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以德配天 ”是( )的思想。(A)孔子(B)老子(C)周公(D)孟子2 子产的刑法思想是对( )的继承。(A)明德慎罚(B)事统上法(C)一断于法(D)德主刑辅3 孔子据以主张“ 父子相隐 ”的周礼原则是(A)明德慎罚(B)舍生取义(C)为亲者讳(D)不党父兄4 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A)兼爱(B)非攻(C)尚贤(D)尚同5 先秦法家中,提出了法势术相统一的“法治” 思想体系的是(A)商鞅(B)慎到(C
2、)申不害(D)韩非6 新书的作者是(A)萧何(B)王充(C)贾谊(D)董仲舒7 将刑名置于篇首,始于(A)晋律(B)唐律(C)汉律(D)魏律8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的规定出自(A)唐律疏议(B) 开皇律(C) 泰始律(D)傍章律9 下列思想家中,明确提出贫穷是犯罪的根源的是(A)李世民(B)杨坚(C)自居易(D)韩愈10 设“明法科 ”培养执法官吏的提倡者是(A)范仲淹(B)王安石(C)张居正(D)魏源11 提出“同条共贯 ”,“相扶成治”的法律体系说观点的人是(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王安石12 海国图志的作者是(A)龚自珍(B)魏源(C)林则徐(D)康有为1
3、3 1897 年,康有为出版了( ),为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A)孔子改制考(B) 新学伪经考(C) 上清帝第六书(D)大同书14 梁启超认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应实行(A)民为政(B)一君为政(C)君臣共理天下(D)无政15 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否定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最为坚决的人是(A)黄兴(B)宋教仁(C)章太炎(D)孙中山16 西周的礼治建立的基础是(A)土地私有制(B)土地公有制(C)土地王有制(D)土地庄园制17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形成最早的学派是(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18 孟子以“仁政 ”为指导来论述法,这一论述所围绕的中心是(A)教以人伦(B)不误农时(
4、C)省刑罚、薄税敛(D)正经界19 墨家提倡的“ 义” 是(A)君礼臣忠(B)父慈子孝(C)孝悌忠恕(D)人们之间的互爱互利20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出自(A)论语(B) 道德经(C) 庄子(D)韩非子21 在秦王朝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22 东汉王朝的“ 国宪”( 根本大法 ),对我国封建法律有着深远影响的是(A)九章律(B) 春秋繁露(C) 张杜律(D)白虎通义23 泰始律成于(A)魏(B)蜀(C)吴(D)晋24 代表白居易法律思想的作品是(A)时令论(B) 天说(C) 策林(D)驳复仇议25 理学形成的朝代是(A)唐(
5、B)宋(C)元(D)明26 朱熹认为诛杀犯死罪的人是(A)“滥刑”(B)违背 “德礼” 的(C)违背 “天理” 的(D)符合“天理 ”的27 下列选项中,不是金世宗破格选用人才措施的是(A)取一技之长,不待“全才”(B)改革官吏终身制,劝说老年官吏退休(C)不循资历,多用青年人(D)用人“试之以事 ”28 魏源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下列不属于他所说的 “夷之长技”的是(A)战舰(B)火器(C)养兵、练兵之法(D)立议院开国会29 主张“冲决一切封建网罗” 的维新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30 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大汉族主义情绪最为严重的是(A)孙中山(B)黄兴(
6、C)章太炎(D)宋教仁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 张之洞提出“ 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主张(A)采西法不能违背纲常礼教(B)反对 “西法” 中一切先进的东西(C)提倡民权和男女平等(D)提倡罪刑法定(E)主张司法独立32 以下选项中属于荀子礼法起源思想重要内容的是(A)欲利自为(B)人之性恶(C)明分使群(D)明于天人之分(E)化性起伪33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极力主张的“三纲五常” 中的 “三纲”包括(A)君为臣纲(B)夫为妻纲(C)子为父纲(D)父为子纲(E)臣为君纲3
7、4 以下属于朱熹关于德、礼、政、刑关系的论述的有(A)德礼为本,政刑为末(B)德礼之间,以德为本,以礼为末(C)政是统治工具,刑是辅助统治的方法(D)德礼与政刑本质上是一致的(E)重视礼义道德的感化作用35 下列属于黄宗羲法律思想的内容的是(A)明确反对封建“ 家天下” 制度(B)指责封建法律为“一家之法”、“ 非法之法”(C) “趋时更新” 的法律时变观点(D)具有民主因素的“ 法治” 理论(E)“任法” 与“任人”结合的司法主张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36 道37 韩愈的性三品说38 天朝田亩制度39 礼法之争40 理同气异四、简答题每小题 7 分41 简述墨家“ 一同天下之义 ”的法律
8、起源论。42 简述张居正“ 信赏罚、一号令 ”的法律思想。43 简述梁启超“ 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 ”的三权分立说。五、论述题每小题 12 分44 试述唐律疏议中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体现。45 试述董仲舒的法律思想及其特点。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C2 【正确答案】 A3 【正确答案】 C4 【正确答案】 A5 【正确答案】 D6 【正确答案】 C7 【正确答案】 D8 【正确答案】 A9 【正确答案】 C10 【正确答
9、案】 B11 【正确答案】 C12 【正确答案】 B13 【正确答案】 A14 【正确答案】 B15 【正确答案】 C16 【正确答案】 C17 【正确答案】 B18 【正确答案】 C19 【正确答案】 D20 【正确答案】 B21 【正确答案】 C22 【正确答案】 D23 【正确答案】 D24 【正确答案】 C25 【正确答案】 B26 【正确答案】 D27 【正确答案】 C28 【正确答案】 D29 【正确答案】 D30 【正确答案】 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 【
10、正确答案】 A,B32 【正确答案】 B,C ,D,E33 【正确答案】 A,B,D34 【正确答案】 A,B,C,D,E35 【正确答案】 A,B,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36 【正确答案】 道,本义是路、途径,引申为规律、道理。在老子中,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从宇宙观、人生观的角度,指支配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规律,常以“天道” 相称;一是从统治方术方面,指统治者制驭天下的最高原则和根本策略,又称“君人南面之术” 。老子之 “道”,就是自然之道。“ 道”是万物的本原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37 【正确答案】 韩愈继承了董仲舒的性三品说,认为统治者生来具有上品的“善
11、性”,劳动人民具有下品的“ 恶性”,中间阶层的性则是中品,可以“导而上下” ,即可上可下。这种性三品说,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人性论,为统治阶级的严刑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的性三品说同时也可以用来反对佛教。38 【正确答案】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也足太平天国初期立法的指导原则。它以改革封建土地私有制为核心,设计了一套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结构。它反映了农民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但是这种绝对平均,只能是小生产者的空想,无法实现。39 【正确答案】 礼法之争是清末修律过程中产生的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和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之间的论战。两派论战的焦点是采用旧的纲常名教还是采
12、用西方资产阶级法律理论作为立法宗旨的问题,论战的结果以法理派的退让妥协而告终。但论战对于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中华法系”的瓦解。40 【正确答案】 “ 理同气异 ”是理学所提出的人性论。在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中,“理”是创造和主宰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最高精神本体。“理”必须靠“ 气”来体现,“气”的千差万别就构成了具体的多样化的宇宙万物。人也是“理”和“ 气”的混合物。“理”在人类社会的体现就是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在人性上称做“天地之性”,这是永恒的、不变的;“ 气” 在人性上则表现为 “气质之性”,即“ 人欲”,这是因人而异的。四、简答题每小题 7 分41 【正确答案
13、】 墨家否认国家和法律的先天存在,认为人类历史上有过“一人一义,十人十义” 的时期。个人有个人的标准,从而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和争夺。国家和法律的产生是为了“ 一同天下之义 ”,消灭混乱。这种法律起源论的目的在于使“兼爱”、“交利”成为法律和政策,统一人们的思想,建立对劳动者有利的社会秩序,是进步的。42 【正确答案】 张居正“信赏罚、一号令” 的法律思想有以下几方面: (1)主张高度集权,以法律政令规范天下。(2)立法“ 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 ,即立法应随社会变化而相应更新并且应以宜时便民为原则。(3)整饬吏治、慎用刑罚。(4)“法在必行、奸无所赦” 。他认为宽容犯罪是毫无政治眼光的“ 姑息
14、之爱”,严明法制才能造就天下安宁。43 【正确答案】 梁启超认为,中国要救亡、自强、实行变法,必须从改革中国社会本身人手,即改革中国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制度以至国家的政体。特别是变法必须变专制政体为立宪政体,实行三权分立。他的三权分立学说,即由国会行使立法权,由国务大臣行使行政权,由独立审判厅行使司法权。他把统一“三权” 的统治权称为体,认为这是不可分的,“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 。即君主立宪和君主专制的“体”是完全相同的,君主立宪里的君主和君主专制里的君主一样享有最高权力。所不同的只是“ 用” ,即在三权使用上,立宪政体对君主有些限制罢了。五、论述题每小题 12 分44 【正确答案】 唐律疏议
15、是以唐朝早期法律为基础而制定的集大成的律文及释文,代表了唐朝制定法律的最高水平。它包含的法律思想非常丰富,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封建正统法律思想:(1)“德礼为本、政教为用” 的礼法结合的思想。在唐律疏议序中说:“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法律的功效和礼仪道德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礼的精神完令融合在唐律疏议的律文中,标志着中国古代礼治的法律化已接近完成。(2)封建纲常的法律化。“一准乎礼” 的唐律比汉律更全面和具体地体现了“ 三纲 ”的原则:“君为臣纲” 置于三纲之首,对谋反、谋大逆、大不敬等造反“ 君为臣纲 ”的行为作了详细规定并给以严厉惩罚; “父为子纲”在唐律中反映得最全面和具体,
16、对构成不孝罪的种种行为严厉惩罚;“ 夫为妻纲”,维护夫权,歧视和压迫妇女,规定了“七出” 、闻夫丧不举哀等犯罪行为。 (3)维护等级特权的立法思想。唐律疏议是一部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法:贵族官吏有罪尢刑;将人民分为良贱,良贱适用不同的法律。唐律疏议是唐律的集大成者,体现了礼法的结合。其后的各朝立法均以这种礼法结合的思想作为正统法律思想,成为以后各代立法的蓝本。45 【正确答案】 (1)神化君权。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家“天人合一” 的思想,创造出一种宗教色彩非常浓厚的神学目的论,以适应神化君权的政治需要。不仅把君主的权力说成是天授予的,而且君主代表天来统治人世。董仲舒神化君权,把君权吹嘘成体现
17、了天的意志的不可侵犯的力量,目的在于借助天的力量来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以维护封建专制制度。(2)以阴阳五行学说来阐述“德主刑辅” 论。董仲舒所主张的“ 德主刑辅” 的理论是有其特色的,那就是用阴阳氘行学说来加以阐述,形成一种“阳德阴刑 ”论。 “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助也。”在他看来,刑是德的辅助手段,是德的补充,但没有它也不能达到德治的目的,这也是“天意” 的体现。(3)“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董仲舒所宣扬的“三纲五常”,也是借助于“天意”来加以阐述的。按照 “天意”的规定,人问秩序也必须符合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 ,而“天”总足贵阳而贱
18、阴,亲阳而疏阴。属于阳的君、父、夫永远是属于阴的臣、子、妻的统治者。即所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董仲舒编造的“三纲五常”论,体现了整个封建统治关系,成为封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这种理论,在当时曾对巩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其本质来说,它是统治者用来控制人们的思想,以防止万民“犯上作乱 ”的思想武器。 (4)以经义决狱。自汉以来,儒家思想不仅渗透到法律内容中来,而且对审判决狱也有很大影响。这种做法都是受董仲舒以春秋经义决狱的影响。董仲舒是以儒家经义应用于法律的第一人,他极力倡导和鼓吹“春秋决狱”,受到汉统治者的重视。董仲舒以经义决狱,以经代律,使儒家思想在法律领域内也占据重要地位,奠定了礼法合一的基础,从而把儒家的经义法典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