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倒计时第2天练习.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939953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倒计时第2天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倒计时第2天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倒计时第2天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倒计时第2天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倒计时第2天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高考倒计时第 2 天Error!(时间:25 分钟 分值:48 分)知 识 链 接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应对当今世界不确定性因素和人类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人类发展和全球秩序演进擘画了新的蓝图。他描绘出未来的世界将是持久和平的世界、普遍安全的世界、共同繁荣的世界、开放包容的世界、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中国理念引领时代发展、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体现。2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外交实践和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它回答了在充满差异的社会中,在文明多元化的现实里,在国家间不同利益的诉求下,如何解决国家间矛盾和分歧、实现共同发展的问题。正确义利观、

2、新发展观、新安全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既体现中国特色,又实现了外交理论的创新发展。 11936 年,中德签订合同,德国向中国提供 1 亿马克的无限期周转贷款,中国可随时用之于购买德国工业产品及其他产品,并规定贷款除南京资源委员会提取小部分用于购买工矿设备和技术合作外,其余绝大部分由政府用来购买德国军火和兵工设备。中国签订该合同的目的是( )A借助德国力量牵制日本 B体现两国政权的密切合作C夯实中国备战物质基础 D发展有利抗日的国际环境解析:选 C 材料仅体现中国向德国贷款及购买德国工业品特别是军火和兵工设备,因而不能体现中国意图借助德国力量牵制日本,故 A

3、项错误;B 项不是中国签订合同的目的,故 B 项错误;1936 年日本逐渐加大侵华,在此情况下中国与德国签订贷款及购买军工设备的合同,意在夯实备战物质基础,故 C 项正确;中国与德国签订贷款及购买军工设备的合同对发展有利抗日的国际环境影响不大,故 D 项错误。22017 年 6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 ,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反映“上海精神”( )A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B强调中、俄结盟C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2D加速了亚洲各国的合作解析:选 C 根据材料“强

4、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 ,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可知,这种“上海精神”有利于新型国家关系的打造,故 C 项正确。3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 。材料反映出,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 )A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B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C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解析:选 A 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习总书记

5、“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的外交思想出自大学 ,这是一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与姿态,故 A 项正确。41932 年 8 月,由共产国际指导的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决定在上海召开远东反战会议。在筹备过程的新闻报道中,会议的名称最初有“上海反帝国主义战争大会”“世界反帝非战大会”等,后来又称为“反法西斯非战大会” “远东反战反法西斯代表大会”等。会议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反战运动阵线有扩大趋势C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阶级斗争服从于民族斗争解析:选 B 根据材料“上海反帝国主义战争大会” “世界反帝非战大会” “反法西斯非战大会” “远东反战反法西斯代表大会”

6、,证明“反帝”表达了反对西方的思想,而后期“反法西斯” ,表明西方一部分国家加入了反对法西斯的行列,故 B 项正确。51941 年,美国驻苏联大使戴维斯的回忆录莫斯科行动出版。该书的一大特色就是为莫斯科“大清洗”辩解,而这不仅被美国华纳兄弟拍摄成宣传斯大林的同名影片,还受到了罗斯福的默许和高度重视。这反映出美国( )A借机学习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经验B意欲借苏联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C抑制法西斯寻求合作的宣传需要D意图缓和与苏联的冷战对峙局势解析:选 C 结合所学知识,19331939 年罗斯福新政借鉴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 A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逐渐摆脱

7、了经济危机的阴影,故 B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41 年”得出,此时处于二战的扩大阶段,美国主动与苏联联合目的是抑制法西斯,故 C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美苏冷战是在二战后出现,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 D 项错误。361960 年,石油资源富集的中东地区成立了以保持石油市场稳定与繁荣为宗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协调各国石油政策、控制原油产量和价格、保障石油生产国收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 年,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展开国际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两个组织的先后建立表明 20 世纪后半期( )A经济外交拆除各种围墙藩篱B

8、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C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相对应D发达国家主导石油生产消费解析:选 B OPEC 组织和 IEA 组织成立的宗旨不是拆除各种围墙藩篱,仅是对石油的生产与消费进行协调,故 A 项错误;经济全球化要求世界上的所有国家进行经济合作与往来,具体到石油方面,即出现了 OPEC 组织与 IEA 组织,来协调世界石油的生产与消费,故B 项正确;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并不是相对应的关系,故 C 项错误;发达国家不能主导全球石油的生产与消费,故 D 项错误。71969 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的国家需要同西方保持合作和协议的关系,需要同东方实现某种谅解,在这种背景下,我要着重强

9、调需要同苏联以及东欧各国人民和平共处。 ”勃兰特政府宣告这一政策意在( )A缓和东西关系,谋求自主发展B承认民主德国,实现两德统一C稳定欧洲局势,脱离美国阵营D主张和平共处,加入欧洲联盟解析:选 A 据材料“同西方保持合作和协议的关系,需要同东方实现某种谅解”可知是缓和东西关系,在两极对立的情况下建立和谐关系其目的显然是谋求独立发展,故 A项正确。8有海外媒体提出, “一带一路倡议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B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C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D导致了两大军事政

10、治集团的对抗解析:选 A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了促进世界各国的和平与合作而提出的,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兴的对象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政策推动了欧洲具有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之间的对立,A项正确。491973 年,包括苏联在内的欧美 35 个国家举行了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通过的最后文件坚持“边界的不可侵犯性”和“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等原则。之后苏联却在东欧部署导弹,并武力干涉南部非洲、红海和阿富汗等地事务。这反映了当时( )A苏联掌握了世界的主导权B美苏军事力量此消彼长C欧安会不涉及外部安全事务D美国失去遏制苏联的实力解析:选 B

11、 当时处于冷战时期,整个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实力对比此消彼长,任何一方都无力主导世界,故 A 项错误;据材料“之后苏联却在东欧部署导弹,并武力干涉南部非洲、红海和阿富汗等地事务”可以得出美苏军事力量此消彼长,故 B 项正确;美苏也参加了欧安会,故 C 项错误;美国失去遏制苏联的实力不符合史实,故 D 项错误。10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这重在说明美国( )A不再谋求单边霸权主义B一定程度上认可多极化趋势C积极寻求大国之间合作D单方面制裁带来了深刻教训解析:选 B 冷战结束

12、后,美国积极谋求建立单极世界,故 A 项错误;题干中“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 ,可知美国一定程度上认可多极化趋势,故B 项正确;题干中“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与 C 项中的“积极”一词不符,故 C 项错误;题干中“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是一种可能性,非结果,故 D 项错误。11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很难结成经济集团,因为两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民族经济利益往往矛盾尖锐。即使能够达成某种经济或贸易协定,发展中国家必然难以摆脱发达

13、国家的控制。突破这一理论障碍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欧洲从欧共体发展到欧盟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D欧佩克国家的团结与协作解析:选 C 材料认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很难结成经济集团” ,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建的,所以答案选 C 项。12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原有的国际秩序以5国家为中心,现在包括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此推断促其形成的因素是( )A全球化中需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B世界多个力量中心的形成C世界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形成D第三世界的崛起发挥重要作用解析:选 A “现在包括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得出全球化需要开展广泛的合作,故 A 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