实为据,指出君主制度是造成天下混乱、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沈家本既是清王朝中力图“变法自强”的谋臣,又是近代著名法学家。近代法学家杨鸿烈说:“中国法系全在他手里承先启后,并且又是媒介东西方几大法系成为眷属的一个冰人”。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邓析私自编定了一部更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刑法。因为写在竹简上,所以被称为“竹刑”。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孟子认为,
13、人皆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韩非进一步发展了申不害的“术治”思想,特别强调要把法和术结合起来。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法律思想方面,董仲舒所提出的主张,特别是他所倡导,经白虎通义明确昭示于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后来成为指导封建立法、司法的基本原则。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贯彻杜预修律与注律之始终的基本精神是“文约而例直”。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儒家思想是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他通过自己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不但推进了改革,而且延续并推进了汉魏以来的法律儒家化。21 【正确答案】 D【试题
14、解析】 李世民对伟大的人民力量身怀畏惧,时存戒心,曾多次以水比喻人民,以舟比喻君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不畏惧”!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柳宗元在他的驳复仇议中,明确指出刑、礼“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意为礼与刑的根本原则是一样的,而它们的用途却迥然不同。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理学是宋代形成并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学术思想,其萌发于唐代中后期,中经北宋的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最后由南宋朱熹集其大成。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范仲淹主持的改革运动,被称为“庆历新政”。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王安石把法度和贤才的作用统一起来,认
15、为法治和人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因素,形成了法治、人治统一论。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黄宗羲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思想命题,认为从为民兴利除害的作用上比较,“法”的作用要大于“人”的作用,更应重视“法治”的定立与实行。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为了战胜侵略者,魏源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和军事上的优点、缺点,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2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张之洞“学兼汉宋”,因此要先有好的法律。在督抚中号称最有“才学”。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沈家本对中国历代王朝的刑法,几乎都作过考证,特别赞赏西汉文景之世“为汉法最平恕之时”,而“刑法以
16、唐法为得中”。3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辛亥革命前后,章太炎将四权作了修正,并增加纠察权,主张建纠察院或都察院。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龚自珍的主要主张有:批判封建法律制度,“更法改图”;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说;“不拘一格降人才”;禁绝鸦片,宜用重典。3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曾国藩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于礼”。在他看来,统治者的学礼,可学到“经世之术”;士大夫学礼,可以“辅世长民
17、”;一般人学礼,就会“循规绳矩”。33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甲午战争之后,改良主义思想迅速发展成为变法维新的社会思潮,并逐步形成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是这一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3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对于如何得其用法之人的问题,沈家本主张:所有国家官吏,“皆宜知法”;司法官吏应具有专门知识,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设置律学博士,教授法学。3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孙中山“五权宪法”的核心是把政权和治权分开,由人民掌握“政权”,政府实施“治权”。“治权”相对于“政权”称作能,故称“权能分治”。人民的“
18、政权”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四项。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36 【正确答案】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春秋时期邓析提出的主张。法即效法;是即肯定,“ 不是” 即不承认,反对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王”不值得效法,“礼义”也不见得正确,没有必要非遵循不可。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邓析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37 【正确答案】 世卿世禄制是西周宗法制的产物。在周代的统治中,宗法制下奴隶主贵族一般来说始终是世袭的,发展到后来,不但周王、诸侯和大夫是世袭的,而且作为国王和诸侯手下重要官职的“卿” 也成为世袭的,形成 “世卿世禄”制。38 【正确答案】 儒家代表人物孔
19、子视道德教化为消灭犯罪的有效手段。他认为审判和刑罚的目的在于消除争讼发生的原因,而不在于残酷地制裁。他的这一思想被后人归纳为“ 以德去刑” 。39 【正确答案】 墨家看来,施行赏罚时必须始终贯彻“赏必当(相当)贤,罚必当暴”的原则,国家才能得到治理。“得善人而赏之,得暴人而罚之也。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矣。” 相反,如果 “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者已无故 (功)也,其所罚者亦无罪”,那么就会使人懒惰,不去做好事,不去努力耕作,即使有了剩余的财物,也不相互资助,有好的学问就隐藏起来而不相互教诲。结果必然导致饥不得食,寒不得衣,乱不得治。赏就起不到鼓励的作用,罚就起不到“惩暴” 的作用。40
20、 【正确答案】 抱法处势,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法治理论。指君主治理国家,首先要有权势,势治是法治的前提。若无势,则不能令行禁止。但是,势又不能离开法。离开法治,势治就会变成人治。因此,法和势必须结合。抱法处势,就能治理好国家。四、简答题每小题 7 分41 【正确答案】 墨家否认国家和法律的先天存在,认为人类历史上有过“一人一义,十人十义” 的时期。各有各的是非标准,从而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和争夺。国家和法律的产生是为了“ 一同天下之义 ”,消灭混乱。这种法律起源论的目的在于使“兼相爱”、“交相利”成为法律和政策,统一人们的思想,建立对劳动者有利的社会秩序。42 【正确答案】 董仲舒认为孔子
21、作春秋就是为后王立法,将春秋推崇备至,视其为治国理民的法典,依照春秋的理论和精神解决政治法律疑难问题。其春秋法统说有以下内容:春秋“ 大一统”思想。“大一统” 主要指要求统一,并以君主为绝对权威。从秦弊政中吸取教训,提出 “更化论”,用仁、义、礼、智、信“ 五常之道” 调整治国策略,进行 “更化”,制定出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长远利益的政策。“ 罢黜百家 ”,统一思想。总的说来,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对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43 【正确答案】 韩愈提出“道统论” ,主张君权至上。他坚决反对佛教并用传统世系的宗教法与之对抗。他以儒家“道统” 的继承人自居,宣扬儒家的纲常名教,企
22、图用儒家的学说代替佛、道的教义。韩愈“道统论” 的中心思想是儒家一向所倡导的仁义道德,主张博爱和遵行封建纲常来行事,反对假借佛、道等外物来修炼德行。韩愈还对“修齐治平 ”的原理进行了阐述,批评佛、老的遁世无为,忘却天下国家的宗教修养。在这个理论思想的指导下,韩愈提出了维护君权,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的主张。五、论述题每小题 12 分44 【正确答案】 在刑罚宽严问题上,朱熹力主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他认为,“今人说宽政,多是事事不管,某谓坏了这宽 字” 。他分析其原因时说:执法者为佛教祸福报应说所迷惑,“多喜出人罪以求福报” ;或为 “钦恤之说”所迷惑,“ 以为当宽人之罪而出其死” ,凡遇罪当杀者,
23、总为之开脱,以待上奏之后裁决;或对“ 罪疑从轻”之说的曲解,以为凡罪皆可以从轻。他要求纠止这种自利十罪犯、有害于被害者的做法。朱熹主张执法从严,但不等于主张“滥刑” ,有时还强调“慎刑”。朱熹的严刑主张,还具体反映在恢复肉刑、限制赎刑、严惩“奸凶” 等问题上。第一,主张恢复肉刑。“今徒、流之法,既不足以止穿窬淫放之奸,而其过于重得则又有不当死而死,如强暴赃满之类者”。如果恢复肉刑,虽然摧残了人的肢体,却保全了他的性命,且又不能继续作恶。这是“仰合先王之意而下适当世之宜” 的好办法。第二,限制赎刑。他认为,原来规定的赎刑,只适用丁轻罪:“罪之极轻,虽人于鞭扑之刑而情法犹有可议者。”后世出现的“
24、赎五刑法,非圣人之意也 ”。重罪仍适用赎刑,结果是有财者杀人伤人而可幸免刑狱之苦,无辜者又何其不幸。因此,对赎刑的使用必须严加限制。第三,严惩“ 奸凶” 。朱熹主张,对于危害封建统治的“奸凶”,要迅速严厉地加以惩处,决不宽贷。他说:“明正典刑,使奸凶之人,不得以迁延幸免。”以“以严为本 ”为原则,朱熹还要求维护封建纲常伦理,审理案件须先分清尊卑、上下、长幼、亲疏的区别,然后才判断其是非曲直。由此可见,朱熹的“以严为本” ,最终是以维护封建纲常伦理为目的,他不惜抛弃“直” 与“不直”的是非界限,混淆罪与非罪的区分。45 【正确答案】 张之洞整顿中法的措施有:(1)“除讼累”,即革除差役,消除讼累,试行警察制度;(2)“省文法”,即减省诉讼中的繁文缛节;(3)“恤相验”,即官吏勘验命案必须“轻骑简从,不准纵扰”;(4)“省刑责”,即指除命盗案件外,其他案件及各种人证都不得刑讯;(5)“重众证”,即重证据轻口供,除死罪必须有供词外,其他军流以下诸罪只要证据确凿经上司复核即可按律定拟;(6)“改罚锾”,即民事案件甚至轻微刑事案件,皆可缴银赎罪;(7)“修监羁”,即改良监狱的条件和管理。以上各项虽然对封建制度的根本性质毫不触动,但毕竟或多或少地吸取了西方的某些东西,其中“ 省刑责”、“改罚锾”、“修监羁” 几项,显系参照西法而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