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巴市一中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 9 月月考高三年级历史试题试卷类型:A说明: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 ,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卷面总分为 100 分,第卷应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单项选择题(48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8 分)1.商的晚期,卜辞中常见征伐人方、尸方的记录(人、尸在甲骨文中作为方国名称) 。 左传亦有“商纣为黎之蔸,东夷叛之” , “纣克东夷而殒其身”的内容。材料表明A. 商纣残暴无道引发暴动B. 商以武力手段慑服四夷C. 商与东夷之间战争频繁D. 商王穷兵黩武招致灭亡【答案】D【解析】【详解】根
2、据材料“卜辞中常见征伐人方、尸方的记录” 、 “纣克东夷而殒其身”等信息可知,商王征伐人方、尸方、东夷,故商王穷兵黩武招致灭亡,D 项正确。材料反映商王穷兵黩武招致灭亡,而不是涉及人民暴动,A 项错误。商以武力手段慑服四夷的说法与材料中“商纣为黎之蔸,东夷叛之”的信息不符,B 项错误。材料涉及商与东夷的战争,没有体现商与东夷之间战争频繁,C 项错误。2.据陈茂同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介绍,战国时代黄金已具备货币性质,于是国君对于功臣的赏赐,已不必采用分封土地的办法,开始用黄金货币,赏赐百金、千金的事是常见的。当时凡官必有玺,一般的玺双是铜制的,而丞相的玺则是黄金制的。由此说明当时A. 黄金是财富和
3、地位的象征B. 黄金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 统治者未采取抑商政策D. 分封制度已被彻底废除【答案】A2【解析】由材料“黄金已具备货币性质,于是国君对于功臣的赏赐,已不必采用分封土地的办法,开始用黄金货币” “丞相的玺则是黄金制的” ,这说明黄金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故选 A;材料没有提到黄金普遍流通,排除 B;材料没有提到抑政策,排除 C;战国时代分封制没有彻底废除,排除 D。3.晋文公刚即位就启用贵族分任内外诸官, “昭旧族胥、籍、狐、箕、栾、郐、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诸(同姓)姬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 。这一做法A. 反映出分封制度趋于崩溃B.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
4、C. 表明当时选官唯看家族声望D. 说明血缘亲疏决定贵族等级【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说明晋国旧姓掌握近官,同姓氏掌握中官,异姓控制远官,显然对于不同族姓分封官员不同,这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B 项正确。材料中是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封,无法反映分封制走向瓦解,A 项错误。选官只看家族声望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不符合材料主旨,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分封,D 项错误。4.孟子说“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管理者)治之耳。有贱丈夫(民间商人)焉,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材料反映战国时期A. 私营工商
5、业得到迅速发展B. 官府垄断了商业和手工业C. 官府承认私商的合法存在D. 开始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有贱丈夫(民间商人)焉” 、 “故从而征之” 、 “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等信息可知,官府向民间商人征税,反映官府承认私商的合法存在,C 项正确。材料强调官府承认私商的合法存在,没有涉及私营工商业发展的程度,无法推断出私营工商业得到3迅速发展,A 项错误。官府允许私商的存在就说明并非政府垄断商业,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开始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而是强调官府承认私商的合法存在,D 项错误。【点睛】解答的关键是从“从而征之”和“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的
6、经济进行思考即可知道答案。5.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少府属下设有各种主管,如典作兵器铠甲的考工令、主管炼染的平准令、掌管婢缝制衣服及洗补的御府令、造作刀剑及其他器物的尚方令等。仅就少府监来说,就有工匠 19800 人,将作监有 15000 人。据此可知A. 民营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巨大B.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C. 民营手工业受到政府的压制D. 官营手工业工艺传承的封闭【答案】B【解析】根据“少府属下设有各种主管”说明材料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由政府设置官职直接经营,故 B 正确,A、C 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手工业工艺传承的封闭” ,排除 D。6.“亲亲得相首匿”是西汉时期确立的刑罚适用
7、原则,即在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官府不予追究。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 儒家纲常名教渗入法律B. 血缘亲情关系逐渐淡化C. 社会逐步走向和谐稳定D. 法律与儒家伦理存在冲突【答案】A【解析】【详解】 “亲亲得相首匿” ,是指亲属间相互隐瞒罪行可以不负刑事责任,这一原则顺应了人的亲缘本性,体现出儒家纲常名教渗入法律体系中的特点,故 A 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血缘关系的浓厚性,显然是不会逐渐淡化,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的法律原则有利于社会稳定,但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不能说明当时社会逐渐和谐稳定,故 C 项错误;材料说明法律与伦理关系的有机结合,故 D
8、 项错误。7.据有关资料统计,唐代前期长江下游 18 州进贡的丝织品有 19 种,唐代后期则达 38 种之多,其中以越州、扬州等地区的发展变化最为突出。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当时4A. 南方社会比北方更稳定B. 南方纺织业发展较迅速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 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越州、扬州等地区的发展变化最为突出”可知,扬州、越州均属于长江下游地区的丝织业中心,从进贡种类增多可知是南方纺织业发展较迅速,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方社会稳定的比较,无法推断出南方社会比北方更稳定,A 项错误。材料反映南方纺织业发展较迅速,而不是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C
9、项错误。魏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 项错误。8.公元 965 年,宋太祖挑选各地精锐编入禁军后,剩下的留在当地组建厢军,厢军数量很大,但不进行军事训练,从事各种劳役,因而也称为“役兵” 。该政策的目的是A. 壮大地方军事力量B. 保持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C. 改变“积弱”的局面D. 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禁军精锐,但厢军“不进行军事训练,从事各种劳役” ,可见政策的目的是是要保持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故排除 A,选 B;宋朝“积贫积弱”局面,排除 C;材料中“厢军数量很大,但不进行军事训练,从事各种劳役” ,可见百姓的徭役负担沉重,排除 D。9.欧阳修曾描述东京相国
10、寺东笔铺广告“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 ,广告中大肆称颂的笔竟然都是“有表曾无实,价高乃费钱,用不过数日”的劣笔。欧阳修的这些描述从客观上体现了宋代A. 印刷术推动了商业发展B. 理学盛行导致了道德滑坡C. 商品经济的发展较迅速D. 广告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答案】C5【解析】【详解】材料中“东京相国寺东笔铺广告”和实际素材相差很大,实际上是商业广告夸大商品实际的表现,体现出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现象,故 C 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商业广告,不是印刷术推动的发展,故 A 项错误;材料的商业广告和道德滑坡没有关系,故 C 项错误;D 中的十分普遍说法绝对,不符合实际,排除 D
11、项。10.朱子语类载:“且以饮食青之,凡饥渴而欲得饮食以充其饱且足者,皆人心也。然必有义理存焉。有可以食,有不可食”这意味着朱熹A. 认为人性本质是恶B. 肯定人正当的欲求C. 倡导适当放纵私欲D. 特别关注百姓生计【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说明人的饥渴要进行饮食属于人的正常需求,体现出朱熹对于人性正当欲求的肯定,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人性的本质是恶的信息,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有可以食,有不可食”说明可以随着人性需要进行,不是倡导放纵私欲,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对于百姓生计的关注,故 D 项错误。11.有学者指出,明朝内阁是皇帝与官僚系统之间的桥梁和中介,是一种行政执行权与
12、决策权的间接结合结构,阁臣参预中枢行政决策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内阁同皇权的关系。这表明明朝内阁A. 形成了合理的制约机制B. 决定了中央行政体制的运行C. 辅政方式有灵活多变性D. 适应了君主专制强化的要求【答案】D【解析】【详解】内阁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阁臣参预中枢行政决策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内阁同皇权的关系”说明内阁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这种制度显然适应了君主专制强化的要求,故 D 项正确;内阁权力取决于皇权,不会形成制约机制,也不取决于中央行政体制的运行,故 A 项和 B 项错误;内阁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中枢机构,参与决策没有决策权,6并不是灵活多变,故 C 项错误。12.在福建
13、馆藏的康熙四十三年至乾隆十二年的 33 件借贷文书中,谷物借贷 23 件,约占70%,货币借贷 10 件,约占 30%。在乾隆十七年至道光三十年的 131 件借贷文书中,谷物借贷仅 24 件,约占 18%,货币借贷 107 件,约占 82%。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 货币地租已取代实物地租B. 商品经济获得了发展C. 商业发展改变了经济结构D. 农民的负担不断加重【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显示清朝中期和前期相比,货币借贷的比例逐渐上升,而实物借贷的比例逐渐下降,主要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只是说明货币地租和实物地租比例变化,并不是前者取代了后者,故 A 项错
14、误;材料中是借贷结构的变化,并不能改变传统经济结构,故 C 项错误;借贷形式变化并不能够说明农民负担的加重,故 D 项错误。13.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政府逐渐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为“冲、繁、疲、难”四个等级,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派官吏。其中, “冲”指地当孔道, “繁”为政务纷纭, “疲”是赋多逋欠, “难”指民风刁悍、命盗案多。对此划分的合理解释是A. 清代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B. 清朝统治仍有贵族等级色彩C. 清朝统治具有因地制宜特点D. 政府以发展交通为首要任务【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为冲、繁、疲、难四个等级,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派官吏”来看,说明清朝政府是
15、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即清朝统治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故答案为 C 项。材料反映的不仅仅是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排除 A 项;B 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对地方的管理,不是发展交通,排除 D 项。14.明太祖晚年制皇明祖训 ,又规定新天子即位后, “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7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如亲王不幸为“奸臣”所害,王府官员和护卫军有权“移文五军都督府,索取奸臣” 。这些规定A. 给以后诸王举兵对抗中央提供根据B. 意在使人知所警惧而不敢轻易犯法C.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行政控制D. 有利于官员和护卫军保护亲王大臣【答案】A【解析】材
16、料“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反映了明朝诸王有权举兵,这给以后诸王对抗中央提供了根据,故 A 正确;明朝诸王有权举兵其主要目的并不是使人知所警惧而不敢轻易犯法,故 B 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行政控制加强,故 C 错误;材料主旨是反映诸王拱卫天子,不是官员和护卫军保护亲王大臣,故 D 错误。故选 A。15.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 ,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 “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 。这表明朱元璋A. 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B. 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C. 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D. 执法无准、量刑无据【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17、: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具体考查明代朱元璋的治国理念。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确立是在战国时期,排除 A;根据材料“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 ,可以看出朱元璋通过重刑以治理“乱世” ,B 项正确;“尊儒尚法” (或者“外儒内法” )一直都是汉武帝以后封建社会的治国理念,C 项错误;材料信息无从体现 D 项。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代朱元璋的治国理念16.清史十五讲中写道:“道光帝 18201850 年在位,他的一生似乎与门有缘当然其中最核心的是国门大清门守门的道光帝恪遵古训,兢兢守成,铸成其一生的悲剧,同时亦为时代之悲剧。 ”造成道光帝“悲剧”的主要
18、原因是8A. 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达到最高峰B. “闭关锁国”政策使清王朝落后于时代潮流C.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动摇了统治根基D. 黄宗羲等思想家的进步思想的冲击【答案】B【解析】根据“当然其中最核心的是国门大清门守门的道光帝恪遵古训,兢兢守成,铸成其一生的悲剧,同时亦为时代之悲剧” ,结合所学可知, “闭关锁国”政策使清王朝落后,道光皇帝在位时鸦片战争爆发,B 正确;A 不符合“当然其中最核心的是国门大清门” ,排除;资本主义萌芽一直到鸦片战争前都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动摇了统治根基,排除 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点睛:根据“当然其中最核心的是国门大清门守门的道光帝恪遵古训,兢兢守成,铸成其
19、一生的悲剧,同时亦为时代之悲剧” ,结合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解答。1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方镇中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黄宗羲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A. 主张推行郡国并行制度B. 扩大地方权力,限制中央集权C. 深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D. 设方镇以克服郡县制度的弊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黄宗羲从限制君权出发,提出“复方镇” ,把中央权利下放到方镇,这样可以既限制膨胀的君权,又可以防止割据之害。A、C 无从体现,D 概括不全面,故答案选 B。考点:中国传
20、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的思想18.嘉庆六年(1801 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 年) ,唯一的对外通商出口城市广州的关税达到 185 万两白银。嘉庆五年(1800 年)到道光九年(1829 年) ,全国每年出口的棉布达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青睐。这种状况表明A. 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外贸市场9B. 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C. 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D. 长途贩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答案】D【解析】从材料的叙述上看,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的地位,杭州的货物运到广州表明长途贩运对对外贸易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
21、错误,中国的外贸市场不是主动开辟的;B 选项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C 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19.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 。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A. 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B. 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C. 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D. 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魏源的海防思想。A 项不符合“鸦片战争时期”的时代背景和题干材料的意思,可以排除。 “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B 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无法看出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海防
22、模式”,C 项错误。根据“鸦片战争时期”的时代背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当时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所以魏源认为只能“轻外洋” “重内河”,D 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思想的萌发魏源20.1893 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 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 ”这主要反映了A. 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B. 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C. 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D. 洋务专业人才的匮乏【答案】D10【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薛福成认为总理衙门负责涉外问题的专业人才很少,故强
23、调洋务专业人才匮乏,D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中外事务多少的内容,而是强调洋务专业人才匮乏,排除 A 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抵制,而是强调洋务专业人才匮乏,排除B 项。材料强调的洋务专业人才匮乏,与立宪思想无关,排除 C 项。21.1875 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 ”这一认识:A. 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B. 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C. 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D. 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答案】B【解析】“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
24、学为用”的缩略语,持此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为根本,不可改变,西方的科学技术等可作为具体的措施进行借鉴,这与材料中“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的论点不符,故 A 错误。洋务派中体西用观点认为中国不需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而材料强调西洋立国,本末相辅以强,洋务运动只学习了“末” ,而没有学习以政治制度和法律为代表的“本” ,所以中国无法达到强国的目标,这是对洋务派思想极大地突破,故 B 正确。顽固派主张维持原有经济政治文化格局不变,闭关自守,与材料不符,故 C 项错误。康有为奠定了维新变法思想基础,并非郭嵩焘,故 D 错误。点睛:本题易错项为 A。考生可能忽视了“其本在
25、朝廷政教” ,误选与此意思相反的“中体西用” 。本题要求考生灵活掌握中体西用思想相关含义。22.“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这强调的是A.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 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C. 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 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1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中国与西方的联系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中“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说明
26、中国融入世界,与西方联系越来越密切且相互影响,故 B 项符合题意。A 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C、D 两项明显与题意不符。所以答案选 B。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3.1884 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 ”冶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A. 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B. 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C. 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D. 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27、: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相关概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中国传统经济逐渐解体,并不是店铺增多,A 项错误;材料中“殆不啻十之五”说明部分民众开始使用洋货,并不是抵制,C 项错误;外来技术的传入破坏了传统手工业的发展,D 项错误;材料主旨揭示的是:由于洋货的冲击,中国农村传统经营的产业遭到破坏,B 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 B。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概况24.“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在 19 世纪后期的中国风头甚健,洋务派以“体用” “本末”的关系来努力论证中西文化可以相容,能够互补,极力证明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
28、、焕发生机。洋务派极力宣扬“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根本目的是A. 调和中西文化冲突B.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C. 推动中国的近代化12D. 遏制革命形势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19 世纪 60 年代由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为了挽救清政府危局,洋务派开展了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洋务运动,故 B 项正确;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并不是调和中西文化,故 A 项错误;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是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故 C 项错误;遏制革命形势发展是洋务运动直接目的,不是根本目的,故 D 项错误。【点睛】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礼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西方近代科学
29、技术。 “中学为体”强调把中国的纲常礼教作为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根本。25.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 “违约者概行驳斥” ,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 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 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 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 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答案】C【解析】【详解】清政府由不打算遵守条约到自己守约,也要求对方守约,这变化体现了清政府的条约意识增强,即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故 C 项
30、正确;A 项体现不出清政府对条约态度的变化,故错误;自己守约不能体现出卖国立场,故 B 项错误;清政府不是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故 D 项错误。26.19 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 64 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A. 开始开眼看世界B. 坚持“中体西用”C. 普遍接受西式教育D. 关注西方科技【答案】D13【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 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西方关于 64 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31、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关注西方科技,故 D 正确。开始开眼看世界,在鸦片战争时期,故 A 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故 B 排除。普遍接受西式教育,过于绝对,故 C 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名师点睛】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大批领土丧失、主权沦丧,作为封建王朝的领导中枢的李鸿章,在大厦将倾之际,认识到西方技术的先进性,因此提出了“自强” 、 “求富” 、“明智”的洋务思想,这些思想有其进步性,也由于时代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科举改革思想经历了逐步发展过程,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初至 80 年代末
32、,他的侧重点在于改革科举内容,关注西方科技,而不是否定科举制度本身。27.章太炎强调革命党自身的建设, “优于私德者亦必优于公德,薄干私德者亦必薄于公德。而无道德者之不能革命,较然明矣” 。指出革命者必须“确固坚厉,重然诺,轻死生” ,应该做到“知耻” 、 “重厚” 、 “耿介” 、 “必信” ,要有“革命之道德” 。他主张A. 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革命的热肠B. 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C. 用革命唤醒民众,增进反清的力量D. 用文章呼吁团结,增进光复的机会【答案】A【解析】材料“革命者必须“确固坚厉,重然诺,轻死生” ,应该做到“知耻” 、 “重厚” 、 “耿介” 、“必信” ,要有
33、“革命之道德”说明章太炎利用国粹主义唤起革命的激情,A 正确;B 中宗教错误;C 中民众不符合题意;D 中光复说法错误。28.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写道:“战争的一方日本这时已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民族主义使它的政府和人民在共同的目标下团结起来对付中国;而作为另一方的中国,它的政府和人民基本上是各行其是的实体中国人民几乎没有受到冲突的影响,政府几乎全部凭借北洋水师和李鸿章的淮军。 ”作者认为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B. 国人民族观念淡薄14C. 军事技术比较落后D. 北洋官兵贪生怕死【答案】B【解析】据材料“日本民族主义使它的政府和人民在共同的目标下团结起来对付中国
34、;而作为另一方的中国,它的政府和人民基本上是各行其是的实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中国人的民族观念淡薄,而日本的民族主义观念浓厚,故 B 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故 A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国军事技术比较落后,故 C 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北洋官兵贪生怕死,故 D 项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中国,它的政府和人民基本上是各行其是的实体”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日两国民族主义影响的不同点出发,即可排除错误选项,进行正确判断。29.1903 年,湖南第一女学堂创办,第二年湖南名儒王先谦纳女学生为妾不成,指使巡抚上折称“湘省女学并无实用,徒
35、为伤风败俗” ,导致学堂被清廷查封。1905 年,朱剑凡以办“家塾”之名偷办女校,为周南女校的缘起。这主要反映出清末A. 地方守旧势力与官府勾结 B. 新政推行在地方举步维艰C. 女学社会基础尚不广泛 D. 女权兴盛已成滚滚潮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女学的查封和“偷办”可知,此时女学的兴办尚未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故 C 正确;AB 不符合材料信息;D 项不符合史实。30.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A. 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B.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C. 杰出人
36、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 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答案】B【解析】15“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是在强化君主专制,而“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则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已经是历史潮流,故 B 项正确;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当然不能起决定作用,故 C 项排除;传统社会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而非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故 A 项排除;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过程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故 D 项排除。【点评】从命题角度看本题在立足学科能力考查的同时,重在培养、拓宽学生学习的思路和空间,大跨度的考查“历史变迁“,作为考生一定要
37、知道本题的重心并不在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而是侧重于对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理解,这就告诉我们在以后的复习备考中对于“历史变迁”类的试题往往要从“变迁后”的史实做文章,当然,也得具备一些基本的历史阶段特征的知识,例如,传统社会主要矛盾并不是专制与民主的矛盾,而是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31.清末民初,嘉定东南部“因邻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应供求者尤多” ,上海县则植马铃薯, “盖自爪哇传来,佐西餐中之肉食” ,宝山县则种洋葱“以销售申地,为西餐主要物” 。这一现象主要表明A. 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近代农业商品化生产趋势
38、加强C. 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 沿海地区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答案】B【解析】材料中“马铃薯” “洋葱”均不属于粮食作物,这些品种引进和种植说明农产品逐渐商品化。故 B 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耕与织发分离,材料中无从体现,故 A 项错误;C 项中“成为主流”说法绝对;材料中说明的是饮食结构,不是社会结构的巨变,故 D 项错误。432.1907 年 8 月,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创办机关刊物中兴日报 ,胡汉民为其撰写发刊词,指明其创办中兴日报的目的是要在华侨中间宣传爱国、爱民族的学问,促使每个华侨爱民族、爱国家,恢复汉人统治的中国。这体现了革命派A. 科学的革命纲领16B. 在海外有
39、广泛的影响力C. 鲜明的反清立场D. 对革命道路的理性探索【答案】C【解析】【详解】清朝是满族人统治天下,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创办机关刊物宣传“爱民族、爱国家,恢复汉人统治的中国”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具有鲜明的反清立场,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同盟会纲领明显具有强烈民族色彩,不是科学的革命纲领,也不是对革命道路的理性探索,故 A 项和 D 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报纸宣传内容,并不没有说明报纸的影响力,故 B项错误。33.1908 年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有权钦定颁行法律,总揽司法,委任审判衙门。又以附则形式规定,臣民必须在“法律范围”之内享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担任公职权利和自由。这反映了A
40、. 清末宪政运作之权操诸于皇帝B. 清政府实行的是君主立宪政体C. 民众的自由权利缺乏有效保障D. 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清时机成熟【答案】C【解析】材料钦定宪法大纲内容并不能说明清末宪政运作之权操诸于皇帝,故 A 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清政府实行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故 B 错误;材料反映皇帝掌握立法、司法大权,臣民自由限制在“法律范围”内,这说明民众的自由权利缺乏有效保障,故 C 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清时机成熟,故 D 错误。故选 C。34.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极力提倡西方的“个性自由”和“理性主义” ,同时又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中对墨家“非命”思想推崇备至。据此可推测胡适A. 主张积极
4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B. 认为东西方价值理念有相通之处C. 以墨家思想来否定儒家思想D. 肯定了墨家学派的个人自由思想【答案】B17【解析】“提倡西方的“个性自由”和“理性主义” ,同时又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中对墨家“非命”思想推崇备至说明胡适认为东西方价值理念有相通之处,B 正确;A、C 和 D 不符合题意。35.迈斯基所著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史中记载,据俄国海关统计,1891 年至 1908 年期间,由俄罗斯输出到蒙古的货物总值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二,而同期由蒙古输入俄罗斯的货物总值却增加了百分之五百六十六。对此状况合理的解释是A. 近代中国经济竞争力有一定提升B.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工业
42、化进程缓慢C. 中国内地市场为英美两国所占领D. 当时俄国社会矛盾尖锐,阻碍其对外贸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从材料中看出蒙古对俄罗斯出口值增长幅度大于俄罗斯对蒙古出口增长幅度,说明近代中国经济竞争力有一定提升,故 A 项正确;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发展迅速,故 B 项错误;中国市场被列强所操纵,除了英美外还有其他列强,故 C 项错误;20 世纪初俄国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与材料 19 世纪末 20 世纪这一初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
43、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经济竞争力36.民国初期的农村农产品市场,交易以农民之间的生活必需品交流为主,是一种农产品的余缺、品种调剂,是从一个农家流向别的农家,流出本区域的很少,更不要说流到外县、外省甚至国际市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 战争造成的市场阻隔B. 国内军阀割据的局面C. 传统经济模式的顽固D. 政府对农村管理失控【答案】C【解析】18【详解】中国传统的经济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农户生产的产品大多满足于自身的需要,多余部分才在市场流通,所以不会大规模向外部流通的现象,故 C 项正确;战争造成的市场阻隔并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故
44、 A 项错误;军阀割据属于政治形势,不是导致材料现象主要原因,故 B 项错误;民国时期虽然政权更替,但是民间管理基本依靠乡绅进行,并没有完全失控,故 D 项错误。37.被喻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冯沅君,1923 年开始小说创作,以笔名淦女士发表了隔绝之后 ,该书描述了女主人公在为她的母亲尽孝与为爱出走的徘徊中无从选择,最后以一死而得以两全的故事。这反映了作者A. 对女性权力意识的开拓B. 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C. 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控诉D. 倡导妇女的全面解放【答案】C【解析】【详解】封建社会受到传统理学“存天理、没人欲”思想影响,恪守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材料中描述主人公“以一死而得以两全的故
45、事”明显是对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控诉,故 C项正确;材料主要是反对封建伦理道德,不是开拓女性权力意识,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女主人公并没有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故 B 项错误;材料不是倡导妇女的全面解放,故 D 项错误。38.下面是近代某一时期国内机制棉布占市场份额的比重统计图(单位:%) 。据图可知,当时中国A. 逐渐享受到工业化成果B. 机器生产摧毁了手工纺织业C. 民族工业发展十分迅猛19D. 进口棉布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柱状图显示国内机制棉布占市场份额的比重从 1905 年到 1931 年逐渐上升,显然这种上升趋势幅度较大原因是采用了机器生产,故 A 项正确;材料
46、只是说明国内机制棉布占市场份额比重变化,并不能说明摧毁了手工纺织业,故 B 项错误;表格不能说明民族工业发展的迅猛信息,故 C 项错误;柱状图显示国内机制棉布占市场份额,不能说明进口棉布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故 D 项错误。【点睛】.近代化与工业化的区别:近代化不单是经济的工业化。是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思想的理性化。39.1919 年胡适倡导“整理国故运动” ,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从乱七八糟里面寻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真价值来。”这有助于
47、A. 抵制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B. 实现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C. 引导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 推动国学研究向理性化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整理国故” 、 “四个寻出”等,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推动了国学研究的理性化发展,D 正确;A 与新文化运动思想相反;B 中根本目的不符合材料主旨;C 是新文化运动后期影响。40.1919 年,孙中山以旁观者的姿态站在五四运动的边缘。参与五四运动的张国焘问忆道:“五期的一班青年对孙中山所领导的国民党,也因其内部混乱及反日面目的不够鲜明,不寄大的希望。 ”这一回忆录可以佐证当时A. 孙中山害怕群众运动所蕴藏的能量B. 孙中山的革命进取心
48、逐步衰退C. 国共两党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存在分歧D. 国民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降低20【答案】D【解析】【详解】 “一班青年对孙中山所领导的国民党,也因其内部混乱及反日面目的不够鲜明,不寄大的希望。 ”说明民众对于国民党不寄予希望,反面说明国民党凝聚力和号召力的降低,故 D 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国民党纪律涣散,不是说明孙中山害怕群众运动,故 A 项错误;孙中山的革命进取心并没有衰退,故 B 项错误;材料不是说明对于五四运动的论述,故 C项错误。41.1921 年 7 月 8 日,北洋政府成都警厅发布严禁妇女再剪发告示。一石击起千层浪。巴金等人所办的半月因女子剪发问题,连续两期刊载了袁诗尧、吴先忧的
49、女子剪发与警厅 、 禁止女子剪发的谬误等文章,对警厅“告示”首先发难,批驳了警厅的“告示” 。该现象表明A. 剪发成为当时妇女的普遍选择B. 成都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C. 近代报刊推动社会生活的变迁D. 妇女成为了社会风尚的引领者【答案】C【解析】巴金等人所办的半月因女子剪发问题,连续两期刊载了袁诗尧、吴先忧的文章,批驳了警厅发布的严禁妇女再剪发告示,推动剪发运动的开展,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说明近代报刊推动社会生活的变迁,C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当时妇女的普遍选择” ,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其他城市的相关情况,无法体现“成都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报刊的作用,无法体现“妇女成为了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排除 D。42.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革命的火焰”A. 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B. 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C. 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